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的中国文化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g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而得名。中国古代海上丝路将其作为重要驿站,郑和七下西洋有六次停靠,并留下大量古迹文化。
  三保山上三保庙
  笔者航海数十年,记不清几次途经马六甲海峡、几次泊岸走马观花。不久前,笔者特意专程游历。
  马六甲市郊有一座三保山,因郑和曾驻军于此,后人所以名之,或称三宝山。三保山山麓有三保庙,悬“宝山亭”三字,建于1795年。庙占地不广,形制属中国传统寺宇建筑,庙貌古朴,四周大木参天,意境老苍。庙的飞檐上饰彩龙戏珠雕塑,与黄瓦、红柱、白墙相配,据说这是象征郑和驾飞舟破白浪之意。出于对郑和当年壮举的崇敬,中国旅游团无一不安排到三保山。导游介绍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
  庙前左侧庭院里,有一尊郑和披风眺览的青石雕像,像高八九十厘米,基座高六七十厘米。基座下的青砖有如北京故宫地板砖,凸凹不平,可见20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来此凭吊或合影留念。
  游人多给郑和像进香。我见景生情,也上前鞠一躬,祭奠这位航海先辈。
  庙右侧有三保井,井口直径约三米,圆形,井圈高一米,水清如镜。有记载说,此井建于1409年,是郑和开凿的。当地人为保护它,特地筑起了高四米的护井围墙。500多年前, 三保井是马六甲百姓饮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后人视为保平安的吉祥之水,如今过往游人亦喜欢饮用。
  围绕三保山、三保庙,中国文化的味道浓厚:庙旁一条马路被称为三保街,庙后为三保坡;山下有三保亭。山上有海外最大的华人坟场,墓茔达12500多座,很多碑记镌刻自明代。因为有华人坟场,庙左立起一座纪念碑,纪念在抗日战争中殉难的华人。
  满剌加的中国山
  三保山又名中国山。
  马六甲旧译满剌加,曾为马来王国。由于国小,满剌加当时受暹罗势力控制。1405年,满剌加首次派遣使者来中国朝贡,请求大明王朝的支持,保障独立地位。次年,明成祖派遣郑和访问满剌加。1408年,郑和又访问了满剌加,并代表明廷赐予大批丝绸、瓷器、铜器和金银等礼物,同时带去成祖敕封满剌加王国的西山为“镇国之山”的石碑。得到中国的支持后,满剌加很快发展成海上丝路的重要驿站,商业和渔业日益发达。郑和七下西洋,有六次到满剌加落脚,把这里作为下西洋的一个基地,保证船队和人员的后勤供应和物质补给。
  传说,1459年,明王室汉丽宝公主远嫁给满剌加苏丹曼斯·沙为后,伴公主而去的还有500多位男女随从,侍女个个如花似玉。苏丹十分喜悦,划出一块山地专门为汉丽宝公主和她的侍女们修建宫殿,并把这座山命名为中国山,声称她们居住的地方永远归她们所有。这一历史事件记录在《马来纪年》里。有人认为,当年的侍女们和更早留在马六甲的郑和船队水手,以及以后的下南洋者,是马六甲多华人的原因之一。这些华人保留了诸多中华文化,如饮食、服饰、建筑和宗教信仰、文字语言、伦理观念以及时令活动。现在,汉丽宝公主的宫殿已经不在,但这座山仍属于马六甲的华人社团所有。
  青云亭与会馆
  中国人在马六甲留下了数个世纪的痕迹,市内有许多中国风格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见证。我大都跑了一遍。
  华人在异国他乡,一般都要组织一个社团联合会等民间组织,以共同寺庙来举办宗教祭祀或商议节庆、筹办善事等社会活动为主要形式出现。1567年,华人甲必丹(侨领)郑芳扬建造的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庙宇,建材和工匠均由中国引进。青云亭等同于华人政务、法庭及宗教的中心,虽然其前两者的作用现已废止,但仍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供奉有观音菩萨、关帝、王母娘娘。青云亭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为杰出古建筑修复工程的典范,是中国游客必到之所。
  马六甲的华人原籍大都在闽南和粤东、粤西,各有会馆,为乡侨联络乡谊及憩息之用。会馆带有封建乡土观念,却曾是立足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点。
  福建会馆,具体创会日期及创会前贤已不可考。我注意到会馆中殿天福宫楹联中落款的最早年代为清嘉庆六年(1801)。惠州会馆,是清嘉庆十年(1805)创立的。该会馆成立后,设立过中小学语文奖学金,并成立了大学贷学金委员会。辛亥革命时期,在马来西亚的惠阳客家人,为中国国内的民主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漳州会馆成立最晚,在1936年。
  马六甲也有华人联合组织,中华商会成立于1915年。现在,马六甲登记注册的华人会馆有40多个。华人会馆是有一定社会基础和威信的,所以能保留有关华人的历史文化。
  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
  马六甲有数量很多、被当地人称为“峇峇”(Baba 男性)“娘惹”(Nyonya 女性)的华人后裔。他们的先人于中国明代或之前移民而来,与马来人通婚,混血的后代依然保持着某些色彩明显的中国文化,例如传统婚礼。
