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在小兒康复病房有效开展系统的护理工作,要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创造舒适和谐的人文气氛和环境气氛、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与支持、指导家长掌握该患儿家庭训练的相关内容,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对护理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家长治愈患儿的信心。
【关键词】 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06-01
康复护理管理是系统地利用康复护士的潜在能力在总的康复计划下,为达到全面康复目标,配合康复团队其他成员、设备、环境对康复对象日常生活动作及康复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导向性护理管理。将康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康复和保育结合起来,提高患者健康水平,从而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儿科康复病房作为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病房,病房的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自我保护意识差,护理工作复杂化、琐碎化护理风险极大。如何有效开展系统护理工作,如何在护理的过程中预防并发现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几率,通过总结经验可以不断地护理管理改善,规范化的病区管理,提高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将对患儿康复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当前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安全事件频发
在小儿康复病房中,对患儿自身因素,存在由于运动功能障碍,姿势调节和控制能力差,而且还有的患儿常伴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认知觉障碍,影响大脑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同时,一旦患儿病情改善,存在家长对患儿的保护意识减弱,有些家长对医务人员的警示未引起足够重视,自认为可保护好患儿,而一旦疏忽,增加了意外伤害的发生等等情况,从而导致小儿康复病房中不安全事件频发。
1.2 护理人员对康复医疗技术的熟悉程度较低
康复护士的专业素质不高,常安排一些老龄、体弱的护士,他们对小儿康复病房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缺乏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整体观念;对康复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不熟悉。但临床上大部分的康复手段需要护士去完成,康复护士不仅要懂得运动作业,言语、心理疗法,同时还要掌握中医的康复手段,如:针灸、按摩、气功及药物外治的熏、蒸、敷、贴等疗法,还要掌握属于物理疗法的热、玲、光、声、水疗及属于精神治疗范围的文娱、音乐、舞蹈疗法等,对作业疗法范围的弹琴、书写、绘画等都要掌握。给康复护士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但人员配备的不合理性制约了康复质量的提高。
1.3 医患交流沟通的难度增加
小儿住院康复治疗,平均住院日较长,陪护多,日常生活用品多,病房拥挤;加上陪护素质不一,病人家属对环境要求不同; 同时,受教育水平,见识程度,以及心理特征和经济状况等问题的影响,一些家长很容易因为孩子所患疾病而出现恐慌、不安的情绪。极易发生医患矛盾。再加上医患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信息不对称,加之儿童更是当今的“小皇帝”,在日常治疗护理中,常常因家长的维权过度行为,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担心自己言行稍有不是,而发生医疗纠纷,从而形成“言多必失,行多必有错”错误思维,导致病人满意度下降。
2 提高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
2.1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就是给患儿更多治疗之外的服务,注重在细微之处下功夫,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关怀。要求每位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还应有与患儿交流的技巧,以人性化服务的精细、高效、温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尽最大努力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在实践中,护理人员改变以往的护理观念,树立了“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明确各自的职责,能够根据儿童疾病的特点制定护理措施。熟悉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及个性特征,了解其治病的需求,确立沟通目标与护理服务内容,在护理过程中关心、疼爱患儿,切实减轻患儿病痛。
2.2 以患者需求为内容,提供形式丰富的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提高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实施的重要方式,针对小儿康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自我健康教育知识不理解特点,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健康教育,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责任护士要做到对患儿病情、诊疗和护理措施、自理能力、饮食和营养状况、健康指导要点,还要关注患儿的睡眠、心理状态,患儿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情况,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为了提高患儿对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在每间病房为患儿设置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患儿家属随时取阅。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路径,也使患儿家属掌握了有关儿童疾病的基本护理知识,调动了患儿家属参与他们疾病康复的积极性。
2.3 对小儿康复病房内感染的预防
由于患儿年龄小,体质弱,极易生病,所以要对小儿康复病房内感染的预防。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卫生制度,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管理规定,执行病房消毒制度;强调护士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落实晨晚间护理、严格按规范进行各种管道护理;加强陪伴管理,控制患者自带物品,规范陪伴床的管理,做好陪伴床的消毒。
2.4 加强对小儿康复病房内安全管理
由于在小儿康复病房内部分病儿均是智力和运动障碍导致病儿不能够正常活动,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非常重要,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适宜的光线、防滑地面、室内设施合理,物品放置合理;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添加必需的辅助设施,如洗浴室安装扶手或采用浴缸,配置坐便器等,训练器械边缘锐利突出或有棱角处,加用棉垫防护。电源插座应安装在患儿不易触摸到的地方;对有爬行能力的患儿,棉被不要叠得过高,必要时给予腰部约束;对能行走的患儿,要求监护人陪伴,避免患儿彼此追逐、打闹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梅.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20.
[2]沈敏平.优质服务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 , 22 ( 4 ) :60.
[3]徐平,李振芬.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46.
