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省外游客似乎对厦门抱有这样一种印象:鼓浪屿外,厦门无岛。有时就连厦门岛内的人也在琢磨,除了鼓浪屿外,我们还能去哪座小岛上消磨时光。同鼓浪屿被打磨过的精致不同,位于翔安地界的大嶝、小嶝尽管已被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却依然少为人知,即使去过的人多数也是在大嶝小镇、战地观光园这种游客扎堆的地方打转转。购完物、打完靶之后,人们不知道大嶝哪里还可玩,其实土土的大嶝小嶝才好玩。
吃顿野海鲜才是正经事儿
人还没到大嶝,我们就已经提前数天算计好了当天去哪儿吃。去大嶝当然要吃上一顿海鲜。中午十一点半,我们和此次为我们做导游的大嶝郎洪毅锋正走在去吃饭的路上,他接到了一个福州朋友的电话。原来是突然造访,此刻他们三四个人开车在岛上晃悠,不知道去哪儿吃饭是好。
从阳塘出发,沿着环嶝南路而行,我们要去的新大嶝饭店正是一路过来的第一家。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还会看到不少饭店,都是以经营海鲜为主,规模也差不多。初来乍到,对一般游客来说,即使做了功课,恐怕也很难看出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待到点完菜坐定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家店的老板是大嶝本地人,早在很多年以前,他们家的店就是大嶝吃货的聚集地。这家店起初是在阳塘一带,后来由于大嶝岛的旅游发展规划,跟着搬迁到了双沪码头附近的环嶝南路(现在被称为“大嶝海鲜一条街”),大嶝人也不离不弃,一直到现在招待人都认准了这里。如果只想吃顿海鲜不做停留,由岛内过来下大嶝大桥跟着海鲜招牌直走,即刻便到。
店里的海鲜的确和厦门岛内有所不同,菜单上我们没见过的名字更多一些,没见过的菜式组合也不少,炒海扫把、 鲍鱼土鸡汤、海猪、海米粉……还没吃就闻到了一种野生的味道。大嶝有几样海鲜特产非常有名,鲍鱼、海蛎和紫菜。在大嶝码头旁有一家鲍鱼餐庄,设有专门的鲍鱼宴,还可以参观鲍鱼养殖。至于我们,一路上惦念的则是头水紫菜。其实,吃头水紫菜最好的季节在10月中下旬,1月已迟了许多。所谓头水就是第一批长出来的紫菜,因为紫菜的特性像韭菜,收割一茬老一茬,因此这头水紫菜格外地滑嫩、爽口。于是,一盘子的炒紫菜上来,成了桌上最吸引人的菜肴,引得我们频频动筷。大嶝的海鲜格外强调“野生”两个字,口感方面,即使是海蛎也确实比岛内大排档里的海蛎味道好一些,再加上店家靠谱的手艺,一顿饭吃得格外满足。可惜的是,我们一行苦于只有三个人,本着吃光盘子、不能浪费的原则只能点到六菜一汤。如果是朋友六七个一起过来,可以想象一餐会吃到多丰富。主食方面,店家的招牌是海蛎饭,我们这次没吃到、留到下次必吃的是花鲟粥。
村村厝厝,海岛田园
大嶝岛,即行政区划上的大嶝街道,原先它下面的各个自然村落现在被划分为嶝崎社区、浔堀社区、双沪社区、山头社区、田墘社区、土厝社区、东埕社区、北门社区以及阳塘社区等九个社区。1915年,大嶝、小嶝和角屿(统称“英雄三岛”)与大金门、小金门等59个岛屿一起成立金门县。当时的金门县政府就设在如今大嶝岛的田墘社区。现在这种职能由双沪社区取代,大嶝街道办事处、大嶝边防派出所都设在那里,就在大嶝海鲜一条街后面。
人多的村落才有人气。我们一行走过最难忘的两个村落是阳塘同田墘。
初次走到阳塘的街道里面时,我和同事都感到惊讶,这里距离国贸金门湾的楼盘那么近,不过两段路就到了皓月天别墅区,但谁都想不到这个小村落里的生活居然如此有声有色。向着岛南出发,组成田园诗的因素在这里似乎都找得到:趁着上午阳光温暖忙着给胡萝卜田浇水的老大爷,在路边棚屋里剥海蛎的78岁的闽南阿婆,刚从海边回来、裹着红头巾的运海蛎的大嶝女,还有挨家挨户叫卖的本地小贩……在这个气温犹如夏日般的冬日里,映衬着随地势高低错落的各式农民房,不禁让人觉得这就是理想生活的一种。
