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新课程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成败在校长,强调的就是学校领导力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进入新课程,使学校在多变的现实社会里,面临“左右为难,内外交困”的尴尬、教育评价与教育实践错位以及教师角色、教学方法等诸多考验,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加以应对。换句话说,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引领学校新课程发展的领导班子,除了具备一般的领导能力外,更需要增加一系列新的要素: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改变置于首当其冲的位置;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必须将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必须将课程改革的要求与传统教学进行衔接;必须进行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等等。尤其需要学校领导者对自己面对新课程的领导力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判断自己的领导理念和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能否实现有效的领导。上述这些,正是当今新课程亟待提升的学校领导力。
所谓领导,应该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领,就是领着大家干,含有示范作用;一个是导,就是指导大家干,还有说服作用。领导力就是领导者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在示范和说服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组织能力、影响能力,它包括领导者的言行、要求,以及领导者自身的品格等引起被领导者做出积极反应的感召力量。领导力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思想。
那么,如何提升学校领导力呢?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实施校本管理,提升决策力
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强调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和策略,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办学效益。
第一、加强校本管理已成为推进新课改、提升学校决策力的应有之义。学校管理机制与新课程的理想实施、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已经提出了如何实施校本管理,特别是推进课程领导以促进课程实现的问题。改变只为追求眼前效果而忽视远期发展的办学做法,从流于盲目、无序,为实施而实施的管理运作状态,转为重视研究学校的现状、水平,发现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的起点与目标,制订发展的策略与步骤,积极推进学校新课程,并通过各项有效的管理改革来确保新课程的贯彻落实,形成有层次、有控制、有序化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第二、思想力影响着人的决策力。如何在学校工作中不断丰富办学理念,并以这种理念为先导,提升各项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是考量学校管理人员领导力的最根本的方面。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的一种全面、深刻的变革,它将人们引入一个许多人都不曾熟悉的“新境界”,它所涉及的目标团体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相关的社会团体或单位,甚至还包括学生的家长。课程改革目标对象数量之大,素质相差悬殊之大,无不昭示着我们必须把思想引领放在课程改革的首位。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许多功利色彩:在办学目标上,只是把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者是考试的各种率的程度,作为学校的目标,组织学校的教育活动;在工作抓法上,好大喜功、弄虚作假、争分夺奖,冲淡了学校育人的功能;在对学校领导的认同上,把升学率高的、没有安全责任事故的、没有人举报乱收费的,作为评判标准。在新课改日益推进的今天,我们不应该追求规模而应追求品味,不搞规模扩张而是精细化管理,要更加重视学校的精神内涵,让学校更富有诗意而不是更浮躁和更功利。因此,我校提出了“创全面发展之优,示个性教育之范”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
我们运用系统的层级原理,对上述办学理念从工作价值层面给予诠释在教学观上,我们强调“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学教结合、互教互学”;在学生观上,我们强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切每一位学生的需要,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赏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在课程观上,我们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它具有多样性、生成性、交互性和选择性;在质量观上,我们强调质量是今天的、更是明天的,不能牺牲学生的求知欲来单纯地追求今天的分数。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五改”:一是改重少数尖子为面向全体,在教学管理中做到“四个面向”,即面向每个年级,面向每个班级,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二是改过重负担为适量负担。学校刚性规定“四不”、“四控制”:不分快慢班,不加班加点,不滥发资料,不为难学生;控制周课时总量,控制资料,控制考试次数,控制考试难度。三是改单一课程设置为综合课程体系。活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优化环境课程、实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在活动中学会自控,自由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做人,和谐发展;在实践中学会创造,全面发展。四是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到“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的转变。五是改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将过去的领导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和分数至上改变为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的评估办法。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校本管理的效能。
首先,是组织体制的创新。一个有序、科学的课改组织系统是学校课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围绕新课改重新整合成更佳组合,促进运行机制自我完善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必须缩短组织框架的垂直控制,扩展水平协调,实行分权化、参与型的扁平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更多地利用人力资源,更快地作出反应,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是课程管理机制的创新。随着课改的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应是民主的领导,可由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校长、行政人员组成,共同建构课程的计划、执行和评价。在课程内容上源于学生需要,服务于学生需要,逐步建立比较系统的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再次,是评价考核机制的创新。对学生评价,不只是学习成绩,而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程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等;对教师评价,思想政治品质、教育思想、文化知识素质、执教能力、教学方法、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效果等。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学校管理者组成多元评价主体。强调诊断性、反思性、多侧面、多形态、动态化的评价标准。