[4]李晓,王林,姜秀文等.创建规范化病区提高护理质量[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2): 17-18.
【关键词】 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06-01
康复护理管理是系统地利用康复护士的潜在能力在总的康复计划下,为达到全面康复目标,配合康复团队其他成员、设备、环境对康复对象日常生活动作及康复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导向性护理管理。将康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康复和保育结合起来,提高患者健康水平,从而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儿科康复病房作为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病房,病房的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自我保护意识差,护理工作复杂化、琐碎化护理风险极大。如何有效开展系统护理工作,如何在护理的过程中预防并发现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几率,通过总结经验可以不断地护理管理改善,规范化的病区管理,提高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将对患儿康复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当前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安全事件频发
在小儿康复病房中,对患儿自身因素,存在由于运动功能障碍,姿势调节和控制能力差,而且还有的患儿常伴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认知觉障碍,影响大脑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同时,一旦患儿病情改善,存在家长对患儿的保护意识减弱,有些家长对医务人员的警示未引起足够重视,自认为可保护好患儿,而一旦疏忽,增加了意外伤害的发生等等情况,从而导致小儿康复病房中不安全事件频发。
1.2 护理人员对康复医疗技术的熟悉程度较低
康复护士的专业素质不高,常安排一些老龄、体弱的护士,他们对小儿康复病房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缺乏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整体观念;对康复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不熟悉。但临床上大部分的康复手段需要护士去完成,康复护士不仅要懂得运动作业,言语、心理疗法,同时还要掌握中医的康复手段,如:针灸、按摩、气功及药物外治的熏、蒸、敷、贴等疗法,还要掌握属于物理疗法的热、玲、光、声、水疗及属于精神治疗范围的文娱、音乐、舞蹈疗法等,对作业疗法范围的弹琴、书写、绘画等都要掌握。给康复护士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但人员配备的不合理性制约了康复质量的提高。
1.3 医患交流沟通的难度增加
小儿住院康复治疗,平均住院日较长,陪护多,日常生活用品多,病房拥挤;加上陪护素质不一,病人家属对环境要求不同; 同时,受教育水平,见识程度,以及心理特征和经济状况等问题的影响,一些家长很容易因为孩子所患疾病而出现恐慌、不安的情绪。极易发生医患矛盾。再加上医患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信息不对称,加之儿童更是当今的“小皇帝”,在日常治疗护理中,常常因家长的维权过度行为,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担心自己言行稍有不是,而发生医疗纠纷,从而形成“言多必失,行多必有错”错误思维,导致病人满意度下降。
2 提高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
2.1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就是给患儿更多治疗之外的服务,注重在细微之处下功夫,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关怀。要求每位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还应有与患儿交流的技巧,以人性化服务的精细、高效、温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尽最大努力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在实践中,护理人员改变以往的护理观念,树立了“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明确各自的职责,能够根据儿童疾病的特点制定护理措施。熟悉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及个性特征,了解其治病的需求,确立沟通目标与护理服务内容,在护理过程中关心、疼爱患儿,切实减轻患儿病痛。
2.2 以患者需求为内容,提供形式丰富的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提高小儿康复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实施的重要方式,针对小儿康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自我健康教育知识不理解特点,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健康教育,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责任护士要做到对患儿病情、诊疗和护理措施、自理能力、饮食和营养状况、健康指导要点,还要关注患儿的睡眠、心理状态,患儿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情况,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为了提高患儿对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在每间病房为患儿设置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便患儿家属随时取阅。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路径,也使患儿家属掌握了有关儿童疾病的基本护理知识,调动了患儿家属参与他们疾病康复的积极性。
2.3 对小儿康复病房内感染的预防
由于患儿年龄小,体质弱,极易生病,所以要对小儿康复病房内感染的预防。加强护士培训,严格执行卫生制度,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管理规定,执行病房消毒制度;强调护士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落实晨晚间护理、严格按规范进行各种管道护理;加强陪伴管理,控制患者自带物品,规范陪伴床的管理,做好陪伴床的消毒。
2.4 加强对小儿康复病房内安全管理
由于在小儿康复病房内部分病儿均是智力和运动障碍导致病儿不能够正常活动,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非常重要,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适宜的光线、防滑地面、室内设施合理,物品放置合理;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添加必需的辅助设施,如洗浴室安装扶手或采用浴缸,配置坐便器等,训练器械边缘锐利突出或有棱角处,加用棉垫防护。电源插座应安装在患儿不易触摸到的地方;对有爬行能力的患儿,棉被不要叠得过高,必要时给予腰部约束;对能行走的患儿,要求监护人陪伴,避免患儿彼此追逐、打闹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梅.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20.
[2]沈敏平.优质服务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 , 22 ( 4 ) :60.
[3]徐平,李振芬.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46.
[4]李晓,王林,姜秀文等.创建规范化病区提高护理质量[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2):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