阳塘南路靠着海边,一路上的房子都很有特点。最前面的一排多数是新式农民房,看到它们就可以猜到岛民对于豪华的各种想象,而当这种想象碰到闽南的传统建筑时格外多了一层美感,也多了一层喜感,产生了很多新旧两式建筑的结合体。阳塘一带的古厝集中在慈济宫后面,新旧程度不一,它们的外观看起来比田墘一带的要差一点。在慈济宫右侧有一排接连四五座的古厝向海的方向延伸,每一栋在形制上都略有差别,因为阳塘一带靠南日头大,有的古厝在房檐前遮起了帐子。由于历史缘故,这里的习俗同泉州尤其相近,站在慈济宫的院里就可以看到后面的一栋闽南传统民居门上横批写着“清河衍派”,它表明这家屋主姓“张”,衍派指的就是姓氏的发源或渊源,正是闽南与中原地区古时联系的证明。
洪毅锋很早就察觉到古厝会越来越少,平日里拍了许多古厝的照片,并把它们按照形制分别注明。看到这些不同形制、数量不少的古厝,我们不禁一次又一次感叹:大嶝和金门太像了。只是不同的是,这里的古厝不是还住着后人,就是空下来了,人们还没有把它们利用起来的意思,更不用提改成民宿或是在里面开家咖啡馆了。田墘一带至少有二十几栋这样的古厝,要不是邻街的几处改建了楼房,本来是连成一片的。其中金门县政府旧址的十二栋古厝,分散在相距不到百米的七处地方。它们大都是二层建筑,除了明清建的外,很多是民国建筑,如今大多数保存得比较完整,像南洋风格的文书房里到现在还有人居住。
相比之下,民居维护得不尽如人意。在金门县政府总部旧址附近的郑氏民居,曾经是岛上一顶一的豪宅。因为后来在菲律宾做生意的屋主很少回来,渐渐成了荒宅,门上精美的雕刻也被人偷偷用水泥整块粘走,只剩下一些彩色的瓷砖颜色未褪。据说,这些看起来没有多起眼的瓷砖当年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的,厦门一带并没有。
田墘一带的民居虽说集中,但多数藏在巷子深处,并不好找。我第一次骑车路过此地,只粗粗看到了几栋。而此次前去也并未总结出多好的路线,因为大嶝一带早期的房子房距非常近,常常是从两房间的缝隙中找到一条路。不过,还是有一个诀窍,那就是抬头瞅一眼红旗在哪里,金门县政府旧址的房顶上都会插面红旗,跟着这个一直走,你不只能发现原来的政府旧址,还有郑氏家族的一片古厝。乡绅的住所、祠堂同曾经的行政机构彼此相邻,从曾经的祠堂、现在的上香地和祠堂前空地上的一方戏台,不难还原出大嶝曾经的古风古貌。 盐田冬日
冬日从车窗中浮光掠影看到的大嶝盐田,景色不如夏日那么好,这里同台湾、海南的盐场气候相近,夏季是最好的采盐季节。而到了冬天,扫出的盐没那么多,少了点白色的覆盖,裸露出来的大片盐场洼地直接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下。不过,大嶝盐场的面积看起来还是颇为辽阔。而且不时从盐场和两侧桥下飞出的水鸟,告诉人们又一个候鸟过冬的季节到来了。
厦门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沿海气候十分适宜海盐的晒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处盐场。清代时,厦门设立盐大使,主管厦门、金门盐业。民国初年,大嶝还曾驻守过盐兵,至今留存下一座盐兵楼,后在抗战时被并入原金门县政府的办公场所,现在已成为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整个厦门盐场面积一度达到6.66万亩,仅大嶝东部、环岛海堤的盐田就有上万亩。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段,盐田还是大嶝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随后盐场纷纷转型改事养殖,厦门盐场面积大幅缩减,只留下大嶝盐场仅存的一处大型产盐基地,而大嶝盐场的面积也由鼎盛时期的上万亩变成现在的3000多亩。