最后,是决策机制的创新。决策应贯穿校本管理的全过程,推进新课程,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决策。我们要树立科学决策意识,持严肃、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 的管理、判断能力,彻底摈弃随心所欲,朝令夕改;我们要民主决策,以人为本,拉进决策参与者、执行者的平等地位,依靠集体,群策群立;我们要重视学生家长、社区的决策参与,切实加强“家长委员会”与社区组织的作用,定期向他们通报有关决策、事项,听取意见,甚至吸收他们和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二、重建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凝聚力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与协调,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引导人的目标和激励人的机制。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管理的秘诀是尊重,制度的核心是真爱。只有严格的管理是不完整的管理,惟有在了解、信任的基础上,给教师、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用尊重、关爱、赏识去唤醒内心和激发潜能,这才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人性的、逼近本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就不可能有课改目标的真正实现。我们必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从管住学生到相信学生的转变。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管住”学生,以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而是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创造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得到主动的发展。
我们必须废止僵化的学生管理的条条框框,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提高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过去,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上存在着一些背离教育宗旨的做法:思想管理重灌输,日常管理重惩罚,生活管理“保姆式”。我们必须变训导为服务,搭建各类发展的平台,努力营造适合学生自由健康发展的软环境;变告知为历练,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究中发展”;变问责为协商,在冲突出现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严重违纪事件的处理中让学生参与,在重大活动的安排中听取学生的意见。
我们还要开放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图书馆全天开架借书、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实验、体育组对学生开放全部器材、校园网对学生开放所有教育信息、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教师办公室和校长室对学生开放。开放的举措必然促进新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模式的诞生。
第二,从监督教师到关注教师的转变。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管理,让教师感受到实现个人自身价值与实施学校发展的目标是息息相关的。包括学校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考核条例、奖惩办法等方面,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让教师理解你的方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体现教师的价值,促进发展。
回顾我们过去对教师的管理,大多是监督有余、关怀不足;即使是关怀,也是表层有余、深层不足。我们应该围绕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对教师管理的有关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学校有效领导力源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管理观。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管束”、“要求”和“制约”,而应该有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
我们学校曾收到了一件十多人联名提出的言辞激烈的提案:学校实行“坐班制”,把我们当猪一样管理。每天要早请示、晚汇报,中间还派专人巡视考勤,这简直是对我们教师身心健康的迫害。难道教师的工作只是8小时吗?我们强烈希望取消坐班制。我们都知道,实行教师坐班制可以保证一天始终有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简单的管、卡、压的管理手段,实际上教师多在消极抵抗,签到而“不作为”,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只管其身、不理其心的管理工作又有什么意义?于是,我们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只是规定上、下班时间,不明确规定是否必须“坐班”,而是因人、因时而异,采取不同的要求。我们不设签到簿,而是通过营造一个人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人人在比、学、赶、帮、超的合作竞争中自觉地准时或提前到岗,对于家里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时间处理的,可以在不影响上课和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告知考勤负责人,在两个小时内离岗处理,不计假。“弹性工作制”既尊重教师的自由,又保持了教师职业奉献性特点,严谨而不失灵活,规范而不死板,使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学校管理者那种理性而不失温情的关怀,使他们在工作与生活、精神与物质、高尚与世俗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从而使人性化取向落实在平稳有序的整体环境之中。
第三,从结果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课改新理念提倡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是否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准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将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难度(学生的入学成绩优劣、班级人数的多少、科任教师达配的强弱程度共同构成了工作难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能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趋势(非智能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中强调教师的自评,倡导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强调评价结果的人文关怀性,而不是以奖惩为终极目的。
