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教和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不断對其他的文化形态发生作用。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与传统中国文化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从宗教和文化发生作用的理论依据入手,以禅宗作为个案,主要探讨它与传统儒道文化的关系,以此凸显宗教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禅宗、儒道文化、心性论
一、对宗教和文化概念的分析
宗教和文化的关系何在?是古往今来学者们所一直探索的问题。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对文化、宗教等概念有合理的认识。根据符号论的立场,宗教似乎也可以看做一种“符号”的应用,而其目的无非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或是建立社会秩序等,在这个意义上看,宗教符合了作为一种文化的条件。
既然宗教作为一种文化,那它如何对其他的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呢?作为一种宗教的本质和核心,宗教观念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宗教观念一方面发展了宗教神学和哲学,一方面也启迪了各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发展。另外,人类在异化出神灵观念时,同时也赋予了它社会性,“神的神性实际是社会赋予的社会性;它反过来作用于社会,以神圣的名义、强化(神圣化)以致构成维持社会成员一体化的道德、法律、政治和国家”。
二、禅宗和儒、道两家的关系
禅宗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佛教宗派,谈到禅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外乎是禅宗和儒、道两家的关系。自慧能始,禅宗的禅师们就力图使禅宗摆脱印度佛教的话语权。立足于唐代之后三教合一的背景,禅宗也一直在进行一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活动,他不断地吸收儒学和老庄思想的内容,相对的儒道两家在这个背景下也不断使用佛教的思想充实自身。
1、禅宗与儒家文化
禅宗的特点之一就是舍弃传统佛教大量的繁琐论相对于早期佛教对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探索,禅宗更多的把立足点放在诸如机锋、棒喝等的参禅法门上,而这些参禅法门是归结于心性论基础之上的。禅宗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强大影响之下,主张从心性方面去探求生命自觉、佛性等。在心性论上,禅宗的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主要指在传法的过程中不依据经书和文字,“教外别传”是“不立文字”的延伸。基于“以心传心”的心印,强调在传授上不依文字、言教。 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主张从心性之上成就佛果。“以心传心”的依据在于,他们通常将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自心即为本真之心,也就是本心、佛性。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方面他一改佛教完全出世的态度,把关注点转为现世,满足了广大信众的要求,降低了信仰门槛,使之更加符合中土文化氛围,这种禅宗所强调的出世和入世圆融一体的生存方式,也符合儒家的人生追求。在功夫论之上,在心性论的基础之上,禅宗主要采用顿悟、见性的修持方法,同时这也是与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传统相呼应的,《坛经》中提到:“菩提只向心觅,何来向外求玄。”传统儒家也有这样的观念,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也与禅宗的修持方法有相似之处。
2、禅宗和道教文化
关于佛教对儒道二家的判教,相对于儒家的社会政治功能方面,对于道教,佛教更注重于修身寡欲的修养方面。从心性论问题上,佛教学者主张从心性的角度去论证人所谓的本性,并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结合起来探讨心之本然与成佛依据,这与魏晋以来玄学家们探讨宇宙本体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禅宗通过吸取道家的“自然”学说来诠释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规定为自然而然万物的本质,而禅宗所认为的“自然”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众生的本性是圆融自然的,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的,并非外在的神灵的赋予。人成佛的过程就是发现自身自然的人性的过程,也是自性的发现的过程。同时,人的自性同时也具有一种超越性,它应该是圆融无碍、清净自然的,人如果识得了清静无滞的自性,也就是成就了佛道,实现了超越。这在禅宗要求的日常禅修的修持方法中也有体现,穿衣吃饭,睡觉劈柴,皆是修行,在这样的日常体验中,在流动无常的生命里体味清净无碍的自性,以此来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的自由。另外,禅宗所要求的养生思想也与道家文化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3、禅宗对儒道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儒家思想的最重大的影响,应该算是禅宗对宋明理学的渗透。禅宗强调众生本性本是清静觉悟的,但有妄念浮云遮眼,朱熹、王阳明等都有相似的思想,如在功夫论上,王阳明就强调“去习心”以达到心之本然的状态。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禅宗思想对宋明理学的渗透。在人的心性与万物同一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理学家们也将心性论和本体论结合起来,把封建的道德伦理看做是天理一样的存在。另外心之“本体”在宋明理学的语境中就是心之本然的意思,佛家的心性论确实为理学的心性论提供了基石。
三、小结
方立天先生谈到:“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在彼此的击撞中寻找契合点的矛盾统一运动,是推进各家思想的多向演化进而达到多元融汇的过程。”宗教和文化的关系也是如此,他们总是在彼此的碰撞中趋向一种统一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从“三教合一”的现象中就可见一斑。文化之间的冲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的融合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化。从禅宗的发展过程上看,它正是传统佛教文化同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碰撞的结果,具有创造性意义。相应的,它的不断创新也使它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与世俗文化相适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散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吕大吉.“文化”真义之我见:人类精神(人性)陶铸过的自然——关于宗教与文化之关系的若干思考(之二)[J]. 浙江社会科学. 2002.03.
