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在新课预习阶段,通过精心巧妙的问题设计,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课堂的高效;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生语文预习的被动现状,则更需要我们在学习的准备阶段积极地去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否有良好的问题情境,往往就成为语文学习活动高效进展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学案中问题的巧妙设计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忌“空”宜“实”
所谓“预习”就是让学生能借助老师在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自己独立对文本有序理解、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布置预习题时不宜太空洞,要具体、有针对性,化大为小,让学生易于落实,易于思考:如问题设计时不说“了解本文内容”,可说“请尝试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不说“回去请把这篇文言文多读几遍”,而改为“把文章至少读3遍,标出读不准的生字,划出重点的句读,能准确顺畅读好此文,明天上课请同学来读”;不说“要了解作者及作品”,而说“请读第×页的书下注释,尝试对作品的重点内容作有序表达”。这样学生们预习时就不会无从人手了,不仅有效做好课前准备,而且了解了预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更培养了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因此把预习作业落实到位也利于教者检查的需要,并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与方向。如“阅读时要掌握生字”,一般要求学生摘抄10—15个自己不熟悉或不理解的词语;如“要体会本文语言的优美”,即检查学生有无典型优美词句的摘抄或赏析;如“要理解《三个太阳》一文中作者如何刻画女画家的形象”,就要求学生尝试概括女画家经历的3个典型事情,并且分别点评描写方法及性格特点。教师再通过检查、交流、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有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使他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成就感,更有利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了;而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教学部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忌“单”宜“多”
《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不尽相同,在设计预习问题时,我们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实际能力的不同作适当调整,而不适合“一刀切”,让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拐杖可倚,有信心去做;让基础较好的同学也要有锻炼、释放自己能量的兴趣和空间。不同层次的同学就都能兴致勃勃地去“吃饱”、“吃好”,都能饶有兴致地等待第二天新课的交流。如学习文言文时,结合词类活用这一文言现象,就可以在学案中要求大家能先独立列举两种名词作动词及状语的语言现象,鼓励更多学生从学过课文中再分别列举类似语言现象,并要求学过能说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如何去辨别这两种现象的异同,通过分析比较与归纳,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真正活用到了实处。如在讲诗歌时,对于初一学生,诗歌只需理解熟记,并不要求赏析名句,有时遇到经典诗歌,让一些学生选择喜爱的名句,尝试从词语、写法或情感等方面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通过反复实践,能增加学生们对诗歌内容的深层理解,也逐渐增强了诗歌学习的欣赏力。
学案中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多层次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问题内容或形式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特点的文本,问法的侧重点也可不同,即使类似问题,屡次呈现方式也要多样化,这样学生就不感觉枯燥单调,更让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新鲜感。如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形象地画出纪念碑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其组成结构、重点部位等,从学生们交来的五彩缤纷的画图中,通过展示交流,同学们对纪念碑的结构,介绍的重点及顺序都已了然于胸了,那么接下来这一课的重点教学内容,自然会迎刃而解了。再如读了《端午日》等文章,要求学生去读一篇描述我们当地民俗文化的文章来更好地体味风情特点;在春节时,布置学生们摘抄几幅对联,在熟悉对联的同时,也理解了民俗文化,会被人们对生活的憧憬热爱所感染,这些都是对课堂学习的良好回味与延伸。这样,既丰富了文化积淀,也有利于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忌“短”宜“长”
一种习惯的培养、能力的提高需反复实践。学案的问题设计也忌“短”忌“急”,不同的年级阶段、不同的课文,预习的问题应有阶段性、延续性的特点。正如我们教授第一篇说明文时,初一学生简直无从下手,而学过几篇,他们对说明文的语感明显增强,学习能力也明显提高。因此对学生的预习要求要有长期构设,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才能切实配合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果心急,要求提得太高了,学生失去兴趣与信心,这种预习对高效课堂就形同虚设了。笔者刚送走初三去代初一语文课,刚接触诗歌,我就要求学生赏析名句,预习时学生莫名其妙,一堂课下来,学生几次冷场,我也觉得累,这才顿悟语感的培养,语言的表达的确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过两年的古诗学习,语言表达的多次实践,学生们才能逐渐积累语感,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蕴。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这就是说,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要遵循一定的次序接纳,这样才能更快地进步。