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so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吴晗是响应号召而突出宣传海瑞和海瑞精神。据有关文章记述,1959年初,毛泽东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尽管海瑞攻击皇帝很厉害,但对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应该提倡他那种刚直不阿的精神。会后胡乔木找到吴晗,请他为《人民日报》撰写一篇有关海瑞的文章。庐山会议前发表的《海瑞骂皇帝》,就是这样问世的。
  《论海瑞》后面那段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文字,同样与胡乔木有关。文章写出后,交给了胡乔木。胡乔木忙于去参加庐山会议,回京后,才看文章。他向吴晗提出一些意见,并告诉说,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提倡“左派”海瑞,不是“右派”海瑞,是真海瑞,不是假海瑞。吴晗所写的那些话,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时加上的。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段颇值得玩味的话。
  是出于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政治表态的习惯?是一种潜在的忧虑,不愿意人们把自己宣扬海瑞与彭德怀罢官联系起来?
  两种因素或许都存在。熟悉吴晗的人,都曾回忆到他如何满腔热忱投身于革命,如何在不同场合感激和钦佩毛泽东对他的《朱元璋传》提出的修改意见,并由此而直接感受到一个伟人的伟大。这样一个早就与老师胡适分道扬镳的学者,一个担任政府要职的领导人,一个以崇拜心情仰望毛泽东的人,说他有意识把海瑞和彭德怀联系起来,用几百年前的往事影射现实,于情于理都难以成立。
  一个和吴晗共事过的文人,在我面前不止一次表示过对吴晗的不满。他说在反右运动中,正是由于吴晗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的坚决性,使他蒙受冤屈,被打成右派,从而经受了20年的磨难。他的回忆,他的评说,使我不得不相信,创作《海瑞罢官》时的吴晗,不可能像批判者所说的那样有影射现实的意图。
  是的,不可能。吴晗已经习惯了在研究历史、解说历史时,贯穿领袖的思想,他已经被公认为是富有造诣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习惯于以领导者的身份发表着指导性的报告。读他文革前的一些文章,我常有一种感觉,仿佛他端坐在主席台上,穿着标准的制服,领扣扣得紧紧的,拿着秘书早就起草好的报告在不厌其烦地念着。这样的文章里,没有了早年的激情,也没有了早年细致的考证,他的这种类型的文章,在我看来,几乎都在重复着别人的声音。他和郭沫若一样,也参加了为武则天、为曹操平反的论说,但那更多的也许是诠释,而非作为历史学家自己的理性寻找。
  他的身份,他的倾向和态度,都决定了他不会超越他的时代。
  二
  秋天的庐山会议和春天的号召学习海瑞,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但那时文人的敏感,远远跟不上政治的变幻莫测。
  吴晗正是这样。他的第一篇介绍海瑞的文章虽然写于庐山会议之前,但《海瑞罢官》的创作和上演,却是在这之后。身为北京副市长的他,绝对不是一个幽坐在书斋里的学究,他是明史专家,却又是现实政治的积极参与者,更是社会活动家,他在每日的交往、会议中度过,从而也就有了将自己的思想融入一种潮流之中的可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海瑞罢官》整个创作和上演过程,已经不是吴晗个人的事情,它成为知识界、文艺界一个群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是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先生和一些朋友,建议吴晗为他们写一个关于海瑞的戏。是文化界的不少人,参与了整个创作过程,他们中间有老舍、王昆仑、齐燕铭、阿甲等,他们建议剧本应该叫作《海瑞罢官》。是吴晗的挚友、在云南的植物学家蔡希陶,出国考察路过北京时,也认为剧本只是写海瑞一件事,并非一生,剧名叫《海瑞》不贴切,于是大笔一挥,在封面上“海瑞”旁边又添上了“罢官”两字。是廖沫沙在《海瑞罢官》问世后,第一个撰文公开发表为之喝彩。
  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剧本由此而产生。吴晗,乃至他的许多朋友,甚至包括我们这些后来人,也由此而处在了一个两难的历史境地。
  姚文元式的批判和“文革”中吴晗的遭遇,使吴晗本人和人们都难以承认吴晗有丝毫影射现实的企图,“文革”刚刚结束后那些为吴晗辩诬的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便是一再强调《海瑞罢官》与彭德怀罢官没有丝毫联系,纯粹是一出为历史而历史的剧本。
  可是,我不由产生疑惑,也不断地询问自己:如果没有了现实的影子,没有了影射的意味,《海瑞罢官》的价值,或者说吴晗悲剧的价值又如何体观?
  不止他一人,所有那些和吴晗一起被批判为搞历史影射和文学影射的文人,都面对着与他同样的两难境地。
  承认“影射”,并不意味着赞同加在他们身上的批判,而是对他们的文化价值的肯定。说实话,从感情上我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创作《海瑞罢官》的人,只是在做遵命文章,没有丝毫自己的见识和思想,麻木的神经对现实也没有感应。如果真是那样,悲剧对于他简直就是一场喜剧,而他所承受的所有苦难,便不会为他的整个人生投射耀眼的光彩。这对他岂不太冷酷无情?
  不妨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仅仅是在照本宣科地介绍着历史知识,他仅仅满足于大会小会的忙碌,眼睛看不到现实种种曲折与沉重,心灵感受不到生活的复杂,那他又如何能够拥有历史学家应有的见识与深刻?
