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是成套动作的核心,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难度是艺术体操的品级基础。艺术体操难与美既对立又统一,其难构成了美的基础和品位,美为难度的发展规定了方向,难与美的和谐统一是现代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艺术体操 专项特征 难 美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96-02
难与美也是艺术体操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它来源于人们对身体健美的崇尚和要求,难主要表现为成套动作的价值。指的是动作的难度、创新、连接、编排等方面的内容;美主要表现为成套动作完成情况,指的是技术规格、动作质量、意识姿态和动作艺术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在某一个周期,规则会向某个方面倾斜,但难与美的高度统一始终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一、艺术体操的“美”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韵律的身体活动,以身体姿势的展示将人体健美的动态、形象和内在感情融汇在一起。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它以成套动作作为表现形式,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1.身体美
人体形态美是体现表演者表现力的基本条件。一个五官端正,体形匀称,肤色较好,脂肪层少的健美者展现出匀称的骨骼、刚健有力的肌肉、协调而灵巧的肢体美,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和极大的青春魅力,也能体现出表演者的信心与勇气。人体形态美是美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晶,是人体美的典范,也是人的内在品质、性格、思想作风的表现,是艺术体操表演者独特风格和外在气质的载体,同时又营造出直观深刻的人体美学视觉效果。
表演者的形态美主要表现在健壮美。经过多年训练,无论是男女表演者的体型变得尤为健壮。一般表演者具有粗壮丰满、组织密度高、肩宽、胸腰粗大、上臂与大腿肌肉发达的特征。则是给人以健康、健美的美感。动作意境是表演者巧妙地运用时间和空间去展示无限丰富的动作内涵的一种艺术幻化手段。动作意境的“意”是情,“境”是动作,它的获得绝不是表演者随心所欲的梦幻,而是表演者通过动作来显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貌,使真实情感自然地流露与渲泄,是形与神、气与韵的完美统一。表演者动作意境的产生不单由表演者个人来完成,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靠表演者、裁判员和观众的审美情感相互交融达到共识、产生共鸣。
2.节奏美
从艺术体操的特征来看,它不仅离不开节奏,而且更需要音乐节奏。事实上,音乐节奏与动作节奏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因为音乐节奏的内涵是指音的长短和停顿,动作节奏的内涵是指动作的速率和停顿。音乐节奏的表现形式是节拍,而节拍既存在于艺术中,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艺术体操无论是从动作节奏还是音乐节奏来看,最大的特点是节奏强度大。在动作节奏上,主要表现在身体随音乐旋律的节奏起伏而有起伏、有高潮、有变化、有层次,呈连续活泼的动态。在强有力的音乐下,动作节奏快而明显,幅度大,充分表现力度感和美感。现时动作节奏的基础是音乐节奏,因此,音乐节奏的美也是艺术体操的一大特征。艺术体操音乐节奏具有强劲有力、节奏对称、跳跃起伏的特征。
3.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体操一个突出特征。由于艺术体操综合了音乐、舞蹈、体操等项目的特点,因此它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及表现力。艺术体操的艺术表现力表现在“成套动作必须展示出创造性,动作设计必须展示艺术体操特殊内容,动作变化以及音乐节奏与表演者的表演紧密相连。”这就对艺术体操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一名优秀的艺术体操表演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全面的身体素质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果敢的性格等心理素质。而完成一套艺术体操,要求表演者在短短的一分四十五秒之内将这些素质全部展现出来,达到灵与肉、力与美的最佳展现,最大程度地感染裁判、观众,并与之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艺术表现力是一个艺术体操表演者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艺术表现力是一套艺术体操的色彩与灵魂。
二、艺术体操“难”
艺术体操的“难”一般指动作的复杂、惊险困难程度以及表演者开发自身潜能的深度,它不单表现在单个动作上,而且表现在动作的连接与整套动作的编排上。那么,艺术体操的“难”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技术难度
艺术体操技术创新是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极其复杂,而十分艰难的事情。人们在进行技术动作创新时,不仅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表演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条件、训练保障等,还要符合规则要求,而且具有超前性。因此,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密切注意与创新相关的主要问题,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成功。