与大嶝一衣带水的金门,盐场消失得更早,在1995年就已关闭。为再现金门的盐文化,留下历史的记录与见证,金门人前来大嶝盐场取经,在金门筹建了西园盐文化馆。谈起金门的盐文化馆,洪毅锋童心大发,同我们讲起了那里的盐梯,盐被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吸引全家老少一起玩耍。
大嶝盐场平日里也有不少游客来访,一路下坡走来,近处接触到的盐田比远处看起来更有趣。实际上,盐田本身有时因为晒制得不完全微微发黄,但照片里出来的效果却格外好,太阳一照,整个盐田白得刺眼。洪毅锋有时会接待一些学校里的小朋友,一边带领他们参观盐场,一边给他们讲解制盐的工艺。
我们站在一排盐田前,跟前的这个池是最后一道池。海水引入盐坨(即蒸发池,可使海水下渗上蒸)后进行蒸发,以提高其盐浓度,称为卤水,经过八个盐坨蒸发后的卤水,含盐量到了25度时引进砖埕(即结晶池),这时盐就会在结晶池中形成。砖埕的表面铺着瓷砖一样的东西,洪毅锋向我们介绍说,这其实是用缸的碎片一块一块拼成的。早年在大嶝没有引入自来水时,人们集体从漳州石码购买水缸存储淡水,所以大嶝有很多口缸也有很多口井,用缸片来铺盐田,既省钱又可以废物利用,同时零碎的瓷砖空隙小,有利于加快结晶速度,避免盐水泄漏。
大嶝人一直以这种原始的制盐工艺自豪,此地晒制的海盐也有量高质优、有益人体的说法。大嶝人常年海上讨生活,一些渔民家里存有储藏多年的盐,被称为“老盐”,有的长达10年以上。据说,用这种盐泡开水喝,可以消除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
古帆船和行船人
大嶝、小嶝最喜人的一点是仍然可以找到老手艺人和老营生的影子,像盖古厝的、弹棉花的、挑担卖菜卖鱼的,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是制作闽南古帆船。这门手艺如今渐已失传,海峡两岸都难见到。在大嶝,人们能说上来的也就只剩下陈仕玖和陈龙川两人,他们都曾是大嶝航运公司造船厂的工人。虽然造船厂听起来名字很大,实际上听大嶝人说里面多数还是跑船的,会手艺的人很少。
做闽南古帆船是项老手艺,流传得并不广,早在陈龙川初学时就是这样,他是从父亲和叔叔上一代人那里学来的,父亲是他主要的老师。在他家一楼客厅里,摆着一艘仿制闽南古帆船模型,是他17岁那年做的,已经有四十多年历史了,堪称他们家的镇家之宝。他的工作室在大嶝码头附近的停车场那边,一间石头房子里摆得满满当当,里面可以点灯,门口是一艘还没上漆的小帆船。他工作的那张长条木桌,表面已被碰得坑坑洼洼。
1987年造船厂解散,意味着一个古帆船时代的终结,大嶝人靠海吃海的谋生方式发生了些许变化,不少人由原来的海上行船转为采摘海蛎,养紫菜,养海带,生命危险小了很多,但风险和艰苦依旧在。问起陈龙川是从哪一年重新又开始做船的,他抬头想了想,“十几年吧,记不清,很早了”,在他的记忆里,做船几乎未曾停过,从童年开始相伴他的一生。东埕村溪墘里的陈仕玖由2012年开始重拾闽南古帆船的制作手艺,快的时候半个多月做好一艘,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制作一艘88厘米的古帆船,这是他去年以来制作的第十二艘,快乐于他大概就是这样不停地做船。
现在制作的闽南古帆船模型主要分五桅和三桅两种,手艺的古老从船上隐藏的十二生肖中传递出来。船身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字,其中人们熟知的如“龙骨”,此外,还有船头的“龙眼”,帆上有“风鸡”用来指示风的方向,船头船尾处有和“兔耳”、“鸭舌”形状相似的构件,以及“马鼻”、“狗头”等,这些有趣的名字寄寓了做船人对船驶向大海后平安吉祥的祝福。
