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類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年轻时的龙正伟最喜欢马克思这句经典名言。
其实,现在的龙正伟也不老,所以他干起事来才这样的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龙正伟正在国外度假。家乡四川省广安市工商业联合会向全国异地广安商会发出倡议急征防护口罩,信息传到龙正伟那里,他第一时间与朋友取得联系,寻求购买口罩的途径。几经周折,龙正伟购买到了2万只口罩,分别以贵州省广安商会和他个人的名义捐赠给了四川省广安市。
口罩作为疫情期间最基本、最关键也最紧缺的防护物资,当时“一罩难求”的现实,使龙正伟猛然间萌生了生产口罩的念头。
有了念头,就要有行动。两天后,龙正伟踏上国土,回到了公司。
一个长期从事输变电工程和服务业的企业,突然间转型来做医疗器械行业,龙正伟说这叫“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当他把这个想法向贵州省投资促进局领导汇报后,得到了热情支持。
于是,贵州一龙企业全体员工被公司从春节长假中召回。全体员工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遵义踏勘地点敲定厂房招募员工,一路由龙正伟亲自带领奔走省外,寻找设备落实生产原材料。
从此,龙正伟及其团队马力全开,艰难奋战在抗疫路上。
“与时间赛跑,同疫魔较量,既是担当,也是责任”。
龙正伟说,连续三个多月下来,留给我太多的辛酸和感动。回顾三个月战“疫”历程,他百感交集。他曾在疫情最严竣时候逆行出征,他曾为战“疫”昼夜兼程拼命奔波,并且是冒着一旦有情况被隔离14天的风险。
记者曾多次联系他,试图与他交谈交流,都因他太忙未果。
于是我们就追。追人,追电话,追的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每次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句话:等回来后再约。追的次数多了,龙正伟也想出了妙招“对付”,通过微信传递定位,不是远在广东,就是身在江苏。
是啊!1.6亿元的投资,30条生产线,再加上熔喷布生产,一个上规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短时间快节奏中诞生。
对于一个转型的民营企业家,融资金、融资源、融人才,离开了亲历亲为行吗?
4月26日,经过商会办公室主任连续多日追踪,龙正伟终于答应在厂里见面。
这天一大早,我们从省城出发追到遵义厂里,等待我们的,除了龙正伟,还有从北京和贵州本地来的几名客商。客商们从外地赶来,为的是定购熔喷布,他们有的已经等了几天了。一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熔喷布。填补了贵州熔喷布生产的空白,产品供不应求。
那是在起初阶段,通过贵州省四川总商会荣誉会长罗南孝热心帮忙联系广东贵州商会和四川商会的熟人,第一站,龙正伟率领团队首次前往广东。连续四天三夜,风餐露宿,吃在路边,睡在车上,东家出,西家进,遍访东莞厂家商家,总希望在紧要关头,能购买到生产机器,或者,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这方面信息。他们每天都要出去战斗,每天都要与人商谈。他们渴望着把该找的人找到,把该办的事办成。
在龙正伟的手机上,我们见证了他在给一个名叫李建中的人发出的短信。通过这封信,大概能知道,名叫李建中的人是广东省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董事长,贵州人。龙正伟在深夜给他发信息,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大家都是贵州人,老乡,拉近距离增强亲和力。二是请求李董在百忙之中能抽时间见上一面,谈谈该谈的事,争取支持。三是表明大难临头,为国为家为人民做点该做的事。最后当然是想通过李董或者经李董牵线搭桥,买上几台生产设备更好。
时间过去几个月了,当谈到当时的情景,龙正伟说,这些都是尘封的印记,现在想起来,他还为之感动、伤痛、快乐。所有这些,日月可鉴,时光为证,无怨无悔。
人的眼神中是藏不住东西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苍凉或悲戗,是自豪或激动。
龙正伟绘声绘色讲着故事,一个拓荒人神采飞扬,从他的眼神中,我们感到了自豪。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来者不善的灾难时刻,他没有袖手旁观,他参与了14亿中国人的总攻战疫,为了打赢阻击战,他自告奋勇,披坚执锐,冲锋在前。
创业艰辛。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起初,龙正伟经过千辛万苦弄得来的10条口罩生产线,由于缺乏技术和缺少经验,开动起来很不灵光,不是这台出毛病,就是那台出状况,“十台机子九不转”,光是请省内外专家、技术人员到厂检修维护就多达十多次,有时为了一个零部件,来回折腾几次,耗时几天。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厌其烦,他们总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为了缓解口罩供需矛盾,推动正常生产,贵州省、遵义市相关领导和部门人员亲临现场指导,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人员驻厂办公,到省外采购运输,相关部门出具介绍信、联系函。所有这些,既体现了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关怀,又坚定了一龙人的信心。
龙正伟怀揣着希望上路,口罩生产线从10条、20条、30条,逐步扩展。最近,一个10万级净化车间正在加紧进行安装调试,正常生产后可以解决200余人就业上岗。生产场地从贵州到广东,逐渐增多,熔喷布生产从一条线发展到6条线,不仅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生产基地,其产品畅销全国。
