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挤兑,使很多武艺不专业的人泛滥,降低了民间武术这个市场的品位,同时也让很多本来能打好拳的人,过不上好日子,从而变得浮躁起来。就像杂草的生长使周围的花朵也逐渐失去养分和光泽。
精武会会馆就坐落在佛山市中山公园内,这里正进行着—场隆重的收徒仪式。精武会的加盟武馆之一,无忧堂的掌门人梁旭辉和他的妻子坐在正席上,两侧一字排开站着众多精武会元老。
学员李毅俊在引师人的带领下,步入堂中,跪倒在梁旭輝的面前。数十人一声不吭地盯着他,他的心跳由于紧张和激动而有些加快。李毅俊双手呈上一个红包,梁旭辉在接过红包时,李毅俊注意到了师傅身后墙上的两个大字,一个是“武”,一个是“尚”。
梁旭辉将红包放在茶盏上,拿起一张收徒帖,开始大声诵读堂规。“……修身助人,兼济天下……”字字如铅,灌进李毅俊的心中,他顿时感到入门绝非儿戏,身上背负起了重担。
粱旭辉读完堂规,将收徒帖递给李毅俊。李毅俊恭敬接下帖后,赢端起引师人准备好的盖碗茶,请师傅喝茶。梁旭辉喝过一口,放下茶杯,将茶盏上的红包递还。李毅俊收回红包,跪地三叩头之后,再给师母端茶叩头,行毕,拜师礼成。
像这样的拜师规矩,在中国已经盛行了几百年,现在依然可以在一些尊尚传统的佛山武馆中见到。
佛山功夫
李毅俊出生于佛山的一个武术世家,家中长辈人人习武,蔡李佛拳、洪拳、棍、鞭、刀……每样本事都不落人下。像这样的武术世家,在佛山这个地方其实并不是特例,由于历史的积淀,生长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武术气质。
在武术界,河南的嵩山少林寺、陈家沟,河北的沧州均名扬天下,而说到南派武术,则首推广东佛山。清代中叫之后,以蔡李佛拳名声最响;得益于电影传播而几乎家喻户晓的黄飞鸿与叶问,也是佛山人;现在广为人知的咏春拳是在清末传入佛山后,才开始发扬光大。
由于毗邻港澳,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佛山武术也很早就走出国门,谋生海外。其中,佛山鸿胜馆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武术组织之一。上世纪70年代,师承叶问的李小龙,接连推出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卖座功夫片,加速了中国武术在海外的流传。同为叶问弟子的粱挺,于1973年创办国际咏春总会,至今已在60多个国家设立了机构,支部超过4000多家。
佛山功夫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中国传统武术。在这个被誉为“武术之城”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武馆难以计数。有些实力雄厚,名震江湖,而更多武馆则隐匿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默然收徒。有朋友开玩笑说:“在佛山,千万别跟人闹别扭,那里人人会功夫。”
可有人缩偏不信这个。从佛山到江门的路上,时常会有撞车党出没,专挑“寂寞”的司机下手。他们会在缺乏管制的路段,人为地制造一些小事故,然后仗着人多势众,敲诈勒索。在佛山大沥经营摩托车生意的邓杰能有次就撞上了,那天他正独自一个人开车去江门谈生意,突然后面有车追尾,于是他停车靠边,下来查看—下车尾的损坏状况。
这时从后面这辆车里下来两个男子,气势汹汹地叫邓杰能赔钱。邓杰能镇定地说:“我们还是等交警过来处理吧。”那两个男的顿时面露凶光道:“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挨揍?”他们并不知道,除了经营摩托车生意以外,邓杰能还是大沥彭南永舂拳馆的馆长(编者注:本文中提及的“永春”、“泳春”、“咏春”均都为咏春拳的不同称呼,据说称呼的不同代表流派渊源的差别),咏春拳打得着实了得。
邓杰能不慌不忙地说:“你们不要动不动就提‘打’字,真要打,我怕我打断你们两根肋骨。”习武之人,面相嗓音自有一份威严。那两个撞车党当时的表情就是一阵错愕,气势上已经输了一截。后来两人虽然嘴里骂骂咧咧,但却借故灰溜溜地走了。