这样的古帆船不仅仅是模型,陈龙川和陈仕玖都对它有着更高的要求,船舱的推拉门可以拉开,仿如真船一样,他们的手艺不会因为模型而打一点折扣。现在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订购一艘帆船。不过,在他们看来,因为热爱古帆船而来的人并不多,很多年轻人一眼看过去很喜欢它,却不太了解这艘船有属于它的岁月,有曾经属于它的海上生涯。
地上碉堡,地下迷宫
冬日里的厦门气候反复无常,前一天还是风和日丽,谁知上岛的第二天阳光就冷清了下来。这天,我们正要从大嶝去小嶝。风大加上退潮,客船通知我们当日不再返回大嶝,要过去就只能待上一晚。正准备放弃、改天再来的时候,从岛上居民那边得知还有艘包船当天下午会返回。于是我们折返头匆匆跑回船上。
并非我和同事倒霉,这也是许多游客经历过的情景,同我们一起掉头的几位就直接回去了。前往小嶝的客船受上级指示,对天气因素考虑多,造成了一些交通不便的客观事实。
不过,站在码头等船喝西北风的一个多小时,倒也让我们初次真实感受到了岛民的艰辛,尤其是明白了何以岛上到处都在供奉着清水祖师、妈祖、风狮爷这些管水管风的神灵,这才能拼贴出海岛的另一面。
带我们游小嶝的是当地的草根诗人邱才能,一位结实的小嶝中年大叔。他带我们坐岛上的电瓶车,三分钟的光景,就到了他家。他们家的金龙餐馆正是很有小嶝特色的那种经营模式,有吃有住。一二楼吃过海鲜,楼上就是民宿。价钱也几乎是全岛统一价,双人标间120元一晚。像这样的地方岛上还有很多,随处可以见到民宿的招牌,只是吃的未必都能解决。
大小嶝虽然跟金门很像,但面积小很多,大嶝才差不多赶上小金门的面积。小嶝就更小了,只有0.88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前堡和后堡两片。邱才能家的右侧几米处邻着街道,过了街道,另一边就是后堡。前堡人家如他,多姓邱;后堡一带则以洪姓为主。这边的房子比大嶝更密集也更整齐,一排一排排开去,房与房间的小道笔直地连成一线,看不到头,这种安分的样子倒维持住了一个传统村落的形态。
坐电瓶车环游小嶝,一圈下来半小时就差不多了。小嶝的景点也颇为迷你,八闽铁树王、独木成林、美人井、三品泉,甚至邱葵故居,几乎都不占用时间。小嶝的居民也懂得,海和战地是他们最吸引人的两张王牌。
月亮湾是游人前往最多的一处景点,此处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宁静、秀美,是处避风港,平日厦门岛内和福建省内其他地方的游客会前来此处露宿、野炊,岛上也会帮助人们租借各种用具,价钱只比岛内贵二三十块钱。天气好时,还可以包船出海钓鱼。要是想大玩一场的话,不妨移步小嶝休闲渔村,全套的休闲度假服务和原汁原味的拓展基地,包您过瘾。水上小屋脚下的海水经过净化,即使到了冬日,依然碧绿如故。
在小嶝,无论你在哪里活动,都脱离不了战地这个词。除了地面一处又一处的碉堡外,小嶝的地下有一条厦门最长的人防指挥防空地道,它是地下的小嶝。这条地道建在地下十三四米的深处,起于前堡村深水码头地下室,止于后堡的后深鞍地下室,贯穿小嶝岛,蜿蜒1200多米。共有6个出口,可以到达全社区的各主要角落,宛如一座地下迷宫。当我们在地面游走时,几乎每到一处,都会被告知地下有何留存,或是附近又是哪个出口。同时,耳边时不时地听到各种与金门的往昔战事。其中一条如,当时小嶝与金门两岸在炮击对方时有各自的诀窍:往小嶝打,只要打墙准死人;要是往金门,那就是朝着长三角梅的地方打,因为金门除了这些隐秘的战壕,别无他处种三角梅。
