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庄子·逍遥游》中也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学生语文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阅读量太少,阅读面太窄,甚至于就不喜欢阅读。但是语文的根基就在于阅读。
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始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训练。首先,在班内设图书角,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班内同学轮流介绍读书心得体验。先在班内营造一种读书氛围。其次,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明确关于精读和泛读的要求。精读要求圈点勾画,写眉批,侧批,夹批,总批。泛读要求,注意提纲挈领,撮其要旨,不出声,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
而且还要给学生提供必要引导。我给学生开列了一系列书目。其中有课标规定推荐的初中、高中名著篇目。又另外推荐了几种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智慧的名家名作。如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天狗》,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牛棚杂忆》,杨绛先生《将饮茶》、《干校六记》等优秀作品。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此外,开展读报活动。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设计了一个“新闻会客厅”活动。每周选出一位主持人负责。由同学轮流播报最新时事新闻。事先,要做成新闻简报,且要写上自己的感想,交给支持人。而主持人要负责审查是否合格,并写出引入语和结束语。播报人发言结束,主持人要同学们自由点评,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并且使学生开始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最主要的是通过读报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与快速摄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了良好阅读习惯。
二、积累
只养成读书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清末学者章学诚先生在《章氏遗书》中说:“读书如不即做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所以,积累显得至关重要。
古往今来,多少著名学人先贤读书积累,留下佳话。毛主席他一生手不释卷,批注摘录,受益良多。伟人成功不是幸致的。
钱钟书先生为了写《谈艺录》、《管锥编》两部巨著。曾于从五七干校刚回北京时,从旧居扒出来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都是钱先生终生心血结晶。
所以,我教每一届学生,都要求他们读书后做笔记。记笔记也很有讲究。要求一大一小。大笔记本写读书笔记。每周至少写两篇。小笔记本随身携带,随时记录读书所发现精彩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每学期都记至少一大本读书心得,好几本摘录笔记。看到自己的成果,同学们读书兴趣更高了,摘录也更主动了。
三、思考
“心之官则思。”如果读书不动脑筋,不加区分一概接纳,就会失去自我,为他人思想左右,成为两脚书橱。“尽信书不如无书。”凡是有大成就者必有自己思想,不会盲目轻信书上内容。学习前人思想要学会批判性去看,去粗取精,学会鉴别真伪、善恶、美丑。用审视目光去对待书籍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标准中出现了七次“自己的”字样。可见,课标是多么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所以,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信息。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当今中国,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抄袭成风,学术腐败,甚至著名学府的教授也弄虚作假,只因人不想付出努力。爱迪生曾说:“人总是千方百计,避免思想的辛苦。”的确如此。但是,一旦尝到思考的快乐,便会乐此不疲。正如王小波所说:“思维的快乐是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种。”
死、表达
如果说阅读、积累是蚕吃桑叶的话,表达便是吐丝了。一个是吸收、投入,一个是释放、产出。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缺一不可。
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表达,一种是书面语言表达。
口头语言表达要求头脑机敏,口齿伶俐,反应迅速。我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设计了不同的训练方式。七年级时,采用故事会和古诗词诵读擂台赛的形式,利用孩子好胜心强和记忆力好的特点。八年级时,采用名著推介会和新闻会客厅的形式。此时,同学们思维开阔,基本养成了读书习惯,而且对自己生活的时间充满探索的欲望。九年级时采用辩论会和美文赏析等形式训练。因其已经具备理性思维,难度亦应加大。
对于书面语言训练。平时从每一节课中,经常抽出10-15分钟时间,进行片段作文练习。题目或是课后的写作练习,或是拓展练习。写完之后,小组交流展示。然后由各组推荐代表读一读,同学点评,最后教师总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另外,加大訓练量,只有动手多写多练,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苦干,还要巧干。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创新,进行快速作文的训练。其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我分专题进行快速构思训练。首先是扣题立意训练。接着是篇章结构的搭架子训练。然后是语言修辞方面训练。还有创意表达训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综合运用,注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进行素材分类整理和归类训练。
阅读→积累→思考→表达,是语文学习内在基本规律。掌握了它,便会掌握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很多人没有很高文凭,照样成名成家。可见,只要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积极潜心研究,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有成功的可能。
