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是指帽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作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将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措施
  引言
  作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将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要想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其核心在于加强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这些,都将取决于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
  一、框架结构概述
  框架结构是指帽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直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娄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二、对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对模板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对模板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进行技术交底时,没有明确相关施工工作,致使在拼装模板时出现了组合上的偏差。第二,在测量轴线的过程中,由于放线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再加上没有将模板根部支撑牢固,导致在安装时出现偏位现象,或者在支撑时,没有控制好垂直度。第三,在安装模板时,使用木楔、拉螺栓以及顶撑的方法不正确,造成安装之后的模板中轴线出现偏位现象。第四,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下料工作没有实现均匀对称,致使侧压力的产生,从而对模板造成挤压。
  2、对梁柱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梁柱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分,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对梁柱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在绑扎节点钢筋时,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对框架结构质量以及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节点内部绑扎箍筋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施工人员为了减少操作步骤,而不按照相关规范组合箍筋,例如组合箍筋,或将开口箍筋运用在整根梁柱的节点区域。以上两种做法与技术要求完全不相符合,也会给施工质量带来缺陷。
  3、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框架结构的施工,钢筋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实际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包括:选择的焊条规格、型号不对;钢筋焊接接头存在偏心弯折问题;箍筋具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等。在框架施工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予以妥善解决,否则将对框架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在钢筋的板扎以及成品的保护过程中存在对应的质量问题,诸如钢筋的类型和数量等没有达到要求、钢筋垫块不充分或者是没有提前稳固,一旦在对钢筋验收通过之后将造成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诸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将造成实际施工材料的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对建筑框架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在对钢筋结构进行再焊接的过程中,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等都会造成改变,给框架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三、加强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主要措施
  1、模板工程
  (1)内外侧模板的设计。在进行模板配板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墙模板中的内侧模板要比外侧的模板短200~300毫米,这样能够保证配板的准确性,同时在支模时,要以已经经过浇筑的墙体作为参照物,把外侧的模板贴紧墙体,另外,为了保护墙体,一般在模板与墙体的接触位置要垫上海绵,保证整个墙体的完整性。
  (2)固定内侧模板。在模板浇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侧模板和内侧模拟的墙根向内或者向外移动的状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模板的准确性,故而模板设计者经常会在模板内侧中放置一个短钢筋头来控制其位置,保证其稳定性。
  (3)保證墙模与楼板之间的紧密型。通常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浆的现象,它会使整个模板的稳定性降低。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将水泥或者砂浆填入有缝隙的地方即可。
  (4)吊装墙模。墙模的吊装对稳定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故而要在亮光中进行,同时要保证在吊装的过程中,墙模不会碰到钢筋,还有控制好吊装的位置,因为它关系到楼板的稳定性,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分布密集,箍筋绑扎困难,便存在节点不放箍筋或少放箍筋的现象,给工程留下隐患,这种现象在先立模后绑轧钢筋在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中特别容易出现。出现后有时也采取补救措施,通常是采用从对面两侧加开口箍筋的做法,且开口箍筋数量不足也不易绑扎到位,且不符合必须封闭箍筋的要求。施工人员意识到先立模后整体沉梁的施工方法不易绑扎节点区的箍筋,便采用先支梁底模后绑扎梁钢筋在支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的方法,这样做虽然可以保证节点核心区箍筋的布放,但存在弊端:一是先立梁底模再绑扎钢筋时,施工操作人员安全度差,钢筋摆放不易,操作不便:一是交叉作业多,木工立好梁底模就要等梁钢筋绑扎完后再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给施工组织安排带来困难,常出现离工现象,工效较低:二是先立梁底模,各个梁模是单独的,没有联系(拉结),造成模板结构本身的安全性较差,产生安全隐患。梁靠近支座处剪力最大,而箍筋就是为了抵抗剪力而配置的。从抗震设防考虑,如果箍筋离开支座太远或密箍区长度不足,都会造成支座处受力薄弱,甚至造成剪切破坏。距支座的第一个箍筋根据构造要求离开支座应不大于50mm。梁的箍筋返工最麻烦,必须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对照设计图纸,全面复查各处有无错漏,复查结果完全正确之后才可将梁骨架落入模里,对于确实已落人梁模而梁箍筋又需加密的,必须返工加密。
  3、钢筋工程
  在钢筋工程的建设中,要用到大量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的钢筋材料,比如一级钢(直径6mm、8mm);三级钢(直径12mm,18mm,20mm)等。在钢筋工程建设中,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密集的钢筋节点,使钢筋安装、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移位等现象。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对箍筋框进行固定。在钢筋工程建设中,依据实体放样,可以制作加工定型模具,比如柱筋等对柱筋框进行定位,或者采用水平和竖向的墙体梯格筋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钢筋位置,这样能够减少钢筋位移情况的出现。
  (2)明确钢筋的梁柱节点。由于大型高层建筑中的钢筋使用量较多,故而会产生密集的梁柱节点,为了保证每个节点的准确性和有序性,一般要事先在计算机中对现场的钢筋进行绘图放样,之后以1:1的比例制作模拟样板,将其放置在施工现场,这样就能够为施工中钢筋的梁柱节点建设提供指导。
  (3)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在施工现场,会有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保证钢筋工程的统一性和精确性,就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实体样板,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结束语
  在土建工程当中,框架结构是一种主要结构,被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面对当前土建工程的发展趋势,加强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管理,将框架结构运用于土建工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技术,以免出现施工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相信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必将使土建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兵.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探析[J].福建建材,2010.