[3]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4]陈坚.士大夫:中国文化进入禅宗的通道[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作者简介:罗布卓玛(1994-),西藏昌都市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哲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禅宗、儒道文化、心性论
一、对宗教和文化概念的分析
宗教和文化的关系何在?是古往今来学者们所一直探索的问题。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对文化、宗教等概念有合理的认识。根据符号论的立场,宗教似乎也可以看做一种“符号”的应用,而其目的无非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或是建立社会秩序等,在这个意义上看,宗教符合了作为一种文化的条件。
既然宗教作为一种文化,那它如何对其他的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呢?作为一种宗教的本质和核心,宗教观念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宗教观念一方面发展了宗教神学和哲学,一方面也启迪了各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发展。另外,人类在异化出神灵观念时,同时也赋予了它社会性,“神的神性实际是社会赋予的社会性;它反过来作用于社会,以神圣的名义、强化(神圣化)以致构成维持社会成员一体化的道德、法律、政治和国家”。
二、禅宗和儒、道两家的关系
禅宗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佛教宗派,谈到禅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外乎是禅宗和儒、道两家的关系。自慧能始,禅宗的禅师们就力图使禅宗摆脱印度佛教的话语权。立足于唐代之后三教合一的背景,禅宗也一直在进行一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活动,他不断地吸收儒学和老庄思想的内容,相对的儒道两家在这个背景下也不断使用佛教的思想充实自身。
1、禅宗与儒家文化
禅宗的特点之一就是舍弃传统佛教大量的繁琐论相对于早期佛教对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探索,禅宗更多的把立足点放在诸如机锋、棒喝等的参禅法门上,而这些参禅法门是归结于心性论基础之上的。禅宗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强大影响之下,主张从心性方面去探求生命自觉、佛性等。在心性论上,禅宗的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主要指在传法的过程中不依据经书和文字,“教外别传”是“不立文字”的延伸。基于“以心传心”的心印,强调在传授上不依文字、言教。 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主张从心性之上成就佛果。“以心传心”的依据在于,他们通常将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自心即为本真之心,也就是本心、佛性。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方面他一改佛教完全出世的态度,把关注点转为现世,满足了广大信众的要求,降低了信仰门槛,使之更加符合中土文化氛围,这种禅宗所强调的出世和入世圆融一体的生存方式,也符合儒家的人生追求。在功夫论之上,在心性论的基础之上,禅宗主要采用顿悟、见性的修持方法,同时这也是与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传统相呼应的,《坛经》中提到:“菩提只向心觅,何来向外求玄。”传统儒家也有这样的观念,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也与禅宗的修持方法有相似之处。
2、禅宗和道教文化
关于佛教对儒道二家的判教,相对于儒家的社会政治功能方面,对于道教,佛教更注重于修身寡欲的修养方面。从心性论问题上,佛教学者主张从心性的角度去论证人所谓的本性,并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结合起来探讨心之本然与成佛依据,这与魏晋以来玄学家们探讨宇宙本体思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禅宗通过吸取道家的“自然”学说来诠释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规定为自然而然万物的本质,而禅宗所认为的“自然”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众生的本性是圆融自然的,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的,并非外在的神灵的赋予。人成佛的过程就是发现自身自然的人性的过程,也是自性的发现的过程。同时,人的自性同时也具有一种超越性,它应该是圆融无碍、清净自然的,人如果识得了清静无滞的自性,也就是成就了佛道,实现了超越。这在禅宗要求的日常禅修的修持方法中也有体现,穿衣吃饭,睡觉劈柴,皆是修行,在这样的日常体验中,在流动无常的生命里体味清净无碍的自性,以此来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的自由。另外,禅宗所要求的养生思想也与道家文化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3、禅宗对儒道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儒家思想的最重大的影响,应该算是禅宗对宋明理学的渗透。禅宗强调众生本性本是清静觉悟的,但有妄念浮云遮眼,朱熹、王阳明等都有相似的思想,如在功夫论上,王阳明就强调“去习心”以达到心之本然的状态。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禅宗思想对宋明理学的渗透。在人的心性与万物同一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理学家们也将心性论和本体论结合起来,把封建的道德伦理看做是天理一样的存在。另外心之“本体”在宋明理学的语境中就是心之本然的意思,佛家的心性论确实为理学的心性论提供了基石。
三、小结
方立天先生谈到:“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在彼此的击撞中寻找契合点的矛盾统一运动,是推进各家思想的多向演化进而达到多元融汇的过程。”宗教和文化的关系也是如此,他们总是在彼此的碰撞中趋向一种统一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从“三教合一”的现象中就可见一斑。文化之间的冲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的融合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化。从禅宗的发展过程上看,它正是传统佛教文化同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碰撞的结果,具有创造性意义。相应的,它的不断创新也使它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与世俗文化相适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散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吕大吉.“文化”真义之我见:人类精神(人性)陶铸过的自然——关于宗教与文化之关系的若干思考(之二)[J]. 浙江社会科学. 2002.03.
[3]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4]陈坚.士大夫:中国文化进入禅宗的通道[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作者简介:罗布卓玛(1994-),西藏昌都市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哲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