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厂退休职工黄玉坤老人,患有慢性骨髓炎,手指关节处的病灶,至今未能痊愈,由于经常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现对它产生了耐药性,故而疗效较差。后来医生给他改用了一种叫做克林霉素的抗生素,说是可以对付青霉素所产生的耐药菌,而且此药在骨组织中的浓度高。应用以后疗效确实不错,症状明显缓解,疼痛减轻,脓性分泌物也少了,老人当然很高兴。可是用到第9天时却出现了新的症状,连着多日出现恶心呕吐,频频腹泻并伴有腹痛,大便呈稀水样,还带有粘液,弄得他日夜不得安宁,苦恼不堪,实在是挺不住了,只得再次到医院找医生。
医生在问明情况和对其检查后分析,这是一种药源性不良反应,因为根据临床的实际应用后发现,克林霉素对一些患者能导致发生伪膜性肠炎,而且发生率也较高,据医学统计资料统计占2%~10%,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患者。医生告诉老人这不是平常的痢疾、拉肚子,而是由于用药所引起的,只得停用克林霉素,改用其他的窄谱抗生素,同时给予补充输液等支持疗法,几天后腹泻终于止住了。
克林霉素又名氯林可霉素,或称氯洁霉素,是一种疗效很不错的抗生素,它并非是泻药,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能使一部分患者用后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其实,类似这种副作用的药物还真的不少,权且将其称之为不是泻药的“泻药”吧。
抗生素类药品中,能导致患者腹泻的比较多,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红霉素、曲古霉素、光辉霉素、新生霉素、灰黄霉素等以及磺胺类药品。其中口服氨苄青霉素给药一周后,腹泻的发生率可达11%左右,其发生率的高低与服用的剂量有关,每日服用2克以上,发生率则较高。口服四环素,服药时间较长,出现伪膜性肠炎亦很常见,临床上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仅有腹泻症状,而无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二是腹泻伴有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恶心、剧烈呕吐、中上腹部疼痛、水样泻不止等,一般多是出现在用药多日后;三是小肠粘膜坏死,严重中毒症状乃至发生中毒性休克。另如抗结核药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为强效抗生素,是抗结核病的重要药品,但有4%左右的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品中,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如普奈洛尔(心得安)等,可促使胃肠运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就是常见的并发症。长期服用利血平、甲基多巴,也会导致腹泻。接受胍乙啶治疗的患者,约有2/3的人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
利尿药中的速尿、利尿酸、安体舒通,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毒甙、地高辛,降脂药中的安妥明、消胆安等,长期应用,皆可致腹泻,胃肠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都较常见。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酶抑宁,能促进肠蠕动而引起腹泻。抗肠道阿米巴药喹碘仿、双碘喹啉、卡巴胂等,因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引起肠蠕动增加,故有半数用药者会发生腹泻。另外,还有抗肠道寄生虫药甲苯咪唑,抗甲状腺药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抗躁狂症药碳酸锂,以及某些抗组胺药的长时期应用,抗癌药氨甲蝶呤、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都可导致发生腹泻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许多药物都有引起腹泻的副作用,故当你在生病用药的时候,如果事先对该药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就能够正确地判断是不是药源性因素造成的。所以说,不单是泻药能产生泻下的作用,而某些不是泻药的药品也能导致腹泻,切不可盲目使用止泻药来止泻,或者误将其当成痢疾来治疗,因为这不但会事与愿违,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停用引起腹泻的药物,另选作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腹泻也就自然不会再出现了。
医生在问明情况和对其检查后分析,这是一种药源性不良反应,因为根据临床的实际应用后发现,克林霉素对一些患者能导致发生伪膜性肠炎,而且发生率也较高,据医学统计资料统计占2%~10%,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患者。医生告诉老人这不是平常的痢疾、拉肚子,而是由于用药所引起的,只得停用克林霉素,改用其他的窄谱抗生素,同时给予补充输液等支持疗法,几天后腹泻终于止住了。
克林霉素又名氯林可霉素,或称氯洁霉素,是一种疗效很不错的抗生素,它并非是泻药,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能使一部分患者用后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其实,类似这种副作用的药物还真的不少,权且将其称之为不是泻药的“泻药”吧。
抗生素类药品中,能导致患者腹泻的比较多,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红霉素、曲古霉素、光辉霉素、新生霉素、灰黄霉素等以及磺胺类药品。其中口服氨苄青霉素给药一周后,腹泻的发生率可达11%左右,其发生率的高低与服用的剂量有关,每日服用2克以上,发生率则较高。口服四环素,服药时间较长,出现伪膜性肠炎亦很常见,临床上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仅有腹泻症状,而无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二是腹泻伴有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恶心、剧烈呕吐、中上腹部疼痛、水样泻不止等,一般多是出现在用药多日后;三是小肠粘膜坏死,严重中毒症状乃至发生中毒性休克。另如抗结核药利福平(甲哌利福霉素)为强效抗生素,是抗结核病的重要药品,但有4%左右的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品中,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如普奈洛尔(心得安)等,可促使胃肠运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就是常见的并发症。长期服用利血平、甲基多巴,也会导致腹泻。接受胍乙啶治疗的患者,约有2/3的人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
利尿药中的速尿、利尿酸、安体舒通,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毒甙、地高辛,降脂药中的安妥明、消胆安等,长期应用,皆可致腹泻,胃肠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都较常见。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酶抑宁,能促进肠蠕动而引起腹泻。抗肠道阿米巴药喹碘仿、双碘喹啉、卡巴胂等,因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引起肠蠕动增加,故有半数用药者会发生腹泻。另外,还有抗肠道寄生虫药甲苯咪唑,抗甲状腺药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抗躁狂症药碳酸锂,以及某些抗组胺药的长时期应用,抗癌药氨甲蝶呤、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都可导致发生腹泻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许多药物都有引起腹泻的副作用,故当你在生病用药的时候,如果事先对该药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就能够正确地判断是不是药源性因素造成的。所以说,不单是泻药能产生泻下的作用,而某些不是泻药的药品也能导致腹泻,切不可盲目使用止泻药来止泻,或者误将其当成痢疾来治疗,因为这不但会事与愿违,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停用引起腹泻的药物,另选作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腹泻也就自然不会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