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追寻着龙正伟心路历程,我们读懂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担当。
其实,现在的龙正伟也不老,所以他干起事来才这样的拼。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龙正伟正在国外度假。家乡四川省广安市工商业联合会向全国异地广安商会发出倡议急征防护口罩,信息传到龙正伟那里,他第一时间与朋友取得联系,寻求购买口罩的途径。几经周折,龙正伟购买到了2万只口罩,分别以贵州省广安商会和他个人的名义捐赠给了四川省广安市。
口罩作为疫情期间最基本、最关键也最紧缺的防护物资,当时“一罩难求”的现实,使龙正伟猛然间萌生了生产口罩的念头。
有了念头,就要有行动。两天后,龙正伟踏上国土,回到了公司。
一个长期从事输变电工程和服务业的企业,突然间转型来做医疗器械行业,龙正伟说这叫“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当他把这个想法向贵州省投资促进局领导汇报后,得到了热情支持。
于是,贵州一龙企业全体员工被公司从春节长假中召回。全体员工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遵义踏勘地点敲定厂房招募员工,一路由龙正伟亲自带领奔走省外,寻找设备落实生产原材料。
从此,龙正伟及其团队马力全开,艰难奋战在抗疫路上。
“与时间赛跑,同疫魔较量,既是担当,也是责任”。
龙正伟说,连续三个多月下来,留给我太多的辛酸和感动。回顾三个月战“疫”历程,他百感交集。他曾在疫情最严竣时候逆行出征,他曾为战“疫”昼夜兼程拼命奔波,并且是冒着一旦有情况被隔离14天的风险。
记者曾多次联系他,试图与他交谈交流,都因他太忙未果。
于是我们就追。追人,追电话,追的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每次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句话:等回来后再约。追的次数多了,龙正伟也想出了妙招“对付”,通过微信传递定位,不是远在广东,就是身在江苏。
是啊!1.6亿元的投资,30条生产线,再加上熔喷布生产,一个上规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短时间快节奏中诞生。
对于一个转型的民营企业家,融资金、融资源、融人才,离开了亲历亲为行吗?
4月26日,经过商会办公室主任连续多日追踪,龙正伟终于答应在厂里见面。
这天一大早,我们从省城出发追到遵义厂里,等待我们的,除了龙正伟,还有从北京和贵州本地来的几名客商。客商们从外地赶来,为的是定购熔喷布,他们有的已经等了几天了。一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熔喷布。填补了贵州熔喷布生产的空白,产品供不应求。
那是在起初阶段,通过贵州省四川总商会荣誉会长罗南孝热心帮忙联系广东贵州商会和四川商会的熟人,第一站,龙正伟率领团队首次前往广东。连续四天三夜,风餐露宿,吃在路边,睡在车上,东家出,西家进,遍访东莞厂家商家,总希望在紧要关头,能购买到生产机器,或者,能了解掌握更多的这方面信息。他们每天都要出去战斗,每天都要与人商谈。他们渴望着把该找的人找到,把该办的事办成。
在龙正伟的手机上,我们见证了他在给一个名叫李建中的人发出的短信。通过这封信,大概能知道,名叫李建中的人是广东省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董事长,贵州人。龙正伟在深夜给他发信息,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大家都是贵州人,老乡,拉近距离增强亲和力。二是请求李董在百忙之中能抽时间见上一面,谈谈该谈的事,争取支持。三是表明大难临头,为国为家为人民做点该做的事。最后当然是想通过李董或者经李董牵线搭桥,买上几台生产设备更好。
时间过去几个月了,当谈到当时的情景,龙正伟说,这些都是尘封的印记,现在想起来,他还为之感动、伤痛、快乐。所有这些,日月可鉴,时光为证,无怨无悔。
人的眼神中是藏不住东西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苍凉或悲戗,是自豪或激动。
龙正伟绘声绘色讲着故事,一个拓荒人神采飞扬,从他的眼神中,我们感到了自豪。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来者不善的灾难时刻,他没有袖手旁观,他参与了14亿中国人的总攻战疫,为了打赢阻击战,他自告奋勇,披坚执锐,冲锋在前。
创业艰辛。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起初,龙正伟经过千辛万苦弄得来的10条口罩生产线,由于缺乏技术和缺少经验,开动起来很不灵光,不是这台出毛病,就是那台出状况,“十台机子九不转”,光是请省内外专家、技术人员到厂检修维护就多达十多次,有时为了一个零部件,来回折腾几次,耗时几天。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厌其烦,他们总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为了缓解口罩供需矛盾,推动正常生产,贵州省、遵义市相关领导和部门人员亲临现场指导,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人员驻厂办公,到省外采购运输,相关部门出具介绍信、联系函。所有这些,既体现了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关怀,又坚定了一龙人的信心。
龙正伟怀揣着希望上路,口罩生产线从10条、20条、30条,逐步扩展。最近,一个10万级净化车间正在加紧进行安装调试,正常生产后可以解决200余人就业上岗。生产场地从贵州到广东,逐渐增多,熔喷布生产从一条线发展到6条线,不仅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生产基地,其产品畅销全国。
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追寻着龙正伟心路历程,我们读懂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