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体裁涉及广泛的伟大作曲家,他的作品既适应广泛的艺术路线,又具有独特的俄罗斯气质和风格。本文将以作品《杜姆卡》为切入点,从其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和演奏技巧元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从多个维度加深对经典作品《杜姆卡》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杜姆卡》;背景;作品特征;演奏技巧
柴可夫斯基被誉为古典音乐界的“抒情大师”和“旋律大师”,是俄罗斯著名音乐教育家和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不论是在交响曲的创作方面,还是在舞剧歌剧音乐、钢琴作品等方面,都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如交响曲《曼弗雷德》,舞剧《胡桃夹子》,歌剧《黑桃皇后》,钢琴小品集《四季》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品。除了以上作品,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杜姆卡》也是被演奏的经典作品之一,无论是名字、节奏还是旋律上都具有突出的俄罗斯民族异域风情。
一、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创作背景
杜姆卡是斯拉夫民族的一种民间叙事歌曲。斯拉夫象征着荣耀、光彩,所以,歌词大部分是讲述英雄历史事迹,音乐风格带有惆怅和沉思的韵味。
从整体时间上看,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以19世纪70年代末为时间节点,之前统称为前期,之后则统称为后期,也是他创作到了炉火纯青的巅峰时期。他的前期作品特点倾向于对光明快乐的追求和向往,而后期大多偏向于表现沉思、深刻的悲剧性。《杜姆卡》创作于1886年,根据时间节点分析,它属于典型的晚期作品。在创作的前一年开始,柴可夫斯基在距莫斯科很近的村子里定居,在此他也正式作为指挥家走向舞台,开始国内外的演出活动。这个时期人民饱受艰苦和折磨。正是因为这种痛苦让柴可夫斯基对这一时期的黑暗统治不满和悲愤,他忧郁的内心以及他心里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的对抗,更加让他对自己的民族、自然风景、社会劳动气息、节日风俗有着不一般的热爱。《杜姆卡》这首作品中,柴可夫斯基叠加了斯拉夫民族舞曲的元素和俄罗斯民族民间曲调的特点,表达了柴可夫斯基对自己本民族满怀热血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钢琴作品。所以,整首曲子可以理解为既有“悲歌”部分,又有欢快热闹的节日氛围部分。
二、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风格特征
(一)音乐基调
这首作品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间舞蹈歌曲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了很多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整个乐曲讲究真实生活、真情实感,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主题和表达思想,给人的感觉简单又不失精彩,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深刻。再加上作曲家也在乐谱中给予了音乐术语提示,现实与浪漫结合,画面惟妙惟肖。这也是柴可夫斯基音乐里最想表达的东西。
(二)戏剧性和主题性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善于表达自己与社会、矛盾、时代等之间所交织的深切体验与理解,通过艺术的产出找到合適的语言方式,把黑暗与光明、欢乐与悲痛、现实与理想表现出来。《杜姆卡》也是如此。前面“如歌的行板”情绪低沉忧郁,仿佛是黎明前的黑暗,也很容易理解为当时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的打压。左手伴奏和弦一开始出现了拨弦的效果,左右手相互配合,声部之间流动,把气氛烘托到了最高点。中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广大人民欢快节日的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此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曲子掺杂着舞曲的风格,大量的伴奏织体变换、力度细节的控制将乐曲推向了向往节日的高潮。最后,与开头同样的旋律,降低八度左手和弦推动进行,仿佛又回到了现实生活的气氛中,力度也随之减小,声音应和有气无力。至于最后的强和弦大概是为了释放心中所有的悲愤和压抑吧。