要建立适合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评价机制,由单纯绩效评价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创建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把工作计划与总结、教研成果、教学案例分析、自我反思记录、教学日记、多主体评价记录等相关资料收集装袋,以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在评价主体上,建立校内外的,综合性的,由家长、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重视评价中对话与交流,让教师从多个方面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要不断修订和完善旨在加强学校管理的目标导向机制、教科研动力机制、名师激励机制和质量考核、师德评价机制。
“名师”既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评价,又会在校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了“名师培养”制度,以此壮大我校“一流教师队伍”群体,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采取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办法,每两年评选10名校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并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在动态的管理中既重视终端绩效的考核,更注重平时过程的管理,用发展的眼光,使整个教师队伍互补性、协调性、内聚力更强,效率更高,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方向和机遇。
三、唤醒沉睡的教、学方式,增强 战斗力
“没有课堂便没有学校”,一语中的。衡量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否具有战斗力,就看她是否牢牢抓住了教与学,是否唤醒了教、学的新方式。有三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抓课程,必须以新课程的执行力为关键。
课程执行力是影响新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领导力不是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在有效能的组织行为当中产生的。校长在发挥课程领导力时,往往都是从整个学校的观点来着眼,但是,整体观点的收效离不开组织的执行力,否则,再好的课程构想也难以实现。我们说,校长应该是课程领导者,教研组长应该是学科领导者,教师应该是课程开发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原来以教学事务为主要责任的教务主任,要迅速转变角色,肩负起课程领导的重要任务,或者说,改“教务主任”为“教导主任”,改“教导处”为“教学处”,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评估与修改等工作,统领学校各种课程活动的开展。变封闭式的人员构成为开放性的角色参与,是当前中小学组织变革的重要任务。当然,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名称的更换,更重要的是角色、职责、任务与作用的重新定位。我们还要通过鼓励与促进学校各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积极而开放的学校氛围,建立学校课程标准,以专业发展来带动教师的成长,以身作则、做课程改革的典范等措施,来提升学校的课程执行力。
第二,抓课堂,必须以提高新课程课堂实效为核心。课程改革必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否则就可能“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我们必须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以观察课堂教学、关注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观察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校领导要坚持走进课堂,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课堂活动的表现,清楚地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想和实际操作的落差到底有多少。关注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改变教学是分管领导、教务处的事的观念,树立关注课堂教学就是关注课程实施的思想,做到情况在教学中了解、问题在教学中发现、经验在教学中总结、难点在教学中突破、政绩在教学中创造。了解课堂教学,就是除了建立听课制度,还必须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体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与甘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映出哪些普遍现象,及时推广教师的创新行为和经验,及时发现学生普遍的学习状态。研究课堂教学,就是要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常态教研活动,特别要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抓教学,必须以引领教师成长为重点。抓教学,不等于是一日三巡,看有没有坐着上课的,看有没有上课接电话的,看有没有上课衣冠不整的,看有没有上课“放羊”的,等等,老是停留在一些最起码的要求上。这样低级的管理必然产生低效的课堂。抓教学,也不等于只抓优质课比赛,整几节好课,代表学校的水平,展示给别人看看。教师管理中的抓教学,是领导者通过深入课堂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提高效率。将领导者的见识,成为教师的共识,改革课堂教学。我每一个学期都要深入课堂听课60多节,并且听后都要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近几年,通过我的听课、评课、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以及与老师们交谈,我记录了上百条课堂教学建议,我还不时地大会、小会讲,有些随教学简报刊出,或是贴在校园网上。如:教是为了学;教育资源就在身边;为什么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我们的课堂缺点什么;新课堂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四让”;请你废止表演课;教师的讲也要有详略;教学需要学做结合;不要歧视后进生;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妨给学生送点分;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老师,请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常回头看看。这些都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也易于老师们接受。在我的带领下,我们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都是好样的,既有作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又有引领教学的管理才能。
四、全力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创新力
