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艺术创作与版画思维的观念互通性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但一定要从自身出发并结合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建立自我创作的思维体系,利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语言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能让艺术的表达倒向视觉的形式感的空壳。
  关键词:当代艺术;装置;版画;逻辑;情感
  一、对版画思维优势的解读
  自偶然接触版画开始,我就先为版画艺术里通过各种技巧产生的不同于纯手绘呈现出的丰富的画面形式和艺术效果所折服,艺术家们将最简单的制版印刷的基本手法在不断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发展到了极致……但其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这门艺术的逻辑思维方式。因为在我的认知当中,版画创作形式是和最常见的直接绘画的形式语言刚好是相反的;大多数版画艺术都是在用“减法”的思想去构建画面,最后呈现出的主体或是需要留下的部分,都是不能被剔除的部分;或者说是上色墨料不涉及的部分都是会被减掉的部分,正是基于这个基础,版画人在制作和印刷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产生一种对空间安排的把控意识,在平面的画面里就会有一种需要去选择空间安排的问题。正是因为在做“减法”,所以艺术家在选择的时候就会变得愈发严谨,不然有些失去的画面也许会成为平面空间里无法填补的漏洞。在创作或者绘画的过程中,秉承着这种思维方式养成的惯性,就会逐渐在脑海里产生一种空间上的预设,预设经历过制作的版面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否还是自己所需要的痕迹,所以从制版一直到印刷完成的过程里,艺术家都是在不断对画面有着思考和修正的,这种严谨的思维方式会不断让艺术家自己本能的去完善和重构有自我风格的画面秩序。而上述所说的版画特有的作画方式带来的思考,是在我们平常接触的主流的涂绘形式的创作中所欠缺的。像基础训练的素描油画等等,不论具象还是抽象,都不是一种反给的过程,都是在主动涂画、修改、梳理观念上的漏洞和不完美,而很多时候潜意识中认为可以被修正的事会容易被忽视。主动绘画更多的是依赖于习惯和条件反射,思考一般都会略微滞后于行为。虽然最后的作品都可以体现出意识中固有的情绪,但相较于版画的画面来说,制版时由于材料带来的局限性,会“强迫”着艺术家在制作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思考和总结画面,如若养成了这样的思考惯性,就会促使有做版画经验的艺术家在思考和创作中更显得更为严谨一些[1]。
  二、版画与当代艺术的关联性
  笔者在公共艺术专业学习时,从基础的学习开始就接触了很多观念艺术和现当代艺术形式的作品,但从本质来讲,基本上艺术品的性质都是艺术家们在延续美术史脉络发展时对自身内在的观念和想法的表达,然而因为作品材料和形式更加多元,传递的信息与方式也更加多样,在理论范畴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内容。但如果从基础的学习开始时,不是纯粹受到西方当代艺术思潮熏陶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在思维方面还是会有一些表达欠缺的部分,如空间的利用,作品观念性与形式感比例的把握,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思考时容易忽视的精神内核层面的表达,而“反观外国美术家,鲜有不会做版画的,但国内,对版画有正确认识,并加以重视的更是寥寥无几”[2]。所以这时如果接触过版画创作带来的思维逻辑上的优势,仿佛就像一个通用的理论一般,可以被拿来思考如何让当代艺术这种抽象且不确定的空间表达成为一种有理可循的范式。
  三、当代艺术创作的观念
  从我的创作和观念上来讲,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从自己的生活日常入手,带入到当代的装置的观念当中,然后再将日常体验和素材转化为作品的表达。这样的过程会让我有种将平面与空间相互转化的体验感。笔者认为不论是美术或是其他艺术门类,在不同时代都有它当下的形象。我们现在学习的学院派艺术体系是受西方艺术的基础绘画和十七十八世纪写实主义的影响,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国情拿来学习的[3]。