叶问的故乡罗村,位于佛山市区西北角,这儿也是佛山武术最富盛名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公交车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是高速公路却早已将罗利包围起来。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当然来的人中,也有不少人其实心中并不迷信所谓的佛山武术。
一次,有个复员回乡的阿兵哥路过罗村恒胜永春武馆,看见这个武馆不过十几个平方米,布置简陋,只有一个年纪不轻、骨瘦如柴的人坐馆。于是他颇为轻蔑地走入其中,冲着沙包击打了几拳,嘭嘭的击打声虎虎生威。打完沙包,阿兵哥又大摇大摆地走到武馆里面,旁若无人地开始玩木人桩。
“你在部队里学过擒拿手吧?”那个瘦削的人终于吭声了他叫吴胜东,师承于伦佳,是叶问的徒孙。阿兵哥说自己特地到罗村来看看咏舂到底能不能打。阿兵哥在部队里学了32招擒拿手,对于武艺颇为自信。于是吴胜东就陪他过了两招。
结果可想而知,阿兵哥的32招擒拿手全被吴胜东破了,他一定不知道,咏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是“禁拳”之一,其被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连最实用的军警擒拿也对它无处下手。后来阿兵哥要求拜吴胜东为师,但吴胜东说这个“徒弟”自己教不了。
民间武术如何现代化
在开恒胜泳春馆之前,吴胜东是一个快餐店的小老板。按照江湖上的理解,也就是一个身怀武功的店掌柜。快餐店的经营本属不易,每天只能赚到一百几十元左右的利钱。但是生意场上的历练让吴胜东对于搏击商海成竹在胸,所以他才够勇气一下子掏出7000元,办起武馆。
刚开馆的时候,吴胜东把学费标准控制在每年680元,后来慢慢调到880元、1080元、1280元。价格上去后,学生数量“不减反增”。一年来共收到学生学费3万多元,这种纯粹是靠师傅本事赚钱的做法,本身就像瓦匠、裁缝一样,只要手艺不坏,不存在亏不亏本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在佛山最普遍的武馆形式。
“有人对我开玩笑说,股票有升有跌,吴胜东的咏春只升不跌。”吴胜东自豪地说道:“现在我“恒胜”这块牌子在罗村已经有了知名度,在勒流和沙坑也都开出了分馆。”
也许是快餐业的经验在前的缘故,吴胜东鹦鹉学舌般地谈起麦当劳快餐模式。“5个月内我打算在罗村开到5个馆,在广东我打算开10个馆。全中国的话,根据情况而定咯,石家庄、天津都有人跟我联系,他们先跟我学,学成后再开分馆。就和麦当劳一样,一年交多少加盟费,我提供技术支持。”
有几个懂点IT的朋友想营销吴胜东,问他愿不愿意做一个恒胜的网站。“网站一旦建立起来,恒胜的影响力就更大了。”尽管对这种新事物一知半解,但吴胜东心里还是自视精明地拿捏着网站的价值:“他们说做一个网站要花两三千元,这么贵?一两千元还差不多。”说完,吴胜东自己哈哈笑了起来。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武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时代已经逝去,而习武之人本有的光鲜也在经济时代渐渐褪去。这团曾在佛山民间熊熊燃烧的武术之火,也走到了转型求存的十字路口。与少林寺等机构不同的是,佛山武馆的转型尝试依靠的是民间个体的力量。 在底子更厚的大沥彭南永春拳馆,邓杰能则尝试套用现代健身俱乐部的模式,将武馆发展的核心放在了会员数的累积上。目前彭南永春拳馆已经有学员200多名,会员100多名。“随着会员的增多,这个雪球足会越滚越大的。”邓杰能乐观地预期。
在记者采访邓杰能的那一天,正好在佛山禪城区中山公园有一场武戏的拍摄。这部叫《叶问前传》的电影的出品人是冼国林,他本人也是咏春弟子,近年依靠从金融业累积起来的雄厚财力而大力推广咏春拳。