这种部分形象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即形成了作品里鲜明的对照,有着强戏剧性和主体性的情节和转变,也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特点。
(三)曲式结构分析
从整体看作品是一个c小调的单三部,共有A—B—A’三个部分构成,属于俄罗斯古典曲式的基本结构。A部分(1—45小节)调性是c小调,作者在谱面中做了标注Andantino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速度平稳如一,情绪低沉忧郁,铺垫全曲基调。B部分(46—113小节)在整首作品的同主音大调bE大调的基础上调性相对变化移动,并出现Con anima 活泼有活力的、节奏型突出强有力的舞曲形式,与前面形成不同的形象画面,情绪活泼欢快,曲中高潮部分。A’部分(114—138小节)调性回到原始c小调,速度回到最初,气氛和情绪在此回归低落压抑的世界,全曲结束。
曲式结构详细图:
三、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演奏技巧元素
(一)旋律线条与片段的衔接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本身的抒情性,《杜姆卡》这首作品的旋律线条走向鲜明突出,婉转悠长。在个别部分音域宽广,范围扩大、起伏跌宕。
A部分1—8小节旋律线条由高声部传到了中声部,右手高声部的伴奏犹如远处传来的悲愤的诉说,与中声部相互迎合,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随着音域拓宽,第7小节低声部回到下落,节奏丰富,织体变化且密集,让情感饱满充实。
24—32小节是左手主旋律右手为伴奏的织体形式,对开头的旋律又一次演绎,与上一次不同的是33—39小节旋律线条前半部分需要左右手交替完成,并且要力度一致,重点突出线条的走向。后半部分则又换成左手旋律右手伴奏的织体,而这里的左手铺满琴键,手臂此时应有向下推的动作从而完成弹奏,再一次把旋律推向高潮,更好地向补充部分过渡。
从B部分开始,不论是从调式调性节奏、旋律还是强弱,与A部分比产生比较大的变化,从如歌变成舞曲风格。可想而知,这两部分在衔接时既要做到A部分的完全释放,又要做到B部分的线条织体把握。46—49小节旋律起伏特点像小圆圈运动,要求我们尽量把握在指尖的力度轻巧,和弦抓住连贯。舞曲性的节奏,大量的跳音、主题不同织体的变换、活跃的主题更像是所有人聚到一起跳舞的画面。 78—79小节,风格转变,Poco meno mosso稍稍转慢,旋律在高声部回旋犹如夜晚萧瑟的风,气氛下降冷静凄凉,给人神秘的感觉。旋律围绕一个点进行,仿佛作者在叹息和沉思。弹奏时手指尽量不要离开琴键,向下“推动”弹奏,注意手的行进方向突出旋律,聆听和声创造的音响效果。舞曲随着音量的降低和平稳融合来到了中间的大段华彩部分,正是这些华彩琶音为后面的大狂欢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华彩连接着B部分的前面和后面,过渡了伴奏型、走向、力度,衔接了旋律线条。在演奏时尽可能将华彩部分最大化展现,为后面的八度做衔接。华彩虽然有不一样的方式,但手指在弹奏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实现无阻碍清晰跑动。后面三组八度向上的音型从p推到了fff,开始节日最后的狂欢。伴随着主题的下行变换,来到B部分最后对抗阶段。
98—101小节,不管是旋律与伴奏,左手与右手,还是声部与声部之间都形成了对抗关系。两次连续重复,三个声部都有统一上行和统一下行的表现,形成了对比和反抗。主旋律线条在中声部和低声部瀑布式进行,强度逐渐增加,旋律明显。虽然旋律力度要大,但是不代表旋律断开,手以及手臂依然要有方向推动感,保持线条流畅。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憧憬美好和现实社会残酷压榨的矛盾和冲突。
全曲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个再现的尾声,與开头首尾呼应。它运用低八度进行主题演绎,瞬间把整个沉思压抑的气氛笼罩了回来,声音比A部分更弱,那种孤独苦闷的情绪随之而来。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把整个曲子想象成俄罗斯村庄一天的生活场景,从早上的安静到中午的狂欢,又回到晚上的寂静。展现了强烈的民族特征表现,也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热情洋溢、坚贞稳健的一面。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给人以自然、质朴、真挚的感受,他的创作让音乐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把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节奏、力度与踏板
