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公共艺术,长期对城市中久居的人和暂居的旅客开放,是建立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的城市艺术品也成为了一种引领城市风潮的公共艺术。引入了数字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的城市公共艺术,有别于传统的雕塑或壁画等大型艺术品,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现在非常热门的数字城市公共艺术有交互艺术、动力与光影雕塑、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本文将关注全息影像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创新与应用,体现出艺术的新力量。
关键词:公共艺术;全息影像;数字化;新媒材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151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在电影院中观看3D电影,在家中玩AR游戏,数字科技为我们带来精彩绝伦的视觉体验和方便快捷的生活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也走进了艺术领域,正在变革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带给人们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认知。全息影像,结合了交互技术,让人们能够与艺术品间形成现实与虚拟间的互动。
1 全息影像概述
1947年,匈牙利人丹尼斯·盖博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提出了全息影像技术的概念。之后,这一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光源不“统一”的限制,停滞了十年。1960年,随着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使用激光制作全息图,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步入正轨。
全息影像是一种特殊的成像技术,分成两步骤,第一步骤是记录全息图,第二步骤是再现对象。
2 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中的优点
2.1 空间延展性
公共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公共空间,艺术家在创作前就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大小、形状、是否开放等因素。在没有应用全息影像的时代,艺术家大多会选择做传统的艺术品,方便控制成本、人力的投入以及艺术品最终呈现的效果。
许多著名的公共艺术品都是艺术家投入了大量金钱和人力才实现了最终的艺术效果,如德国的《包裹国会大厦》,创作者克里斯夫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背上了几百万的债务,才最终呈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公共艺术作品。
当全息影像技术应用进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中时,创作者不需要再准备高昂的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只需要购买清晰的投影设备,就能在建筑物表面呈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如艺术家布莱恩·一诺利用全息影像技术为悉尼歌剧院披上了华丽的外袍——七千七百万幅绘画。
2.2 載体的多样性
全息影像能够完成再见对象,主要是依赖高清的投影仪器,它的成像载体不局限于影幕或墙,任何立体的物体都能变成成像载体。艺术家可以在大型建筑物的外墙投影成像,也可以在山上或树上成像。例如法国艺术家克雷蒙特为柬埔寨做的一个旅游宣传艺术作品,选择用一棵古老的大树作为全息影像的成像载体,茂密的树木提供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载体。这幅艺术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简朴找作为一个宗教国家的神秘,带给观赏者既神秘又震撼的视觉冲击。艺术家运用丰富的成像载体,搭配韵律变化多样的音乐,带给了公共艺术颠覆性的改变。
2.3互动性
全息影像应用于公共艺术上的最大优势是让艺术和观赏者形成互动交流,让观赏者参与进艺术作品中,感受艺术的变换。许多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加入全息影像、互动和虚拟装置,如杰弗瑞·肖在为卡尔斯鲁厄的ZKM艺术和媒体中心的开幕式上,设计了一个可以现场运算的数位影音,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用一个木偶身上的投影装置在四周的白色墙壁上投影出绚烂、高清的动画场景。这些动画场景并不是实现设计好的,而是由房间中木偶身上的程序编写软件现场运算,即刻生成多姿绚烂的动画场景和悠扬动听的音乐。当观众走进一个四周只有白色墙壁的房间时,一定会充满了好奇,会四下寻找艺术品的下落。当他们戴上3D眼镜后,他们就会置身全息影像的神奇世界,感受现实与虚拟交错的神秘世界。
3 国内公共艺术中全息影像的应用情况
3.1 国内案例的简介
(1)上海世博会杭州馆
上海世博会杭州馆的全息影像装置采用了玻璃和全透明高清投影膜作为介质,为游客在展览馆的入口处既可以观赏到石门,又可以观赏到紧邻大海的窗户。观众可以在全息影像投影屏上看到展览馆中的展品。
(2)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
上海世博会的城市生命馆由中国美院团队全权负责,他们从提出概念到调研素材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中国美院团队认为,城市不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的结合,不应该是文化的荒漠,而应该是充满科技文化的新生命体。科技带给城市焕然一新的面貌,让城市成为一个血脉喷张的生命体。全息影像技术正是一项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丰富了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滋养整个城市的是五个核心要素,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国美院团队想到,火车站所有人流汇聚的地方,它伴随着城市中人们的相聚与别离,是一个城市生命的起始。于是,中国美院团队将车展作为城市生命观的开篇概念,体现城市文明的交流汇聚。
通过挖掘的大量元素,美院团队设计出了“活力车站”这样一个区域,展现出了现代公共艺术与全息影像技术结合后的天马行空,为观赏者创造出了一个具有震撼感觉的视听空间。“活力车站”的情境中,设计团队实现了从单视角媒介向多维媒介的转变与跨越,打破了物理空间对人体观感的限制于羁绊。在全息影像的情境中,火车不再是具体的交通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4 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弊端