在中小学硬件建设、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日益趋同的今天,全力打造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新的学校领导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塑造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一个学校影响最长久、最醉人的莫过于独特的校园文化,它好比药力强大的缓释胶囊,不知不觉地长期发挥着良好的教育作用。我们一要让表层的物态文化呈现人文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花言草语,潜移默化。比如,我们学校在迁校时,留有两个天然玛瑙石,我们一个刻上“诚”,取名诚“石”(“石”“实”谐音);一个刻上“学”,取名学“石”,(“石”“识”谐音),意在启发同学们做人有德、做事有成、学有所获。二要让浅层的行为文化表现互动性,如我们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论坛”,使学校每个成员真正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内化为实际言行,从而构建一种宽松、和谐的行为引导。三要让中层的制度文化凸现鲜活性,以建立和谐校园为宗旨,形成宽严适度、刚柔相济、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文化。如我们将过去有关教师奖惩条例改为奖励条例,将教师坐班制改为弹性工作制,仅一两个字的修改,凸现的是生命关怀。四要让深层的精神文化体现超越性,引导教师在人生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超越自我,在平凡的事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敬业精业,常教常新”的教风和“勤学乐学,活学活用”的学风要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视质量如生命,视学生若亲子”的价值追求。
第二,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发展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学校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教师的任务是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学校的任务是丰富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要求。
按照多元智慧的理论观点,去发掘每位学生的强项智慧,培养各种人才,才是一所学校真正的办学成功之处。拿什么来引动?我们的做法就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我们强调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的价值取向,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三类四层”的活动课程体系。“三类”是就课的类别而言,即研究性学习类、校本课程类和实践活动类。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了“走近古城”、“新县城,我可爱的家”、“兴山水电”、“兴山柑桔”、“话说昭君”、“桂花飘香”、“叶脉制作”、“名人探访”等二十多个专题学习研究。“四层”是就课的对象、范 围而言,一是人人参与,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一种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学校特色活动,如莺歌艺术团、山韵文学社、篮球队、腰鼓队、田径队、绘画班、小记者站等十几个校级兴趣活动班队,让学生自己选择,鼓励冒尖。三是校级大型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体艺节、科技节等。四是校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带给老师们的是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的更新,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方式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带给学校的是创新的理念及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使他们知一点、学一招、露一手,会学会玩,能说能干,多才多艺,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三,创新与新课程相吻合的德育考评机制。
纵观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三大弊端:在方式上停留于空洞的说教,缺乏有效的载体,单调乏味;在形式上走过场,实效性差;在机制上没有与学生的利益挂钩,学校的管教显得苍白无力。这三大弊端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一种与新课程相吻合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核心是育人为本,首要的是德育为先,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与主动发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实现四个转变:德育工作目标,由服务和服从于教学工作向服务和服从于人的发展转变;德育工作内容,由大而空、一刀切向基础性、层次性、渐进性转变;德育的评价,由终极目标评价、单一成绩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转变;德育的途径,要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感悟”转向“践行”,从“人爱”转向“爱人”。
自2003年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从德育工作新理念和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入手,开展“争星创星”活动,对学生德育评价进行了探索。我们根据初中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日常行为分解成十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一颗星,即安全纪律星、文明礼貌星、热爱集体星、团结正义星、学习成绩星、学习态度星、学习方法星、身心健康星、活动特长星、劳动卫生星。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社会评、班级老师评、政教处审核的层层评定方式,评出的十星学生学校表彰,披红戴花,颁发喜报。八星、九星学生年级表彰,六星以上学生都出现在各班展牌上。“十星”评比,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使学校管理从单一的终极目标评价变为全程指导、全程评价,让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亮点,明确自身的缺点,再差的学生也有星可得,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们又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制度改革”,推行了“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既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也是高中录取的依据。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是从五个方面(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又直接与毕业和升学挂钩,而且是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评价的德育功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校领导力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如: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如何优化组合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从组织建设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领导力;教育行政部门如何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从办学机制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领导力;在学校内部如何拉近新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的距离,尽可能避免不出偏差或少出偏差,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领导力。只要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努力贴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相信,基础教育的明天将是一片灿烂的天地!
