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视网膜前膜黄斑区时域与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和定量测量结果比较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特发性视网膜前膜( ERM)黄斑区时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与不同型号频域OCT扫描图像特征及定量测量结果的异同.[方法]2008年8~10月确诊为特发性ERM连续病例(ERM组)46例46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1.04±l0.13)岁.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21名21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时域OCT(Stratus OCT)和频域OCT(Cirrus OCT、3D OCT-1000)检查.将黄斑部划分为3个同心圆,分别为直径l mm的中央区,1 mm<直径≤3 mm的内环区,3mm<直径≤6 mm的外环区.在内外环分别有2条放射线分为上、鼻、下、颞4区,共9个区.比较不同OCT视网膜成像和3种仪器测量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正常对照组与ERM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差异.并对ERM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时域OCT和频域OCT均可见ERM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增厚,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内表面凹凸不平,内、外丛状层增生.但频域OCT对视网膜内层结构及视网膜内表面增生膜的细微病理改变显示更清晰.所有受检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irrus OCT和3D OCT-1000测量值均较Stratus OCT测量值高,Cirrus OCT测量值较3D OCT-1000测量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45~11.253,P=0.000);3种OCT仪测量的各参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3种OCT扫描结果均显示,ERM组黄斑中心凹凹陷变浅或消失,黄斑不同区域视网膜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厚,以黄斑区3 mm内环区增厚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7~10.1139,P<0.05).ERM组3种OCT仪测量的黄斑各区域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中度负相关(r=-0.216~-0.517).[结论]频域OCT成像较时域OCT更清晰、精细;时域OCT与频域OCT测量值相关性较好.但并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其他文献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疾病通常会逐渐加重并以瘢痕形成而导致黄斑功能的持续损害.但我们在近年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到5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患者在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CNV自行消退的现象,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2009年至2011年临床诊断为ICNV未接受任何治疗,CNV病灶自行萎缩消退的患者5例5只眼.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2岁.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诊断;吲
[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方法]连续的慢性CSC患者4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单眼39例,双眼6例.平均年龄(46.18±8.20)岁;平均病程(16.34±7.23)个月.散瞳后前置镜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分为CSC患眼组(A组)、单眼CSC患者对侧健眼组(B组),分别为51、
通过专题号的形式集中反映眼底病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以及读者阅读兴趣诉求是本刊的特色之一,而从内容选择到组织形式上不断改进完善专题号的质量和表现方式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为此,欢迎广大作者、作者、编委、审稿人以及眼底病相关产品供应商朋友对本刊2014年的报道重点以及组织表现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把您最想阅读的、希望发表的、准备营销推广的成熟想法或是创意思维告诉我们,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本刊的稿
期刊
“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五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2013济南”初步预计2013年3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研究所协办。现将会议征文要求及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期刊
患者女,45岁.因胸闷憋气伴心悸2个月,加重伴双眼视力下降5d于2011年11月27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囊虫病7年,高血压病7年,间质性肺炎2年,贫血2年,病理妊娠死胎5次.眼科急会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5/Jr7,左眼视力0.1/Jr5,均不能矫正.指测眼压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辉、浮游细胞均阴性.右眼瞳孔不圆,对光反射迟钝;左眼瞳孔圆
目的 观察黄斑区微结构形态与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微创玻璃体手术后视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确诊为糖尿病玻璃体积血并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53只眼纳入研究.手术前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后同时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检测患眼黄斑区中心凹厚度(CFT).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81±8.2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频域OCT检查所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眼底表现为淡黄色交织网状的病灶,蓝光下更为明显.RPD类似于玻璃膜疣,但与典型玻璃膜疣有不同的发病机制、眼底表现及影像特点.RPD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种不完全相同,与黄斑疾病尤其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关系也不完全一样.进一步了解RPD的临床意义,探讨RPD与黄斑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RPD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可能为CNV性黄斑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线索。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检查确诊的ICNV患者54例5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30例30只眼;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57±7.06)岁;病程6 d~3个月.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早期
视网膜劈裂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层间裂开[1].随着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应用,证实继发性黄斑视网膜劈裂是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在病理性近视眼中并不少见[2,3].尽管多数患者视网膜劈裂长期处于稳定期,但伴随后极部玻璃体牵拉患者则有继发黄斑裂孔的危险.对高度近视继发性黄斑劈裂的治疗,目前多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手术,但视力改善一般低于50%,且有手术后发生黄斑裂孔可能[4,5].关键词:近视,退
患者男,21岁.右眼因三角铁击伤后视力下降1d于2011年7月1日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无异常.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数指/眼前,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0.8,矫正视力1.0.右眼眼压7.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2.3 mm Hg.右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血细胞(++),下方可见积血约1 mm.瞳孔呈竖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