4.1 受到空间环境和光线的限制
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得以应用,必须具备环境条件,创作场地必须足够开阔,光线效果越暗越好。因为自然光线越亮,那么全息影像的成像效果就越差,公共艺术的展现能力和互动能力就越差。所以,大量的全息影像技术都只能在室内完成或者夜晚的室外完成。目前,为了突破光线的限制,已经有了空气雾幕立体成像技术、激光成像技术。但是这些成像技术还并不成熟,不能在大范围的公共空间清晰成像,所以还不能得到推广。
4.2受到器材和技术的限制
当一项新的技术出现时,它的器材都是非常稀有且昂贵的。例如,等离子彩电刚进入中国时,一台55寸的电视机的价格是16万,大约是现在一台同规格电视机价格的30倍。全息投影所需的设备成本就更加昂贵了。如果想要在大型公共场所呈现出巨幅全息投影的画面,必须投入足够高的资金去购买投影设备和成像材质。另外,由于全息影像技术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才短短十二年,许多技术都不成熟,很多成像技巧也比较单一。
4.3跨领域协作
全息影像技术的成功实现,不能依赖于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家,还需要其他技术性人才,如交互设计人才、动画设计人才等。因此,完成一个利用了全息影像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组织协调一个庞大的团队,统一各团队的设计意见。
5 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对艺术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充满科技色彩。艺术家表现艺术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开始在艺术创作中加入代表着现代科技的全息影像。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这种结合让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碰,而是可以与观赏者产生互动,因为有了观赏者的加入,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具有生机、活力。从艺术作品的观赏者角度出发,观赏富有互动性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等同于他们在与一座城市千百年的历史与辉煌做交流,感受一座城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随着越来越多设计师对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有趣的艺术作品随之诞生。在未来,全息影像技术在公共艺术领域必然会继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庄凯凯. 游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14.
[2]李圆圆.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旅游景点公共艺术结合全息影像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3]景育民.新城市映像——吕品昌公共艺术作品《鄱湖日出》解读[J].美术研究,2016(03):123-124+129.
[4]王来阳.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J].雕塑,2015(02):64-67.
[5]王峰,过伟敏.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媒材与空间探寻[J].装饰,2010(11):104-105.
关键词:公共艺术;全息影像;数字化;新媒材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151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在电影院中观看3D电影,在家中玩AR游戏,数字科技为我们带来精彩绝伦的视觉体验和方便快捷的生活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也走进了艺术领域,正在变革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带给人们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认知。全息影像,结合了交互技术,让人们能够与艺术品间形成现实与虚拟间的互动。
1 全息影像概述
1947年,匈牙利人丹尼斯·盖博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提出了全息影像技术的概念。之后,这一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光源不“统一”的限制,停滞了十年。1960年,随着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使用激光制作全息图,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步入正轨。
全息影像是一种特殊的成像技术,分成两步骤,第一步骤是记录全息图,第二步骤是再现对象。
2 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中的优点
2.1 空间延展性
公共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公共空间,艺术家在创作前就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大小、形状、是否开放等因素。在没有应用全息影像的时代,艺术家大多会选择做传统的艺术品,方便控制成本、人力的投入以及艺术品最终呈现的效果。
许多著名的公共艺术品都是艺术家投入了大量金钱和人力才实现了最终的艺术效果,如德国的《包裹国会大厦》,创作者克里斯夫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背上了几百万的债务,才最终呈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公共艺术作品。
当全息影像技术应用进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中时,创作者不需要再准备高昂的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只需要购买清晰的投影设备,就能在建筑物表面呈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如艺术家布莱恩·一诺利用全息影像技术为悉尼歌剧院披上了华丽的外袍——七千七百万幅绘画。
2.2 載体的多样性
