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1年底,在湖南省西部依然零星散布着上千个少数民族贫困村落,上堡古国是其中一个。
上堡古国位于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域,是一个不足500人的苗寨。这里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距离邵阳市210公里,距离长沙460公里,邵阳通往怀化的省道S221线在接近终点的地方拐个弯,由此深入大山深处约30公里,就到了上堡古国。
这个山环水抱的贫困村并不简单。当地百姓一边用淳朴的乡音哼着“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的古老民谣,一边骄傲地告诉记者,村里已经来过好几拨影视剧组了,都是冲着这里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的。
在旅游爱好者的口中,这里据说是湖南最后一块没被污染的生态绿洲。
远在深山人未识
走进上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立在村口的两块刻满文字的古石碑,默默诉说着上堡血雨腥风的历史。明朝正统元年至天顺年间(1439—1464),湘、黔、桂交界的苗民以上堡为中心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领导者李天保在上堡村建立苗族王国,年号“建元武烈”,李天保自称“武烈王”。上堡古国作为苗族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自己政权的首都遗址,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站在村口高处四下张望,深秋的山岭依然葱绿,牛坡头山顶云雾缭绕,梯田层叠,随山势呈现出曲折有致、温顺柔和的线条,与散落其间的苗家侗寨一起,散发出清新朴素的自然芬芳,蕴含着宁静怡人的生活气息。
王秋姣,这个正在自家小木楼阳台上晒太阳的古稀老人,是记者在上堡古国遇见的第一个苗乡主人。
走进王秋姣老人的家,老人的大儿子正在房中吃午饭,桌上摆着三菜一汤,两荤两素,显然是上顿剩下来的。尽管饭菜已经凉去,但他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王秋姣老人也走下楼来,拉着记者的手热情地嘘寒问暖。得知来意后,老人颇有些自豪地谈起了上堡的历史,“这是一块宝地,也是一块福地”,同时又不无遗憾地表示,可惜上堡太偏僻了,无人知晓,没有名气,尽管省司法厅扶贫工作队正在这里搞旅游开发,但前来旅游的人并不多。
老人的老伴杨芳显和儿媳也围拢来,他们告诉记者,尽管深山里的“金銮殿”早就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乡土”栏目,但比起周边县市的城步南山牧场、新宁崀山丹霞地貌等旅游热点,上堡古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够。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交通太闭塞了。”随行的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党政办副主任杨健是上堡的“常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他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上堡古国的金銮殿、忠勇祠、拴马桩等遗址,一边解释道,“唯其如此,绥宁才能保留这么一块原生态的风水宝地。”
“走出去”的艰难探索
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镇,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历史的缩影。上堡古国的金銮殿、忠勇祠已经沉寂了数百年,尽管有民俗学家指出,保护古村落最好的方法就是保留这里原始的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不惊扰、不过度开发,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对于上堡古国的村民来说,他们渴望“走出去”的强烈愿望一直也没有消退过。
48岁的村支书舒平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次见面,他正在为上堡古国的村容村貌民生改造工程奔走忙碌。
从他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上堡古国现有村民98户,406人,其中99%为苗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7亩,林地面积2万亩,保护山面积1.2万亩,楠竹面积1380亩。
处于森林保护区,不能砍树。对于上堡村民来说,农耕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就在几年前,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一千左右,好一点的能达到两千。”舒平介绍。很多年轻人不愿呆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山窝里,重复祖祖辈辈的产业,他们早早地进入到南下打工者的行列,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上堡古国也因此成为留守儿童与老人的聚集地。
绥宁县政府对这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贫困苗乡保持了密切关注,使上堡古国的道路硬化、农网改造、通讯设施等建设项目得到了迅速实施和完善。上堡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走出去”迈出了第二步。
