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线电测向(Amateur radio direction finding 业余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它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这项运动完全凭借手中测向机的导引,凭借自己掌握的测向技术,经过独立的思考、判断,去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去享受胜利的喜悦。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小平小学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利用无线电测向打造人文融合的科技特色学校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无线电测向;特色学校;人文融合;科技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科学教育与创新教育成为驱动国家发展的焦点。2016年7月与2017年7月,国务院分别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国家层面,把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广州市、番禺区以及番禺区市桥城区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在强有力的背景支撑下,我校秉承“希贤文化”的精髓,以无线电测向项目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特色化融合,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与基础型课程广泛融合,与拓展型课程深度融合,通过人文渗透、科技兼容、综合学科和实践体验等策略实施无线电测向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力求打造人文融合的科技特色学校。
一、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
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处处凸显科技教育的要素,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处都能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体验创新的成功。如:学校专设科技宣传橱窗,宣传科技知识,展示学生的科技作品;学校在主教学楼的楼梯上,张贴并定期更换科技教育的宣传画;课室的黑板报也要求定期出科普知识和学生的科普小论文、小发明;午会时间定期播放各类科学知识录像和视频,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营造科技教育的氛围。同时,我们还克服了专用场室和经费的双重困难,建设了无线电测向工作室,科技专用场室——“猎狐小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科技活动的平臺。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并对无线电测向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投入无线电测向项目学习中,推动学校无线电测向科技活动蓬勃发展。
二、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基础型课程广泛融合
无线电测向运动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不是找人,而是寻找发射信号源——电台,即测向队员在野外使用测向机,寻找预先放置好的“隐蔽”电台,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全指定台数,使用时间少为优胜,总直线距离在1000米左右,此项活动又被形象地称为“猎狐”。这项活动又派生出测向机制作比赛、装机比赛等项目。无线电测向活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其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根据其项目特点,我们将其与基础课程广泛融合,系统挖掘和梳理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各学科基础型课程有机结合点,制定《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基础型课程融合各学科实施指南》。如在语文阅读课中增加对无线电测向科普知识的阅读与理解;在数学、科学课中增加对电波频率的认识和感受;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电子知识和制作技能,以及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体育课程让学生在室外操作和奔跑找台;品德课程让学生分享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三、无线电测向课程与拓展型课程深度融合
我们还将无线电测作为校本拓展课程,编写了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利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时间全校普及实施,利用每周两节课的社团活动和专业队训练时间进行特长生培养,并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对参与无线电测向特长生培养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并与普通学生进行全面比较,从而对特长生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倡导“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的评价理念,评价除了关注技能技巧方面,更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同时,我们还组建高、中、低多个队伍,以梯队的形式参加区、市、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同时,鼓励全体行政人员和教师参与指导训练,并外聘专家到校辅导。通过比赛,让学生在赛场上崭露头角,张扬个性,打造学校科技教育品牌。
四、无线电测向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创建
我校作为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较早开展无线电测向项目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面着力,笔者虽然是音乐专业,但在2010年考取了国家无线电四级操作员,是国家级无线电运动协会会员,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无线电国家级别教练员和裁判员,多次参与省及国家级比赛,任裁判工作,是广州市教育局无线电测向委员会委员,作为番禺区唯一一个代表参与了2017年广州市教育局无线电测向工作部署,2017年获得全国无线电测向公开赛优秀教练。这些经验使得学校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的一年,我校无线电测向队自开展短距离无线电测向以来,我校测向队参加了由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广东省体育局、广州市青少年科协、广州市教育局等相关青少年无线电测向竞赛,而且成绩斐然,我校测向队共计获得市以上的奖项近百个。其中全国性奖项包括1个团体奖,学生个人奖43项,省级奖项36项(包括个人及团体),市级25项,我校测向队的成绩和队风在广州市有口皆碑,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委员会的关注与重视。2017年全国青少年公开赛(广州站)比赛,广州电视台还先后两次在新闻频道中播放我校师生在赛场上拼搏的镜头,笔者作为教练指导教师还接受了广州电视台的记者的采访。由于我校测向队员综合素质过硬,队员成为市桥城区各中学竞相争夺的优秀生源,学校因此把无线电测向活动辐射到周边兄弟学校,一方面推动了无线电测向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特色创建。
