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w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占位效应而内分泌症状不明显的垂体腺瘤.近年来通过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多数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垂体细胞单克隆突变形成,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患儿女,1.5岁,因全身散发黄色结节一年余于2011年9月27日至我院就诊.患儿出生时即出现躯干一处黄色结节,其家长未予重视,皮损逐渐增多并累及躯干多处及面部、四肢,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与治疗不祥,后转至我院就诊.体检:患儿发育良好,各系统体检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黄色丘疹、结节,躯干四肢大量散在形状不规则、界限清楚的红棕色斑疹围绕的黄色或皮色类橘皮样斑块、少量暗红棕色斑片,手足底散在数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ILVEN)为一种少见的儿童时期发病的皮肤病,皮损表现为沿Blaschko线分布.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26岁,因左侧躯体丘疹、斑块伴痒8个月余,于2013年4月7日就诊于我院.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胸背部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未予重视,后逐渐发展至左腋下、左上肢、左下肢及左手掌,皮损呈条索状分布.曾在外院诊断为湿疹,使用多种糖皮质激素乳膏治疗,疗效不佳。
期刊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 SIVD)被认为是引起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最重要和常见的原因。若能早期发现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SIVCI)或皮质下血管性认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中,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其中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被广泛应用,为园林绿化效果的提升提供技术上支持。基于此,深入分析反季
期刊
研究显示,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天疱疮、类天疱疮疗效显著,其中利妥昔是一种源自基因工程的人鼠嵌合型抗B淋巴细胞CD20的单克隆抗体,最早应用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治疗.除利妥昔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KC706、PI-0824疫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或单克隆抗体如英夫利西等均取得满意疗效.但应用生物制剂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且价格昂贵、缺乏一定量的可靠临床疗效的数据,影
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病理学基础,外周血白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并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外周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引起炎性细胞向脑组织浸润。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也有研究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会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复发和死亡。文章对外周血白细胞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脑缺血后自噬可被激活,且参与到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因此自噬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有可能为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文章就脑缺血后自噬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了综述。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50周年庆祝会暨《中华皮肤科杂志》60周年庆祝会于2013年10月18日在南京金陵江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刊编委和通讯编委、在南京的往届编委121人到会,其中现任两刊编委108人(两刊编委总人数157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