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低学段的学生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部编教材以此为依据并进行了改革,在文本中编排了有趣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小诗等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阅读中感悟读书的快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用好文本中的阅读材料,给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使之爱读、会读、乐读,在读书中不断的提升学习的能力,不断的提高语文素养。
一、用好教材,激发读书的兴趣
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少,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小学时,很少阅读全文字的书;在阅读中,多半是听故事,看动画故事,在他们中还没有一定的读书习惯。要求他们认真、专注的阅读课外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尤为重要。部编文本中的阅读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仅趣味性强,故事生动有趣,深得学生的喜爱。形式上灵活多样,对提高阅读的能力提供了训练的平台。在教学中,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转化为用好教材。
例如:单元一《我爱阅读》中的《笋芽儿》阅读指导。这篇课文生字多,儿化音多,学生朗读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朗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分小组读一读,和同桌一起读,和老师一起读。其次,引导学生抓住笋芽儿勇敢的钻出泥土的动作进行表演读,学生边读老师边进行绘画,把笋芽儿钻出泥土的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在欢乐、有趣中进行阅读。兴趣盎然,课中情景久久不忘。用好教材,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调动学生爱读书的热情,促进读书习惯的形成。
二、借助教材,教给读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低学段的学生在读书时,缺乏耐性,没有形成良好的专注力,其原因就是不懂得为什读书?怎样读书?部编教材就给我们搭建了指导阅读的良好平台。教学中,我们借助教材,运用阅读平台,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引领学生广泛的开展阅读,全面的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例如:文本中《快乐读书吧》。我们就文本内容教学生要会看目录。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书本目录的作用,懂得在读书时可通过目录了解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通过目录选择自己想先要了解的故事读一读,再读其它的故事。這样,学生不仅对读书充满乐趣,还学会选择读自己喜爱的书。其次,我们还教会学生读书的小方法:小声读、默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读,遇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读。
三、运用教材,拓展阅读的范围
阅读内容不能仅限于文本,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运用好教材,把课外阅读较好地运用到学习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课。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学生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对雷锋了解甚少,对雷锋精神理解不够。课前,我们利用午会课组织学生读《雷锋》的故事,课后,和家长讲故事。通过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其次,我们可根据单元课程编排内容,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的阅读。如:单元五主题是以古代寓言故事、现代生活故事为内容,课后,布置学生读读寓言故事及反映生活的童话故事。以学带读,拓展了课外阅读,丰富了课外知识,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促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结合教材,延伸课外阅读
让低学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孩子自觉行为的约束,需要老师与家长长期的坚持与配合,需要我们耐心的陪伴,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尽早形成。因此,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的阅读活动的需要,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共同完成课外阅读,更好地督促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更能感到亲子阅读的乐趣与快乐。例如:每单元中的《我爱阅读》的教学活动。课文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课上老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课后就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进一步的朗读巩固。孩子与家长可进行表演读、提问的形式朗读、孩子自主诵读等形式,用读书的氛围感染孩子读书的热情。其次,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让孩子每天都有读书的任务,督促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课外阅读。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感受读书的快乐。在读书中,增强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好书伴随学生的成长,让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用好教材,激发读书的兴趣
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少,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小学时,很少阅读全文字的书;在阅读中,多半是听故事,看动画故事,在他们中还没有一定的读书习惯。要求他们认真、专注的阅读课外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尤为重要。部编文本中的阅读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仅趣味性强,故事生动有趣,深得学生的喜爱。形式上灵活多样,对提高阅读的能力提供了训练的平台。在教学中,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转化为用好教材。
例如:单元一《我爱阅读》中的《笋芽儿》阅读指导。这篇课文生字多,儿化音多,学生朗读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朗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分小组读一读,和同桌一起读,和老师一起读。其次,引导学生抓住笋芽儿勇敢的钻出泥土的动作进行表演读,学生边读老师边进行绘画,把笋芽儿钻出泥土的过程展现出来。学生在欢乐、有趣中进行阅读。兴趣盎然,课中情景久久不忘。用好教材,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调动学生爱读书的热情,促进读书习惯的形成。
二、借助教材,教给读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低学段的学生在读书时,缺乏耐性,没有形成良好的专注力,其原因就是不懂得为什读书?怎样读书?部编教材就给我们搭建了指导阅读的良好平台。教学中,我们借助教材,运用阅读平台,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引领学生广泛的开展阅读,全面的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例如:文本中《快乐读书吧》。我们就文本内容教学生要会看目录。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书本目录的作用,懂得在读书时可通过目录了解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通过目录选择自己想先要了解的故事读一读,再读其它的故事。這样,学生不仅对读书充满乐趣,还学会选择读自己喜爱的书。其次,我们还教会学生读书的小方法:小声读、默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读,遇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分享读。
三、运用教材,拓展阅读的范围
阅读内容不能仅限于文本,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运用好教材,把课外阅读较好地运用到学习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课。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学生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对雷锋了解甚少,对雷锋精神理解不够。课前,我们利用午会课组织学生读《雷锋》的故事,课后,和家长讲故事。通过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其次,我们可根据单元课程编排内容,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的阅读。如:单元五主题是以古代寓言故事、现代生活故事为内容,课后,布置学生读读寓言故事及反映生活的童话故事。以学带读,拓展了课外阅读,丰富了课外知识,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促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结合教材,延伸课外阅读
让低学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孩子自觉行为的约束,需要老师与家长长期的坚持与配合,需要我们耐心的陪伴,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尽早形成。因此,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的阅读活动的需要,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共同完成课外阅读,更好地督促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更能感到亲子阅读的乐趣与快乐。例如:每单元中的《我爱阅读》的教学活动。课文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课上老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课后就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进一步的朗读巩固。孩子与家长可进行表演读、提问的形式朗读、孩子自主诵读等形式,用读书的氛围感染孩子读书的热情。其次,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让孩子每天都有读书的任务,督促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课外阅读。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感受读书的快乐。在读书中,增强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好书伴随学生的成长,让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