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尺讲台放飞了多少童真梦想。生命意义在于追索,教师生命之意义在于:他把追索到的最美好思想花朵毫无保留地献给他天真可爱的学生们。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庄子·逍遥游》中也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学生语文成绩之所以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阅读量太少,阅读面太窄,甚至于就不喜欢阅读。但是语文的根基就在于阅读。
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始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训练。首先,在班内设图书角,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班内同学轮流介绍读书心得体验。先在班内营造一种读书氛围。其次,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明确关于精读和泛读的要求。精读要求圈点勾画,写眉批,侧批,夹批,总批。泛读要求,注意提纲挈领,撮其要旨,不出声,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
而且还要给学生提供必要引导。我给学生开列了一系列书目。其中有课标规定推荐的初中、高中名著篇目。又另外推荐了几种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智慧的名家名作。如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天狗》,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牛棚杂忆》,杨绛先生《将饮茶》、《干校六记》等优秀作品。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此外,开展读报活动。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设计了一个“新闻会客厅”活动。每周选出一位主持人负责。由同学轮流播报最新时事新闻。事先,要做成新闻简报,且要写上自己的感想,交给支持人。而主持人要负责审查是否合格,并写出引入语和结束语。播报人发言结束,主持人要同学们自由点评,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并且使学生开始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最主要的是通过读报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与快速摄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了良好阅读习惯。
二、积累
只养成读书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清末学者章学诚先生在《章氏遗书》中说:“读书如不即做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所以,积累显得至关重要。
古往今来,多少著名学人先贤读书积累,留下佳话。毛主席他一生手不释卷,批注摘录,受益良多。伟人成功不是幸致的。
钱钟书先生为了写《谈艺录》、《管锥编》两部巨著。曾于从五七干校刚回北京时,从旧居扒出来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都是钱先生终生心血结晶。
所以,我教每一届学生,都要求他们读书后做笔记。记笔记也很有讲究。要求一大一小。大笔记本写读书笔记。每周至少写两篇。小笔记本随身携带,随时记录读书所发现精彩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每学期都记至少一大本读书心得,好几本摘录笔记。看到自己的成果,同学们读书兴趣更高了,摘录也更主动了。
三、思考
“心之官则思。”如果读书不动脑筋,不加区分一概接纳,就会失去自我,为他人思想左右,成为两脚书橱。“尽信书不如无书。”凡是有大成就者必有自己思想,不会盲目轻信书上内容。学习前人思想要学会批判性去看,去粗取精,学会鉴别真伪、善恶、美丑。用审视目光去对待书籍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标准中出现了七次“自己的”字样。可见,课标是多么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所以,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信息。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当今中国,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抄袭成风,学术腐败,甚至著名学府的教授也弄虚作假,只因人不想付出努力。爱迪生曾说:“人总是千方百计,避免思想的辛苦。”的确如此。但是,一旦尝到思考的快乐,便会乐此不疲。正如王小波所说:“思维的快乐是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种。”
死、表达
如果说阅读、积累是蚕吃桑叶的话,表达便是吐丝了。一个是吸收、投入,一个是释放、产出。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缺一不可。
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表达,一种是书面语言表达。
口头语言表达要求头脑机敏,口齿伶俐,反应迅速。我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设计了不同的训练方式。七年级时,采用故事会和古诗词诵读擂台赛的形式,利用孩子好胜心强和记忆力好的特点。八年级时,采用名著推介会和新闻会客厅的形式。此时,同学们思维开阔,基本养成了读书习惯,而且对自己生活的时间充满探索的欲望。九年级时采用辩论会和美文赏析等形式训练。因其已经具备理性思维,难度亦应加大。
对于书面语言训练。平时从每一节课中,经常抽出10-15分钟时间,进行片段作文练习。题目或是课后的写作练习,或是拓展练习。写完之后,小组交流展示。然后由各组推荐代表读一读,同学点评,最后教师总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另外,加大訓练量,只有动手多写多练,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苦干,还要巧干。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创新,进行快速作文的训练。其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我分专题进行快速构思训练。首先是扣题立意训练。接着是篇章结构的搭架子训练。然后是语言修辞方面训练。还有创意表达训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综合运用,注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进行素材分类整理和归类训练。
阅读→积累→思考→表达,是语文学习内在基本规律。掌握了它,便会掌握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很多人没有很高文凭,照样成名成家。可见,只要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积极潜心研究,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有成功的可能。
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尺讲台放飞了多少童真梦想。生命意义在于追索,教师生命之意义在于:他把追索到的最美好思想花朵毫无保留地献给他天真可爱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