  中国游客到马六甲,大凡没有不去参观峇峇娘惹博物馆和鸡场街的。前者是马六甲华裔自费设立的博物馆,前身是曾氏故居。据馆主曾金礼介绍,他的曾祖父曾瑞龙当年从福建移民马六甲,他的曾祖母为马来女子,夫妇经商而致富,后来子女献出故居办了这个博物馆,让后代牢记中马人民的通婚和后裔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
  鸡场街仿佛与中国南方古城闹市无异。据说,“鸡场街”演变自福建话“街场街”。“街场”形容繁忙的街道。鸡场街有许多其他街名:唐人街、球场街、古董街、会馆街、文化街等。当地华人更愿意称之为文化街,因为这条街除中华文化异常的鲜艳夺目外,还融合着马来文化和西方文化。
  马六甲还有一条路,叫郭陈祯禄路,路边排列着典型巴罗克风格的店屋及住家。这些建筑物是19 世纪富裕华人的产业,大都呈长型,内院设天井,容纳阳光雨水。屋内非常宽敞,厚重的木制家具都以中国的红木制成,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及荷兰风格。有些家具用珍珠母镶嵌。陶瓷陈设则是向中国江西及广东定制的。
  现在马六甲的街头招牌,80%以上标有中文,说明中国文化对当地的影响。这些店铺的装饰风格还保留着百年前的模样。
  (本文照片由作者拍摄)
其他文献
周末我开开心心回到家,我妈说:“你们学校怎么又放假了?”  和一大幫亲戚吃饭的时候没怎么说话,他们夸我真淑女,我妈说:“她装的。”  母亲节给妈妈发了条短信说:儿子祝您节日快乐。把我自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结果我妈回我:你是我哪个儿子?(我家三兄弟!)  老妈冲我发脾气,要叫我名字的时候忘了我的名字,好尴尬……  妈妈在包饺子,弟弟掺和进去包了几个,突然想起来没洗手,我妈说:“没关系,你包的认得出来
那一年,我上学读书了。虽然已经成了学生,可我依然惦记着大伯每次出门织洋袜子回来时,会在街上的商店买些糖果、糖豆儿放在他的口袋里。然而他是第三天回还是第五天回,那是没有确准的;是落日时到家还是黄昏前出现在村口上,也是没有确准的。渐渐地,因为上学读书,我就吃不上大伯的糖果、糖豆儿了。我似乎忘了每过几天大伯会给我们分发糖果、糖豆儿的事。可是有一天,在我放学踢着路边的石子和弹着手里的破玻璃球回到村头时,忽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担负起城市建设的责任。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学校,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这些学生带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而来,深厚的文化溶于他们的血脉,是语文课堂弥足珍贵的资源。  由于地域文化及学习、生活习惯等诸多差异,“外来”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往往不大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为基础薄弱、反应滞后、能力低下的代名词,有的甚至成为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如果能够充
包钢中铁轨道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物”)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物是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整体重
在纪念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的日子里,在沈阳市举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开幕之时,回顾总结辽宁省“申遗”成功后的工作实践,深入贯彻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江苏高考真题】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
我一般把作文课分为初作、互批、反批、复作、分享五个环节。现以指导学生写作“美丽的遇见”一文为例,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环节之一:初作  此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写作目标,独立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当堂完成一篇作文。毫无疑问,这是很传统的做法,一般来说,难以有好的收效,因为这样的情境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如何让这一传统做法,避其短而扬其长呢?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我摒弃了当堂命题当堂完成作文的一
洞庭湖垸区是一个有700年历史的汉族移民社区,保存着深厚的儒家丧葬礼俗。本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儒家传统丧礼及环洞庭湖区哉方志所记,对洞庭湖垸区儒家丧葬礼俗中的哭
岁月倏忽,寒暑往来。大自然斗转星移,人世间文化累积。节日是以时间体系为特征的生活文化制度,内里寓含着民众的宇宙观、价值观,关涉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社会生活。节日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