邱才能的童年就是在战争的影子中度过的,虽然提起当年的炮战,有些人有不同的解读,在他们的解读中,金门炮战或许并没有多恐怖,但在小嶝人和大嶝人的心里,战争实实在在地发生过。在大嶝,或许还只是在战地观光园里体验战争的文字、图片记录和刺激的一面,但在海防前线的小嶝,那些现在还写在墙上的标语、留在地下的武器即便被淡忘,也始终停留在人们的生活里。
吃顿野海鲜才是正经事儿
人还没到大嶝,我们就已经提前数天算计好了当天去哪儿吃。去大嶝当然要吃上一顿海鲜。中午十一点半,我们和此次为我们做导游的大嶝郎洪毅锋正走在去吃饭的路上,他接到了一个福州朋友的电话。原来是突然造访,此刻他们三四个人开车在岛上晃悠,不知道去哪儿吃饭是好。
从阳塘出发,沿着环嶝南路而行,我们要去的新大嶝饭店正是一路过来的第一家。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还会看到不少饭店,都是以经营海鲜为主,规模也差不多。初来乍到,对一般游客来说,即使做了功课,恐怕也很难看出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待到点完菜坐定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家店的老板是大嶝本地人,早在很多年以前,他们家的店就是大嶝吃货的聚集地。这家店起初是在阳塘一带,后来由于大嶝岛的旅游发展规划,跟着搬迁到了双沪码头附近的环嶝南路(现在被称为“大嶝海鲜一条街”),大嶝人也不离不弃,一直到现在招待人都认准了这里。如果只想吃顿海鲜不做停留,由岛内过来下大嶝大桥跟着海鲜招牌直走,即刻便到。
店里的海鲜的确和厦门岛内有所不同,菜单上我们没见过的名字更多一些,没见过的菜式组合也不少,炒海扫把、 鲍鱼土鸡汤、海猪、海米粉……还没吃就闻到了一种野生的味道。大嶝有几样海鲜特产非常有名,鲍鱼、海蛎和紫菜。在大嶝码头旁有一家鲍鱼餐庄,设有专门的鲍鱼宴,还可以参观鲍鱼养殖。至于我们,一路上惦念的则是头水紫菜。其实,吃头水紫菜最好的季节在10月中下旬,1月已迟了许多。所谓头水就是第一批长出来的紫菜,因为紫菜的特性像韭菜,收割一茬老一茬,因此这头水紫菜格外地滑嫩、爽口。于是,一盘子的炒紫菜上来,成了桌上最吸引人的菜肴,引得我们频频动筷。大嶝的海鲜格外强调“野生”两个字,口感方面,即使是海蛎也确实比岛内大排档里的海蛎味道好一些,再加上店家靠谱的手艺,一顿饭吃得格外满足。可惜的是,我们一行苦于只有三个人,本着吃光盘子、不能浪费的原则只能点到六菜一汤。如果是朋友六七个一起过来,可以想象一餐会吃到多丰富。主食方面,店家的招牌是海蛎饭,我们这次没吃到、留到下次必吃的是花鲟粥。
村村厝厝,海岛田园
大嶝岛,即行政区划上的大嶝街道,原先它下面的各个自然村落现在被划分为嶝崎社区、浔堀社区、双沪社区、山头社区、田墘社区、土厝社区、东埕社区、北门社区以及阳塘社区等九个社区。1915年,大嶝、小嶝和角屿(统称“英雄三岛”)与大金门、小金门等59个岛屿一起成立金门县。当时的金门县政府就设在如今大嶝岛的田墘社区。现在这种职能由双沪社区取代,大嶝街道办事处、大嶝边防派出所都设在那里,就在大嶝海鲜一条街后面。
人多的村落才有人气。我们一行走过最难忘的两个村落是阳塘同田墘。
初次走到阳塘的街道里面时,我和同事都感到惊讶,这里距离国贸金门湾的楼盘那么近,不过两段路就到了皓月天别墅区,但谁都想不到这个小村落里的生活居然如此有声有色。向着岛南出发,组成田园诗的因素在这里似乎都找得到:趁着上午阳光温暖忙着给胡萝卜田浇水的老大爷,在路边棚屋里剥海蛎的78岁的闽南阿婆,刚从海边回来、裹着红头巾的运海蛎的大嶝女,还有挨家挨户叫卖的本地小贩……在这个气温犹如夏日般的冬日里,映衬着随地势高低错落的各式农民房,不禁让人觉得这就是理想生活的一种。