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除旋律的不同,在节奏方面也尤为突出,毕竟节奏记录了整个作品的重音以及后续的踏板分配。俄罗斯民间歌曲和乐曲中,音乐曲调中的重拍、重音都会有规律地叠加出现。这一点在俄罗斯城市民歌中最为凸显,说到城市歌曲,18世纪以来,社会中城市的兴起使音乐也随之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联,其体裁丰富多彩,有进行曲、圆舞曲、叙事曲等等,但都是非常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特色的曲子。《杜姆卡》中也同样体现了城市歌曲的特点,还有重拍、重音规律叠加出现。比如第二部分开头小段的结尾处(60—63),运用原有的十六分音符和小连线,形成了新的切分节奏、重拍的交替,给人欢快新颖的感觉,这也充分印证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在技巧方面,除了一些音节琶音华彩的跑动,还有强和弦音程的呈现,掌握整首曲子的风格特点,舞曲节奏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关键的部分。尤其是第二部分,跳音重音的强调,以及舞曲婉转的节奏特点、主题线的突出。
柴可夫斯基对力度的把握十分细腻,部分与部分之间,既要有区分又要有衔接,曲中对力度的把握都有明确的变化,尤其是从pp到fff出现多次而且幅度大,音响对比鲜明。另外,整首曲子的踏板标注不是太多,所以,我们要根据曲子的风格特点在适当的重音位置加以踏板应用。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们在同功能和弦内可以考虑使用长踏板,而在第二部分中,踏板应该短促、快速、精准地应用。要想演奏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学会从整体看向部分,兼顾并理解部分的情感和含义,深入细致地研究每个细节。
四、结语
柴可夫斯基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大量音乐元素的使用,他将这些与西方传统交响乐成功地融合在一起,赋予了音乐活的感染力。他的音乐旋律时而奔放豪迈时而婉转暗淡,时而热情明朗时而细腻柔软。总之,这首巅峰时期的钢琴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民族风格魅力,把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把一切画面、故事、人物形象和心情的缩影都转变成音符,通过此起彼伏的音乐传递给大家,给人以自然、质朴、真挚的感受。
(作者简介:吴静雅,女,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杜姆卡》;背景;作品特征;演奏技巧
柴可夫斯基被誉为古典音乐界的“抒情大师”和“旋律大师”,是俄罗斯著名音乐教育家和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不论是在交响曲的创作方面,还是在舞剧歌剧音乐、钢琴作品等方面,都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如交响曲《曼弗雷德》,舞剧《胡桃夹子》,歌剧《黑桃皇后》,钢琴小品集《四季》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品。除了以上作品,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杜姆卡》也是被演奏的经典作品之一,无论是名字、节奏还是旋律上都具有突出的俄罗斯民族异域风情。
一、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创作背景
杜姆卡是斯拉夫民族的一种民间叙事歌曲。斯拉夫象征着荣耀、光彩,所以,歌词大部分是讲述英雄历史事迹,音乐风格带有惆怅和沉思的韵味。
从整体时间上看,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以19世纪70年代末为时间节点,之前统称为前期,之后则统称为后期,也是他创作到了炉火纯青的巅峰时期。他的前期作品特点倾向于对光明快乐的追求和向往,而后期大多偏向于表现沉思、深刻的悲剧性。《杜姆卡》创作于1886年,根据时间节点分析,它属于典型的晚期作品。在创作的前一年开始,柴可夫斯基在距莫斯科很近的村子里定居,在此他也正式作为指挥家走向舞台,开始国内外的演出活动。这个时期人民饱受艰苦和折磨。正是因为这种痛苦让柴可夫斯基对这一时期的黑暗统治不满和悲愤,他忧郁的内心以及他心里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的对抗,更加让他对自己的民族、自然风景、社会劳动气息、节日风俗有着不一般的热爱。《杜姆卡》这首作品中,柴可夫斯基叠加了斯拉夫民族舞曲的元素和俄罗斯民族民间曲调的特点,表达了柴可夫斯基对自己本民族满怀热血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钢琴作品。所以,整首曲子可以理解为既有“悲歌”部分,又有欢快热闹的节日氛围部分。
