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粉昆虫是植物的主要传粉媒介,对种植业极为重要,为超过80%的植物授粉。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界传粉昆虫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已严重威胁到果树、农作物等自然授粉效果。如何保护传粉昆虫、维护其生态平衡,让传粉昆虫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农业,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在调查当地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分析其种群数量较少原因的基础上,建议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对传粉昆虫采取如下保护技术。
一、传粉昆虫的种类及作用
1. 传粉昆虫的种类
在潍坊地区,自然界传粉昆虫主要有:蜂类(蜜蜂、壁蜂、胡蜂、土蜂、熊蜂、马蜂、木蜂、砂泥蜂、花黄斑蜂、切叶蜂等),蝇类(食蚜蝇、丽蝇等),蚊类(瘿蚊、摇蚊等),蝴蝶类(蛱蝶、粉蝶、弄蝶、凤蝶、灰蝶等),甲虫类(金龟子、花甲、叩甲、叶甲等),瓢虫类,蓟马类(牛角花齿蓟马等)及蛾类等。
2. 传粉昆虫的作用
传粉昆虫为植物提供传粉服务,可使植物得到充分选择受精的机会,顺利繁衍,增强杂交优势,提高果实和种子的产量(25%~60%)与质量;保障粮食、果蔬安全,提供蜂蜜、蜂王浆、蜂胶、蝴蝶幼虫高蛋白食品等多种副产品,维持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导致传粉昆虫数量下降的因素
潍坊地区传粉昆虫数量下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1. 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潍坊是全国的菜篮子、果筐子、粮袋子。土地规模化耕作、集约化生产、单一化种植,造成半自然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显著减少或改变花粉、花蜜的供应和传粉昆虫的栖息环境,导致传粉昆虫的密度或多样性的降低、群落结构的类同化趋势加快。
2. 农药化肥的施用威胁传粉昆虫
虽然执行“农药、化肥用量只减不增”的原则,但农药、化肥对传粉昆虫的威胁程度逐步提高,主要是其毒性能影响传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代谢毒剂的能力和觅食行为等)。如新烟碱类农药对传粉昆虫的行为和生理有广泛的影响;耐除草剂的作物,减少花粉和花蜜对传粉昆虫的供应;化肥中某些元素的大量富集,引起花蜜含量降低,对传粉昆虫的吸引力下降;环境污染会导致蝶类、野生蜂种群数量减少。
3. 传粉昆虫易受病菌的侵染为害
传粉昆虫易遭受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寄生虫的侵染为害。如瓦螨等病原体能够发生寄主转移,侵染野生蜜蜂并传播病毒,蜜蜂的群居性大大加速了其个体间发病率以及病原体和寄生虫传播的概率,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4. 外来物种的入侵制约传粉昆虫
随着对外交往日益扩大,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通过大量繁殖和扩散,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危害动植物多样性,摧毁或改变当地生态系统,使其变为以入侵物种为主导的传粉系统,大幅降低当地土著传粉昆虫的种群数量。据调查,侵入潍坊的外来物种主要有:美洲商陆、空心莲子草、豚草、地毯草等,這些外来物种与当地土著生物争夺生存空间、生态位,有的还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导致部分土著传粉昆虫自然群体减少,甚至濒于灭绝。
5. 暖冬现象引起传粉昆虫的迁移
气候变化也成为影响传粉昆虫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自2008年以来,潍坊已出现多个暖冬。有科学研究证实,熊蜂和蝴蝶等野生传粉昆虫的季节活动丰度和地理分布范围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潍坊地区的野生熊蜂已无法跟上本物种在北部分布界限处的气候暖化步伐,整个种群分布不断向北迁移,导致熊蜂在当地的分布范围越来越窄。
三、传粉昆虫保护技术
1. 为传粉昆虫营造适生环境
保护传粉昆虫关键在于保护其栖息地与生态环境,保持植物多样性有利于吸引多种传粉昆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耕作,作物轮作),恢复原生植物,增加农田系统多样性,促进果园生态化,修筑以蜜粉源植物为主的花径、走廊,保持蜜粉源植物稳定的生产力,尽量让更多自然区域互相连接在一起,吸引和保持传粉昆虫种群的数量。加强农田、果园周围的农业景观保护,铲除外来植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气候变暖,为传粉昆虫提供半自然栖息地,增加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筑巢地点的适应性;不烧荒、不焚烧秸秆,越冬保护,人工助迁,为传粉昆虫种群稳定提供良好的可自由移动的网状适生环境。