阳塘南路靠着海边,一路上的房子都很有特点。最前面的一排多数是新式农民房,看到它们就可以猜到岛民对于豪华的各种想象,而当这种想象碰到闽南的传统建筑时格外多了一层美感,也多了一层喜感,产生了很多新旧两式建筑的结合体。阳塘一带的古厝集中在慈济宫后面,新旧程度不一,它们的外观看起来比田墘一带的要差一点。在慈济宫右侧有一排接连四五座的古厝向海的方向延伸,每一栋在形制上都略有差别,因为阳塘一带靠南日头大,有的古厝在房檐前遮起了帐子。由于历史缘故,这里的习俗同泉州尤其相近,站在慈济宫的院里就可以看到后面的一栋闽南传统民居门上横批写着“清河衍派”,它表明这家屋主姓“张”,衍派指的就是姓氏的发源或渊源,正是闽南与中原地区古时联系的证明。
洪毅锋很早就察觉到古厝会越来越少,平日里拍了许多古厝的照片,并把它们按照形制分别注明。看到这些不同形制、数量不少的古厝,我们不禁一次又一次感叹:大嶝和金门太像了。只是不同的是,这里的古厝不是还住着后人,就是空下来了,人们还没有把它们利用起来的意思,更不用提改成民宿或是在里面开家咖啡馆了。田墘一带至少有二十几栋这样的古厝,要不是邻街的几处改建了楼房,本来是连成一片的。其中金门县政府旧址的十二栋古厝,分散在相距不到百米的七处地方。它们大都是二层建筑,除了明清建的外,很多是民国建筑,如今大多数保存得比较完整,像南洋风格的文书房里到现在还有人居住。
相比之下,民居维护得不尽如人意。在金门县政府总部旧址附近的郑氏民居,曾经是岛上一顶一的豪宅。因为后来在菲律宾做生意的屋主很少回来,渐渐成了荒宅,门上精美的雕刻也被人偷偷用水泥整块粘走,只剩下一些彩色的瓷砖颜色未褪。据说,这些看起来没有多起眼的瓷砖当年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的,厦门一带并没有。
田墘一带的民居虽说集中,但多数藏在巷子深处,并不好找。我第一次骑车路过此地,只粗粗看到了几栋。而此次前去也并未总结出多好的路线,因为大嶝一带早期的房子房距非常近,常常是从两房间的缝隙中找到一条路。不过,还是有一个诀窍,那就是抬头瞅一眼红旗在哪里,金门县政府旧址的房顶上都会插面红旗,跟着这个一直走,你不只能发现原来的政府旧址,还有郑氏家族的一片古厝。乡绅的住所、祠堂同曾经的行政机构彼此相邻,从曾经的祠堂、现在的上香地和祠堂前空地上的一方戏台,不难还原出大嶝曾经的古风古貌。 盐田冬日
冬日从车窗中浮光掠影看到的大嶝盐田,景色不如夏日那么好,这里同台湾、海南的盐场气候相近,夏季是最好的采盐季节。而到了冬天,扫出的盐没那么多,少了点白色的覆盖,裸露出来的大片盐场洼地直接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下。不过,大嶝盐场的面积看起来还是颇为辽阔。而且不时从盐场和两侧桥下飞出的水鸟,告诉人们又一个候鸟过冬的季节到来了。
厦门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沿海气候十分适宜海盐的晒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处盐场。清代时,厦门设立盐大使,主管厦门、金门盐业。民国初年,大嶝还曾驻守过盐兵,至今留存下一座盐兵楼,后在抗战时被并入原金门县政府的办公场所,现在已成为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整个厦门盐场面积一度达到6.66万亩,仅大嶝东部、环岛海堤的盐田就有上万亩。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段,盐田还是大嶝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随后盐场纷纷转型改事养殖,厦门盐场面积大幅缩减,只留下大嶝盐场仅存的一处大型产盐基地,而大嶝盐场的面积也由鼎盛时期的上万亩变成现在的3000多亩。