上堡村民关于“走出去”的第三步设想,便是在这个海拔较高(海拔在840—1600米之间)、气候寒冷、雨量丰沛(平均降雨量1400—1700毫米)、土地肥沃的贫困村建立杂交天麻、青钱柳、高山西红柿、纸皮核桃等综合开发种植基地,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实现富农的同时形成一个崭新的发展特色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补模式,让上堡成为绿色生态经济富农村镇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一步走得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舒平表示,高山西红柿、纸皮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给上堡村民带来的收益比较低,一些没有获得经济实利的村民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即使是被当地村民称为“摇钱树”的青钱柳(重要的观赏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其树皮和树叶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具有防治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效果,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防衰老),虽然生产出的青钱柳保健茶在绥宁市面上卖到了120元一斤,但由于交通不便,外销的数量还是很少。王秋姣老人家中采摘的青钱柳茶,基本都卖给了游客。
旅游开发遭遇瓶颈
走入上堡的大小村巷之中,记者发现,这里并不像村口看起来那么宁静,而是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很多木屋都在进行改建和装修,施工队正在紧张地作业,村干部都在现场指导改造工作。
杨健介绍,为了改善上堡村民的居住条件,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民族村寨,充分彰显民族建筑居住特色,提升“上堡古国”旅游品牌的核心吸引力,目前,在省司法厅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上堡古国正在进行“清理庭院、美化家园”村容村貌民生改造工程。
该工程针对分布在上堡古国大院落小溪两旁的31户苗乡民居,主要包括民房的修缮和改造、辅助生活设施的规范和整理、居民庭院的清理和整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规范性指导和建设、公共环境的绿化美化、田园自然生态的控制和保护六个方面。
发展生态旅游是上堡古国“走出去”的第四步,也是最受关注和最被看好的一步。这一步如果走得顺利,既可以给上堡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打出上堡古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品牌,同时还能带动整个绥宁的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这一步的成效,村民们正在拭目以待。
69岁的喻新民老汉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汉族百姓之一。老汉咧着缺牙的嘴站在木屋的屋檐下,手里拿着自己亲手雕刻的龙头拐杖。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上堡古国的上门女婿,来这儿已经40多年了,亲眼目睹了上堡村从沉寂到开发的过程。由于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喻家的民房改造还没有开始,但老汉表示,“等儿子过年回来,就好了,我根本不用操心,全听村里安排。”
据了解,目前,上堡古国对此次民房改造工程实施补贴制度,每户按照5000元的基数进行补贴。超出部分按比例分配,5000—1万元补贴80%,1—2万元补贴60%,2—3万元补贴40%。
此举获得了上堡村民的热情支持与响应。按照村支书舒平的计算,如果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在较短的时期内当地村民的收入将实现翻一番。“然而那时候,”他话题一转,眉宇间流露出担忧,“交通的不便利将成为制约上堡发展的最大瓶颈”。
杨健也有着同样的忧虑。尽管整个黄桑自然保护区附近正在修建包茂(内蒙古包头市至广东省茂名市)高速绥宁连接线;尽管邵阳境内另外一条交通枢纽——武靖(邵阳武冈至怀化靖州)高速也即将投入建设;但目前已建成的由县城通往上堡的两条公路都是盘山公路,车道过于狭窄。一旦两车相遇,则需要减速才能通过,旅游大巴根本进不来。何况,这些山路上山崖多,下临溪谷,土质疏松,一旦遇上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给山路的扩建带来了巨大困难。
解决方案目前还没有出台,一是缺乏改造资金,二是缺乏强有力的地方规划,上堡旅游开发的瓶颈尚待突破。
上堡古国的未来
夕阳西下,晚风中的上堡古国增添了几分婉约与神秘,修缮一新的屋檐璧角散发出新鲜油漆的味道。当记者一行踏上归程,并向这深山中的古村落频频回首时,一个新的困惑在众人的热烈讨论中扩散开来。
“按照统一风格改造的上堡古国,还是原来的上堡古国吗?”
“原生态的古村落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保持并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品位?”
“旅游经济会不会给上堡古国带来破坏性的开发?”
这样的困惑并非杞人忧天。据统计,我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大约有5000个,不足1%。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古村落正在急剧减少,甚至萎缩衰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一些地区,对古村落的保护甚至在与推土机“赛跑”。今年9月,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曾表示:“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那么,上堡古国能否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避免逐渐衰败的命运,实现从省级贫困乡村到原生态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优美转身呢?