冼国林的师弟正是无忧堂的掌门人梁旭辉,他同时也身兼佛山精武会会长—职。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冼国林力邀梁旭辉本色出演精武会会长一角。随着两人各自的人脉和资源整合,不仅成功推动了《叶问前传》的拍摄,也让一家更加商业化的武馆浮出水面。
无忧堂的经营兼顾了武术培训、中医保健、影视表演三个方面。实际上它就是用娱乐化的手法宣传包装自己,打响品牌之后,再去赚保健服务和武术学员的钱。无忧堂养生分馆的馆长付洪玉告诉记者,他已经网罗了当地许多的“能人异士”,专门为高端群体做保健调理。
其实这就是一种异型的按摩推拿,徊蚧保健市场中,也许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按摩、习惯了足疗,而现在梁旭辉挂起传统武术的粹子,去推广一些新奇的保健手法。也许不久,你就会在自己的城市看到一些号称“咏春推拿”的跟风者。
畸变的拜师学艺
梁旭辉本人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的弟子也多是一些青年才俊。比如养生分馆的馆长付红玉和武术分馆的馆长李立智,本身都是衣食无忧的成功商人。而刚刚收纳为徒的李毅俊,虽然相比之下显得稚嫩,但却是广州某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在梁旭辉的身上,最能看到一个传统武术家的择徒气质。
梁旭辉说自己现在教过的学生已经上万,但是没有师徒名分。“他们认得我,我不认得他们。”他将自己的学生清楚地划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学员,交钱学武,像做买卖一般,做完一单是一单;另一类就是徒弟,其中徒弟又有“入门”和“入室”之分,入门弟子管梁旭辉叫“师傅”,入室弟子则叫“师父”,经胃分明。
拜师之后,李毅俊不必再向梁旭辉缴纳学费,这个也许就是师徒名分下最直观的好处,也是拜师习武传统的一部分,但很多现在开武馆的人,对传统只是进行“选择性地继承”。
在电影《新精武门》中,有一个非常搞笑的桥段,成奎安饰演的大佬为了骗取红包而兴致勃勃地哄周星驰拜师。讽刺的是,这样的情形也正在佛山上演着。“以前师傅收徒,是要看武德、看人品的,”佛山武术协会主席薛棉本说:“现在很多武馆的馆长巴不得人人拜自己为师,多收红包,拜了师之后,学武的费用却一分不能少。”
中国过去有句老话叫“文穷武富”,“因为要想把武术练好,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包括吃饭、还有疗养,都是不菲的花销,而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薛棉本说,叶问的师傅陈华顺就是典型,每月要收数两白银,所以当时咏春拳只有富家子弟才可学。现在反而倒过来了,文富武穷。
在佛山大沥的彭南永春拳馆,学员年龄跨度从6岁—直到60岁。有爷孙三代一起来练的,有一家人老爸老妈开车来练的。最远的一个学生是从大庆跑来,练了半年之后,已经身无分文,他说先休学打工,赚了钱回来再练。
做师傅的也不像过去那样,挑肥捡瘦。有些师傅本身自己还是别人的打工仔,教什么样的学生完全不由自主。很多武馆里都雇佣了“职业师傅”或者“职业助理师傅”,授人以武艺而领薪糊口。
“所以佛山的武术正在不断地退步。”薛棉本说:“市场经济的挤兑,使很多武艺业余的人泛滥,降低了这个市场的品位。同时也让很多本来能打好拳的人,过不上好日子,从而变得浮躁’起来。就像杂草的生长使周围的花朵也逐渐失去养分和光泽。”
虽然技不如前,不过佛山人划于武术的热情却并没有消退。有件事—直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有天采访完之后,邓杰能开车送记者一行去车站。看他加挡减挡,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有咏春的影子,邓杰能说这叫“抵掌”,一边说一边他又用咏春手式将挡位向前推了一把。
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咏春的身体动作幅度本来就不大,在汽车内坐着就能练。所以有贪玩的小弟子坐在车后面,总忍不住要打起咏春,搞得整个车子左右摇晃不已,简直就是“咏春车震”。佛山武协主席薛棉本也承认:“虽然武术的门槛和品位被降低了,但武术的大众性正被来自民间的尝试不断挖掘出来。”