所谓领导,应该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领,就是领着大家干,含有示范作用;一个是导,就是指导大家干,还有说服作用。领导力就是领导者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在示范和说服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组织能力、影响能力,它包括领导者的言行、要求,以及领导者自身的品格等引起被领导者做出积极反应的感召力量。领导力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思想。
那么,如何提升学校领导力呢?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实施校本管理,提升决策力
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强调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和策略,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办学效益。
第一、加强校本管理已成为推进新课改、提升学校决策力的应有之义。学校管理机制与新课程的理想实施、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已经提出了如何实施校本管理,特别是推进课程领导以促进课程实现的问题。改变只为追求眼前效果而忽视远期发展的办学做法,从流于盲目、无序,为实施而实施的管理运作状态,转为重视研究学校的现状、水平,发现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的起点与目标,制订发展的策略与步骤,积极推进学校新课程,并通过各项有效的管理改革来确保新课程的贯彻落实,形成有层次、有控制、有序化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第二、思想力影响着人的决策力。如何在学校工作中不断丰富办学理念,并以这种理念为先导,提升各项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是考量学校管理人员领导力的最根本的方面。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的一种全面、深刻的变革,它将人们引入一个许多人都不曾熟悉的“新境界”,它所涉及的目标团体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相关的社会团体或单位,甚至还包括学生的家长。课程改革目标对象数量之大,素质相差悬殊之大,无不昭示着我们必须把思想引领放在课程改革的首位。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许多功利色彩:在办学目标上,只是把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者是考试的各种率的程度,作为学校的目标,组织学校的教育活动;在工作抓法上,好大喜功、弄虚作假、争分夺奖,冲淡了学校育人的功能;在对学校领导的认同上,把升学率高的、没有安全责任事故的、没有人举报乱收费的,作为评判标准。在新课改日益推进的今天,我们不应该追求规模而应追求品味,不搞规模扩张而是精细化管理,要更加重视学校的精神内涵,让学校更富有诗意而不是更浮躁和更功利。因此,我校提出了“创全面发展之优,示个性教育之范”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
我们运用系统的层级原理,对上述办学理念从工作价值层面给予诠释在教学观上,我们强调“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学教结合、互教互学”;在学生观上,我们强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切每一位学生的需要,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赏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在课程观上,我们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它具有多样性、生成性、交互性和选择性;在质量观上,我们强调质量是今天的、更是明天的,不能牺牲学生的求知欲来单纯地追求今天的分数。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五改”:一是改重少数尖子为面向全体,在教学管理中做到“四个面向”,即面向每个年级,面向每个班级,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二是改过重负担为适量负担。学校刚性规定“四不”、“四控制”:不分快慢班,不加班加点,不滥发资料,不为难学生;控制周课时总量,控制资料,控制考试次数,控制考试难度。三是改单一课程设置为综合课程体系。活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优化环境课程、实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在活动中学会自控,自由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做人,和谐发展;在实践中学会创造,全面发展。四是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到“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的转变。五是改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将过去的领导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和分数至上改变为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的评估办法。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校本管理的效能。
首先,是组织体制的创新。一个有序、科学的课改组织系统是学校课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围绕新课改重新整合成更佳组合,促进运行机制自我完善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必须缩短组织框架的垂直控制,扩展水平协调,实行分权化、参与型的扁平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更多地利用人力资源,更快地作出反应,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是课程管理机制的创新。随着课改的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应是民主的领导,可由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校长、行政人员组成,共同建构课程的计划、执行和评价。在课程内容上源于学生需要,服务于学生需要,逐步建立比较系统的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再次,是评价考核机制的创新。对学生评价,不只是学习成绩,而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程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等;对教师评价,思想政治品质、教育思想、文化知识素质、执教能力、教学方法、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效果等。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学校管理者组成多元评价主体。强调诊断性、反思性、多侧面、多形态、动态化的评价标准。