艺术体操的难主要表现出动作对高度的控制性,这也是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控制力。练习者能协调巧妙地运用体内已有的内力控制完成各种不同的身体姿势,如对身体姿态标准性,复杂多变的各操化动作准确性、幅度感,落地缓冲技术,可以向前、向后跳转(旋转)等诸多形式动作,都是表现力量的控制。而艺术体操的一些人体静态动作、无声的形态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名画般的静止动作,如高锐角并腿支撑,单臂分腿高直角支撑等同样也能充分展示他们惊人的力量。跳步讲究轻松,有开度、有高度。转体要有力度。臀部习惯上提、夹紧,而不要下沉。起跳一定要快(有爆发力),腿尽快伸直,提臀,上体直,肩正(不歪、不端)。转体关键是起踵时臀在脚跟的后上方,臀夹紧,肩胛骨夹紧,不端肩,高起踵,头向上好像有东西在向上提,手臂要同时运动而不是夸大的随意动作,平衡腿跟尽量向内,腿直,收腰。
2.舞蹈音乐难度
艺术体操是以人形体动作的韵律抒发情感,并按照一定的节奏展现,必须始终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动作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当它被融合到艺术体操运动中时,就会成为艺术体操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体操的“混合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及旋律线条等要素对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氛围,增强艺术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表现力难度
艺术体操没有器械的使用,它的所有难度动作都是靠身体自身的表现来完成的。因此说艺术体操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的运动。它的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身体姿态控制技术、操化动作的准确控制技术、步伐落地缓冲技术都是靠艺术体操表演者灵活多变的肢体语言、整齐的形体动作、张弛有度的爆发力结合在一起,来表现出一种洋溢生气与活力的动态之美,这也是艺术体操的难度所在之一。
三、艺术体操难与美的辩证统一
现代竞技体操规则修订中明确规定自选动作的构成原则是:一个表演者要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完美地完成比赛动作,最好的前提是创造性、优美性和柔韧性,这是艺术体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表演者在完成动作时不能不顾姿态和技术盲目提高难度。可见,国际艺术体操界两种意见的争论开始走向妥协,难与美在规则内容上已走向统一。
1.“难”与“美”互相制约
因为艺术体操动作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出现,应该不断通过创新来变动形式,它在难度上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符号体系增添了一套新的组合,而难度越高,符号的结构就越复杂、越新奇,难度的开发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动作的交融,不仅使符号变化层出不穷,而且使符号不断显示出新的创造力量和神韵。反过来说,难度所包括的技术属性,必须通过动作的美来体现,否则将不会被人们接受。由此,难度构成了美的基础和美的品位,美则把难融化进各种造型的艺术符号,让人接受。因为构成难度的因素大多数同时也是构成美的因素,如动作结构、动作连接、动作幅度、节奏等。另外,立难必须同时甚至首先是立美。这是由于艺术体操难度的提高和艺术体操美感的显现虽都是无止境的,不过这并不意味艺术体操的难度可以超过人体的体能极限。体操难度的发展,在经历了一个高潮以后,自然会有所缓解和调剂,在身体姿势、动作质量和技术衔接方面,就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标准。由此可见,求美的倾向不会因求难的追求被忽视、被削弱。“美是艺术体操的灵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难”与“美”既对立又统一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难度在纵向上的发展是有限的,如果不顾这种限度,过分地追求难度,势必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恶劣影响,更无美可言了。艺术体操发展过程中难与美的矛盾开始呈现,正是这对矛盾的出现才推动着艺术体操不断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非常艰辛、非常曲折,是螺旋式上升的。艺术体操的发展总是以难、新动作的开发和突破开始,经过推广和改进,最后进入完善和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又上升到主导地位,继而再以此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发展周期,一浪高过一浪向前发展。在每一个周期中难度的开发总是起先导作用,随后即让位于美的因素。
难与美有着本质的联系,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推动艺术体操发展的内部动力。在艺术体操发展的不同阶段,难与美的作用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难度的开发和突破阶段,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此时主要目的在于开发新动作,完成动作的技术还不完善;具有生命力的动作一旦取得突破,并逐渐推广后,美逐渐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结束语
艺术体操难与美既对立又统一,其难构成了美的基础和品位,美为难度的发展规定了方向,难与美的和谐统一是现代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目的。难度是艺术体操的品级基础,美是成套动作的核心,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兆发.规则与艺术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3(2):57~59
2 姚侠文、陆保钟.难美技能体育项目技术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169~171
