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微量元素测定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煤中微量元素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湿法消解、燃烧法和碱熔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优缺点。介绍了固体测定技术和溶液测定技术的仪器原理和发展历程。旨在为测试煤中微量元素时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和测试仪器来获得准确的数据。最后对煤中微量元素的应用方向和测试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江汉油田采出液含水量不断升高,现场破乳剂FT1023已不能满足采油需求。将亲水性多羟基聚缩水甘油醚(HPG)或其酸酐改性产物与疏水性低聚六氟环氧丙烷聚合物(HFPO)氟化,制得两性型树枝状大分子破乳剂(HPRf系列:HPRf1、HPRf2、HPRf3、HPRf4)。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将疏水性HFPO引入HP系列末端可有效提升大分子的破乳效果,其中HPRf2对江汉油田采出液破乳效果最好,破乳性能优于FT1023,最宜使用条件为:使用温度65℃,用量75 mg/L,破乳150 min基本脱水完全,脱出水含油
以硼掺杂金刚石(BDD)为电极,设计出膜电极一体化(MEA)反应器,采用SEM、XRD及Raman光谱等技术对电极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电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液流速及电导率对臭氧产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DD电极是结晶度良好、高纯度的金刚石晶体,产生臭氧的最佳条件为:电流密度33 mA/cm2,电解液流速15 mL/min、电导率1μS/cm。在此条件下,臭氧产量为29.1 mg/h,产生臭氧的电流效率高达48.73%,能耗低至115 W·h/g。
水的总硬度测定实验是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经典的配位滴定实验,测定水样直接选取市政自来水,通过探讨EDTA浓度及水样体积对结果的影响,优化出了一个更适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自来水总硬度测定实验的实验方案。
介绍了二氯甲烷的用途和近年排放情况,从富集回收和销毁降解两个角度详细综述了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催化脱氯加氢法、光催化分解法等多种典型技术的原理、适用性及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回收和降解两种手段的优缺点,展望了组合工艺在未来工业二氯甲烷废气处理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