  [2]冯俊.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3]秦德广.探析建筑框架结构在施工中产生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1.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干部员工难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排遣,不仅会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同事间的关系,进而给企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为此,结合油田要求,探索建立员工心理疏导和关怀机制,促进了队伍持续和谐稳定。  关键词:企业;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机制建设;队伍和谐  目前,
期刊
摘要: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需要贯穿到整个建筑施工中,全面约束建筑工程的成本分配。建筑工程造价中包含的项目比较多,实行全过程控制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成本分配的水平,防止发生预算超支的情况。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中,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主规范好造价信息,积极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基于此,本文对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
期刊
摘要:模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也是节省施工成本、减少施工时间的重要研究切入点。随着模板技术与混凝土工程的全面推广,其中的部分问题也逐渐暴露。例如模板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难以保证,常常出现下沉、坍塌等质量安全事故;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常常出现裂缝、缺陷的质量问题。为此,在未来应当不断研发模板混凝土工程的新工艺与材料,优化施工手段,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模板
期刊
摘要:在現在的都市生活中,为满足社会需求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这些高层建筑比普通的建筑更加高大,在修建过程中通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会极易产生裂痕,为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和建筑耐久性等问题,混凝土筑技术需要保障混凝土具有整体性、密实性和较好的强度性能。由此可以得出,这个成果的重要性,只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来应对这样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凝土浇筑;建筑施工;应用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石油作为一种高效能源,是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作为与煤炭、天然气并称三大能源支柱之一的石油,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界中,给社会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录井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能否迅速理清油井地下地层、构造及含油气情况,同时关系到对整个构造的地质情况的认识、含油气远景的评
期刊
摘要:钢筋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承重能力大、抗震性能强、施工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钢筋混凝土由于自身特点的影响,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建筑单位分别从模板施工、混凝土配制、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切实消除质量隐患,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支护;技术要点  引言  对于一些大跨度或高层建筑来说,提高建筑结构
期刊
摘要:我国建设行业发展脚步逐渐加快,随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在当下社会、经济、环境共同进步的时代中,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各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主要施工材料,改善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降低材料成本,为建筑工程带来保质保量增效益的建筑特点,促进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承重墙混凝土空心砌块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承重墙;混凝土空心砌
期刊
摘要:全自动运行线路依托核心机电系统高集成、全自动化的特性,有效地提升了行车的各个作业环节效率,如何将车辆基地更好的融入全自动运行线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为样本,从运营管理角度展开取消全自动驾驶运行转换轨的探讨,将车辆基地高度融入全自动运行线路,提高全自动运行系统整体行车效率,达到线路管理的统一性。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转换轨;车辆基地  纵观当今世界轨道交通新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就BAS系统当前在地铁使用中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BAS系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对其网络机构、设计理念和在局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应对地铁BAS系统故障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了地铁BAS系统的高效运转,提升了地铁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地铁运行系统;BAS系统;故障处理  1.地铁BAS系统简要介绍  BAS系统作为地铁运行系统中不可或
期刊
摘要:作为城市交通中一个重要部分,地铁交通承担着城市大量人口的出行问题,对城市地面交通的拥挤情况进行了有效地缓解,是被世界各个国家都高度认同的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一下影响地铁客流的一些因素和预测客流的一些方法,简要阐述客流预测在车站客运组织中的一些应用,同时总结一下客流预测基础上地铁大客流组织策略,以促进地铁运输在城市交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客流的一些重要因素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