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教育界的负面新闻,一宗接一宗,宗宗让人揪心。面对社会的批评乃至责难,的确有人想不通,也有人打退堂鼓了。
“当老师,没日没夜,呕心沥血,原本付出的好心却得到这样的回报,真让人心滴血!”不止一位老师向我如此倾诉。我也不住地扼腕,然而沉下心来细想,这些不绝于耳的负面报道,未见得一定就是坏事,它们不就像前途莫测的战场上被工兵们标示出的雷区?那一个又一个疑似地雷的标记,是不是让我们在迷茫中更能看清前行的方向与道路?!
或许是因为应试教育太多的折腾,造成了许多教师日常情绪的麻木,道德错位,错误地以为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都与自己相同,单纯指向考分和升学。正因为有这种误判,在“好心”不得“好报”时,就口吐微词乃至心生淡出讲台之意。
我从不否认教师的奉献是无私的,我更敬佩无数教师的馨德,但是许多教师却未必是懂得奉献道德和策略的人。
教师需要立德,这毋庸置疑,但是怎样让自己的师德更馨香?窃以为,具备一定高度的思想境界是关键。人的思想有四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不断专业化的教师,奉献自己时虽然早已超出了自然境界,却并非完全摒弃了功利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从班级或学校的利益出发,兼顾个人利益是自然的。这种自然并非不道德,但却容易遭人质疑。因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远远不止如此,当人们为教师捧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时,早已将对其思想境界的期盼底线提至了“道德境界”层面。他们期盼教师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成为学校乃至社会的道德楷模;甚至期望教师,用“天地境界”来教书育人。在诸多的负面报道里,哪一篇没有表露过这样的期盼?
在教师队伍里,并非所有人的思想境界都处于同一水平,而社会舆论却不做事先甄别再进行有区别的评论,只会依据整体愿景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来评头论足。这样,就难免有“一篙子打倒一船人”之嫌。
新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丑的魅力》的书,作者高小康先生开篇就说,“如果没有了美,世界就是一片黑暗;如果没有了丑,世界就是一片透明。黑暗是虚无,透明也是虚无。然而,人的世界不是虚无,是‘有’”。黑暗与光明这对矛盾的哲学意蕴竟然如此丰富。如果,我们将以“最美乡村教师”为代表的中国教育主流比喻为“光明”,毫无疑问,那些负面的教育事件自然成了“黑暗”。有光明就有黑暗,这就是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我们不喜欢黑暗,但是面对黑暗,也用不着惊慌失措,倒是需要沉得住气,仔细分析它出现的原因,探索它将对教师、对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仔细研究规避它的措施;探索怎样借助它,引导我们的教育不断奔赴光明。有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黑暗,不知道黑暗在哪里而深陷黑暗。眼下的新闻自由,能不断暴露教育中的“黑暗”,这不正好是对广大教师的警醒吗?
教师应该懂得这种光明与黑暗的博弈,因为这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成长,实际上就是在一次次试误中完成的,没有错误,就没有成长。错误是成长的代价。同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不存在试误?就不存在“试黑暗”的过程?
不绝于耳的负面报道,的确使人不愉快,但是,这种特殊的情绪体验,却能把我们从日常的麻木状态中抛出来,让我们体验到与外界对立的自我存在。而一旦这种体验被内化了,我们也就有了新的进步。
只有常引鉴戒,我们才能不断奉献温馨。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当老师,没日没夜,呕心沥血,原本付出的好心却得到这样的回报,真让人心滴血!”不止一位老师向我如此倾诉。我也不住地扼腕,然而沉下心来细想,这些不绝于耳的负面报道,未见得一定就是坏事,它们不就像前途莫测的战场上被工兵们标示出的雷区?那一个又一个疑似地雷的标记,是不是让我们在迷茫中更能看清前行的方向与道路?!
或许是因为应试教育太多的折腾,造成了许多教师日常情绪的麻木,道德错位,错误地以为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都与自己相同,单纯指向考分和升学。正因为有这种误判,在“好心”不得“好报”时,就口吐微词乃至心生淡出讲台之意。
我从不否认教师的奉献是无私的,我更敬佩无数教师的馨德,但是许多教师却未必是懂得奉献道德和策略的人。
教师需要立德,这毋庸置疑,但是怎样让自己的师德更馨香?窃以为,具备一定高度的思想境界是关键。人的思想有四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不断专业化的教师,奉献自己时虽然早已超出了自然境界,却并非完全摒弃了功利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从班级或学校的利益出发,兼顾个人利益是自然的。这种自然并非不道德,但却容易遭人质疑。因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远远不止如此,当人们为教师捧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桂冠时,早已将对其思想境界的期盼底线提至了“道德境界”层面。他们期盼教师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成为学校乃至社会的道德楷模;甚至期望教师,用“天地境界”来教书育人。在诸多的负面报道里,哪一篇没有表露过这样的期盼?
在教师队伍里,并非所有人的思想境界都处于同一水平,而社会舆论却不做事先甄别再进行有区别的评论,只会依据整体愿景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来评头论足。这样,就难免有“一篙子打倒一船人”之嫌。
新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丑的魅力》的书,作者高小康先生开篇就说,“如果没有了美,世界就是一片黑暗;如果没有了丑,世界就是一片透明。黑暗是虚无,透明也是虚无。然而,人的世界不是虚无,是‘有’”。黑暗与光明这对矛盾的哲学意蕴竟然如此丰富。如果,我们将以“最美乡村教师”为代表的中国教育主流比喻为“光明”,毫无疑问,那些负面的教育事件自然成了“黑暗”。有光明就有黑暗,这就是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我们不喜欢黑暗,但是面对黑暗,也用不着惊慌失措,倒是需要沉得住气,仔细分析它出现的原因,探索它将对教师、对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仔细研究规避它的措施;探索怎样借助它,引导我们的教育不断奔赴光明。有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黑暗,不知道黑暗在哪里而深陷黑暗。眼下的新闻自由,能不断暴露教育中的“黑暗”,这不正好是对广大教师的警醒吗?
教师应该懂得这种光明与黑暗的博弈,因为这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成长,实际上就是在一次次试误中完成的,没有错误,就没有成长。错误是成长的代价。同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不存在试误?就不存在“试黑暗”的过程?
不绝于耳的负面报道,的确使人不愉快,但是,这种特殊的情绪体验,却能把我们从日常的麻木状态中抛出来,让我们体验到与外界对立的自我存在。而一旦这种体验被内化了,我们也就有了新的进步。
只有常引鉴戒,我们才能不断奉献温馨。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