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往往是自发的,也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权益的保护,则是心灵的呵护,更需要主动意识和责任担当。我在基层做小学班主任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每天与学生打交道。我本着“有教无类”“公平施教”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从法律高度重视后进生的帮扶、转化和权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教师、学生、学校、教育和经费几个方面规定如何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看,对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是相对完备的。但是,在基层教育实践层面看,还存在许多亟需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对待加以解决。我的几点体会是:
一、让少年儿童平等享受到受教育权
这不仅包括少年儿童能否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和受教育条件,而且也与教师能否“公平施教”和“普惠施教”的实践有关,特别是在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工作方面都能够关注到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包括后进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性格天赋各异,接受能力不同,有的愿意静,有的愿意闹,有的习惯旁观思考,有的喜欢动手操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教育资源,享受知识的熏陶,同时也享受学生时代美好时光,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是教师的责任和最大追求。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直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既注重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也花精力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根据学生秉性特点因人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而不是一味追求应试成绩的“千人一孔”,更从不认为孩子“没出息”“不可教”而放弃,帮助他们实现各自不同的愿望和梦想。
二、拉近情感距离走进后进生的心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于情。”的确,情是开启人们心扉的一把钥匙,情到之处,金石为开。以情感人是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愿意与你交流,并接受你的教育,视你为朋友,向你敞开心扉。
我班有个学生受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孩子本人没有集体观念,不懂施爱,思想偏激,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总是用武力解决,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我了解到他妈妈在他三岁时就被他爸爸用武力逼出家门,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所以我就在校给予他心灵的温暖,跟他进行心灵的沟通。他逐渐地接近了我,把我当成最亲的人。有一次综合练习课上,让孩子对老师或爸爸妈妈说自己想说的话,他说:“等我长大了,有钱了,在大道上碰到王老师,就领老师去吃大餐,要是老师死了,我就把她深深地埋起来。”当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有的同学提出他用词不当,也有人说你怎么能说老师死呢?孩子们年龄小,不懂得一些自然规律,这时我就告诉同学们说,老师将来也会死的,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当时我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把我深深地埋起来,可能是我平时管他太严留下了怨恨,我就提出疑问。他回答说:“因为埋得深就不烂,我想你的时候就可以把你挖出来看看。”多么的天真无邪,浓浓的依恋之情,他当时说的话让我很感动,至今未忘。
三、加强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
在校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小,活泼好动,认知社会能力还不完备,缺少自我防范意识,加之家长和社会对于其学习成绩的期望值过高,而往往忽视其身心健康。因此,在校期间不易管理,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概率很大,尤其在边远地区这方面还比较单薄。我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在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祥和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辅导他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识,教他们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初步建立自我防范意识,就是学生的统计表格、体检结果等隐私也要注意保护,在面对特殊情况时,教师更要主动积极地保护学生免受伤害。
我班有个女生的父亲是因杀人而被判死刑,给了孩子沉重的打击,加之班里有些学生风言风语,她心里一时难以承受。我及时出来制止,并为她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平息了事态,帮助她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光。此外,对于学生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吃好穿好玩好,有的学生爱说谎,以及个别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接触等情况,我作为教师总是尽到责任义务,注意和家长沟通,及时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典型案例进行疏导,让孩子们融入积极向上的群体内,减少受不良影响的机会,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正能量”。
三十多年在基层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纯洁,也是多么脆弱,作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老师在课堂上统计学生情况时,每每问到家庭出生时,几位“黑五类”子弟面红耳赤。今天想来,也许老师不是故意的,但是老师在不经意间,给一颗幼小无辜的心灵多么大的伤害啊!作为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权益保护的意识,包括后进生自尊心的保护。这方面的工作在边远地区基层学校尤为需要加强。
一、让少年儿童平等享受到受教育权
这不仅包括少年儿童能否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和受教育条件,而且也与教师能否“公平施教”和“普惠施教”的实践有关,特别是在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工作方面都能够关注到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包括后进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性格天赋各异,接受能力不同,有的愿意静,有的愿意闹,有的习惯旁观思考,有的喜欢动手操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教育资源,享受知识的熏陶,同时也享受学生时代美好时光,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是教师的责任和最大追求。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直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既注重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也花精力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根据学生秉性特点因人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而不是一味追求应试成绩的“千人一孔”,更从不认为孩子“没出息”“不可教”而放弃,帮助他们实现各自不同的愿望和梦想。
二、拉近情感距离走进后进生的心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于情。”的确,情是开启人们心扉的一把钥匙,情到之处,金石为开。以情感人是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愿意与你交流,并接受你的教育,视你为朋友,向你敞开心扉。
我班有个学生受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孩子本人没有集体观念,不懂施爱,思想偏激,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总是用武力解决,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我了解到他妈妈在他三岁时就被他爸爸用武力逼出家门,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所以我就在校给予他心灵的温暖,跟他进行心灵的沟通。他逐渐地接近了我,把我当成最亲的人。有一次综合练习课上,让孩子对老师或爸爸妈妈说自己想说的话,他说:“等我长大了,有钱了,在大道上碰到王老师,就领老师去吃大餐,要是老师死了,我就把她深深地埋起来。”当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有的同学提出他用词不当,也有人说你怎么能说老师死呢?孩子们年龄小,不懂得一些自然规律,这时我就告诉同学们说,老师将来也会死的,这是自然规律。但是当时我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把我深深地埋起来,可能是我平时管他太严留下了怨恨,我就提出疑问。他回答说:“因为埋得深就不烂,我想你的时候就可以把你挖出来看看。”多么的天真无邪,浓浓的依恋之情,他当时说的话让我很感动,至今未忘。
三、加强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
在校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小,活泼好动,认知社会能力还不完备,缺少自我防范意识,加之家长和社会对于其学习成绩的期望值过高,而往往忽视其身心健康。因此,在校期间不易管理,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概率很大,尤其在边远地区这方面还比较单薄。我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在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祥和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辅导他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识,教他们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初步建立自我防范意识,就是学生的统计表格、体检结果等隐私也要注意保护,在面对特殊情况时,教师更要主动积极地保护学生免受伤害。
我班有个女生的父亲是因杀人而被判死刑,给了孩子沉重的打击,加之班里有些学生风言风语,她心里一时难以承受。我及时出来制止,并为她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平息了事态,帮助她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光。此外,对于学生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吃好穿好玩好,有的学生爱说谎,以及个别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接触等情况,我作为教师总是尽到责任义务,注意和家长沟通,及时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典型案例进行疏导,让孩子们融入积极向上的群体内,减少受不良影响的机会,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正能量”。
三十多年在基层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纯洁,也是多么脆弱,作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老师在课堂上统计学生情况时,每每问到家庭出生时,几位“黑五类”子弟面红耳赤。今天想来,也许老师不是故意的,但是老师在不经意间,给一颗幼小无辜的心灵多么大的伤害啊!作为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权益保护的意识,包括后进生自尊心的保护。这方面的工作在边远地区基层学校尤为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