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入党动机方面呈现多样性。我们应客观分析和对待多种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动机及其成因,看到其中的合理性,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结合起来。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多样性;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1—0017—04
大学生是青年中优秀的群体。他们代表着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把那些入党动机端正、愿为党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的迫切需要。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对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功利性”等多种类型入党动机的形成
新世纪的大学生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标新立异的心理使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并对世界各国文化保持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社会分配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年轻的大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定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显得困惑、彷徨、无所适从,再加上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相对滞后,对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缺乏有力的指引,导致了大学生多种多样入党动机的形成。
目前诸多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入党动机:追求真理型、爱慕虚荣型、趋同从众型和人生设计型等。因为这些入党动机与当代中国社会变化中的许多现实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对这些入党动机性质,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经验来界定,就有可能对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产生偏离实际的认识,我们对某些动机,尤其是某些强调个人价值或利益因素的动机(“人生设计型”动机),必须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理性思考。
抱有人生设计型入党动机的学生一般有较为明确的自我人生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他们懂得不同年纪、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自我发展层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追求个性的发展和张扬,他们积极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最大价值,以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他们把入党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作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政治资本。这种以找到好工作为目的的入党动机也常被大家说成“功利性”入党动机。
二、合理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动机
从根本上说,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种入党动机之所以是唯一正确的,是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对入党动机的评价,基本逻辑是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要么就是“纯洁的”,否则就是“不纯洁的”,“功利性”是“不纯洁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新的形势下显然有些简单化了,也很难实事求是地反映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事实。
诚然,高等院校党校培训教育是帮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渠道,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忽略网络等大众传媒和重要社会关系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关于党员身份和就业的关系这方面的信息很多都来自于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学生身边的主要社会关系,诸如父母长辈、老师、学长同学等的“现身说法”也是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形成功利性因素的重要外部原因。此外,大学生对入党动机中的这种功利性因素普遍地采取包容的态度,大多数人的认识是理性的。既然这种动机可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那么其本身必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一概加以否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
(一)大学生党员在就业选择和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个客观事实
除大学辅导员、机关公务员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教育、研究、行政、思想宣传乃至一线操作岗位等对毕业生的身份有要求外,一些待遇丰厚的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倾向于录用毕业生党员,他们认为毕业生党员有理想、守纪律、工作出色等,社会对毕业生党员的认同度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在就业选择和竞争中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大学生希望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符合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初衷的,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当代青年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如何将这一愿望与政治进步的标准结合起来,是党组织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大学生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与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并不矛盾,这是青年具有进取心的表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对自己在政治上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并非一件坏事,是符合党和国家把大学生培养成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的,其中的合理性应予以肯定,而且这也是党组织工作目标的有效实现形式。因此,不能将大学生希望找到好工作的动机与加入党组织的要求简单地对立起来。
(三)简单地将大学生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而要求入党视为“功利性”动机加以批评是不妥当的“功利”不等于“私欲”,无产阶级也讲功利,共产党也有功利。但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功利是革命事业、党的事业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革命事业与党的事业的发展,确实为共产党员个人提供了光明的前途,这也说明,无产阶级的功和利,共产党的功和利,是与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的。大部分大学生对好工作的理解是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够体现个人能力的和能够为党、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的(见表1),这些很好地体现了当代青年怀有远大抱负,富有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客观上也把革命事业、党的事业和个人利益统一了起来,因此绝不等于所谓的“私欲”。
应该看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性行为,只要是合理的,即使是指向个人的,其最终结果必然要到社会中去实现,而且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否则就会失去内在动力。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冷静地分析和对待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动机,因势利导,而不是盲目地加 以否定、批评。
三、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结合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过于注重现实,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对党的追求只停留在外层的现象还广泛地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保证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动机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客观、辩证地看待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凡是强调个人利益的入党动机都是不正确的,都是要予以否定的。但今天的大学生,努力地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个性发展,表现出敢于革新的创造性,这与当代社会“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相统一的。只要他们的个人欲求没有违背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甚至他个人的追求在客观上可以推动社会和集体事业的进步,那么,他们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就不能视为“洪水猛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要切实改变传统的观念,正确疏导,既要防止入党动机中隐藏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凌驾于党和党员标准之上,成为损害党组织健康的隐患,又不能无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打击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系统的入党动机教育体系,将入党动机教育与民族精神和党的历史教育结合起来