  史学是什么?不只是在于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考证,不只是在于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的描述。我的理解,应该是历史学家的人格、良知与学识的结合,应该是跋涉在人生旅途中对现实与历史的热情拥抱,应该是借现实洗刷而变得无比深邃的目光对历史的扫描。没有现实的影子,无所谓史学的全部价值,没有现实的感受,无所谓历史学家的深刻。
  史学与文学相互拥抱时,种种连作者都意想不到的作用便会以更为强烈的方式产生。
  三
  历史学家罗尔纲永远不会忘记吴晗与自己的友谊。他们是上海中国公学的同学,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們是同行也是挚友。
  罗尔纲1964年参加当时关于太平天国李秀成问题的讨论,写了一篇《李秀成苦肉缓兵计考》,受到了批判。批判开始后,亲朋绝迹。可是,吴晗却不。当罗尔纲被批判最高潮的时候,吴晗和夫人袁震一齐到他家来安慰他,帮助他。吴晗对他说批判是好事,检讨使人进步。并拿自己为例,说他因写道德继承问题文章被批判,写了九次检讨才得通过。
  世态炎凉,使罗尔纲对吴晗的来访久久不能忘怀。他说:“前几年,我读过许多追悼和回忆吴晗的文章,说他肝胆照人,才华焕发。但我感到还要再加‘豪放不羁,忠厚诚笃’八个字,才能把他的个性刻画得全面些。”
  吴晗死在1969年10月11日,距姚文元的文章发表正好整整四年。听说他死之前,头发已经被人拔光。含冤死去时,他不知道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已经在半年之前被迫害致死;他更无从知道,他所喜爱的女儿,七年后,在“文革”即将结束的前夕,也因承受不了巨大精神压力而自杀。待他得到平反时,为他守灵的家人,只有儿子一人。而在他被捕入狱离家的时候,儿子只有八岁,对爸爸朦胧的记忆,只是与批斗、抄家、生死离别紧紧连在一起。
  吴晗走了。无人知道,也无从知道的情形下,他以自己未曾想到的方式,在未曾想到的场所告别人间。
  没有看到他在狱中为人们留下什么文字,我们无法得知,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他是如何回望人生,是如何向往着窗外的世界。
  一切都无法得知。
  (摘自《书生累》)
其他文献
“拜门”是中国古代官场的陋习之一,其实质是一种编织官系网的手段,由此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那些拜门者,只不过是为自己的仕途找到一把保护伞,一个护身符。  所谓“拜门”,其实只是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学生并不计较被拜老师的辈分、年龄、人品、学识,计较的只是老师一定要有权有势。“拜门”,最开始的意思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拜主考官为老师。中国帝制时代的科举考试都设有主考官,唐宋时称“知贡举”,明清时
林达著 三联书店 1998年出版,再版多次  作者用书信的形式,以“美国总统是什么”开篇,讲述他们1991年到美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选年(1992年)的见闻,那年刚好是比尔·克林顿竞选成功。今年,二十多年以后,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早已不同,比尔·克林顿换成了希拉里·克林頓和特朗普,但本书依然可读。
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亚洲发展展望报告,将中国2017及2018年经济增幅预估从之前的6.5%和6.2%分别上调至6.7%和6.4%,这主要归因于强劲消费及出口改善。数据显示,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9%,继续延续良好增长势头。亚开行上调了2017和2018年亞洲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发展中国家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5.9%和5.8%,比今年4月的预测数据分别上调了0.2%和0.1%。亚开行首席经
“军队总是在打仗与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当中往复”的断言正在被事实挑战,有人正希冀第三种状态出现:既运用军事压力实现政治目的,又避免战争中断社会发展。换言之,他们正试图找到军事效能最大化与最优化的平衡点,让军事斗争既无限逼近战争,又确保最后打不起来。  历史上,曾有无数的军事家琢磨战争的伎俩。《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近代西方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每天的事情太多,总是做不完,是现代人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发展特别快的行业里(比如IT领域)的人。唯一的解决方法恐怕就是一些事情不要做了,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凑合做完了。这里想和你分享一个Google和Facebook里提倡的做事情的方法,或许对你有启发。  一  Google在2006年成立了中国分公司后,我就把自己手里负责的和东亚市场有关的产品,都转交给李开复了。虽然我不再负责和地区相关的
一战时,在巴黎东北120公里处的马恩河,爆发了一场德法大战。战事最激烈的时候,法军急需从巴黎调一个师,封堵战役缺口。120公里,如果跑着去,等这一个师的士兵跑到前线能累死一半。情况紧急,巴黎城的大喇叭开始广播,请求所有的出租车司机到市政厅门口集合,载军人上前线。巴黎司机一停車,立即说: “先生您下车,我要去参加战争了。”语气倍为自豪。几百辆出租车把士兵们送到前线,使战局发生奇迹般的逆转。  (摘自
大家知道,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有害情绪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的7种有害情绪,我们要认识它们,远离它们。  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者倾向于怀疑和不信任他人,这是被科学家称为“敌意”的性格特征。  愤世嫉俗进一步发展,最大风险是诱发心脏病。因为愤世嫉俗的情绪会引发压力激素与蛋白质C3高量分泌,并释放到血液中暂时“打晕”大脑与心脏,产生类似于心脏病发作的胸痛和气短症状。压力激素与蛋白质C3还会导致免
[美]阿瑟·赫尔曼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提起苏格兰,人们首先会想到格子呢花裙,想起风笛,想起梅尔·吉布森演绎的英雄与风流韵事。而本书则掠过這些浪漫想象,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告诉我们,这里如何产生了休谟、亚当斯密等思想家,并引领整个启蒙时代。
邓小平曾说:“中国应该每年有新的东西,每一天都有新的东西,这样才能占领阵地。尽管我岁数大了,但我感到很有希望。”  中国太穷了,改革从农村开始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邓小平说,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民们却说,没有邓小平,改革是搞不起来的,即使搞起来了也会夭折。  邓小平曾这样动情地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
国務院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实现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共计50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带动1000万人脱贫;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0%以上,工资收入合理增长。(《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