2. 强化监管推广低毒性农药
按照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严格加强农药购销环节监管,杜绝被禁用的高毒性农药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减少或不用杀虫剂(对蜜蜂有害),推广生物农药、低毒农药,或对传粉昆虫杀伤力小的杀虫剂,压减除草剂使用范围,降低对传粉昆虫的危害。
3. 促进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综合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果园、田间性诱芯诱捕器定向诱捕杀虫、释放天敌昆虫以虫治虫、喷洒白僵菌(或绿僵菌等)以菌治虫等多样化的防控技术,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积极宣传有害生物防控先进技术,减少对杀虫剂的依赖;授粉期停用杀虫灯、采用黄色或蓝色粘虫板灭虫,进一步降低杀虫剂对传粉昆虫的威胁。
4. 加强传粉昆虫的驯养扩繁
开展传粉昆虫的驯养扩繁技术培训,培养扶持行业带头人,促进以养蜂(蜜蜂、切叶蜂、壁蜂等)为主的传粉昆虫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搞好跟踪服务,将授粉业纳入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其他传粉昆虫的驯养扩繁积累经验。
5. 开展传粉昆虫的长期监测
建立衡量农业生态系统传粉昆虫种群变化的监测点,对当地传粉昆虫与植物组成的传粉网络进行长期监测,了解其群落动态变化。同时,加强驯养传粉昆虫日常管理,监测控制寄生虫和病原体的传播;监测评估转基因作物对传粉昆虫的威胁程度,为传粉昆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保驾护航。
6. 加大传粉昆虫的保护宣传
传粉昆虫作用巨大,在已知的显花植物中有85%是由昆虫传媒授粉(只有10%是风媒传粉,5%是自花授粉),全球有1/3的粮食作物必须依靠授粉昆虫才能稳产丰产,蜜蜂等传粉昆虫被誉为“农业之翼”。通过宣传册、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传粉昆虫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和认知,增强当地居民对传粉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加快人们主动保护和积极利用传粉昆虫的进程。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75号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710室 坊子区林业局 邮编:261200)
一、传粉昆虫的种类及作用
1. 传粉昆虫的种类
在潍坊地区,自然界传粉昆虫主要有:蜂类(蜜蜂、壁蜂、胡蜂、土蜂、熊蜂、马蜂、木蜂、砂泥蜂、花黄斑蜂、切叶蜂等),蝇类(食蚜蝇、丽蝇等),蚊类(瘿蚊、摇蚊等),蝴蝶类(蛱蝶、粉蝶、弄蝶、凤蝶、灰蝶等),甲虫类(金龟子、花甲、叩甲、叶甲等),瓢虫类,蓟马类(牛角花齿蓟马等)及蛾类等。
2. 传粉昆虫的作用
传粉昆虫为植物提供传粉服务,可使植物得到充分选择受精的机会,顺利繁衍,增强杂交优势,提高果实和种子的产量(25%~60%)与质量;保障粮食、果蔬安全,提供蜂蜜、蜂王浆、蜂胶、蝴蝶幼虫高蛋白食品等多种副产品,维持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导致传粉昆虫数量下降的因素
潍坊地区传粉昆虫数量下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1. 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潍坊是全国的菜篮子、果筐子、粮袋子。土地规模化耕作、集约化生产、单一化种植,造成半自然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显著减少或改变花粉、花蜜的供应和传粉昆虫的栖息环境,导致传粉昆虫的密度或多样性的降低、群落结构的类同化趋势加快。
2. 农药化肥的施用威胁传粉昆虫
虽然执行“农药、化肥用量只减不增”的原则,但农药、化肥对传粉昆虫的威胁程度逐步提高,主要是其毒性能影响传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代谢毒剂的能力和觅食行为等)。如新烟碱类农药对传粉昆虫的行为和生理有广泛的影响;耐除草剂的作物,减少花粉和花蜜对传粉昆虫的供应;化肥中某些元素的大量富集,引起花蜜含量降低,对传粉昆虫的吸引力下降;环境污染会导致蝶类、野生蜂种群数量减少。
3. 传粉昆虫易受病菌的侵染为害
传粉昆虫易遭受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寄生虫的侵染为害。如瓦螨等病原体能够发生寄主转移,侵染野生蜜蜂并传播病毒,蜜蜂的群居性大大加速了其个体间发病率以及病原体和寄生虫传播的概率,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4. 外来物种的入侵制约传粉昆虫