3 小林信次著.体育美学(孔祥安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4 杨小红.我国艺术体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2
【关键词】艺术体操 专项特征 难 美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96-02
难与美也是艺术体操本身最显著的特点,它来源于人们对身体健美的崇尚和要求,难主要表现为成套动作的价值。指的是动作的难度、创新、连接、编排等方面的内容;美主要表现为成套动作完成情况,指的是技术规格、动作质量、意识姿态和动作艺术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在某一个周期,规则会向某个方面倾斜,但难与美的高度统一始终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一、艺术体操的“美”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韵律的身体活动,以身体姿势的展示将人体健美的动态、形象和内在感情融汇在一起。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它以成套动作作为表现形式,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1.身体美
人体形态美是体现表演者表现力的基本条件。一个五官端正,体形匀称,肤色较好,脂肪层少的健美者展现出匀称的骨骼、刚健有力的肌肉、协调而灵巧的肢体美,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和极大的青春魅力,也能体现出表演者的信心与勇气。人体形态美是美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晶,是人体美的典范,也是人的内在品质、性格、思想作风的表现,是艺术体操表演者独特风格和外在气质的载体,同时又营造出直观深刻的人体美学视觉效果。
表演者的形态美主要表现在健壮美。经过多年训练,无论是男女表演者的体型变得尤为健壮。一般表演者具有粗壮丰满、组织密度高、肩宽、胸腰粗大、上臂与大腿肌肉发达的特征。则是给人以健康、健美的美感。动作意境是表演者巧妙地运用时间和空间去展示无限丰富的动作内涵的一种艺术幻化手段。动作意境的“意”是情,“境”是动作,它的获得绝不是表演者随心所欲的梦幻,而是表演者通过动作来显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貌,使真实情感自然地流露与渲泄,是形与神、气与韵的完美统一。表演者动作意境的产生不单由表演者个人来完成,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靠表演者、裁判员和观众的审美情感相互交融达到共识、产生共鸣。
2.节奏美
从艺术体操的特征来看,它不仅离不开节奏,而且更需要音乐节奏。事实上,音乐节奏与动作节奏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因为音乐节奏的内涵是指音的长短和停顿,动作节奏的内涵是指动作的速率和停顿。音乐节奏的表现形式是节拍,而节拍既存在于艺术中,也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艺术体操无论是从动作节奏还是音乐节奏来看,最大的特点是节奏强度大。在动作节奏上,主要表现在身体随音乐旋律的节奏起伏而有起伏、有高潮、有变化、有层次,呈连续活泼的动态。在强有力的音乐下,动作节奏快而明显,幅度大,充分表现力度感和美感。现时动作节奏的基础是音乐节奏,因此,音乐节奏的美也是艺术体操的一大特征。艺术体操音乐节奏具有强劲有力、节奏对称、跳跃起伏的特征。
3.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体操一个突出特征。由于艺术体操综合了音乐、舞蹈、体操等项目的特点,因此它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及表现力。艺术体操的艺术表现力表现在“成套动作必须展示出创造性,动作设计必须展示艺术体操特殊内容,动作变化以及音乐节奏与表演者的表演紧密相连。”这就对艺术体操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一名优秀的艺术体操表演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全面的身体素质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果敢的性格等心理素质。而完成一套艺术体操,要求表演者在短短的一分四十五秒之内将这些素质全部展现出来,达到灵与肉、力与美的最佳展现,最大程度地感染裁判、观众,并与之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艺术表现力是一个艺术体操表演者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艺术表现力是一套艺术体操的色彩与灵魂。
二、艺术体操“难”
艺术体操的“难”一般指动作的复杂、惊险困难程度以及表演者开发自身潜能的深度,它不单表现在单个动作上,而且表现在动作的连接与整套动作的编排上。那么,艺术体操的“难”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技术难度
艺术体操技术创新是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极其复杂,而十分艰难的事情。人们在进行技术动作创新时,不仅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表演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条件、训练保障等,还要符合规则要求,而且具有超前性。因此,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密切注意与创新相关的主要问题,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成功。