全息影像能够完成再见对象,主要是依赖高清的投影仪器,它的成像载体不局限于影幕或墙,任何立体的物体都能变成成像载体。艺术家可以在大型建筑物的外墙投影成像,也可以在山上或树上成像。例如法国艺术家克雷蒙特为柬埔寨做的一个旅游宣传艺术作品,选择用一棵古老的大树作为全息影像的成像载体,茂密的树木提供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载体。这幅艺术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简朴找作为一个宗教国家的神秘,带给观赏者既神秘又震撼的视觉冲击。艺术家运用丰富的成像载体,搭配韵律变化多样的音乐,带给了公共艺术颠覆性的改变。
2.3互动性
全息影像应用于公共艺术上的最大优势是让艺术和观赏者形成互动交流,让观赏者参与进艺术作品中,感受艺术的变换。许多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加入全息影像、互动和虚拟装置,如杰弗瑞·肖在为卡尔斯鲁厄的ZKM艺术和媒体中心的开幕式上,设计了一个可以现场运算的数位影音,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用一个木偶身上的投影装置在四周的白色墙壁上投影出绚烂、高清的动画场景。这些动画场景并不是实现设计好的,而是由房间中木偶身上的程序编写软件现场运算,即刻生成多姿绚烂的动画场景和悠扬动听的音乐。当观众走进一个四周只有白色墙壁的房间时,一定会充满了好奇,会四下寻找艺术品的下落。当他们戴上3D眼镜后,他们就会置身全息影像的神奇世界,感受现实与虚拟交错的神秘世界。
3 国内公共艺术中全息影像的应用情况
3.1 国内案例的简介
(1)上海世博会杭州馆
上海世博会杭州馆的全息影像装置采用了玻璃和全透明高清投影膜作为介质,为游客在展览馆的入口处既可以观赏到石门,又可以观赏到紧邻大海的窗户。观众可以在全息影像投影屏上看到展览馆中的展品。
(2)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
上海世博会的城市生命馆由中国美院团队全权负责,他们从提出概念到调研素材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中国美院团队认为,城市不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的结合,不应该是文化的荒漠,而应该是充满科技文化的新生命体。科技带给城市焕然一新的面貌,让城市成为一个血脉喷张的生命体。全息影像技术正是一项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丰富了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滋养整个城市的是五个核心要素,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国美院团队想到,火车站所有人流汇聚的地方,它伴随着城市中人们的相聚与别离,是一个城市生命的起始。于是,中国美院团队将车展作为城市生命观的开篇概念,体现城市文明的交流汇聚。
通过挖掘的大量元素,美院团队设计出了“活力车站”这样一个区域,展现出了现代公共艺术与全息影像技术结合后的天马行空,为观赏者创造出了一个具有震撼感觉的视听空间。“活力车站”的情境中,设计团队实现了从单视角媒介向多维媒介的转变与跨越,打破了物理空间对人体观感的限制于羁绊。在全息影像的情境中,火车不再是具体的交通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4 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弊端
4.1 受到空间环境和光线的限制
全息影像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得以应用,必须具备环境条件,创作场地必须足够开阔,光线效果越暗越好。因为自然光线越亮,那么全息影像的成像效果就越差,公共艺术的展现能力和互动能力就越差。所以,大量的全息影像技术都只能在室内完成或者夜晚的室外完成。目前,为了突破光线的限制,已经有了空气雾幕立体成像技术、激光成像技术。但是这些成像技术还并不成熟,不能在大范围的公共空间清晰成像,所以还不能得到推广。
4.2受到器材和技术的限制
当一项新的技术出现时,它的器材都是非常稀有且昂贵的。例如,等离子彩电刚进入中国时,一台55寸的电视机的价格是16万,大约是现在一台同规格电视机价格的30倍。全息投影所需的设备成本就更加昂贵了。如果想要在大型公共场所呈现出巨幅全息投影的画面,必须投入足够高的资金去购买投影设备和成像材质。另外,由于全息影像技术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才短短十二年,许多技术都不成熟,很多成像技巧也比较单一。
4.3跨领域协作
全息影像技术的成功实现,不能依赖于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家,还需要其他技术性人才,如交互设计人才、动画设计人才等。因此,完成一个利用了全息影像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组织协调一个庞大的团队,统一各团队的设计意见。
5 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对艺术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充满科技色彩。艺术家表现艺术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开始在艺术创作中加入代表着现代科技的全息影像。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这种结合让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碰,而是可以与观赏者产生互动,因为有了观赏者的加入,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具有生机、活力。从艺术作品的观赏者角度出发,观赏富有互动性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等同于他们在与一座城市千百年的历史与辉煌做交流,感受一座城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随着越来越多设计师对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有趣的艺术作品随之诞生。在未来,全息影像技术在公共艺术领域必然会继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庄凯凯. 游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14.
[2]李圆圆.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旅游景点公共艺术结合全息影像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3]景育民.新城市映像——吕品昌公共艺术作品《鄱湖日出》解读[J].美术研究,2016(03):123-124+129.
[4]王来阳.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J].雕塑,2015(02):64-67.
[5]王峰,过伟敏.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媒材与空间探寻[J].装饰,2010(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