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课程视野下的考试改革探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00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考核形式可以起到以考促教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在项目课程视野下,论述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服务技能》课程为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项目课程;考试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服务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6-0143-02
  
  目前,各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进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所谓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项目课程的功能定位不同于学科课程,它适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在这一进程中,探索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考试改革新体系,是促进教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任务模块驱动属性,其核心课程之一《导游服务技能》尤其具有代表性。关于该门课程的任务教学法研究已不鲜见,但以考试改革为切入点的微观探究还很少。笔者基于项目课程视野,探寻考试改革的普适性方法,并力求结合《导游服务技能》课程给出具体实例成果。
  高职项目课程教改对考试形式提出改革要求
  (一)项目课程背景下考试形式改革的必然性
  旧有考试方法及其限制因素以《导游服务技能》为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的考试方法仍是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主。期中考试采用面试形式,但缺乏明确的标准。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考核形式单一,考核结果片面。传统的笔试往往造成学生只懂死背书、不知灵活运用。《导游服务技能》应试教材并不厚,考点明晰之后,死记硬背过关并不算很难。所以,传统笔试无法检测出学生是否真正地学懂学透并能够运用。(2)抑制学习主动性,形成“临时抱佛脚”思想。不少学生觉得期末一次笔试,只要临时突击地背书背题就可以通过,所以平时没有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导游服务技能》的教学目标是形成学生实际带团技能,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模拟练习的机会,那么在真正带团时就容易出错。(3)无法真正形成教学互动,教师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由于缺乏过程控制和阶段性检测,教师的“教”就变成了一种单向信息输出,没有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缺乏对学生的实时了解,也就不能控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调整相应的方法。学生没有实际带团操练,对理论的领会势必不深。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教师及时检测,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4)缺乏检验体系,无法验证是否“做中求进步”。传统的教学非常注重终结性评价,以成败论英雄。项目课程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尽管在教学中已经注意到“做中教,做中学”,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各异,这就需要丰富其学习效果检验体系的相关维度。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个人进步,这样不仅能及时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
  项目课程背景下“以考促教”的新要求首先,从课程的能力定位角度而言,以《导游服务技能》为例,该门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对导游职业有较全面的了解,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示范与演练,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导游职业的客观认识,而且要充分兼顾导游考证笔试特点,教学效果应确保学生的应试通过率。通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从业基本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后劲。其次,从课程本身的地位来看,仍以《导游服务技能》为例,该课程是形成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完备导游从业技能理论知识和锻炼职业操作技能的双重任务。课程考核要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侧重于对学习者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察。新课改的项目课程重在考量学生对每一个项目和任务的掌握程度,不仅要全面贯彻过程考核,更要综合考察学生的从业素质。在面试时,考官除了检验考生对景点的掌握程度,应重点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衡量是否具备带团的实际能力。纵观历年的考生状况,通过笔试但面试时只会死背景点以至无法通过的考生大有人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适时考核,对提高考证通过率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项目课程体系中考试形式改革的原则
  以高等教育“双主论”为原则,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结合的“双主论”启发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深化对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对实际工作的相关要求有感性而立体的认识。在考核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已形成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从理论及实际操作层面领会服务技能所要求的各项基本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相关能力。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技能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体现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因此,课程考核既要强调“理论过关”,又要强调“技能过硬”,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实际操作技能为基本出发点,以能胜任实际工作要求为目标,严格把关,使学生真正形成职业能力。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中考试改革的思路
  (一)以课程性质为基点,体现“项目课程”的教改理念
  以《导游服务技能》课程为例,该课程担负着完备导游从业理论知识和锻炼职业操作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高职高专项目课程重塑的改革要求,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较宜采用“项目课程”的任务教学模式进行课改,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应做出新的调整。
  (二)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体现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学生适合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展开学习,纯粹的理论知识学习只会让他们感到厌倦。高职项目课程的设计應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在《导游服务技能》课程的考核中,要以导游实际操作技能为基本出发点,以能胜任实际带团要求为目标,严格把关,使学生真正形成导游职业能力。
  (三)以过程控制为手段,贯彻“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为突显“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考”的特色,要求将考核过程线性化,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导游服务技能》考核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已形成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从理论及实际操作层面掌握了导游服务技能,是否具备了为旅游者提供优质导游服务的能力。
  高职项目课程的考试改革形式及预期成果