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循序渐进的特点,还需注意其发展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只有平时通过每一个细节的认真训练,才能逐渐提升学习的能力。如学习文言文时,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写出大意,可学生力不能及,只能抄参考书,等到第二天课堂上教师要求疏通大意时,有的学生就依照答案,进行背诵,似乎这一环节非常顺畅,学生已熟练掌握了译文,目标高效达成了;其实学生并没有实现自主学习,并没有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仅仅掌握了眼前的内容。静止的学习效果是不明显的,倒不如让学生口述大意,划出特殊句式并进行翻译,标出不能理解的语句,上课时针对重点再随堂口述练习,这样,既让学生养成自主质疑的学习习惯,且把握住重点,又真正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文言文的语感,课堂的高效也落到了实处。我们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文本要点,全面合理地进行设计,考虑如何从题目引出教学重点,引出对核心内容的有效思考,这样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自学时的思维能力,有利于课堂的高效开展。
四、忌“死”宜“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感到自己需要去探究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陛和深刻性。
由于预习是独立初学的过程,因此学案设计时有些题目的思维难度、跨度都不宜过大,表达的形式也不宜过于死板,要灵活巧妙些,富有一定的点拨性,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一定的悬念,去巧妙地引出课文内容矛盾的焦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参与到即将学习的文本中来,课前准备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习《童年的朋友》一文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题目:“文中的外祖母为何被称为‘朋友’?你觉得有哪些表现及特点合乎朋友这一称呼呢?请找出并概括。”通过这个巧妙的题目,能很好地引出学生对外祖母这一形象的思考,而且思考的方向也会沿着“朋友”这一特点去有效探究其形象了;再如,学习《孔乙己》《范进中举》,可以这样设问:“同样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作者对孔乙己和范进的态度又会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一问题,引起同学们对当时社会的深入思考,教学时,同学们有备而来,难点更易顺利解决。提问形式的多样性,也让学生增加学习的新鲜感,如学习《伟人的细胞》时,不直接问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而说:“如果你是他的一个朋友,看到贾里的困惑,你准备如何劝说他,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呢?”这样不仅抓住了教学内容的重点,还成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学案设计时多些丰富灵活的启发性题目,能巧妙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探究中,从而更好实现课堂的高效,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实现语文后续学习的最大意义。
一、忌“空”宜“实”
所谓“预习”就是让学生能借助老师在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自己独立对文本有序理解、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布置预习题时不宜太空洞,要具体、有针对性,化大为小,让学生易于落实,易于思考:如问题设计时不说“了解本文内容”,可说“请尝试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不说“回去请把这篇文言文多读几遍”,而改为“把文章至少读3遍,标出读不准的生字,划出重点的句读,能准确顺畅读好此文,明天上课请同学来读”;不说“要了解作者及作品”,而说“请读第×页的书下注释,尝试对作品的重点内容作有序表达”。这样学生们预习时就不会无从人手了,不仅有效做好课前准备,而且了解了预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更培养了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因此把预习作业落实到位也利于教者检查的需要,并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与方向。如“阅读时要掌握生字”,一般要求学生摘抄10—15个自己不熟悉或不理解的词语;如“要体会本文语言的优美”,即检查学生有无典型优美词句的摘抄或赏析;如“要理解《三个太阳》一文中作者如何刻画女画家的形象”,就要求学生尝试概括女画家经历的3个典型事情,并且分别点评描写方法及性格特点。教师再通过检查、交流、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有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使他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成就感,更有利于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了;而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教学部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忌“单”宜“多”
《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不尽相同,在设计预习问题时,我们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实际能力的不同作适当调整,而不适合“一刀切”,让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拐杖可倚,有信心去做;让基础较好的同学也要有锻炼、释放自己能量的兴趣和空间。不同层次的同学就都能兴致勃勃地去“吃饱”、“吃好”,都能饶有兴致地等待第二天新课的交流。如学习文言文时,结合词类活用这一文言现象,就可以在学案中要求大家能先独立列举两种名词作动词及状语的语言现象,鼓励更多学生从学过课文中再分别列举类似语言现象,并要求学过能说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如何去辨别这两种现象的异同,通过分析比较与归纳,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知识点真正活用到了实处。如在讲诗歌时,对于初一学生,诗歌只需理解熟记,并不要求赏析名句,有时遇到经典诗歌,让一些学生选择喜爱的名句,尝试从词语、写法或情感等方面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通过反复实践,能增加学生们对诗歌内容的深层理解,也逐渐增强了诗歌学习的欣赏力。