最后,是决策机制的创新。决策应贯穿校本管理的全过程,推进新课程,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决策。我们要树立科学决策意识,持严肃、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 的管理、判断能力,彻底摈弃随心所欲,朝令夕改;我们要民主决策,以人为本,拉进决策参与者、执行者的平等地位,依靠集体,群策群立;我们要重视学生家长、社区的决策参与,切实加强“家长委员会”与社区组织的作用,定期向他们通报有关决策、事项,听取意见,甚至吸收他们和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二、重建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凝聚力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与协调,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引导人的目标和激励人的机制。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管理的秘诀是尊重,制度的核心是真爱。只有严格的管理是不完整的管理,惟有在了解、信任的基础上,给教师、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用尊重、关爱、赏识去唤醒内心和激发潜能,这才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人性的、逼近本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就不可能有课改目标的真正实现。我们必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从管住学生到相信学生的转变。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管住”学生,以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而是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创造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得到主动的发展。
我们必须废止僵化的学生管理的条条框框,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提高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过去,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上存在着一些背离教育宗旨的做法:思想管理重灌输,日常管理重惩罚,生活管理“保姆式”。我们必须变训导为服务,搭建各类发展的平台,努力营造适合学生自由健康发展的软环境;变告知为历练,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究中发展”;变问责为协商,在冲突出现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严重违纪事件的处理中让学生参与,在重大活动的安排中听取学生的意见。
我们还要开放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图书馆全天开架借书、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实验、体育组对学生开放全部器材、校园网对学生开放所有教育信息、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教师办公室和校长室对学生开放。开放的举措必然促进新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模式的诞生。
第二,从监督教师到关注教师的转变。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管理,让教师感受到实现个人自身价值与实施学校发展的目标是息息相关的。包括学校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考核条例、奖惩办法等方面,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让教师理解你的方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体现教师的价值,促进发展。
回顾我们过去对教师的管理,大多是监督有余、关怀不足;即使是关怀,也是表层有余、深层不足。我们应该围绕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对教师管理的有关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学校有效领导力源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管理观。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管束”、“要求”和“制约”,而应该有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
我们学校曾收到了一件十多人联名提出的言辞激烈的提案:学校实行“坐班制”,把我们当猪一样管理。每天要早请示、晚汇报,中间还派专人巡视考勤,这简直是对我们教师身心健康的迫害。难道教师的工作只是8小时吗?我们强烈希望取消坐班制。我们都知道,实行教师坐班制可以保证一天始终有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简单的管、卡、压的管理手段,实际上教师多在消极抵抗,签到而“不作为”,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只管其身、不理其心的管理工作又有什么意义?于是,我们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只是规定上、下班时间,不明确规定是否必须“坐班”,而是因人、因时而异,采取不同的要求。我们不设签到簿,而是通过营造一个人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人人在比、学、赶、帮、超的合作竞争中自觉地准时或提前到岗,对于家里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时间处理的,可以在不影响上课和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告知考勤负责人,在两个小时内离岗处理,不计假。“弹性工作制”既尊重教师的自由,又保持了教师职业奉献性特点,严谨而不失灵活,规范而不死板,使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学校管理者那种理性而不失温情的关怀,使他们在工作与生活、精神与物质、高尚与世俗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从而使人性化取向落实在平稳有序的整体环境之中。
第三,从结果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课改新理念提倡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是否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准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工作的过程性评价,将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难度(学生的入学成绩优劣、班级人数的多少、科任教师达配的强弱程度共同构成了工作难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能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发展的趋势(非智能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中强调教师的自评,倡导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强调评价结果的人文关怀性,而不是以奖惩为终极目的。
要建立适合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评价机制,由单纯绩效评价向促进个性化发展转变,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创建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把工作计划与总结、教研成果、教学案例分析、自我反思记录、教学日记、多主体评价记录等相关资料收集装袋,以体现教师发展的过程,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在评价主体上,建立校内外的,综合性的,由家长、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重视评价中对话与交流,让教师从多个方面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要不断修订和完善旨在加强学校管理的目标导向机制、教科研动力机制、名师激励机制和质量考核、师德评价机制。
