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与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历史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本文围绕基于人文教育合理配置课程资源、发现历史教材隐藏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历史教学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现如今,新课标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基于人文教育,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对于高中历史教材而言,所囊括的内容较为繁多。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必修1深入介绍了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必修2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和其他公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在各个历史阶段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必修3对文化科学进行了全面的讲解。此外,选修教材也借助专题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宣扬了多种重要的文化思想。不管是必修抑或选修课程,这些教材当中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不过,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并未重视人文教育,在课堂上基本上是以讲解历史知识为主,传授给学生固定的历史思维,强调让所有学生保持相同的思考模式。如此一来,学生尽管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但是却未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基于人文教学的角度,来合理、科学的配置历史教材。
人文教育包含3个层次,其中较为关键的层次便是人类意识。人类意识涉及的内容较多,包含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与生态意识等。高中历史教师在整理课程资源时,可以人类意识为导向进行整合。比方说,以公民意识这一内容为例,任何一个公民都需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自身所承担的义务以及所享的合理权利。不过,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背景环境的不同,公民的意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封建制度盛行了很长时间,在这种制度之下,并不存在公民意识。自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公民意识逐渐形成,但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荼毒,公民意识并不是很健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公民意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对国外而言,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这一阶段,启蒙运动在各地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建立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等到十九世纪,多个西方发达国家将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民主与法制政体,例如英国就颁布并实施了《人民代表法》,这一举措大力推动了人们公民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公民意识的视角,合理整理所需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重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二、发现历史教材隐藏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材是由文字叙述、图片以及注释等内容组成,课外通常会有课堂测试与活动建议,历史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叙述,而忽略了其他隐性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大力挖掘这些隐性知识,将其分享给学生,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和饱满。
比方说,在授课“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长廊”时,由于历史文艺作品比较抽象和空洞,如果使用文字表达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图片则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再举一例子说明,在授课“中国唐代绘画特点”时,历史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是讲述画家在作画时的所思所想,借助对当时社会情况的描述来侧面突出唐朝的昌盛。这样枯燥的讲解容易让学生分心。所以,在课堂上可适当展现一些图片,让学生直接通过图片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可展示《送子天王图》这一作品,该作品是由古代颇具名望的画家吴道子所创作,画中展现了佛祖释迎牟尼出生后由其父亲将其抱进神庙之中,各神看到释迎牟尼后都伏地而拜。在这幅画中,凸显出了佛祖高高在上的地位。通过欣赏这幅名画,让学生清楚了解了唐朝绘画的特征,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丰富历史教学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高中历史课堂而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做好引导和传道的工作,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打造一堂充满魅力的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比方说,在授课“辛亥革命”时,文中讲述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最终却被袁世凯坐享其成。历史教师可就此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袁世凯的看法,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再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讨论问题,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从辩证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开展人文教育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也与新课改的目标相一致。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基于人文教育来开展教学,合理地配置课程资源,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手段,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龙仕平. 论新课标下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兼论中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大学教育,2012,01:62-64.
[2]薛雅云. 利用艺术资源,培养人文精神—试论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9:153.
[3]叶小广. 新课标视阈下的广西高师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学模式转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38-148.
[4]郭亚君,郑国萍,李艳坡,吕金凤,陈海涛,申玉发. 高中数学“新课标”與高师数学专业教育教学新理念[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31-33+37.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人文素养
现如今,新课标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基于人文教育,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对于高中历史教材而言,所囊括的内容较为繁多。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必修1深入介绍了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必修2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和其他公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在各个历史阶段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必修3对文化科学进行了全面的讲解。此外,选修教材也借助专题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宣扬了多种重要的文化思想。不管是必修抑或选修课程,这些教材当中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不过,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并未重视人文教育,在课堂上基本上是以讲解历史知识为主,传授给学生固定的历史思维,强调让所有学生保持相同的思考模式。如此一来,学生尽管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但是却未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必须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基于人文教学的角度,来合理、科学的配置历史教材。
人文教育包含3个层次,其中较为关键的层次便是人类意识。人类意识涉及的内容较多,包含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与生态意识等。高中历史教师在整理课程资源时,可以人类意识为导向进行整合。比方说,以公民意识这一内容为例,任何一个公民都需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自身所承担的义务以及所享的合理权利。不过,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背景环境的不同,公民的意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封建制度盛行了很长时间,在这种制度之下,并不存在公民意识。自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公民意识逐渐形成,但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荼毒,公民意识并不是很健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公民意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对国外而言,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这一阶段,启蒙运动在各地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建立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等到十九世纪,多个西方发达国家将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民主与法制政体,例如英国就颁布并实施了《人民代表法》,这一举措大力推动了人们公民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公民意识的视角,合理整理所需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重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二、发现历史教材隐藏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材是由文字叙述、图片以及注释等内容组成,课外通常会有课堂测试与活动建议,历史教师往往过分注重叙述,而忽略了其他隐性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大力挖掘这些隐性知识,将其分享给学生,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和饱满。
比方说,在授课“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长廊”时,由于历史文艺作品比较抽象和空洞,如果使用文字表达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图片则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再举一例子说明,在授课“中国唐代绘画特点”时,历史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是讲述画家在作画时的所思所想,借助对当时社会情况的描述来侧面突出唐朝的昌盛。这样枯燥的讲解容易让学生分心。所以,在课堂上可适当展现一些图片,让学生直接通过图片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可展示《送子天王图》这一作品,该作品是由古代颇具名望的画家吴道子所创作,画中展现了佛祖释迎牟尼出生后由其父亲将其抱进神庙之中,各神看到释迎牟尼后都伏地而拜。在这幅画中,凸显出了佛祖高高在上的地位。通过欣赏这幅名画,让学生清楚了解了唐朝绘画的特征,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丰富历史教学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高中历史课堂而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做好引导和传道的工作,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打造一堂充满魅力的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比方说,在授课“辛亥革命”时,文中讲述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最终却被袁世凯坐享其成。历史教师可就此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袁世凯的看法,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再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讨论问题,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从辩证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开展人文教育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也与新课改的目标相一致。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基于人文教育来开展教学,合理地配置课程资源,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手段,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龙仕平. 论新课标下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兼论中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大学教育,2012,01:62-64.
[2]薛雅云. 利用艺术资源,培养人文精神—试论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9:153.
[3]叶小广. 新课标视阈下的广西高师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学模式转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38-148.
[4]郭亚君,郑国萍,李艳坡,吕金凤,陈海涛,申玉发. 高中数学“新课标”與高师数学专业教育教学新理念[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3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