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是有它的意义与必然性的,通读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时新的艺术的形态与主流思想有各种对抗,当代艺术走到今天这个时代他经历了各种形态的洗礼,就像文艺复兴打破传统一般,在当下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冲破过去的枷锁、想传达出自己的情绪、不想拘泥于表现方式、和过去的主题不再雷同,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管是什么艺术和语言,他们都埋藏着当代艺术的影子,并且在当下艺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当代艺术的作品和表现形式有很多,但是真正要从自身出发去结合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实现对社会的价值,让当代艺术成为有思想有意义的艺术品,而不只是为了形式感而表现的空壳,是需要一些理论和工作方法来支撑的。通过了解版画艺术,版画的思维对我在创作中的观念和意识有了很深刻的影响,慢慢地也让我对从平面到空间的这种转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作品个案分析与总结
  我在本科刚接触版画时构思的作品名叫《第九的声音》,版画逻辑中那种反向思考的味道也在我创作观念上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促使我对自身去探索发觉那些对我内心深处产生过影响的事物和情感经历。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是在我从小生长的厂区子弟环境里一个叫做陕西第九棉纺厂的地方。当时建国初期正是国家以大力发展的轻纺重工等经济支柱产业为主要政策的时代,父辈那一代人生活的时期有很多地区都是以工厂为生产生活的经济中心,周围生活区中有很多随厂区建设的住宅楼、学校、医院、电影院、图书馆、棋牌室、运动场等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那个年代里,就是一个厂养一批人的生活方式,大家都铆足干劲为国家贡献生产力,身为一名工人是一件光荣且有保障的事,然而就在我们这批90后成长的时间里,国家政策改革,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厂子逐渐倒闭破产、工人下岗潮等事件,这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革中也许是迟早的事。但在我刚步入初中的时候,我生活的厂区政策性破产,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工人们仿佛一群无头苍蝇一般,闹事,罢工,因为大家在工作了半辈子在厂里等到的不是想象中的安心干到老,然后下崗,退休,领着退休金的生活,那些生活的想象都被时代的变迁无情打破,一时间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出门打工、有的一把年纪出去创业、有的上有老下有小走不掉,就在工厂里拿着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生活、更有甚者妻离子散颓废度日...这一切仿佛发生在一瞬,工厂卖地卖房,开发商买地盖楼,原本平静的小镇在几年前突然发展巨变,这一切改变的太突然,仿佛昨日朴素的幸福是一场梦……
  虽然这段历史很近,但在盖起高楼后的第一年人们仿佛就已经忘了这片土地原来是什么模样...正好我有幸目睹了这个时间的尾巴,希望用当下常态的艺术形式让这一切重现在空间里,所以我想要记录,想要表达,想让装置艺术能承载起我的情绪再发光发热,在展览馆里,寻找更多的共鸣。这件作品的始终是以我个人的情感为线索出发点,借助父辈工作过的织布工厂生产车间使用过的梭子和重新构建的模仿织布机的机械装置作为媒介,利用装置艺术的形式,建立这种耐人寻味的机器和发出的噪声,使观者可以从中读到很多,关于时间空间,关于状态声音的诸多可能性,更多的是想引发大家对自我认识、对时代的探讨反思。我想留下一个运动的东西在生命里让其成为我情感表达的窗口[4]。
  而对版画一系列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使我对整体创作有一种关联性的思考,是一种从平面素材到立体空间,从日常积累到艺术性的转化,从自身经历到情感输出的艺术表达。所以从我的思路来讲,版画工作方法养成的习惯已经成为影响我创作观念的重要板块,同时对于当代艺术创作时思维的严谨性和观念的促进已然成为了一件不可回避的事,所以在当下学习艺术的我们,应该触类旁通地去面对这些相互关联的艺术形式,也许在这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都会成为作品创作或情感表达时的精神养分。
  (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奠宇:《西方版画史》[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
  [2] 廖修平:《版画艺术 The Art of Printmaking》[M].雄狮图书公司出版,1974年。
  [3]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颉凤:《第九的声音》[J].《西北美术》,2018年第33期。
其他文献