“名师”既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评价,又会在校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了“名师培养”制度,以此壮大我校“一流教师队伍”群体,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采取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办法,每两年评选10名校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并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在动态的管理中既重视终端绩效的考核,更注重平时过程的管理,用发展的眼光,使整个教师队伍互补性、协调性、内聚力更强,效率更高,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方向和机遇。
三、唤醒沉睡的教、学方式,增强 战斗力
“没有课堂便没有学校”,一语中的。衡量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否具有战斗力,就看她是否牢牢抓住了教与学,是否唤醒了教、学的新方式。有三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抓课程,必须以新课程的执行力为关键。
课程执行力是影响新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领导力不是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在有效能的组织行为当中产生的。校长在发挥课程领导力时,往往都是从整个学校的观点来着眼,但是,整体观点的收效离不开组织的执行力,否则,再好的课程构想也难以实现。我们说,校长应该是课程领导者,教研组长应该是学科领导者,教师应该是课程开发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原来以教学事务为主要责任的教务主任,要迅速转变角色,肩负起课程领导的重要任务,或者说,改“教务主任”为“教导主任”,改“教导处”为“教学处”,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评估与修改等工作,统领学校各种课程活动的开展。变封闭式的人员构成为开放性的角色参与,是当前中小学组织变革的重要任务。当然,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名称的更换,更重要的是角色、职责、任务与作用的重新定位。我们还要通过鼓励与促进学校各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积极而开放的学校氛围,建立学校课程标准,以专业发展来带动教师的成长,以身作则、做课程改革的典范等措施,来提升学校的课程执行力。
第二,抓课堂,必须以提高新课程课堂实效为核心。课程改革必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否则就可能“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我们必须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以观察课堂教学、关注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观察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校领导要坚持走进课堂,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课堂活动的表现,清楚地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想和实际操作的落差到底有多少。关注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改变教学是分管领导、教务处的事的观念,树立关注课堂教学就是关注课程实施的思想,做到情况在教学中了解、问题在教学中发现、经验在教学中总结、难点在教学中突破、政绩在教学中创造。了解课堂教学,就是除了建立听课制度,还必须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体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与甘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映出哪些普遍现象,及时推广教师的创新行为和经验,及时发现学生普遍的学习状态。研究课堂教学,就是要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常态教研活动,特别要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抓教学,必须以引领教师成长为重点。抓教学,不等于是一日三巡,看有没有坐着上课的,看有没有上课接电话的,看有没有上课衣冠不整的,看有没有上课“放羊”的,等等,老是停留在一些最起码的要求上。这样低级的管理必然产生低效的课堂。抓教学,也不等于只抓优质课比赛,整几节好课,代表学校的水平,展示给别人看看。教师管理中的抓教学,是领导者通过深入课堂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提高效率。将领导者的见识,成为教师的共识,改革课堂教学。我每一个学期都要深入课堂听课60多节,并且听后都要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近几年,通过我的听课、评课、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以及与老师们交谈,我记录了上百条课堂教学建议,我还不时地大会、小会讲,有些随教学简报刊出,或是贴在校园网上。如:教是为了学;教育资源就在身边;为什么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我们的课堂缺点什么;新课堂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课堂教学“四让”;请你废止表演课;教师的讲也要有详略;教学需要学做结合;不要歧视后进生;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妨给学生送点分;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老师,请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常回头看看。这些都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也易于老师们接受。在我的带领下,我们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都是好样的,既有作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又有引领教学的管理才能。
四、全力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创新力
在中小学硬件建设、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日益趋同的今天,全力打造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新的学校领导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塑造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一个学校影响最长久、最醉人的莫过于独特的校园文化,它好比药力强大的缓释胶囊,不知不觉地长期发挥着良好的教育作用。我们一要让表层的物态文化呈现人文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花言草语,潜移默化。比如,我们学校在迁校时,留有两个天然玛瑙石,我们一个刻上“诚”,取名诚“石”(“石”“实”谐音);一个刻上“学”,取名学“石”,(“石”“识”谐音),意在启发同学们做人有德、做事有成、学有所获。二要让浅层的行为文化表现互动性,如我们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论坛”,使学校每个成员真正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内化为实际言行,从而构建一种宽松、和谐的行为引导。三要让中层的制度文化凸现鲜活性,以建立和谐校园为宗旨,形成宽严适度、刚柔相济、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文化。如我们将过去有关教师奖惩条例改为奖励条例,将教师坐班制改为弹性工作制,仅一两个字的修改,凸现的是生命关怀。四要让深层的精神文化体现超越性,引导教师在人生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超越自我,在平凡的事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敬业精业,常教常新”的教风和“勤学乐学,活学活用”的学风要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视质量如生命,视学生若亲子”的价值追求。