精武会会馆就坐落在佛山市中山公园内,这里正进行着—场隆重的收徒仪式。精武会的加盟武馆之一,无忧堂的掌门人梁旭辉和他的妻子坐在正席上,两侧一字排开站着众多精武会元老。
学员李毅俊在引师人的带领下,步入堂中,跪倒在梁旭輝的面前。数十人一声不吭地盯着他,他的心跳由于紧张和激动而有些加快。李毅俊双手呈上一个红包,梁旭辉在接过红包时,李毅俊注意到了师傅身后墙上的两个大字,一个是“武”,一个是“尚”。
梁旭辉将红包放在茶盏上,拿起一张收徒帖,开始大声诵读堂规。“……修身助人,兼济天下……”字字如铅,灌进李毅俊的心中,他顿时感到入门绝非儿戏,身上背负起了重担。
粱旭辉读完堂规,将收徒帖递给李毅俊。李毅俊恭敬接下帖后,赢端起引师人准备好的盖碗茶,请师傅喝茶。梁旭辉喝过一口,放下茶杯,将茶盏上的红包递还。李毅俊收回红包,跪地三叩头之后,再给师母端茶叩头,行毕,拜师礼成。
像这样的拜师规矩,在中国已经盛行了几百年,现在依然可以在一些尊尚传统的佛山武馆中见到。
佛山功夫
李毅俊出生于佛山的一个武术世家,家中长辈人人习武,蔡李佛拳、洪拳、棍、鞭、刀……每样本事都不落人下。像这样的武术世家,在佛山这个地方其实并不是特例,由于历史的积淀,生长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武术气质。
在武术界,河南的嵩山少林寺、陈家沟,河北的沧州均名扬天下,而说到南派武术,则首推广东佛山。清代中叫之后,以蔡李佛拳名声最响;得益于电影传播而几乎家喻户晓的黄飞鸿与叶问,也是佛山人;现在广为人知的咏春拳是在清末传入佛山后,才开始发扬光大。
由于毗邻港澳,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佛山武术也很早就走出国门,谋生海外。其中,佛山鸿胜馆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武术组织之一。上世纪70年代,师承叶问的李小龙,接连推出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卖座功夫片,加速了中国武术在海外的流传。同为叶问弟子的粱挺,于1973年创办国际咏春总会,至今已在60多个国家设立了机构,支部超过4000多家。
佛山功夫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中国传统武术。在这个被誉为“武术之城”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武馆难以计数。有些实力雄厚,名震江湖,而更多武馆则隐匿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默然收徒。有朋友开玩笑说:“在佛山,千万别跟人闹别扭,那里人人会功夫。”
可有人缩偏不信这个。从佛山到江门的路上,时常会有撞车党出没,专挑“寂寞”的司机下手。他们会在缺乏管制的路段,人为地制造一些小事故,然后仗着人多势众,敲诈勒索。在佛山大沥经营摩托车生意的邓杰能有次就撞上了,那天他正独自一个人开车去江门谈生意,突然后面有车追尾,于是他停车靠边,下来查看—下车尾的损坏状况。
这时从后面这辆车里下来两个男子,气势汹汹地叫邓杰能赔钱。邓杰能镇定地说:“我们还是等交警过来处理吧。”那两个男的顿时面露凶光道:“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挨揍?”他们并不知道,除了经营摩托车生意以外,邓杰能还是大沥彭南永舂拳馆的馆长(编者注:本文中提及的“永春”、“泳春”、“咏春”均都为咏春拳的不同称呼,据说称呼的不同代表流派渊源的差别),咏春拳打得着实了得。
邓杰能不慌不忙地说:“你们不要动不动就提‘打’字,真要打,我怕我打断你们两根肋骨。”习武之人,面相嗓音自有一份威严。那两个撞车党当时的表情就是一阵错愕,气势上已经输了一截。后来两人虽然嘴里骂骂咧咧,但却借故灰溜溜地走了。
