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人陈与义曾经写下一首题为《春日》的小诗:“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一首七言绝句,应该与《荀子》里的这两句话合看:“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
上引《荀子》两语的意思是,明道之人,自身行道即可,不应该在这方面有太多的外在表现——譬如言语论说。这是古人所抱持的一种思想。《论语》的“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以及《周易》的“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说的都是类似的意思。
历史证明了这些简洁的话是极其正确的。宋代以后,诗话暴增,论诗的风气一代盛过一代,然而在诗论家这一群体当中,没有几人是顶尖诗家,尤其是那些着力于打造诗学理论的人,在写诗这件事上,往往表现得很黯淡。
判断一个人的诗作水平如何,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他的诗是否为后人传诵。时间是公平的,一个人只要诗写得好,即使在世的时候寂寞一些,也一样能在后世发光,杜甫就是如此。遗憾的是,那些谈起诗来显得神采飞扬、自信满满的诗论家,往往没有什么诗留给后人传诵。宋人严羽撰写的《沧浪诗话》,是古代诗论中的经典,然而严羽本人写的诗,无法匹配上他的诗学主张。又如明人胡应麟,所著《诗薮》颇多卓见,但又有幾个人记得胡应麟的诗?这些情况,真是让人扼腕。
在清代,神韵、格调、肌理等诗学主张迭起,诗坛好不热闹,然而那些诗坛盟主所写的诗,却罕有人去涵泳、探究——不是后人忽视了那些诗,而是那些诗在艺术上没有多少值得深究的价值。在晚清民国,陈衍可谓诗论大家,可是他的诗写得实在不能算好。这些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
反过来看,那些诗写得很好的人,常常在论诗这件事上表现得并不突出。比如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都没有论诗的专著名世。在著述成风的清代,像黄仲则、龚自珍这些诗家,亦不把心力放在论诗这件事上。这些情况,绝对不能说明诗家不擅长论诗,因为事实上是恰恰相反的:诗人说诗,往往最有精光,他们对诗发出的只言片语,就足以供后世的研究者拿去做成一本书。
勇于论诗者,往往短于作诗;擅长写诗者,常常不喜欢论诗。这种情况貌似诡异,但细想之下其实就能发现是很正常的:诗的妙处,往往在那些不需要说出来的地方,“嫦娥应悔偷灵药”,当李商隐写这一句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悔,还是不悔?这实在难以坐实,亦不必坐实。此外,道理说得太饱满,反而不易让人信服,所以那些思想深邃之人,说的话往往很高简。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部《论语》若是没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该会失去多少味道?
这是不是意味着不该论诗呢?当然不是。诗论是诗的副产品,自从有诗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要有诗论,否则诗的价值难以明晰。所以,对于诗,不是该不该论说的问题,而是怎样说、说多少的问题。
历史上那么多诗论家不擅长写诗的尴尬事实,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去怀疑,那些看似无比正确的主张以及坚定的道路自信,在本质上是否站得住脚。此外,如果一种诗论让人觉得诗是畏途,那也是有问题的——诗主性情,何以论者在这种最紧扣着性情的文体里,人为地制造许多壁垒?
在今天,谈诗的文字比以前更多了,这意味着我们更需要辨别诗论优劣的眼光。这时候,我们不妨回顾孔子所说的这三个字:“兴于《诗》。”《说文》:“兴,起也。”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无论写诗也好、论诗也罢,或可在“兴”这个字上再三致意。在我看来,一首好诗、一篇好的诗论,固然因各种因素而好,但它们至少应该具备一种作用,那就是能够振起人的情思,让人远离干枯与沉寂。
不为别的,我们的身体已经不能飞翔,但思绪总不能也这样吧。好在,我们有诗和酒。
上引《荀子》两语的意思是,明道之人,自身行道即可,不应该在这方面有太多的外在表现——譬如言语论说。这是古人所抱持的一种思想。《论语》的“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以及《周易》的“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说的都是类似的意思。
历史证明了这些简洁的话是极其正确的。宋代以后,诗话暴增,论诗的风气一代盛过一代,然而在诗论家这一群体当中,没有几人是顶尖诗家,尤其是那些着力于打造诗学理论的人,在写诗这件事上,往往表现得很黯淡。
判断一个人的诗作水平如何,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他的诗是否为后人传诵。时间是公平的,一个人只要诗写得好,即使在世的时候寂寞一些,也一样能在后世发光,杜甫就是如此。遗憾的是,那些谈起诗来显得神采飞扬、自信满满的诗论家,往往没有什么诗留给后人传诵。宋人严羽撰写的《沧浪诗话》,是古代诗论中的经典,然而严羽本人写的诗,无法匹配上他的诗学主张。又如明人胡应麟,所著《诗薮》颇多卓见,但又有幾个人记得胡应麟的诗?这些情况,真是让人扼腕。
在清代,神韵、格调、肌理等诗学主张迭起,诗坛好不热闹,然而那些诗坛盟主所写的诗,却罕有人去涵泳、探究——不是后人忽视了那些诗,而是那些诗在艺术上没有多少值得深究的价值。在晚清民国,陈衍可谓诗论大家,可是他的诗写得实在不能算好。这些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
反过来看,那些诗写得很好的人,常常在论诗这件事上表现得并不突出。比如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都没有论诗的专著名世。在著述成风的清代,像黄仲则、龚自珍这些诗家,亦不把心力放在论诗这件事上。这些情况,绝对不能说明诗家不擅长论诗,因为事实上是恰恰相反的:诗人说诗,往往最有精光,他们对诗发出的只言片语,就足以供后世的研究者拿去做成一本书。
勇于论诗者,往往短于作诗;擅长写诗者,常常不喜欢论诗。这种情况貌似诡异,但细想之下其实就能发现是很正常的:诗的妙处,往往在那些不需要说出来的地方,“嫦娥应悔偷灵药”,当李商隐写这一句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悔,还是不悔?这实在难以坐实,亦不必坐实。此外,道理说得太饱满,反而不易让人信服,所以那些思想深邃之人,说的话往往很高简。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部《论语》若是没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该会失去多少味道?
这是不是意味着不该论诗呢?当然不是。诗论是诗的副产品,自从有诗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要有诗论,否则诗的价值难以明晰。所以,对于诗,不是该不该论说的问题,而是怎样说、说多少的问题。
历史上那么多诗论家不擅长写诗的尴尬事实,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去怀疑,那些看似无比正确的主张以及坚定的道路自信,在本质上是否站得住脚。此外,如果一种诗论让人觉得诗是畏途,那也是有问题的——诗主性情,何以论者在这种最紧扣着性情的文体里,人为地制造许多壁垒?
在今天,谈诗的文字比以前更多了,这意味着我们更需要辨别诗论优劣的眼光。这时候,我们不妨回顾孔子所说的这三个字:“兴于《诗》。”《说文》:“兴,起也。”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无论写诗也好、论诗也罢,或可在“兴”这个字上再三致意。在我看来,一首好诗、一篇好的诗论,固然因各种因素而好,但它们至少应该具备一种作用,那就是能够振起人的情思,让人远离干枯与沉寂。
不为别的,我们的身体已经不能飞翔,但思绪总不能也这样吧。好在,我们有诗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