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用定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QM-FISH)的方法检测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是否存在异质性亚克隆,及不同亚克隆之间在遗传学上的承继关系.方法 在UCSC Genome Bioinformatics数据库中定位检索含目的基因AML1、ETO、WT1、c-kit和p27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用缺口平移的方法将荧光素染料标记的dUTP或dCTP连接到目的基因上制成五色FISH探针.白血病细胞低渗、固定后湿法滴片.将制备好的FISH探针杂交到患者标本上,经荧光显微镜采集荧光信号从而获得清晰稳定的多色图像.计数AML1-ETO阳性细胞中AML1-ETO融合基因及基因AML1、ETO、WT1、c-kit和p27的拷贝数.将各个基因拷贝数相同的细胞定义为同一亚克隆,统计同一患者标本中亚克隆的种类及比例,进而推测不同亚克隆之间的进化关系;比较配对的初诊、复发患者中优势亚克隆的演变,推测与白血病复发、耐药相关的基因异常.结果 共检测36例初诊的t(8;21)AML患者骨髓标本,1例与初诊患者配对的复发标本.在36例初诊患者中,4例(11.1%)具有AML1-ETO融合信号增加,3例(8.3%)有AML1信号增加,10例(27.8%)有AML1信号缺失,并且这种信号缺失具有性别差异,主要出现在男性患者中,4例(11.1%)有ETO信号增加,20例(55.6%)有WT1信号增加,15例(41.7%)有p27信号增加,14例(38.9%)有c-kit信号增加;28例(77.8%)可检测到异质性亚克隆,不同亚克隆之间呈线性或树状进化关系;1例复发病例标本与配对的初诊病例标本相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克隆演变,包括优势克隆比例改变及亚克隆的消失与新生.结论 t(8;21)AML的遗传学异常具有广泛异质性,亚克隆之间不仅具有承继关系,而且处于动态进化演变状态。
用定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异质性及亚克隆间的进化关系
【摘 要】
:
目的 用定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QM-FISH)的方法检测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是否存在异质性亚克隆,及不同亚克隆之间在遗传学上的承继关系.方法 在UCSC Genome Bioinformatics数据库中定位检索含目的基因AML1、ETO、WT1、c-kit和p27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用缺口平移的方法将荧光素染料标记的dUTP或dCTP连接到目的基因上制成五色FIS
【机 构】
:
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0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我国血液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加强我国血液学工作者与国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CSH)和美国血液学会(ASH)共同主办的美国血液学年会中国巡讲——首届Highlights of ASH中国行定于2011年4月2至3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
期刊
目的 分析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总结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MPAL患者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32例患者采用了兼顾髓系、淋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例在缓解期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患者进行疗效和生存分析.结果 ①MPAL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生率为2.6%,32例MPA
活性氧物质(ROS)一般情况下是由体内正常的氧代谢产物形成,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内适当水平的ROS在调控一些生物学现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一些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这些信号所涉及的基因表达。
期刊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率的平衡关系及其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70例MM患者分为初发组30例,平台期组23例,复发/难治组17例,以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MM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Th17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结果 初发组及复发/
对于血液病患者进行合理化治疗是社会公众对于我们血液学工作者的期望,也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部分血液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如果处理得当,并不影响患者寿命.这类疾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对于这些患者如何进行合理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ET和ITP进行阐述,供同道参考。
期刊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进行allo-HSCT的533例(534例次)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是否相合、患者年龄、供者年龄、供受者性别关系、供受者亲缘关系、干细胞来源、预处理含或不含全身放射治疗(TBI)、HLA位点等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多数为前B-ALL(PreB-ALL).在这部分患儿中,CD20表达阳性是否与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相关,国外仅有个别文献报道,国内也只有成人病例报道,提示CD20表达对预后无显著影响[1].我们回顾性分析了CD20表达阳性的Pre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与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期刊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引起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作为主要的蛋白降解酶与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1].肿瘤患者外周血血清可溶性的uPA受体(suPAR)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我们研究了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suPAR表达,旨在探讨suPAR表
期刊
2011年1月14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延东宣读奖励决定。大会颁布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