叶问的故乡罗村,位于佛山市区西北角,这儿也是佛山武术最富盛名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公交车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是高速公路却早已将罗利包围起来。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当然来的人中,也有不少人其实心中并不迷信所谓的佛山武术。
一次,有个复员回乡的阿兵哥路过罗村恒胜永春武馆,看见这个武馆不过十几个平方米,布置简陋,只有一个年纪不轻、骨瘦如柴的人坐馆。于是他颇为轻蔑地走入其中,冲着沙包击打了几拳,嘭嘭的击打声虎虎生威。打完沙包,阿兵哥又大摇大摆地走到武馆里面,旁若无人地开始玩木人桩。
“你在部队里学过擒拿手吧?”那个瘦削的人终于吭声了他叫吴胜东,师承于伦佳,是叶问的徒孙。阿兵哥说自己特地到罗村来看看咏舂到底能不能打。阿兵哥在部队里学了32招擒拿手,对于武艺颇为自信。于是吴胜东就陪他过了两招。
结果可想而知,阿兵哥的32招擒拿手全被吴胜东破了,他一定不知道,咏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是“禁拳”之一,其被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连最实用的军警擒拿也对它无处下手。后来阿兵哥要求拜吴胜东为师,但吴胜东说这个“徒弟”自己教不了。
民间武术如何现代化
在开恒胜泳春馆之前,吴胜东是一个快餐店的小老板。按照江湖上的理解,也就是一个身怀武功的店掌柜。快餐店的经营本属不易,每天只能赚到一百几十元左右的利钱。但是生意场上的历练让吴胜东对于搏击商海成竹在胸,所以他才够勇气一下子掏出7000元,办起武馆。
刚开馆的时候,吴胜东把学费标准控制在每年680元,后来慢慢调到880元、1080元、1280元。价格上去后,学生数量“不减反增”。一年来共收到学生学费3万多元,这种纯粹是靠师傅本事赚钱的做法,本身就像瓦匠、裁缝一样,只要手艺不坏,不存在亏不亏本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在佛山最普遍的武馆形式。
“有人对我开玩笑说,股票有升有跌,吴胜东的咏春只升不跌。”吴胜东自豪地说道:“现在我“恒胜”这块牌子在罗村已经有了知名度,在勒流和沙坑也都开出了分馆。”
也许是快餐业的经验在前的缘故,吴胜东鹦鹉学舌般地谈起麦当劳快餐模式。“5个月内我打算在罗村开到5个馆,在广东我打算开10个馆。全中国的话,根据情况而定咯,石家庄、天津都有人跟我联系,他们先跟我学,学成后再开分馆。就和麦当劳一样,一年交多少加盟费,我提供技术支持。”
有几个懂点IT的朋友想营销吴胜东,问他愿不愿意做一个恒胜的网站。“网站一旦建立起来,恒胜的影响力就更大了。”尽管对这种新事物一知半解,但吴胜东心里还是自视精明地拿捏着网站的价值:“他们说做一个网站要花两三千元,这么贵?一两千元还差不多。”说完,吴胜东自己哈哈笑了起来。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武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时代已经逝去,而习武之人本有的光鲜也在经济时代渐渐褪去。这团曾在佛山民间熊熊燃烧的武术之火,也走到了转型求存的十字路口。与少林寺等机构不同的是,佛山武馆的转型尝试依靠的是民间个体的力量。 在底子更厚的大沥彭南永春拳馆,邓杰能则尝试套用现代健身俱乐部的模式,将武馆发展的核心放在了会员数的累积上。目前彭南永春拳馆已经有学员200多名,会员100多名。“随着会员的增多,这个雪球足会越滚越大的。”邓杰能乐观地预期。
在记者采访邓杰能的那一天,正好在佛山禪城区中山公园有一场武戏的拍摄。这部叫《叶问前传》的电影的出品人是冼国林,他本人也是咏春弟子,近年依靠从金融业累积起来的雄厚财力而大力推广咏春拳。
冼国林的师弟正是无忧堂的掌门人梁旭辉,他同时也身兼佛山精武会会长—职。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冼国林力邀梁旭辉本色出演精武会会长一角。随着两人各自的人脉和资源整合,不仅成功推动了《叶问前传》的拍摄,也让一家更加商业化的武馆浮出水面。
