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最应该被重视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愿望。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时刻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倾听”
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一、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教师应学会倾听,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应该摈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课后我问那个顽皮的孩子:“你为什么在上课时要说他们结婚了?”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看见爸爸妈妈挂在墙上的结婚照也是这样紧紧地靠在一起,就说他们结婚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地想:是啊,这个孩子确实破坏了课堂纪律,但是他的理解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如果当时的我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并做出决策有很大帮助。比如出现“结婚”一说后,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自己请的同桌是男女生,并马上更换角色,不应一味责怪学生。
三、倾听社会感悟人生
语文课程的重要课外学习资源之一便是社会。社会是个“万花筒”,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高速传递,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报告会、演讲会、辨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经典音乐……社会之声多姿多彩。我们完全可以开展以“倾听社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把社会之声变成学生的一部分教材,在倾听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品质人格等全面素质,从中感悟人生,充实人生。
倾听社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倾听身边周围的事情开始。家庭争论,邻里风波,集镇的喧闹等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注意倾听,再通过记录、筛选、积累,学生才能在作文课上写出《新屋上梁》、《鞭炮声声》等佳作,从而感受到生活的节奏,触摸到社会的脉博。
四、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1、做好示范,做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了解的第一步。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以欣赏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真情表白,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营造安静和谐的倾听氛围。噪音、光线不足、环境杂乱等待都会对倾听着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地面的整洁、学习园地等都要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激发倾听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倾听是一种理解,有利于形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学记》中所倡导的教学相长,在崇尚终身学习的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作为一位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一起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倾听学生的争论和评价意见,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精神,它能让教师各学生都成为教学课程的主人。共同提高、一起成长!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名好教师就要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把他们看作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在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效地增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倾听”
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一、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教师应学会倾听,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应该摈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课后我问那个顽皮的孩子:“你为什么在上课时要说他们结婚了?”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看见爸爸妈妈挂在墙上的结婚照也是这样紧紧地靠在一起,就说他们结婚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地想:是啊,这个孩子确实破坏了课堂纪律,但是他的理解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如果当时的我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就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并做出决策有很大帮助。比如出现“结婚”一说后,教师应该及时发现自己请的同桌是男女生,并马上更换角色,不应一味责怪学生。
三、倾听社会感悟人生
语文课程的重要课外学习资源之一便是社会。社会是个“万花筒”,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高速传递,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报告会、演讲会、辨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经典音乐……社会之声多姿多彩。我们完全可以开展以“倾听社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把社会之声变成学生的一部分教材,在倾听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品质人格等全面素质,从中感悟人生,充实人生。
倾听社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倾听身边周围的事情开始。家庭争论,邻里风波,集镇的喧闹等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注意倾听,再通过记录、筛选、积累,学生才能在作文课上写出《新屋上梁》、《鞭炮声声》等佳作,从而感受到生活的节奏,触摸到社会的脉博。
四、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1、做好示范,做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了解的第一步。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以欣赏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真情表白,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听学生说话,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发现和创意等,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挑战与创新,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营造安静和谐的倾听氛围。噪音、光线不足、环境杂乱等待都会对倾听着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地面的整洁、学习园地等都要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激发倾听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倾听是一种理解,有利于形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学记》中所倡导的教学相长,在崇尚终身学习的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作为一位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一起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倾听学生的争论和评价意见,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精神,它能让教师各学生都成为教学课程的主人。共同提高、一起成长!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名好教师就要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把他们看作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在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效地增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