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前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严格按照预设进行,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况,常常以这个问题留作以后讨论为由搪塞过去,致使“填鸭式”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以生为本,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治”走向民主,注重物理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一、在现实生活中生成
初中物理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打通课本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将课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之中,使学生在探究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认识物理规律,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灵感.例如,在讲“凸透镜”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总是认为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于是笔者设计了“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吗”的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应用放大镜观察教材上的“物理”二字,并改變放大镜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观察“物理”二字的像,即当放大镜远离课本时,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当放大镜靠近课本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当放大镜离课本足够远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凸透镜的兴趣.
二、在具体情境中生成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疑,在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之外的有用信息,随时注意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利用好学生提出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从种种不确定的生成因素中捕捉有用信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时,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并闭合电路后,有的学生发现所做的实验小灯泡不亮.在排除实验器材本身问题后,笔者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灯泡不亮,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电路断路.于是笔者及时修改教学方案,将实验中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学的新生长点,变“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为“小灯泡不亮,真的是断路吗”实验,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首先,按照学生探讨的方式,应用电压表通过试触法依次与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并联,结果只有电池组与电压表连接时无读数,其余元件在与电压表连接时均有读数,说明断点可能出现在电源上.结果用手捏电池组时,电池组非常软,电池组没有电致使小灯泡不亮.其次,在检查电路时,某一小组在实验时将两根导线均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上,致使电路电阻太大,按照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正确连接后小灯泡变亮,线路中电阻太大也能致使小灯泡不亮.再次,在闭合电路后,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读数,但小灯泡不亮,通过组织学生仔细检查,发现小灯泡和电流表并联,致使小灯泡被短路.将小灯泡与电流表串联后小灯泡变亮,小灯泡被短路也能致使小灯泡不亮.
三、在师生活动中生成
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生成性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素组成的知识探究过程,各种各样的活动贯穿于知识和技能的生成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例如,在讲“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的学生以举起一杯水和一桶水为例,认为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面对这一问题,笔者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利用控制变量法验证重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体积有关,通过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制圆柱体受到的重力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这种以控制变量法验证学生猜想的过程,促成学生放弃错误的前概念,生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还传授给学生重力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在自主探究中生成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由之前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打破常规教学思路和模式,舍得打破精心策划的教学设计,避免将自己的思考结果或某些书本上的知识强加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生成知识.例如,在讲“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实验时,教材中是通过两块三角板加一直尺的方法进行测量的.笔者引导学生设计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学生1:应用复制方式,把硬币沿着硬币边在纸上画个圆,然后过圆任意画一条直线,过弦的中点作一条垂直平分线,该硬币的直径就是被圆截得垂直平分线的长度.学生2:依然应用复制方式,沿着圆周把圆剪下来,测出对折后的痕迹就是圆的直径.这种互动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并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发散思维.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挖掘学生真实、原始的想法,并将其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现实生活中生成
初中物理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打通课本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将课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之中,使学生在探究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认识物理规律,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灵感.例如,在讲“凸透镜”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总是认为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于是笔者设计了“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吗”的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应用放大镜观察教材上的“物理”二字,并改變放大镜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观察“物理”二字的像,即当放大镜远离课本时,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当放大镜靠近课本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当放大镜离课本足够远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凸透镜的兴趣.
二、在具体情境中生成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疑,在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之外的有用信息,随时注意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利用好学生提出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从种种不确定的生成因素中捕捉有用信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时,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并闭合电路后,有的学生发现所做的实验小灯泡不亮.在排除实验器材本身问题后,笔者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灯泡不亮,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电路断路.于是笔者及时修改教学方案,将实验中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学的新生长点,变“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为“小灯泡不亮,真的是断路吗”实验,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首先,按照学生探讨的方式,应用电压表通过试触法依次与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并联,结果只有电池组与电压表连接时无读数,其余元件在与电压表连接时均有读数,说明断点可能出现在电源上.结果用手捏电池组时,电池组非常软,电池组没有电致使小灯泡不亮.其次,在检查电路时,某一小组在实验时将两根导线均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上,致使电路电阻太大,按照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正确连接后小灯泡变亮,线路中电阻太大也能致使小灯泡不亮.再次,在闭合电路后,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读数,但小灯泡不亮,通过组织学生仔细检查,发现小灯泡和电流表并联,致使小灯泡被短路.将小灯泡与电流表串联后小灯泡变亮,小灯泡被短路也能致使小灯泡不亮.
三、在师生活动中生成
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生成性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素组成的知识探究过程,各种各样的活动贯穿于知识和技能的生成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例如,在讲“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的学生以举起一杯水和一桶水为例,认为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面对这一问题,笔者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利用控制变量法验证重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体积有关,通过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制圆柱体受到的重力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这种以控制变量法验证学生猜想的过程,促成学生放弃错误的前概念,生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还传授给学生重力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在自主探究中生成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由之前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打破常规教学思路和模式,舍得打破精心策划的教学设计,避免将自己的思考结果或某些书本上的知识强加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生成知识.例如,在讲“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实验时,教材中是通过两块三角板加一直尺的方法进行测量的.笔者引导学生设计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学生1:应用复制方式,把硬币沿着硬币边在纸上画个圆,然后过圆任意画一条直线,过弦的中点作一条垂直平分线,该硬币的直径就是被圆截得垂直平分线的长度.学生2:依然应用复制方式,沿着圆周把圆剪下来,测出对折后的痕迹就是圆的直径.这种互动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并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发散思维.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挖掘学生真实、原始的想法,并将其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