艺术体操的难主要表现出动作对高度的控制性,这也是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控制力。练习者能协调巧妙地运用体内已有的内力控制完成各种不同的身体姿势,如对身体姿态标准性,复杂多变的各操化动作准确性、幅度感,落地缓冲技术,可以向前、向后跳转(旋转)等诸多形式动作,都是表现力量的控制。而艺术体操的一些人体静态动作、无声的形态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名画般的静止动作,如高锐角并腿支撑,单臂分腿高直角支撑等同样也能充分展示他们惊人的力量。跳步讲究轻松,有开度、有高度。转体要有力度。臀部习惯上提、夹紧,而不要下沉。起跳一定要快(有爆发力),腿尽快伸直,提臀,上体直,肩正(不歪、不端)。转体关键是起踵时臀在脚跟的后上方,臀夹紧,肩胛骨夹紧,不端肩,高起踵,头向上好像有东西在向上提,手臂要同时运动而不是夸大的随意动作,平衡腿跟尽量向内,腿直,收腰。
2.舞蹈音乐难度
艺术体操是以人形体动作的韵律抒发情感,并按照一定的节奏展现,必须始终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动作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当它被融合到艺术体操运动中时,就会成为艺术体操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体操的“混合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及旋律线条等要素对突出成套动作的风格特点,渲染氛围,增强艺术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表现力难度
艺术体操没有器械的使用,它的所有难度动作都是靠身体自身的表现来完成的。因此说艺术体操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的运动。它的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身体姿态控制技术、操化动作的准确控制技术、步伐落地缓冲技术都是靠艺术体操表演者灵活多变的肢体语言、整齐的形体动作、张弛有度的爆发力结合在一起,来表现出一种洋溢生气与活力的动态之美,这也是艺术体操的难度所在之一。
三、艺术体操难与美的辩证统一
现代竞技体操规则修订中明确规定自选动作的构成原则是:一个表演者要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完美地完成比赛动作,最好的前提是创造性、优美性和柔韧性,这是艺术体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表演者在完成动作时不能不顾姿态和技术盲目提高难度。可见,国际艺术体操界两种意见的争论开始走向妥协,难与美在规则内容上已走向统一。
1.“难”与“美”互相制约
因为艺术体操动作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出现,应该不断通过创新来变动形式,它在难度上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符号体系增添了一套新的组合,而难度越高,符号的结构就越复杂、越新奇,难度的开发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动作的交融,不仅使符号变化层出不穷,而且使符号不断显示出新的创造力量和神韵。反过来说,难度所包括的技术属性,必须通过动作的美来体现,否则将不会被人们接受。由此,难度构成了美的基础和美的品位,美则把难融化进各种造型的艺术符号,让人接受。因为构成难度的因素大多数同时也是构成美的因素,如动作结构、动作连接、动作幅度、节奏等。另外,立难必须同时甚至首先是立美。这是由于艺术体操难度的提高和艺术体操美感的显现虽都是无止境的,不过这并不意味艺术体操的难度可以超过人体的体能极限。体操难度的发展,在经历了一个高潮以后,自然会有所缓解和调剂,在身体姿势、动作质量和技术衔接方面,就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标准。由此可见,求美的倾向不会因求难的追求被忽视、被削弱。“美是艺术体操的灵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难”与“美”既对立又统一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难度在纵向上的发展是有限的,如果不顾这种限度,过分地追求难度,势必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恶劣影响,更无美可言了。艺术体操发展过程中难与美的矛盾开始呈现,正是这对矛盾的出现才推动着艺术体操不断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非常艰辛、非常曲折,是螺旋式上升的。艺术体操的发展总是以难、新动作的开发和突破开始,经过推广和改进,最后进入完善和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又上升到主导地位,继而再以此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发展周期,一浪高过一浪向前发展。在每一个周期中难度的开发总是起先导作用,随后即让位于美的因素。
难与美有着本质的联系,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推动艺术体操发展的内部动力。在艺术体操发展的不同阶段,难与美的作用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难度的开发和突破阶段,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此时主要目的在于开发新动作,完成动作的技术还不完善;具有生命力的动作一旦取得突破,并逐渐推广后,美逐渐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结束语
艺术体操难与美既对立又统一,其难构成了美的基础和品位,美为难度的发展规定了方向,难与美的和谐统一是现代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目的。难度是艺术体操的品级基础,美是成套动作的核心,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兆发.规则与艺术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3(2):57~59
2 姚侠文、陆保钟.难美技能体育项目技术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169~171
3 小林信次著.体育美学(孔祥安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4 杨小红.我国艺术体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