毋庸置疑,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如无序、随意甚至抢占性的新建、翻建,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不和谐的各类现代建材会破坏村落的古风古貌。对于上堡古国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
邵阳民俗文化爱好者陆显中则表示:“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民间力量和资本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参与和投入,避免古村落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在商业运作中失去它的本色和原生态。”
“如果上堡古国不走旅游开发的道路,村民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现象也会加速村落的颓败和老房子的倒塌。”杨健认为,上堡古国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远离衰败,提升历史文化品位,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保护与发展。
(湖南省绥宁县委宣传部新闻组向云峰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堡古国位于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域,是一个不足500人的苗寨。这里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距离邵阳市210公里,距离长沙460公里,邵阳通往怀化的省道S221线在接近终点的地方拐个弯,由此深入大山深处约30公里,就到了上堡古国。
这个山环水抱的贫困村并不简单。当地百姓一边用淳朴的乡音哼着“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的古老民谣,一边骄傲地告诉记者,村里已经来过好几拨影视剧组了,都是冲着这里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的。
在旅游爱好者的口中,这里据说是湖南最后一块没被污染的生态绿洲。
远在深山人未识
走进上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立在村口的两块刻满文字的古石碑,默默诉说着上堡血雨腥风的历史。明朝正统元年至天顺年间(1439—1464),湘、黔、桂交界的苗民以上堡为中心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领导者李天保在上堡村建立苗族王国,年号“建元武烈”,李天保自称“武烈王”。上堡古国作为苗族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自己政权的首都遗址,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站在村口高处四下张望,深秋的山岭依然葱绿,牛坡头山顶云雾缭绕,梯田层叠,随山势呈现出曲折有致、温顺柔和的线条,与散落其间的苗家侗寨一起,散发出清新朴素的自然芬芳,蕴含着宁静怡人的生活气息。
王秋姣,这个正在自家小木楼阳台上晒太阳的古稀老人,是记者在上堡古国遇见的第一个苗乡主人。
走进王秋姣老人的家,老人的大儿子正在房中吃午饭,桌上摆着三菜一汤,两荤两素,显然是上顿剩下来的。尽管饭菜已经凉去,但他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王秋姣老人也走下楼来,拉着记者的手热情地嘘寒问暖。得知来意后,老人颇有些自豪地谈起了上堡的历史,“这是一块宝地,也是一块福地”,同时又不无遗憾地表示,可惜上堡太偏僻了,无人知晓,没有名气,尽管省司法厅扶贫工作队正在这里搞旅游开发,但前来旅游的人并不多。
老人的老伴杨芳显和儿媳也围拢来,他们告诉记者,尽管深山里的“金銮殿”早就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乡土”栏目,但比起周边县市的城步南山牧场、新宁崀山丹霞地貌等旅游热点,上堡古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够。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交通太闭塞了。”随行的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党政办副主任杨健是上堡的“常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他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上堡古国的金銮殿、忠勇祠、拴马桩等遗址,一边解释道,“唯其如此,绥宁才能保留这么一块原生态的风水宝地。”
“走出去”的艰难探索
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镇,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历史的缩影。上堡古国的金銮殿、忠勇祠已经沉寂了数百年,尽管有民俗学家指出,保护古村落最好的方法就是保留这里原始的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不惊扰、不过度开发,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对于上堡古国的村民来说,他们渴望“走出去”的强烈愿望一直也没有消退过。
48岁的村支书舒平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次见面,他正在为上堡古国的村容村貌民生改造工程奔走忙碌。
从他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上堡古国现有村民98户,406人,其中99%为苗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7亩,林地面积2万亩,保护山面积1.2万亩,楠竹面积1380亩。
处于森林保护区,不能砍树。对于上堡村民来说,农耕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就在几年前,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一千左右,好一点的能达到两千。”舒平介绍。很多年轻人不愿呆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山窝里,重复祖祖辈辈的产业,他们早早地进入到南下打工者的行列,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上堡古国也因此成为留守儿童与老人的聚集地。
绥宁县政府对这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贫困苗乡保持了密切关注,使上堡古国的道路硬化、农网改造、通讯设施等建设项目得到了迅速实施和完善。上堡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走出去”迈出了第二步。
