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例化脓性肝脓肿患者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河南大学人民医院化脓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药敏试验结果 及治疗方法,为化脓性肝脓肿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98例化脓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细菌培养结果 将肺炎克雷伯菌化脓性肝脓肿(KP-PLA)设为KP-PLA组,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肝脓肿(EC-PLA)设为EC-PLA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结果 198例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99例,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阳性51例,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14例,共培养出细菌115株,KP-PLA组好发糖尿病(χ2=7.292,P=0.007),EC-PLA组常合并肿瘤(χ2=8.483,P=0.004)和肝胆系统手术史(χ2=6.945,P=0.008),脓肿更易复发(χ2=7.729,P=0.005)且常为多发(χ2=11.061,P=0.001),总胆红素水平相对比较高(t=-2.011,P=0.049),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均敏感,大肠埃希菌易出现多重耐药,共培养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14株,大肠埃希菌占78.6%,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1株.本研究大多数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方案治疗.结论 化脓性肝脓肿患者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抗感染联合穿刺引流是化脓性肝脓肿的一线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应加强耐药检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药耐药及高毒力菌株产生.
其他文献
对于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捆绑搭售是否合法,主流观点通常依据FRAND承诺进行判断.FRAND承诺下,执法者认为标准必要专利与非标准必要专利的捆绑搭售很有可能带来反竞争效果.通过引入单一租金原则的理论可以发现,判断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捆绑搭售是否具有反竞争效果,需要先评估搭售专利与被搭售专利之间是否具有互补关系等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单一租金原则能否成立.当单一租金原则无法成立时,捆绑搭售行为才会具有反竞争效果.单一租金原则的理论为判断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捆绑搭售行为的合法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标准.因此,需要修改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1(APOC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0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和3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血清APOC1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血清APOC1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APOC1单独及联合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组血清APOC1水平高于肺良性疾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