今后我校将继续乘着科技教育的东风,将无线电项目课程化,将课程活动化,将活动系列化,努力打造人文融合的科技特色学校。
关键词:无线电测向;特色学校;人文融合;科技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科学教育与创新教育成为驱动国家发展的焦点。2016年7月与2017年7月,国务院分别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国家层面,把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广州市、番禺区以及番禺区市桥城区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在强有力的背景支撑下,我校秉承“希贤文化”的精髓,以无线电测向项目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特色化融合,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与基础型课程广泛融合,与拓展型课程深度融合,通过人文渗透、科技兼容、综合学科和实践体验等策略实施无线电测向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力求打造人文融合的科技特色学校。
一、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
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处处凸显科技教育的要素,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处都能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体验创新的成功。如:学校专设科技宣传橱窗,宣传科技知识,展示学生的科技作品;学校在主教学楼的楼梯上,张贴并定期更换科技教育的宣传画;课室的黑板报也要求定期出科普知识和学生的科普小论文、小发明;午会时间定期播放各类科学知识录像和视频,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营造科技教育的氛围。同时,我们还克服了专用场室和经费的双重困难,建设了无线电测向工作室,科技专用场室——“猎狐小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科技活动的平臺。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并对无线电测向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投入无线电测向项目学习中,推动学校无线电测向科技活动蓬勃发展。
二、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基础型课程广泛融合
无线电测向运动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不是找人,而是寻找发射信号源——电台,即测向队员在野外使用测向机,寻找预先放置好的“隐蔽”电台,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全指定台数,使用时间少为优胜,总直线距离在1000米左右,此项活动又被形象地称为“猎狐”。这项活动又派生出测向机制作比赛、装机比赛等项目。无线电测向活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其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根据其项目特点,我们将其与基础课程广泛融合,系统挖掘和梳理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各学科基础型课程有机结合点,制定《无线电测向课程与基础型课程融合各学科实施指南》。如在语文阅读课中增加对无线电测向科普知识的阅读与理解;在数学、科学课中增加对电波频率的认识和感受;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电子知识和制作技能,以及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体育课程让学生在室外操作和奔跑找台;品德课程让学生分享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三、无线电测向课程与拓展型课程深度融合
我们还将无线电测作为校本拓展课程,编写了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利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时间全校普及实施,利用每周两节课的社团活动和专业队训练时间进行特长生培养,并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对参与无线电测向特长生培养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并与普通学生进行全面比较,从而对特长生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倡导“结果比过程更重要”的评价理念,评价除了关注技能技巧方面,更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同时,我们还组建高、中、低多个队伍,以梯队的形式参加区、市、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同时,鼓励全体行政人员和教师参与指导训练,并外聘专家到校辅导。通过比赛,让学生在赛场上崭露头角,张扬个性,打造学校科技教育品牌。
四、无线电测向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创建
我校作为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较早开展无线电测向项目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面着力,笔者虽然是音乐专业,但在2010年考取了国家无线电四级操作员,是国家级无线电运动协会会员,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无线电国家级别教练员和裁判员,多次参与省及国家级比赛,任裁判工作,是广州市教育局无线电测向委员会委员,作为番禺区唯一一个代表参与了2017年广州市教育局无线电测向工作部署,2017年获得全国无线电测向公开赛优秀教练。这些经验使得学校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的一年,我校无线电测向队自开展短距离无线电测向以来,我校测向队参加了由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广东省体育局、广州市青少年科协、广州市教育局等相关青少年无线电测向竞赛,而且成绩斐然,我校测向队共计获得市以上的奖项近百个。其中全国性奖项包括1个团体奖,学生个人奖43项,省级奖项36项(包括个人及团体),市级25项,我校测向队的成绩和队风在广州市有口皆碑,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委员会的关注与重视。2017年全国青少年公开赛(广州站)比赛,广州电视台还先后两次在新闻频道中播放我校师生在赛场上拼搏的镜头,笔者作为教练指导教师还接受了广州电视台的记者的采访。由于我校测向队员综合素质过硬,队员成为市桥城区各中学竞相争夺的优秀生源,学校因此把无线电测向活动辐射到周边兄弟学校,一方面推动了无线电测向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特色创建。
今后我校将继续乘着科技教育的东风,将无线电项目课程化,将课程活动化,将活动系列化,努力打造人文融合的科技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