二、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风格特征
(一)音乐基调
这首作品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间舞蹈歌曲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了很多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整个乐曲讲究真实生活、真情实感,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主题和表达思想,给人的感觉简单又不失精彩,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深刻。再加上作曲家也在乐谱中给予了音乐术语提示,现实与浪漫结合,画面惟妙惟肖。这也是柴可夫斯基音乐里最想表达的东西。
(二)戏剧性和主题性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善于表达自己与社会、矛盾、时代等之间所交织的深切体验与理解,通过艺术的产出找到合適的语言方式,把黑暗与光明、欢乐与悲痛、现实与理想表现出来。《杜姆卡》也是如此。前面“如歌的行板”情绪低沉忧郁,仿佛是黎明前的黑暗,也很容易理解为当时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的打压。左手伴奏和弦一开始出现了拨弦的效果,左右手相互配合,声部之间流动,把气氛烘托到了最高点。中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广大人民欢快节日的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此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曲子掺杂着舞曲的风格,大量的伴奏织体变换、力度细节的控制将乐曲推向了向往节日的高潮。最后,与开头同样的旋律,降低八度左手和弦推动进行,仿佛又回到了现实生活的气氛中,力度也随之减小,声音应和有气无力。至于最后的强和弦大概是为了释放心中所有的悲愤和压抑吧。
这种部分形象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即形成了作品里鲜明的对照,有着强戏剧性和主体性的情节和转变,也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特点。
(三)曲式结构分析
从整体看作品是一个c小调的单三部,共有A—B—A’三个部分构成,属于俄罗斯古典曲式的基本结构。A部分(1—45小节)调性是c小调,作者在谱面中做了标注Andantino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速度平稳如一,情绪低沉忧郁,铺垫全曲基调。B部分(46—113小节)在整首作品的同主音大调bE大调的基础上调性相对变化移动,并出现Con anima 活泼有活力的、节奏型突出强有力的舞曲形式,与前面形成不同的形象画面,情绪活泼欢快,曲中高潮部分。A’部分(114—138小节)调性回到原始c小调,速度回到最初,气氛和情绪在此回归低落压抑的世界,全曲结束。
曲式结构详细图:
三、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演奏技巧元素
(一)旋律线条与片段的衔接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本身的抒情性,《杜姆卡》这首作品的旋律线条走向鲜明突出,婉转悠长。在个别部分音域宽广,范围扩大、起伏跌宕。
A部分1—8小节旋律线条由高声部传到了中声部,右手高声部的伴奏犹如远处传来的悲愤的诉说,与中声部相互迎合,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随着音域拓宽,第7小节低声部回到下落,节奏丰富,织体变化且密集,让情感饱满充实。
24—32小节是左手主旋律右手为伴奏的织体形式,对开头的旋律又一次演绎,与上一次不同的是33—39小节旋律线条前半部分需要左右手交替完成,并且要力度一致,重点突出线条的走向。后半部分则又换成左手旋律右手伴奏的织体,而这里的左手铺满琴键,手臂此时应有向下推的动作从而完成弹奏,再一次把旋律推向高潮,更好地向补充部分过渡。
