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生物有效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我喜欢做一些的摸索,下面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Q5-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35-01
  一、结合实际,对某些细节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高质量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法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法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案例一:在我讲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过程中,如果按照课本的讲课顺序的话,先讲第1章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但在讲课的过程中将会导致很多同学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两个概念难以理解.因为这些知识是第2章第一节《减学分裂》中的内容缘故。而《减学分裂》这一节却被放到编者放到了第2章才讲到,这样知识的衔接就颠倒了。因此,我先讲授第2章的《减学分裂》这一课时,接着再上第1章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样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时,在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先进行了“铺路”,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挂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记得就比较扎实。
  案例二:在讲述《细胞的增殖》时,教材中有一个难点,即"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这一个难点,但教材并没有给出解释,同学们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大家都认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于是我就把"相对表面积”解释为:指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并把课后《练习》"选择题1”的几幅图片做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解释,使学生在有说服力的氛围中把问题理解、强化了。,这些课本后面<練习>的素材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而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教材的知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较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注意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
  案例一: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
  三、运用小诗歌巧教生物
  小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提出有些有疑问的诗歌,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
  案例一:在讲授“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多么好吗?”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15~17时。”
  当然,一堂生物课,运用一二首小诗便可,切不可泛滥成灾,以免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而且诗要易诵易懂易记,有科学性、趣味性和韵味性。如果小诗能与挂图、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配合起来使用,则教学效果更佳。
  四、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直观手段
  机辅已经成为主要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成功地介入教学过程,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师将不得不考虑这一特点。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曾几个班分为:常使用、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三类教学进行调查和抽测,发现常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所教学生普遍对生物课感兴趣,测试成绩优良。
  五、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
  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案例一:在讲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我针对教材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为此我在教学的某些细节上进行了如下处理:①将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第四组实验--“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中的“加热杀死”用下划线标记,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生疑;②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只讲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而不讲标记的方法。结果,我意料中的效果出现了:在我讲解的过程中,有两个学生分别提出了“S型细菌既然被加热杀死了,为什么还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死了,为什么它的DNA还起作用?”“元素这么小,怎样去标记蛋白质或者DNA呢?”。这两个问题一提出,我和其他的学生都兴奋了,我当即对这两位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和他们一起对问题进行了探讨。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教学是科学,是艺术,是创造。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师生教学活动结构,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唯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知识型人才和经济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其他文献
长篇传记文学《马鸿逵传》已正式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由盐池作家张树林、张树彬兄弟费时十年,数易其稿完成的鸿篇巨制.该书曾在《吴忠日报》上连载,获得读者好评
期刊
期刊
【摘要】傾听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会倾听,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抓住关键和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兴趣。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加强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倾听习惯培养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31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求新求异.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
目的 探讨T2 mapping MRI评估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免疫抑制疗效的价值.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74例经免疫抑制治疗的TAO患者.方法 全部患者行冠状面T2 mapping MRI成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基础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美术老师应当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幼儿园美术教学效率,挖掘幼儿创造潜力。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存在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美术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限制了美术课堂的开展。因此,本文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高质量美术教学团队,引入游戏教学以及道具教学等方式提高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效率  【中
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指出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必要性.以生物教学的实践说明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高
目的:研究25G玻璃体切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术后1年的视力情况及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物理教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综合物理知识和系统的物理知识。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的关键阶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的策略是引入探究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物理知识,深入探索物理理论学习模式。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