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已经知道,这次乌克兰抗议运动已被多方证实是一场被外界操控的“准政变”:被先后曝光的美国副国务卿与美驻乌大使讨论新政府总理人选、爱沙尼亚外长告诉欧盟外长是反对派雇佣狙击手杀害民众与警察、中国中央电视台对“领薪参与运动”的反对派的采访,都从各个角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与十年前美国大亨索罗斯资助的“橙色革命”一样,目标都是一个:彻底切断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联。这是阻止俄罗斯重新成为能够挑战美国霸权的跨欧亚大陆全球性大国的杀手锏。而值得我们深思的,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术筹谋,甚为耐人寻味。
在索契冬奥会期间,俄罗斯沉着、低调;直到2月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被非法罢黜,俄都未做强烈反应。然而2月24日冬奥会闭幕,25日克里米亚就出现了亲俄民众示威,两辆坦克出现在市中心。莫斯科开始向乌克兰俄罗斯裔民众发放俄罗斯护照。2月26日出现“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迅速占据了克里米亚各个战略要点,包括机场、市政府等地。2月27日克议会决定举行“回归俄罗斯”的全民公决。3月1日“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包围了忠于乌克兰的军队营地。当天克里米亚新上台总理呼吁俄罗斯给予帮助,25000名俄特种部队进入该地区。3月2日俄议会两院授权普京“运用一切手段保护俄公民和侨民”。3月4日在一切都已掌控在手后,普京召开记者会,全面吹响反攻号角……
显然,俄罗斯早就对乌克兰可能发生的事态做好了预案,提前部署好对应策略。不仅在事发前就已经完成相关情报搜集任务,为后来兵不血刃地一举将军事力量全面部署在克里米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西方可能的反应也都制定了对策。面对西方可能的军事威胁面前,俄罗斯又是试射洲际导弹,又是向黑海派出大型海上舰艇,令奥巴马的美国措手不及。在美、法等国的“制裁威胁”面前,普京也毫不退让,甚至在西方威胁要“抵制G8峰会”时亦毫不动容(“不想来就不要来了”)……
反之,美国和欧盟总是高估自身的力量而低估对手的力量,特别是低估甚至蔑视普京的意志。确实,乌克兰事件开始时,西方占据着主动权。只是华盛顿没有想到的是,普京在实施“你不动、我不动,你欲动、我先动”的后发制人策略。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非常有耐心,最终使亚努科维奇领导的乌克兰决定采取“去欧亲俄”的政策。而当西方主动挑起“独立广场”运动试图推翻倒向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时,普京不动则已、动则一招“致胜”。在舆论、军事和国家意志较量三个方面与西方展开角力,并正确地判断历史,坚信自己站在历史的前进方向。至少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实际上军事部署在克里米亚,实际影响着乌克兰国内格局的发展,使欧盟和美国处于一种非常难受的尴尬境地(打,不敢;支持乌克兰,没钱),应该说得分不少。
冷战后美国和欧盟从来没有停止过视俄罗斯为“潜在的对手”,因为俄罗斯目前仍然是唯一一个西方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俄罗斯的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遏制。而这一次,恐怕西方是搬起石头瞄准了自己的脚。
正如我在2008年评论格鲁吉亚事件时所写的那样,金融与经济危机使西方自身的能力正在像巴尔扎克笔下的“驴皮”一样急剧缩小。结果导致西方“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碰到意志力薄弱的对手时还能够虚张声势地吓住对手,但在深知西方个性的普京那里,则讨不到任何便宜。西方在格鲁吉亚碰的壁,今天又在乌克兰再次重演,它依然说明了我当时所写的三个要点:一是国际关系格局开始产生柏林墙倒塌后最为深刻的改变;二是俄罗斯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三是西方对俄罗斯已经没有王牌可打。
俄罗斯的做法,对我们有没有借鉴意义呢?
在索契冬奥会期间,俄罗斯沉着、低调;直到2月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被非法罢黜,俄都未做强烈反应。然而2月24日冬奥会闭幕,25日克里米亚就出现了亲俄民众示威,两辆坦克出现在市中心。莫斯科开始向乌克兰俄罗斯裔民众发放俄罗斯护照。2月26日出现“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迅速占据了克里米亚各个战略要点,包括机场、市政府等地。2月27日克议会决定举行“回归俄罗斯”的全民公决。3月1日“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包围了忠于乌克兰的军队营地。当天克里米亚新上台总理呼吁俄罗斯给予帮助,25000名俄特种部队进入该地区。3月2日俄议会两院授权普京“运用一切手段保护俄公民和侨民”。3月4日在一切都已掌控在手后,普京召开记者会,全面吹响反攻号角……
显然,俄罗斯早就对乌克兰可能发生的事态做好了预案,提前部署好对应策略。不仅在事发前就已经完成相关情报搜集任务,为后来兵不血刃地一举将军事力量全面部署在克里米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西方可能的反应也都制定了对策。面对西方可能的军事威胁面前,俄罗斯又是试射洲际导弹,又是向黑海派出大型海上舰艇,令奥巴马的美国措手不及。在美、法等国的“制裁威胁”面前,普京也毫不退让,甚至在西方威胁要“抵制G8峰会”时亦毫不动容(“不想来就不要来了”)……
反之,美国和欧盟总是高估自身的力量而低估对手的力量,特别是低估甚至蔑视普京的意志。确实,乌克兰事件开始时,西方占据着主动权。只是华盛顿没有想到的是,普京在实施“你不动、我不动,你欲动、我先动”的后发制人策略。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非常有耐心,最终使亚努科维奇领导的乌克兰决定采取“去欧亲俄”的政策。而当西方主动挑起“独立广场”运动试图推翻倒向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时,普京不动则已、动则一招“致胜”。在舆论、军事和国家意志较量三个方面与西方展开角力,并正确地判断历史,坚信自己站在历史的前进方向。至少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实际上军事部署在克里米亚,实际影响着乌克兰国内格局的发展,使欧盟和美国处于一种非常难受的尴尬境地(打,不敢;支持乌克兰,没钱),应该说得分不少。
冷战后美国和欧盟从来没有停止过视俄罗斯为“潜在的对手”,因为俄罗斯目前仍然是唯一一个西方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俄罗斯的可以说是明目张胆的遏制。而这一次,恐怕西方是搬起石头瞄准了自己的脚。
正如我在2008年评论格鲁吉亚事件时所写的那样,金融与经济危机使西方自身的能力正在像巴尔扎克笔下的“驴皮”一样急剧缩小。结果导致西方“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碰到意志力薄弱的对手时还能够虚张声势地吓住对手,但在深知西方个性的普京那里,则讨不到任何便宜。西方在格鲁吉亚碰的壁,今天又在乌克兰再次重演,它依然说明了我当时所写的三个要点:一是国际关系格局开始产生柏林墙倒塌后最为深刻的改变;二是俄罗斯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三是西方对俄罗斯已经没有王牌可打。
俄罗斯的做法,对我们有没有借鉴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