1 适当加重入党动机教育在整个党课教育中的分量,切实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教育,改变以往在入党动机教育专题中的照本宣科,一笔带过现象。
2 在建立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内容体系中,除了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之外,更应该强调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强调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就是要坚持个人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统一,建立起社会、集体、个人三者有机结合的价值体系。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形成一元化的正确导向,有利于大学生将个体与整体和谐统一起来,最终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相一致。
此外,要用党的历史教育青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摸索,付出沉重代价后做出的历史选择。当代的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历史的比较,往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不足,相反却对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兴趣,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教育,一定要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对祖国、对党的感情及对人民的热爱,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作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决心,“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党校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传统理论的灌输往往会因为学生缺乏自我体验和感性认识而收效不明显。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苏醒,自我评价、控制的能力有所提高,大家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外在的教育驱动力转变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党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给大学生以宽容、理解和自由的空间,通过研读原著、参观、讨论、辩论、演讲等各种形式,让他们去讨论、争辩和交流,在思想的争鸣中获得新知;让他们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一些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体会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形成有效的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从而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自觉地把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结合起来。
(四)不断提高党课教师的素质
当然,要实现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更新,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党课教师的素质。
1 必须提高他们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党课教师应牢牢掌握马列主义和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能熟练运用之,要具有较高的理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对国际国内形势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2 必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党课教师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在尊重学生的独特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困惑、彷徨对症下药,尽量避免采取苍白无力的说教。
3 党课教师不仅要掌握一整套传统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善于调查研究,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真实想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四、结语
总之,高等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加大入党动机培训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充分肯定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积极意义,并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帮助少数大学生认识和纠正入党只是纯粹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错误思想,从而使他们把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正确地结合起来,端正入党动机,为党的事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范君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入党动机;多样性;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1—0017—04
大学生是青年中优秀的群体。他们代表着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把那些入党动机端正、愿为党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的迫切需要。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对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功利性”等多种类型入党动机的形成
新世纪的大学生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标新立异的心理使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并对世界各国文化保持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社会分配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年轻的大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定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显得困惑、彷徨、无所适从,再加上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相对滞后,对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缺乏有力的指引,导致了大学生多种多样入党动机的形成。
目前诸多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入党动机:追求真理型、爱慕虚荣型、趋同从众型和人生设计型等。因为这些入党动机与当代中国社会变化中的许多现实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对这些入党动机性质,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经验来界定,就有可能对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产生偏离实际的认识,我们对某些动机,尤其是某些强调个人价值或利益因素的动机(“人生设计型”动机),必须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理性思考。
抱有人生设计型入党动机的学生一般有较为明确的自我人生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他们懂得不同年纪、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自我发展层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追求个性的发展和张扬,他们积极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的意义和最大价值,以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他们把入党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作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政治资本。这种以找到好工作为目的的入党动机也常被大家说成“功利性”入党动机。
二、合理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动机
从根本上说,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种入党动机之所以是唯一正确的,是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对入党动机的评价,基本逻辑是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要么就是“纯洁的”,否则就是“不纯洁的”,“功利性”是“不纯洁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新的形势下显然有些简单化了,也很难实事求是地反映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的事实。
诚然,高等院校党校培训教育是帮助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渠道,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忽略网络等大众传媒和重要社会关系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关于党员身份和就业的关系这方面的信息很多都来自于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学生身边的主要社会关系,诸如父母长辈、老师、学长同学等的“现身说法”也是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形成功利性因素的重要外部原因。此外,大学生对入党动机中的这种功利性因素普遍地采取包容的态度,大多数人的认识是理性的。既然这种动机可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那么其本身必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一概加以否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
(一)大学生党员在就业选择和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个客观事实