从B部分开始,不论是从调式调性节奏、旋律还是强弱,与A部分比产生比较大的变化,从如歌变成舞曲风格。可想而知,这两部分在衔接时既要做到A部分的完全释放,又要做到B部分的线条织体把握。46—49小节旋律起伏特点像小圆圈运动,要求我们尽量把握在指尖的力度轻巧,和弦抓住连贯。舞曲性的节奏,大量的跳音、主题不同织体的变换、活跃的主题更像是所有人聚到一起跳舞的画面。 78—79小节,风格转变,Poco meno mosso稍稍转慢,旋律在高声部回旋犹如夜晚萧瑟的风,气氛下降冷静凄凉,给人神秘的感觉。旋律围绕一个点进行,仿佛作者在叹息和沉思。弹奏时手指尽量不要离开琴键,向下“推动”弹奏,注意手的行进方向突出旋律,聆听和声创造的音响效果。舞曲随着音量的降低和平稳融合来到了中间的大段华彩部分,正是这些华彩琶音为后面的大狂欢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华彩连接着B部分的前面和后面,过渡了伴奏型、走向、力度,衔接了旋律线条。在演奏时尽可能将华彩部分最大化展现,为后面的八度做衔接。华彩虽然有不一样的方式,但手指在弹奏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实现无阻碍清晰跑动。后面三组八度向上的音型从p推到了fff,开始节日最后的狂欢。伴随着主题的下行变换,来到B部分最后对抗阶段。
98—101小节,不管是旋律与伴奏,左手与右手,还是声部与声部之间都形成了对抗关系。两次连续重复,三个声部都有统一上行和统一下行的表现,形成了对比和反抗。主旋律线条在中声部和低声部瀑布式进行,强度逐渐增加,旋律明显。虽然旋律力度要大,但是不代表旋律断开,手以及手臂依然要有方向推动感,保持线条流畅。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憧憬美好和现实社会残酷压榨的矛盾和冲突。
全曲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个再现的尾声,與开头首尾呼应。它运用低八度进行主题演绎,瞬间把整个沉思压抑的气氛笼罩了回来,声音比A部分更弱,那种孤独苦闷的情绪随之而来。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把整个曲子想象成俄罗斯村庄一天的生活场景,从早上的安静到中午的狂欢,又回到晚上的寂静。展现了强烈的民族特征表现,也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热情洋溢、坚贞稳健的一面。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给人以自然、质朴、真挚的感受,他的创作让音乐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把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节奏、力度与踏板
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除旋律的不同,在节奏方面也尤为突出,毕竟节奏记录了整个作品的重音以及后续的踏板分配。俄罗斯民间歌曲和乐曲中,音乐曲调中的重拍、重音都会有规律地叠加出现。这一点在俄罗斯城市民歌中最为凸显,说到城市歌曲,18世纪以来,社会中城市的兴起使音乐也随之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联,其体裁丰富多彩,有进行曲、圆舞曲、叙事曲等等,但都是非常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特色的曲子。《杜姆卡》中也同样体现了城市歌曲的特点,还有重拍、重音规律叠加出现。比如第二部分开头小段的结尾处(60—63),运用原有的十六分音符和小连线,形成了新的切分节奏、重拍的交替,给人欢快新颖的感觉,这也充分印证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在技巧方面,除了一些音节琶音华彩的跑动,还有强和弦音程的呈现,掌握整首曲子的风格特点,舞曲节奏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关键的部分。尤其是第二部分,跳音重音的强调,以及舞曲婉转的节奏特点、主题线的突出。
柴可夫斯基对力度的把握十分细腻,部分与部分之间,既要有区分又要有衔接,曲中对力度的把握都有明确的变化,尤其是从pp到fff出现多次而且幅度大,音响对比鲜明。另外,整首曲子的踏板标注不是太多,所以,我们要根据曲子的风格特点在适当的重音位置加以踏板应用。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们在同功能和弦内可以考虑使用长踏板,而在第二部分中,踏板应该短促、快速、精准地应用。要想演奏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学会从整体看向部分,兼顾并理解部分的情感和含义,深入细致地研究每个细节。
四、结语
柴可夫斯基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大量音乐元素的使用,他将这些与西方传统交响乐成功地融合在一起,赋予了音乐活的感染力。他的音乐旋律时而奔放豪迈时而婉转暗淡,时而热情明朗时而细腻柔软。总之,这首巅峰时期的钢琴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民族风格魅力,把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把一切画面、故事、人物形象和心情的缩影都转变成音符,通过此起彼伏的音乐传递给大家,给人以自然、质朴、真挚的感受。
(作者简介:吴静雅,女,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