与大嶝一衣带水的金门,盐场消失得更早,在1995年就已关闭。为再现金门的盐文化,留下历史的记录与见证,金门人前来大嶝盐场取经,在金门筹建了西园盐文化馆。谈起金门的盐文化馆,洪毅锋童心大发,同我们讲起了那里的盐梯,盐被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吸引全家老少一起玩耍。
大嶝盐场平日里也有不少游客来访,一路下坡走来,近处接触到的盐田比远处看起来更有趣。实际上,盐田本身有时因为晒制得不完全微微发黄,但照片里出来的效果却格外好,太阳一照,整个盐田白得刺眼。洪毅锋有时会接待一些学校里的小朋友,一边带领他们参观盐场,一边给他们讲解制盐的工艺。
我们站在一排盐田前,跟前的这个池是最后一道池。海水引入盐坨(即蒸发池,可使海水下渗上蒸)后进行蒸发,以提高其盐浓度,称为卤水,经过八个盐坨蒸发后的卤水,含盐量到了25度时引进砖埕(即结晶池),这时盐就会在结晶池中形成。砖埕的表面铺着瓷砖一样的东西,洪毅锋向我们介绍说,这其实是用缸的碎片一块一块拼成的。早年在大嶝没有引入自来水时,人们集体从漳州石码购买水缸存储淡水,所以大嶝有很多口缸也有很多口井,用缸片来铺盐田,既省钱又可以废物利用,同时零碎的瓷砖空隙小,有利于加快结晶速度,避免盐水泄漏。
大嶝人一直以这种原始的制盐工艺自豪,此地晒制的海盐也有量高质优、有益人体的说法。大嶝人常年海上讨生活,一些渔民家里存有储藏多年的盐,被称为“老盐”,有的长达10年以上。据说,用这种盐泡开水喝,可以消除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
古帆船和行船人
大嶝、小嶝最喜人的一点是仍然可以找到老手艺人和老营生的影子,像盖古厝的、弹棉花的、挑担卖菜卖鱼的,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是制作闽南古帆船。这门手艺如今渐已失传,海峡两岸都难见到。在大嶝,人们能说上来的也就只剩下陈仕玖和陈龙川两人,他们都曾是大嶝航运公司造船厂的工人。虽然造船厂听起来名字很大,实际上听大嶝人说里面多数还是跑船的,会手艺的人很少。
做闽南古帆船是项老手艺,流传得并不广,早在陈龙川初学时就是这样,他是从父亲和叔叔上一代人那里学来的,父亲是他主要的老师。在他家一楼客厅里,摆着一艘仿制闽南古帆船模型,是他17岁那年做的,已经有四十多年历史了,堪称他们家的镇家之宝。他的工作室在大嶝码头附近的停车场那边,一间石头房子里摆得满满当当,里面可以点灯,门口是一艘还没上漆的小帆船。他工作的那张长条木桌,表面已被碰得坑坑洼洼。
1987年造船厂解散,意味着一个古帆船时代的终结,大嶝人靠海吃海的谋生方式发生了些许变化,不少人由原来的海上行船转为采摘海蛎,养紫菜,养海带,生命危险小了很多,但风险和艰苦依旧在。问起陈龙川是从哪一年重新又开始做船的,他抬头想了想,“十几年吧,记不清,很早了”,在他的记忆里,做船几乎未曾停过,从童年开始相伴他的一生。东埕村溪墘里的陈仕玖由2012年开始重拾闽南古帆船的制作手艺,快的时候半个多月做好一艘,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制作一艘88厘米的古帆船,这是他去年以来制作的第十二艘,快乐于他大概就是这样不停地做船。
现在制作的闽南古帆船模型主要分五桅和三桅两种,手艺的古老从船上隐藏的十二生肖中传递出来。船身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字,其中人们熟知的如“龙骨”,此外,还有船头的“龙眼”,帆上有“风鸡”用来指示风的方向,船头船尾处有和“兔耳”、“鸭舌”形状相似的构件,以及“马鼻”、“狗头”等,这些有趣的名字寄寓了做船人对船驶向大海后平安吉祥的祝福。