学案中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多层次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问题内容或形式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特点的文本,问法的侧重点也可不同,即使类似问题,屡次呈现方式也要多样化,这样学生就不感觉枯燥单调,更让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新鲜感。如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形象地画出纪念碑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其组成结构、重点部位等,从学生们交来的五彩缤纷的画图中,通过展示交流,同学们对纪念碑的结构,介绍的重点及顺序都已了然于胸了,那么接下来这一课的重点教学内容,自然会迎刃而解了。再如读了《端午日》等文章,要求学生去读一篇描述我们当地民俗文化的文章来更好地体味风情特点;在春节时,布置学生们摘抄几幅对联,在熟悉对联的同时,也理解了民俗文化,会被人们对生活的憧憬热爱所感染,这些都是对课堂学习的良好回味与延伸。这样,既丰富了文化积淀,也有利于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忌“短”宜“长”
一种习惯的培养、能力的提高需反复实践。学案的问题设计也忌“短”忌“急”,不同的年级阶段、不同的课文,预习的问题应有阶段性、延续性的特点。正如我们教授第一篇说明文时,初一学生简直无从下手,而学过几篇,他们对说明文的语感明显增强,学习能力也明显提高。因此对学生的预习要求要有长期构设,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才能切实配合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果心急,要求提得太高了,学生失去兴趣与信心,这种预习对高效课堂就形同虚设了。笔者刚送走初三去代初一语文课,刚接触诗歌,我就要求学生赏析名句,预习时学生莫名其妙,一堂课下来,学生几次冷场,我也觉得累,这才顿悟语感的培养,语言的表达的确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过两年的古诗学习,语言表达的多次实践,学生们才能逐渐积累语感,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蕴。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这就是说,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要遵循一定的次序接纳,这样才能更快地进步。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循序渐进的特点,还需注意其发展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只有平时通过每一个细节的认真训练,才能逐渐提升学习的能力。如学习文言文时,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写出大意,可学生力不能及,只能抄参考书,等到第二天课堂上教师要求疏通大意时,有的学生就依照答案,进行背诵,似乎这一环节非常顺畅,学生已熟练掌握了译文,目标高效达成了;其实学生并没有实现自主学习,并没有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仅仅掌握了眼前的内容。静止的学习效果是不明显的,倒不如让学生口述大意,划出特殊句式并进行翻译,标出不能理解的语句,上课时针对重点再随堂口述练习,这样,既让学生养成自主质疑的学习习惯,且把握住重点,又真正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文言文的语感,课堂的高效也落到了实处。我们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文本要点,全面合理地进行设计,考虑如何从题目引出教学重点,引出对核心内容的有效思考,这样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自学时的思维能力,有利于课堂的高效开展。
四、忌“死”宜“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感到自己需要去探究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陛和深刻性。
由于预习是独立初学的过程,因此学案设计时有些题目的思维难度、跨度都不宜过大,表达的形式也不宜过于死板,要灵活巧妙些,富有一定的点拨性,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一定的悬念,去巧妙地引出课文内容矛盾的焦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参与到即将学习的文本中来,课前准备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习《童年的朋友》一文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题目:“文中的外祖母为何被称为‘朋友’?你觉得有哪些表现及特点合乎朋友这一称呼呢?请找出并概括。”通过这个巧妙的题目,能很好地引出学生对外祖母这一形象的思考,而且思考的方向也会沿着“朋友”这一特点去有效探究其形象了;再如,学习《孔乙己》《范进中举》,可以这样设问:“同样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作者对孔乙己和范进的态度又会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这一问题,引起同学们对当时社会的深入思考,教学时,同学们有备而来,难点更易顺利解决。提问形式的多样性,也让学生增加学习的新鲜感,如学习《伟人的细胞》时,不直接问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而说:“如果你是他的一个朋友,看到贾里的困惑,你准备如何劝说他,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呢?”这样不仅抓住了教学内容的重点,还成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学案设计时多些丰富灵活的启发性题目,能巧妙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探究中,从而更好实现课堂的高效,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实现语文后续学习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