随着对外交往日益扩大,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通过大量繁殖和扩散,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危害动植物多样性,摧毁或改变当地生态系统,使其变为以入侵物种为主导的传粉系统,大幅降低当地土著传粉昆虫的种群数量。据调查,侵入潍坊的外来物种主要有:美洲商陆、空心莲子草、豚草、地毯草等,這些外来物种与当地土著生物争夺生存空间、生态位,有的还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导致部分土著传粉昆虫自然群体减少,甚至濒于灭绝。
5. 暖冬现象引起传粉昆虫的迁移
气候变化也成为影响传粉昆虫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自2008年以来,潍坊已出现多个暖冬。有科学研究证实,熊蜂和蝴蝶等野生传粉昆虫的季节活动丰度和地理分布范围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潍坊地区的野生熊蜂已无法跟上本物种在北部分布界限处的气候暖化步伐,整个种群分布不断向北迁移,导致熊蜂在当地的分布范围越来越窄。
三、传粉昆虫保护技术
1. 为传粉昆虫营造适生环境
保护传粉昆虫关键在于保护其栖息地与生态环境,保持植物多样性有利于吸引多种传粉昆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耕作,作物轮作),恢复原生植物,增加农田系统多样性,促进果园生态化,修筑以蜜粉源植物为主的花径、走廊,保持蜜粉源植物稳定的生产力,尽量让更多自然区域互相连接在一起,吸引和保持传粉昆虫种群的数量。加强农田、果园周围的农业景观保护,铲除外来植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气候变暖,为传粉昆虫提供半自然栖息地,增加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筑巢地点的适应性;不烧荒、不焚烧秸秆,越冬保护,人工助迁,为传粉昆虫种群稳定提供良好的可自由移动的网状适生环境。
2. 强化监管推广低毒性农药
按照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严格加强农药购销环节监管,杜绝被禁用的高毒性农药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减少或不用杀虫剂(对蜜蜂有害),推广生物农药、低毒农药,或对传粉昆虫杀伤力小的杀虫剂,压减除草剂使用范围,降低对传粉昆虫的危害。
3. 促进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综合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果园、田间性诱芯诱捕器定向诱捕杀虫、释放天敌昆虫以虫治虫、喷洒白僵菌(或绿僵菌等)以菌治虫等多样化的防控技术,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积极宣传有害生物防控先进技术,减少对杀虫剂的依赖;授粉期停用杀虫灯、采用黄色或蓝色粘虫板灭虫,进一步降低杀虫剂对传粉昆虫的威胁。
4. 加强传粉昆虫的驯养扩繁
开展传粉昆虫的驯养扩繁技术培训,培养扶持行业带头人,促进以养蜂(蜜蜂、切叶蜂、壁蜂等)为主的传粉昆虫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搞好跟踪服务,将授粉业纳入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其他传粉昆虫的驯养扩繁积累经验。
5. 开展传粉昆虫的长期监测
建立衡量农业生态系统传粉昆虫种群变化的监测点,对当地传粉昆虫与植物组成的传粉网络进行长期监测,了解其群落动态变化。同时,加强驯养传粉昆虫日常管理,监测控制寄生虫和病原体的传播;监测评估转基因作物对传粉昆虫的威胁程度,为传粉昆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保驾护航。
6. 加大传粉昆虫的保护宣传
传粉昆虫作用巨大,在已知的显花植物中有85%是由昆虫传媒授粉(只有10%是风媒传粉,5%是自花授粉),全球有1/3的粮食作物必须依靠授粉昆虫才能稳产丰产,蜜蜂等传粉昆虫被誉为“农业之翼”。通过宣传册、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传粉昆虫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和认知,增强当地居民对传粉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加快人们主动保护和积极利用传粉昆虫的进程。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75号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710室 坊子区林业局 邮编: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