这样的古帆船不仅仅是模型,陈龙川和陈仕玖都对它有着更高的要求,船舱的推拉门可以拉开,仿如真船一样,他们的手艺不会因为模型而打一点折扣。现在有很多人慕名而来订购一艘帆船。不过,在他们看来,因为热爱古帆船而来的人并不多,很多年轻人一眼看过去很喜欢它,却不太了解这艘船有属于它的岁月,有曾经属于它的海上生涯。
地上碉堡,地下迷宫
冬日里的厦门气候反复无常,前一天还是风和日丽,谁知上岛的第二天阳光就冷清了下来。这天,我们正要从大嶝去小嶝。风大加上退潮,客船通知我们当日不再返回大嶝,要过去就只能待上一晚。正准备放弃、改天再来的时候,从岛上居民那边得知还有艘包船当天下午会返回。于是我们折返头匆匆跑回船上。
并非我和同事倒霉,这也是许多游客经历过的情景,同我们一起掉头的几位就直接回去了。前往小嶝的客船受上级指示,对天气因素考虑多,造成了一些交通不便的客观事实。
不过,站在码头等船喝西北风的一个多小时,倒也让我们初次真实感受到了岛民的艰辛,尤其是明白了何以岛上到处都在供奉着清水祖师、妈祖、风狮爷这些管水管风的神灵,这才能拼贴出海岛的另一面。
带我们游小嶝的是当地的草根诗人邱才能,一位结实的小嶝中年大叔。他带我们坐岛上的电瓶车,三分钟的光景,就到了他家。他们家的金龙餐馆正是很有小嶝特色的那种经营模式,有吃有住。一二楼吃过海鲜,楼上就是民宿。价钱也几乎是全岛统一价,双人标间120元一晚。像这样的地方岛上还有很多,随处可以见到民宿的招牌,只是吃的未必都能解决。
大小嶝虽然跟金门很像,但面积小很多,大嶝才差不多赶上小金门的面积。小嶝就更小了,只有0.88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前堡和后堡两片。邱才能家的右侧几米处邻着街道,过了街道,另一边就是后堡。前堡人家如他,多姓邱;后堡一带则以洪姓为主。这边的房子比大嶝更密集也更整齐,一排一排排开去,房与房间的小道笔直地连成一线,看不到头,这种安分的样子倒维持住了一个传统村落的形态。
坐电瓶车环游小嶝,一圈下来半小时就差不多了。小嶝的景点也颇为迷你,八闽铁树王、独木成林、美人井、三品泉,甚至邱葵故居,几乎都不占用时间。小嶝的居民也懂得,海和战地是他们最吸引人的两张王牌。
月亮湾是游人前往最多的一处景点,此处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宁静、秀美,是处避风港,平日厦门岛内和福建省内其他地方的游客会前来此处露宿、野炊,岛上也会帮助人们租借各种用具,价钱只比岛内贵二三十块钱。天气好时,还可以包船出海钓鱼。要是想大玩一场的话,不妨移步小嶝休闲渔村,全套的休闲度假服务和原汁原味的拓展基地,包您过瘾。水上小屋脚下的海水经过净化,即使到了冬日,依然碧绿如故。
在小嶝,无论你在哪里活动,都脱离不了战地这个词。除了地面一处又一处的碉堡外,小嶝的地下有一条厦门最长的人防指挥防空地道,它是地下的小嶝。这条地道建在地下十三四米的深处,起于前堡村深水码头地下室,止于后堡的后深鞍地下室,贯穿小嶝岛,蜿蜒1200多米。共有6个出口,可以到达全社区的各主要角落,宛如一座地下迷宫。当我们在地面游走时,几乎每到一处,都会被告知地下有何留存,或是附近又是哪个出口。同时,耳边时不时地听到各种与金门的往昔战事。其中一条如,当时小嶝与金门两岸在炮击对方时有各自的诀窍:往小嶝打,只要打墙准死人;要是往金门,那就是朝着长三角梅的地方打,因为金门除了这些隐秘的战壕,别无他处种三角梅。
邱才能的童年就是在战争的影子中度过的,虽然提起当年的炮战,有些人有不同的解读,在他们的解读中,金门炮战或许并没有多恐怖,但在小嶝人和大嶝人的心里,战争实实在在地发生过。在大嶝,或许还只是在战地观光园里体验战争的文字、图片记录和刺激的一面,但在海防前线的小嶝,那些现在还写在墙上的标语、留在地下的武器即便被淡忘,也始终停留在人们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