  就《导游服务技能》课程具体而言,该课程首先要使学生对导游职业有较全面的了解,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示范与演练,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导游职业的客观认识,同时具备基本的导游职业能力。所谓导游职业能力,是指导游员成功地从事导游服务活动所具备的一系列稳定的能力特征和素质的总和。通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应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从业基本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后劲。
  (一)综合四种主要考核形式,构建全方面、多维度的衡量体系
  月度考核(占20%)根据教学进度,每月考核一次。考核形式为团队作业汇报。以当月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根据相应教学目标设置团队作业汇报的主题,团队成员的组成以随机抽取为准,不得自由组合,以培养学生与不同的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中期考核(占20%)学期过半进行中期考核,内容包括前半学期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以个人展示为主,除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对比开学初至期中的个人进步程度,以期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提升后半学期的教学效果。
  期末考核(占30%)基于本课程为导游资格考证科目,期末考核以历年真题为模本,以考试用书为基础,结合考试大纲,采用笔试形式。在笔试中,根据学期内所发生的旅游业相关新闻,进行“旅游时政”考核,旨在督促学生关注旅游业最新行业动态和发展状况。
  课堂考核(占30%)课堂考核是过程考核的重要实施形式。本课程每周授课2次,每次2学时,16个教学周总学时64课时。为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置课堂考核。课堂考核内容包括:(1)考勤(出勤率和守时性);(2)课堂问答(回答教师检验性提问及互动性提问,若能提出体现思考过程的问题给予该生额外加分);(3)团队合作(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团队模拟演练,不仅要求完成相应任务,而且考察团队每个成员的贡献度与总体融洽度,强调在合作中学会共赢,在沟通中提升自我);(4)个人进步(不仅考核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注重观察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通过课程演练等实训养成开朗健全的性格,是否已初步具备导游人员相应的职业素质)。
  (二)预期改革成果
  完善课程重塑体系,检验任务模块教学效果目前,不少课程已经采用项目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按照任务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以《导游服务技能》项目的模块划分为例,该课程主要以导游实际工作程序为依据,形成了导游服务程序项目、导游讲解服务项目两大主题,前者侧重工作流程和突发事件处理,包括接团、入店、餐饮、住宿、游览、购物、送团、后续等任务模块;后者包括沿途讲解、城市讲解、景点讲解、活跃旅途气氛等具体讲解任务模块。基于此,每一个任务模块结束教学之后需要及时检验,构建过程考核体系能實现即时考量、巩固教学。
  旅游行业专家参评,确保教学与实践前沿接轨形成行业专家参与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学贴近实际,在充分征求业内人士的切实意见的基础上,随时保持教学的实用性,确保学生的从业能力和竞争力。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根据旅游企业一线人士的建议和人才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在保证科学和实用的前提下,培养出技能过硬、带团实战能力颇强的一线导游人员。此外,引入行业专家的测评系统,也是校企合作的良好模式,实现“对口培训”,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有助于实现校企长期合作并提高就业率。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个体特长通过阶段考核,不仅能使学生自我检测并发现问题,而且能使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自我定位,明确个体特长,学以致用。这样,既能避免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实现职业生涯良好开端。
  综合导游资格考证三门科目,实现以点带面另外两门考证笔试科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与本课程组成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导游服务技能》课程教学主要依赖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来补充文化内涵;工作流程和突发事件处理部分要遵照政策与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以求合法、合理、合情。在形成该课程考试改革体系后,可以拓展至另外两门课程,并最终形成以导游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为统摄的三门课程综合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2]林东,陈蕾,严亦雄,李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3]鞠志祥.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江苏教育,2009,(7).
  [4]傅远柏.模拟导游项目课程建设探析[J].科教文汇,2009,(4).
  [5]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
  [6]高涵.职业能力:概念阐释与个案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作者简介:
  卢凤萍(1984—),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导游英语。
  张骏(1984—),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与旅游美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女子三级跳远是体育院系新增设的一项田径教学项目。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在分析女子三级跳远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认为必须狠抓基本技术教学和主要身体素质训练。探讨了我国开展女子三级跳远的前景方向。
为保证前向传输定向传感器网络的覆盖与连通,探索连续渗流密度对定向传感网络覆盖与连通的影响,基于连续渗流理论构建了前向感知角度为2π的异构节点对连通覆盖模型来研究前
横渡长江是武汉具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开始于晚清,兴起于三十年代中期,建国后,以显著的竞技性、实用性和军事上的重要性得以广泛开展。其演变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左
期刊
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鉴别出了玉溪市中心城区TSP的5种主要污染源,并估算出了这5种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水泥/石灰石源占52.32%、土壤源占22.74%、道路交通源占12.06
期刊
<正> 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分类统计法及对照法。设计了调查表,于1992年对河南12所普通高校在校的近万名88、89、90、91、92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分类统计,得出调查结果的频数和频率。对参加体育活动认识的问卷调查表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军队院校教育是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素质的主渠道,是部队建设发展的基石。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
城市综合管廊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具有截面小,延伸距离长的特点。为了适应管廊的这种特殊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对无线传感网络在管廊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针
毛泽东的按劳分配思想产生于长期的革命生活当中,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并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学习运用过程中逐渐完善。新中国初期,随着生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逐步完善,使得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对当时和现在的中国都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篇文章并未引起太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