上堡村民关于“走出去”的第三步设想,便是在这个海拔较高(海拔在840—1600米之间)、气候寒冷、雨量丰沛(平均降雨量1400—1700毫米)、土地肥沃的贫困村建立杂交天麻、青钱柳、高山西红柿、纸皮核桃等综合开发种植基地,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实现富农的同时形成一个崭新的发展特色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补模式,让上堡成为绿色生态经济富农村镇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一步走得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舒平表示,高山西红柿、纸皮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给上堡村民带来的收益比较低,一些没有获得经济实利的村民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即使是被当地村民称为“摇钱树”的青钱柳(重要的观赏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其树皮和树叶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具有防治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效果,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防衰老),虽然生产出的青钱柳保健茶在绥宁市面上卖到了120元一斤,但由于交通不便,外销的数量还是很少。王秋姣老人家中采摘的青钱柳茶,基本都卖给了游客。
旅游开发遭遇瓶颈
走入上堡的大小村巷之中,记者发现,这里并不像村口看起来那么宁静,而是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很多木屋都在进行改建和装修,施工队正在紧张地作业,村干部都在现场指导改造工作。
杨健介绍,为了改善上堡村民的居住条件,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民族村寨,充分彰显民族建筑居住特色,提升“上堡古国”旅游品牌的核心吸引力,目前,在省司法厅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上堡古国正在进行“清理庭院、美化家园”村容村貌民生改造工程。
该工程针对分布在上堡古国大院落小溪两旁的31户苗乡民居,主要包括民房的修缮和改造、辅助生活设施的规范和整理、居民庭院的清理和整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规范性指导和建设、公共环境的绿化美化、田园自然生态的控制和保护六个方面。
发展生态旅游是上堡古国“走出去”的第四步,也是最受关注和最被看好的一步。这一步如果走得顺利,既可以给上堡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打出上堡古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品牌,同时还能带动整个绥宁的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这一步的成效,村民们正在拭目以待。
69岁的喻新民老汉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汉族百姓之一。老汉咧着缺牙的嘴站在木屋的屋檐下,手里拿着自己亲手雕刻的龙头拐杖。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上堡古国的上门女婿,来这儿已经40多年了,亲眼目睹了上堡村从沉寂到开发的过程。由于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喻家的民房改造还没有开始,但老汉表示,“等儿子过年回来,就好了,我根本不用操心,全听村里安排。”
据了解,目前,上堡古国对此次民房改造工程实施补贴制度,每户按照5000元的基数进行补贴。超出部分按比例分配,5000—1万元补贴80%,1—2万元补贴60%,2—3万元补贴40%。
此举获得了上堡村民的热情支持与响应。按照村支书舒平的计算,如果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在较短的时期内当地村民的收入将实现翻一番。“然而那时候,”他话题一转,眉宇间流露出担忧,“交通的不便利将成为制约上堡发展的最大瓶颈”。
杨健也有着同样的忧虑。尽管整个黄桑自然保护区附近正在修建包茂(内蒙古包头市至广东省茂名市)高速绥宁连接线;尽管邵阳境内另外一条交通枢纽——武靖(邵阳武冈至怀化靖州)高速也即将投入建设;但目前已建成的由县城通往上堡的两条公路都是盘山公路,车道过于狭窄。一旦两车相遇,则需要减速才能通过,旅游大巴根本进不来。何况,这些山路上山崖多,下临溪谷,土质疏松,一旦遇上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给山路的扩建带来了巨大困难。
解决方案目前还没有出台,一是缺乏改造资金,二是缺乏强有力的地方规划,上堡旅游开发的瓶颈尚待突破。
上堡古国的未来
夕阳西下,晚风中的上堡古国增添了几分婉约与神秘,修缮一新的屋檐璧角散发出新鲜油漆的味道。当记者一行踏上归程,并向这深山中的古村落频频回首时,一个新的困惑在众人的热烈讨论中扩散开来。
“按照统一风格改造的上堡古国,还是原来的上堡古国吗?”
“原生态的古村落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保持并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品位?”
“旅游经济会不会给上堡古国带来破坏性的开发?”
这样的困惑并非杞人忧天。据统计,我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古村落大约有5000个,不足1%。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古村落正在急剧减少,甚至萎缩衰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一些地区,对古村落的保护甚至在与推土机“赛跑”。今年9月,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曾表示:“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那么,上堡古国能否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避免逐渐衰败的命运,实现从省级贫困乡村到原生态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优美转身呢?
毋庸置疑,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如无序、随意甚至抢占性的新建、翻建,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不和谐的各类现代建材会破坏村落的古风古貌。对于上堡古国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
邵阳民俗文化爱好者陆显中则表示:“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民间力量和资本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参与和投入,避免古村落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在商业运作中失去它的本色和原生态。”
“如果上堡古国不走旅游开发的道路,村民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现象也会加速村落的颓败和老房子的倒塌。”杨健认为,上堡古国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远离衰败,提升历史文化品位,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保护与发展。
(湖南省绥宁县委宣传部新闻组向云峰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