五十岁那年  我告别了青青的禾苗  告别了绿绿的豆角  告别了家的味道  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去闯荡未知的远方  五十岁,这个年纪还算身强力壮  那是我第一次  第一次,走出村庄  脚下踩着迷茫  头顶飘浮着云彩和梦想  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去打听  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去丈量  一个老板打量着我  来吧,我们这里缺个厨师  要把米煮熟能把菜煮香  转眼十几个春秋  都写在脸上  岁月刻下一道道痕迹 
期刊
从乞儿到皇帝的李昪  街头乞儿伤满痕,  饥寒交迫见者怜。  忍辱负重登大宝,  借风起航唯他能。  谦虚礼貌福星照,  骄傲自大祸临门。  善待百姓江山固,  铸就丰碑颂万年。  赞忠孝两全的曹彬、曹玮父子  父子忠孝栋梁才,  出将入相儿作陪。  积德造福根基厚,  神鬼不敢随意裁。  勿以小恶而为之,  勿以小善而不为。  一生处处存仁性,  灵蛇会送宝珠回。  书救世之能臣,处世之贤臣的寇
期刊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型工科专业。对此专业而言,素描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素描课程经过国内外艺术类院校多年实践探索,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目前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采用艺术类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素描教学方法与策略。希望能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素
期刊
里外之一(局部)
期刊
时间:现代  地点:陕北农村  人物:  二狗——脱贫后的略带点土豪的形象  花花——二狗妻子,村“乡风理事会”志愿者  秦芬——支书妻子,村“乡风理事会”志愿者  小宝——二狗与花花的儿子  丽丽——小宝的未婚妻  幕启。  置景:花花家院,舞台右侧有院墙、中间有石桌石凳、旁边一张摇摇椅,左侧为家门。  幕后伴唱。   新时代、新思想,   新文明引领新风尚,   新村新貌新气象,   新天新地
期刊
余泽玲,女,1966年生,汉族,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农民,陕西省安塞县王窑乡庙沟村人。  余泽玲小时爱剪花,也爱画画,看到报纸上发表的剪纸,书上印的花花,她都会收集起来照样子剪。春节时看谁家窗上贴出个好窗花她会想法子把样子剔下来。1988年余泽玲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了县文化馆,并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创作培训班。在培训班,经过理论的学习和众多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的指点,剪纸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同年在安
期刊
一  夏至临近,渭北一带的麦子黄了。和着布谷鸟的叫声,村子上空飘来阵阵麦香。  村里人都在为麦收做准备。和邻居相比,父亲性急了一些。那几天,他就像等待揭榜的考生一样坐立不安,时不时跑到麦田察看,每次回来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跟在忙碌的母亲后头絮叨:谁家已经开镰了,谁家麦子都上场了。母亲呢?则以她一贯的沉稳应对:“你急啥?夏至一到,咱就开镰。”夏至麦子自死,这理父亲也懂,可他照旧天天往地里跑。  开
期刊
时间:阳春三月  地点:农家小院  人物:贺 罗——农民工,男,39岁  吴秀玲——贺罗妻,女,34岁  王喜来——农民工,男,45岁  幕启。  王喜来 哎呀!回来了、回来了,哎呀!  贺 罗 哥、哥你咋走了?  王喜来 三个月没有回来了,看见了乡党们也不打个招呼  贺 罗 乡党们大家好!  王喜来 看见你二舅了吗?  贺 罗 哦!二舅好!呀二舅都瘦成啥了。  王喜來 喔是二嫂。  贺 罗 哦!
期刊
时间:2020重阳节  地点:某市敬老院内  人物:  云朵——女,21岁,足疗店员工  爱菊——女,35岁,敬老院员工  罗老——男,88岁,敬老院里老年痴呆者  罗红——女,48岁,罗老女儿  幕启:背景大屏幕是深秋的敬老院场景,爱菊推着轮椅上的罗老在院子里哂太阳。  云朵戴着帽子、手举着小旗子上场,帽子上印有小红心,旗子上写有敬老爱老的字样。  云朵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老板通知我们休业一天,
期刊
时间:2020年春。  地点:某小区住户阳台上  人物:向 阳——在校大学生,19岁   暖 暖——向阳的邻居,10岁   李 乐——向阳的邻居,28岁,中学音乐教师   刘芳琴——58岁,家庭妇女,暖暖的奶奶   王平安——36岁,交警某支队干警,暖暖的爸爸  幕起,某日上午,虽然阳光明媚,但是四周却悄然无声。向阳在自家阳台上无聊玩着手游。远处传来“测一下体温、请出示出入证”的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