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80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导式”教学对教师与学生都有双方面的要求,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从而有效的发挥各自能力,提升最终的教学成效,有助于教学品质不断的优化提升。
  关键词:学导式;小学数学;应用
  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下,教学更多陷入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更大,教学无法落实到个体学生的差异性。而要想教学做好个体化差异,更多的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依据自身的学习不足做强化提升,从而弥补教师广谱性教学的局限性。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导式”教学基本定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师的适宜引导之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让教师指导与知识做更加细化深入的吸收,让学生有更强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发的去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的寻找自身知识弱点,并做好对应的修缮。虽然强调自主学习,但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做盲目性的自我探究,仍旧需要发挥教师教学的引导性,知识在传统的引导性教学下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做教师教学工作的弱化,而是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强化,是一种更高的学生素质能力要求。
  在该教学中,教师需要设定一定教学的情境,在提供必要的知识讲解后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师生的配合下解决问题。要通过促进学生去发问来调动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与思考,让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课堂上,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流程
  “学导式”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一定的流程,首先建立教学情境,而后在情境的基础上将新的知识点渗入其中,在掌握基本知识点后需要投入到实践操作,最后需要将教学过程总结,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每个环节的细化工作需要充分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充分运用教学技巧,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一) 建立教学情境
  在课程的开始需要通过一定情境化的建设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趣味的问题或者话题做起始,或者一定故事化的引入来带入一个知识点的情境中。具体的操作可以通过实验、谈话、游戏、故事以及综合性手段做情境的建立,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因为兴趣的引导而将关注点放在教学中。让抽象的理论现象化为具体形象可以感知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知识的理解力。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等几何性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形象性的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具,甚至是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物品,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源于生活,而学习图形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生活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凭借想象去列举出相关平行四边形的物品,或者可以列举多种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平行四边形。
  (二) 新知识导入
  建立好教学情境之后,则可以引入正题,将新的知识点渗透在教学中。以平行四边形为例,需要将该图形的特性与识别要点做阐述。学生通过了情境建立阶段的感性认知,再做知识点要点的说明阐述,则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得到醍醐灌顶的快速领悟。同时也在知识点之上做深入性的发问,固定某个日常物品,从中找出其具有的平行四边形情况与数量,较大程度的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通过实际物品来阐述平行四边形或者其他图形的特性与作用。例如,在三角形的运用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其稳定性来提升物品本身牢固稳定性,甚至可以通过图形物品做实物实验演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差异就在于稳定性的不同,但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有效的保证物品的规整性,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座椅、衣柜家具等有大量的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不同平行四边形的模具来演练其形状特性与不同的变形效果。
  (三) 回归实践
  要将知识的运用投入到实践操作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可以采用游戏或者其他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去观察与发现。要抛出一定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判断分辨,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讨论氛围。例如,在100以内数字计算中,可以采用计算接龙的游戏来考验学生,考验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与反应能力,有效让学生将知识转化到实际操作中。甚至将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或者生活活动设定为计算的背景,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
  (四) 总结归纳
  需要对课程内容做总结归纳,一方面需要在教师的心里与课下做总结分析,另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做自我总结。在课程的尾声需要让学生主动提问,提出自己对知识不理解或者发现的问题,做好师生互动,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强的自我思考能力,让每个个体的问题集中化处理,也可以达到所有学生的宣教作用。避免教师单向教学过于的主观,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实际问题,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指导。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导式”教学的基本要点
  首先,“学导式”教学中顾名思义要做到“学”与“导”的双重结合,不能仅仅做教师的引导,也不能单凭让学生做自主性学习,要将引导与自主学习联合作用,发挥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能动性配合,让教与学得到充分互动。其次,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理论,更是需要通过多种例题与习题训练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数学思维与知识规律。要多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对知识做更为全面深入的感悟,注重学生自主操作,鼓励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与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在多种训练中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能在自身基础条件之上进行创新性学习。其三,需要注重教学中的举一反三与对比性教学。让学生在多种解题方法、理解方式、教学方法之间作对比感受,同时依据教师的指导,能够对一个问题做举一反三的思考。在对比中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好坏、高下之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感知能力。
  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与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关注学生视角,解决学生的思维难点,掌握学生心理特点,从而有效的提供针对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德江.学为中心,学导融合——小学数学“学导式教学”的多元实践[J].教學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6):17-20,21.
  [2]郭涛.学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5):331.
  [3]杨海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学能力——数学“学导式”教学浅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144.
  作者简介:
  周振锋,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会议
该研究采用扩散偶法用JcXA-733型电子探针实测了W-Ni-Co三元系1000℃等温截面。确定了三元合金相(NiCo)[*v3*]W中最大Ni含量为42.73℅at和μ相中最大Ni含量23.21℅at。(本刊录)
摘要:随着社会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切实需求,以往教学模式中机械式标准化的缺点暴露的越发明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全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此文就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运用互动交流式教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数学教学;互动;合作学习;能动性  一、 引
会议
PMCBC系统作为结构CAD系统,需要有非常强的窗口及图形处理能力。首先是屏幕的设置,这里包括各种屏幕的工作状态和各类窗口的设置。其次是显示能力,也就是要求有即时的显示响应,包括快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