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切迹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讨论研究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优势。 方法 选取我院骨伤科50例行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患者。所有患者中包括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2例及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3个月及12个月时颈部疼痛及上肢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SF-36评分及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人数等指标进行统计。 结果 单节段手术时间平均(58.2±14.3)min;出血量(64.2±37.3)ml。双节段手术时间(84.3±18.2)min;出血量(150.2±61.3)ml。三节段手术时间为112min,出血量为185ml。所有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由手术前(6.2±1.7)分下降至术后12个月后评分(1.6±0.7)分(P<0.05)。上肢疼痛评分由为治疗前(5.8±1.3)分下降到术后12个月(1.9±0.7)分(P<0.05)。患者颈功能障碍评分NDI由(45.11±11.58)%下降至(13.82±8.12)%(P<0.05)。生活质量物理评分及心理评分治疗前分别为(27.4±6.2)、(33.8±5.2)分上升至(56.3±5.8)、(52.3±8.2)分(P<0.05)。 结论 临床对颈椎病患者应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可有效减少治疗后吞咽困难发生概率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系数较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过程中对软组织牵拉刺激较少,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提高、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零切迹 颈椎病 临床疗效与意义 术后并发症
  颈椎病作为一种退变性疾病主要以椎间盘退变及邻近结构发生改变为主要特征。一般来说包括颈椎相邻阶段稳定性降低、颈椎间盘突出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骨化等为主,目前已成为成人脊髓相关功能障碍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既往临床治疗本病多以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为主要方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能够对病变部位彻底减压、恢复受损颈椎生理曲度等优势。但由于手术时需进行植骨融合,尽管大部分为患者自体骨骼,但仍易发生取骨区域各类并发症及植骨块塌陷等,给患者正常治疗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理论上能够直接降低既往传统颈椎前路手术钢板置入后所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更由于能够避免颈前路钢板的置入而对颈椎邻近阶段的影响[1-2],减少椎体软组织与内置物的解除,有效降低由于机械刺激食管及周围神经内组织导致的吞咽不适、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或突出等退变性改变的概率。本实验为研究Zero-P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优势,特选取50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5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4例;年龄37-63岁,平均(50.3±13.2)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疼痛,肢体麻木、行走不稳或手足无力等。于手术前行颈椎正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椎间隙狭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及颈脊髓受压等。检查结果提示单节段病变患者32例,包括C3、4 12例,C4、59例、C5、67例、C6、74例。双节段病变患者17例,包括C3、4 7例,C4、56例、C5、63例、C6、71例。三阶段病变患者1例,为C4、5,C5、6,及C6、7。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于颈部垫薄枕,保持其颈部维持中立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后,于右侧颈前常规入路并逐层分离后暴露病变椎体间隙并使用C臂机X线机在透视下进行定位并置入椎体撑开钉。安装椎体撑开器后,将椎间盘及椎体后骨赘进行切除并彻底减压,处理骨性终板直至新鲜血液渗出。根据椎间隙高度及解剖形态选择适当大小的试模,C型臂透视调试试模大小并选择合适的Zero-P系统。之后填塞自体碎骨及人工骨并用假体送入器将假体置入后松开颈椎椎体牵开器[3]。透视确定假体位置,在C臂透视下正位位于椎体正中,侧位像前缘位于椎体前缘后2mm,后缘不能超过椎体后缘前5mm[4]。选择16mm固定螺钉在瞄准器导航下在上下椎体进行植入,在确定螺钉长度未超过椎体后缘后进行锁紧。取出瞄准器及椎体牵开器并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进行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手术后24小时拔出引流管并使用1至3天抗生素。术后第二天即可带颈托进行床边运动并进行渐进性功能训练。术后三个月可将防护性颈托摘除
  1.3 疗效观察
  观察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及12个月颈部疼痛及上肢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SF-36评分。记录术后患者发生吞咽不适相关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异物感及吞咽困难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以(x±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亮亮对比应用配对t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节段手术时间约为44-72min,平均(58.2±14.3)min;出血量约为27-101ml,平均(64.2±37.3)ml。双节段手术时间为66-102min,平均(84.3±18.2)min;出血量约为89-211ml,平均(150.2±61.3)ml。双节段手术时间为112min,出血量为185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为I期愈合且未有血管、神经损伤等各类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各类疼痛症状均显著改善。颈部疼痛VAS评分由手术前(6.2±1.7)分下降至术后12个月后评分(1.6±0.7)分(P<0.05)。上肢疼痛评分由为治疗前(5.8±1.3)分下降到术后12个月(1.9±0.7)分(P<0.05)。患者颈功能障碍评分NDI由(45.11±11.58)%下降至(13.82±8.12)%(P<0.05)。生活质量物理评分及心理评分治疗前分别为(27.4±6.2)、(33.8±5.2)分上升至(56.3±5.8)、(52.3±8.2)分(P<0.05)。手术后1个月有3例女性患者及3例男性患者出现轻微吞咽困难;术后12个月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3 讨论
  颈前路减压椎间自体骨植骨术自1958年被报道以来一直作为外科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但随着治疗患者人数逐年上升,植骨块脱落、塌陷等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升高。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正常恢复,具备支撑、固定及融合功能为一体且不突出于椎体前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讨论的焦点[5]。Zero-P系统的设计能够同时具备颈椎融合器及颈椎前路钢板的优点,由融合器、钛合金固定板及椎间螺钉结构三部分组成。椎间植骨可应用与之配套的人工骨进行以避免取骨并发症,材料具有一定透光性可通过X线片评判椎间融合情况。由于手术过程中不需再使用钢板,因此对椎前软组织干扰较小以避免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本次实验中50例患者均通过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后各类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12个月效果达到最佳。相关人员指出,在颈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约有2%至65%患者如出现吞咽不适等症状,一般均能在手术后3个月左右消失。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厚度的前路钛板研究发现,钛板厚度越薄越光滑则对周围软组织及食管刺激越小,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本次实验中仅有6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吞咽障碍,其中4例为吞咽时疼痛,手术后1个月不适症状消失;其余2例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症状至手术后3个月消失。另外,本次手术中有2两例患者为颈前路内固定术后邻近椎间盘突出,翻修手术过程中不需将上一次固定装置取出,有效简化了手术过程并直接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为短颈患者,下颌骨可能会对下位螺钉植入造成影响,因此,若为C2、3或C3、4的颈椎病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该方法。