除大学辅导员、机关公务员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教育、研究、行政、思想宣传乃至一线操作岗位等对毕业生的身份有要求外,一些待遇丰厚的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倾向于录用毕业生党员,他们认为毕业生党员有理想、守纪律、工作出色等,社会对毕业生党员的认同度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在就业选择和竞争中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大学生希望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符合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初衷的,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当代青年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如何将这一愿望与政治进步的标准结合起来,是党组织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大学生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与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并不矛盾,这是青年具有进取心的表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对自己在政治上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并非一件坏事,是符合党和国家把大学生培养成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的,其中的合理性应予以肯定,而且这也是党组织工作目标的有效实现形式。因此,不能将大学生希望找到好工作的动机与加入党组织的要求简单地对立起来。
(三)简单地将大学生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而要求入党视为“功利性”动机加以批评是不妥当的“功利”不等于“私欲”,无产阶级也讲功利,共产党也有功利。但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功利是革命事业、党的事业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革命事业与党的事业的发展,确实为共产党员个人提供了光明的前途,这也说明,无产阶级的功和利,共产党的功和利,是与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的。大部分大学生对好工作的理解是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够体现个人能力的和能够为党、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的(见表1),这些很好地体现了当代青年怀有远大抱负,富有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客观上也把革命事业、党的事业和个人利益统一了起来,因此绝不等于所谓的“私欲”。
应该看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性行为,只要是合理的,即使是指向个人的,其最终结果必然要到社会中去实现,而且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否则就会失去内在动力。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冷静地分析和对待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动机,因势利导,而不是盲目地加 以否定、批评。
三、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结合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过于注重现实,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对党的追求只停留在外层的现象还广泛地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保证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动机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客观、辩证地看待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凡是强调个人利益的入党动机都是不正确的,都是要予以否定的。但今天的大学生,努力地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个性发展,表现出敢于革新的创造性,这与当代社会“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相统一的。只要他们的个人欲求没有违背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甚至他个人的追求在客观上可以推动社会和集体事业的进步,那么,他们入党动机中的“功利性”就不能视为“洪水猛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要切实改变传统的观念,正确疏导,既要防止入党动机中隐藏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凌驾于党和党员标准之上,成为损害党组织健康的隐患,又不能无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打击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系统的入党动机教育体系,将入党动机教育与民族精神和党的历史教育结合起来
1 适当加重入党动机教育在整个党课教育中的分量,切实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教育,改变以往在入党动机教育专题中的照本宣科,一笔带过现象。
2 在建立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内容体系中,除了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之外,更应该强调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强调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就是要坚持个人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统一,建立起社会、集体、个人三者有机结合的价值体系。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形成一元化的正确导向,有利于大学生将个体与整体和谐统一起来,最终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相一致。
此外,要用党的历史教育青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摸索,付出沉重代价后做出的历史选择。当代的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历史的比较,往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不足,相反却对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兴趣,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教育,一定要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对祖国、对党的感情及对人民的热爱,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作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决心,“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党校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传统理论的灌输往往会因为学生缺乏自我体验和感性认识而收效不明显。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苏醒,自我评价、控制的能力有所提高,大家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外在的教育驱动力转变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党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给大学生以宽容、理解和自由的空间,通过研读原著、参观、讨论、辩论、演讲等各种形式,让他们去讨论、争辩和交流,在思想的争鸣中获得新知;让他们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一些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体会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形成有效的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从而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自觉地把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结合起来。
(四)不断提高党课教师的素质
当然,要实现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更新,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党课教师的素质。
1 必须提高他们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党课教师应牢牢掌握马列主义和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能熟练运用之,要具有较高的理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对国际国内形势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2 必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党课教师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在尊重学生的独特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困惑、彷徨对症下药,尽量避免采取苍白无力的说教。
3 党课教师不仅要掌握一整套传统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善于调查研究,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真实想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四、结语
总之,高等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加大入党动机培训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充分肯定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积极意义,并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帮助少数大学生认识和纠正入党只是纯粹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错误思想,从而使他们把实现个人抱负与追求政治理想正确地结合起来,端正入党动机,为党的事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