第二,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发展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学校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教师的任务是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学校的任务是丰富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要求。
按照多元智慧的理论观点,去发掘每位学生的强项智慧,培养各种人才,才是一所学校真正的办学成功之处。拿什么来引动?我们的做法就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我们强调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的价值取向,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三类四层”的活动课程体系。“三类”是就课的类别而言,即研究性学习类、校本课程类和实践活动类。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了“走近古城”、“新县城,我可爱的家”、“兴山水电”、“兴山柑桔”、“话说昭君”、“桂花飘香”、“叶脉制作”、“名人探访”等二十多个专题学习研究。“四层”是就课的对象、范 围而言,一是人人参与,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一种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学校特色活动,如莺歌艺术团、山韵文学社、篮球队、腰鼓队、田径队、绘画班、小记者站等十几个校级兴趣活动班队,让学生自己选择,鼓励冒尖。三是校级大型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体艺节、科技节等。四是校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带给老师们的是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的更新,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方式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带给学校的是创新的理念及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使他们知一点、学一招、露一手,会学会玩,能说能干,多才多艺,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三,创新与新课程相吻合的德育考评机制。
纵观学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三大弊端:在方式上停留于空洞的说教,缺乏有效的载体,单调乏味;在形式上走过场,实效性差;在机制上没有与学生的利益挂钩,学校的管教显得苍白无力。这三大弊端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一种与新课程相吻合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核心是育人为本,首要的是德育为先,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与主动发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实现四个转变:德育工作目标,由服务和服从于教学工作向服务和服从于人的发展转变;德育工作内容,由大而空、一刀切向基础性、层次性、渐进性转变;德育的评价,由终极目标评价、单一成绩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转变;德育的途径,要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感悟”转向“践行”,从“人爱”转向“爱人”。
自2003年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从德育工作新理念和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入手,开展“争星创星”活动,对学生德育评价进行了探索。我们根据初中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心理特点,将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日常行为分解成十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一颗星,即安全纪律星、文明礼貌星、热爱集体星、团结正义星、学习成绩星、学习态度星、学习方法星、身心健康星、活动特长星、劳动卫生星。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社会评、班级老师评、政教处审核的层层评定方式,评出的十星学生学校表彰,披红戴花,颁发喜报。八星、九星学生年级表彰,六星以上学生都出现在各班展牌上。“十星”评比,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使学校管理从单一的终极目标评价变为全程指导、全程评价,让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亮点,明确自身的缺点,再差的学生也有星可得,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们又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制度改革”,推行了“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既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也是高中录取的依据。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是从五个方面(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又直接与毕业和升学挂钩,而且是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评价的德育功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校领导力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如: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如何优化组合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从组织建设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领导力;教育行政部门如何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从办学机制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领导力;在学校内部如何拉近新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的距离,尽可能避免不出偏差或少出偏差,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领导力。只要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努力贴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相信,基础教育的明天将是一片灿烂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