  综上所述,Zero-P椎间融合植入系统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该方法结合了椎间融合器及颈椎前路固定板的优势。手术后各类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概率及严重程度,对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吉军,杨建东,陶玉平,等.颈椎Zero-P植入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对照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4):289-292.
  [2]许怀波,周美平,侯波,等.ZERO-P在前路颈椎椎间融合术中临床应用效果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65-66.
  [3]王治栋,朱若夫,杨惠林,等.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5):440-444.
  [4] 汪冉.ACIF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应用[J].第21 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C]. 泰安:2012.
  [5] 祁敏,梁磊,陈华江,等. ACDF术式中采用Zero-p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学习曲线[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 21(3):213-21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个人评价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对嘉兴市某综合性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组的大学生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体育运动和个人评价总分等维度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个人评价各因子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r=0.106~0.57
期刊
【摘 要】 目的 破解生命科学,经络、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动物杀伤,维护生态平衡,挽救濒危物种,实现对因治疗,便于广利众生,永世流传,方法1:任一住宅,用硬纸画好剪成图形,用悬挂法求得中心,复原至住宅中心,以住宅中心为圆心,合适长度为半径画圆,以冬至为一月元旦[1],定正北方位第一穴区,以一年的实际周期365日5小时48分46秒等分圆周,以一天为一穴区,一穴区≈0.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9例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血尿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B超后,均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snygo.via,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主要有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0年以上)进行阅片诊断,所得结论不一致时
期刊
【摘 要】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西医制定了慢性便秘的诊疗标准与指南,而作为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之一的慢性便秘却尚未形成共识,吾结合国内外现有诊疗共识及中医的诊疗特点,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收集循证资料,对慢性便秘的证侯分类,辨证治疗,疗效标准进行了审定,结合冠瑞高电位治疗机治疗STC的疗效观察如下:  【关键词】 便秘 慢性 高电位 中医药治疗  1 概念及主要发病机制  1.
期刊
【摘 要】 目的 对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于我院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收治并运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5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当中,行一期手术患者共46例,行二期手术患者共4例;一期手术的清石率为75.27%,二期手术的清石率为86.36%;术后出现出现高热情况的患者有2例,1例患者出现继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胸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本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胸骨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在本次研究30例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所有患者的病症均得到治愈,并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胸骨骨折是一种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骨折病症,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疼痛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 要】 坦索罗辛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拮抗体,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过程中,基本无不良发应,患者对其接受能力强,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药物治疗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对于坦索罗辛单用或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坦索罗辛 良性前列腺增生 药物治疗  引言  良性前列腺增生对于成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山莨菪碱联合甲硝唑及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慢性肠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若患者腹部出现不适感,则采用山莨菪碱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以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硝唑进行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120例已经确诊为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症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66例属于并发性反应,占总数55%;96例属于合并症,占总数80%;72例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占总数60%。其中有96例患者必须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来进行共同治疗,才能实现血压达标的最终目的。讨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龄较高的原因,在临床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法为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49/5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5%(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