无忧堂的经营兼顾了武术培训、中医保健、影视表演三个方面。实际上它就是用娱乐化的手法宣传包装自己,打响品牌之后,再去赚保健服务和武术学员的钱。无忧堂养生分馆的馆长付洪玉告诉记者,他已经网罗了当地许多的“能人异士”,专门为高端群体做保健调理。
其实这就是一种异型的按摩推拿,徊蚧保健市场中,也许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按摩、习惯了足疗,而现在梁旭辉挂起传统武术的粹子,去推广一些新奇的保健手法。也许不久,你就会在自己的城市看到一些号称“咏春推拿”的跟风者。
畸变的拜师学艺
梁旭辉本人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的弟子也多是一些青年才俊。比如养生分馆的馆长付红玉和武术分馆的馆长李立智,本身都是衣食无忧的成功商人。而刚刚收纳为徒的李毅俊,虽然相比之下显得稚嫩,但却是广州某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在梁旭辉的身上,最能看到一个传统武术家的择徒气质。
梁旭辉说自己现在教过的学生已经上万,但是没有师徒名分。“他们认得我,我不认得他们。”他将自己的学生清楚地划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学员,交钱学武,像做买卖一般,做完一单是一单;另一类就是徒弟,其中徒弟又有“入门”和“入室”之分,入门弟子管梁旭辉叫“师傅”,入室弟子则叫“师父”,经胃分明。
拜师之后,李毅俊不必再向梁旭辉缴纳学费,这个也许就是师徒名分下最直观的好处,也是拜师习武传统的一部分,但很多现在开武馆的人,对传统只是进行“选择性地继承”。
在电影《新精武门》中,有一个非常搞笑的桥段,成奎安饰演的大佬为了骗取红包而兴致勃勃地哄周星驰拜师。讽刺的是,这样的情形也正在佛山上演着。“以前师傅收徒,是要看武德、看人品的,”佛山武术协会主席薛棉本说:“现在很多武馆的馆长巴不得人人拜自己为师,多收红包,拜了师之后,学武的费用却一分不能少。”
中国过去有句老话叫“文穷武富”,“因为要想把武术练好,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包括吃饭、还有疗养,都是不菲的花销,而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薛棉本说,叶问的师傅陈华顺就是典型,每月要收数两白银,所以当时咏春拳只有富家子弟才可学。现在反而倒过来了,文富武穷。
在佛山大沥的彭南永春拳馆,学员年龄跨度从6岁—直到60岁。有爷孙三代一起来练的,有一家人老爸老妈开车来练的。最远的一个学生是从大庆跑来,练了半年之后,已经身无分文,他说先休学打工,赚了钱回来再练。
做师傅的也不像过去那样,挑肥捡瘦。有些师傅本身自己还是别人的打工仔,教什么样的学生完全不由自主。很多武馆里都雇佣了“职业师傅”或者“职业助理师傅”,授人以武艺而领薪糊口。
“所以佛山的武术正在不断地退步。”薛棉本说:“市场经济的挤兑,使很多武艺业余的人泛滥,降低了这个市场的品位。同时也让很多本来能打好拳的人,过不上好日子,从而变得浮躁’起来。就像杂草的生长使周围的花朵也逐渐失去养分和光泽。”
虽然技不如前,不过佛山人划于武术的热情却并没有消退。有件事—直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有天采访完之后,邓杰能开车送记者一行去车站。看他加挡减挡,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有咏春的影子,邓杰能说这叫“抵掌”,一边说一边他又用咏春手式将挡位向前推了一把。
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咏春的身体动作幅度本来就不大,在汽车内坐着就能练。所以有贪玩的小弟子坐在车后面,总忍不住要打起咏春,搞得整个车子左右摇晃不已,简直就是“咏春车震”。佛山武协主席薛棉本也承认:“虽然武术的门槛和品位被降低了,但武术的大众性正被来自民间的尝试不断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