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gu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构建科学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建立该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考核实践构建了教学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对学校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实践
  作者简介:张泽洪(1977-),男,四川宜宾人,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四川 南充 637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31-02
  人才培养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就是要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教学单位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高校教学三级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质量考核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相比科研考核而言,高校教学工作考核存在更大的难度。
  一、教学工作考核的目
  西华师范大学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经过长期探索,于2012年经过征求多方意见、调研和研讨,最终形成了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实施意见,并制定了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并在2013年初进行了首轮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质量考核,以期构建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进一步提升教学单位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自2005年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高校各类教学工作产生巨大变化。要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必须要构建一个能够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效能的指标体系,实现对教学单位整体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正确评价、导向,以达到正确评价教学单位的工作业绩、衡量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引导教学单位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单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构建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就是要激发教学单位领导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引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改进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要体现以下原则:
  1.条件、过程、效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在考核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体现以教学条件为基础、以教学及管理水平为重点、以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为目标,三者结合进行综合考核。即指标必须反映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2.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具体考核过程能否正确评价教学单位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指标是否真正反映了教学单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做的工作。同时,在具体考核过程中这些指标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4.导向性原则
  教学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实践探索
  学校应遵循科学性、导向性、系统全面、易于操作等原则,以客观、准确、全面反映教学单位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订考核指标体系,确定各类考核指标的权重,以构建教学单位考核指标体系。《西华师范大学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效果与质量、特色项目共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64个观测点,合计100分。指标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1.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是高校本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故将人才培养单独作为一个独立考核指标,在该指标下设置了学院规划与定位、教育思想观念两个二级指标,注重考核教学单位专业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质量观及质量标准。
  2.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基本条件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在考核指标上设置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五个二级指标。在专业建设方面重点考核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情况、教研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考虑师资队伍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主要考核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和规划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主要考核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计划执行、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学风建设主要考核主要考核教师教学规律把握和教学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到课率和考试违纪率)、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情况。
  3.教学运行与管理
  教学管理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考核指标设置了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执行、教学质量监控、主讲教师资格和高级职称教师上课情况等五个二级指标。观测点包括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和稳定性、教学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各类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领导听课制度、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4.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核指标设置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改革项目及获奖等三个二级指标、观察教研活动执行情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情况、教研项目立项建设情况以及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5.教学效果与质量   教学效果与质量是教学工作成效的直接反映,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表现。主要设置了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评价、学生获奖及职业资格认证、英语等级考核和考研比例、就业情况等七个二级指标,主要考核人才培养质量。
  6.特色项目
  主要考核教学单位在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表现出的得到社会认可的一些亮点和特色。
  四、教学工作考核实施情况
  1.考核机制
  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要调动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引导教学单位改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并将考核的结果同教学单位的待遇挂钩。在教学单位的具体考核过程中,学校成立了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教学考核领导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处)、科研处负责人、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2.考核内容
  根据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将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将指标中能够量化的部分进行独立计分,将指标体系中日常教学运行管理部分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进行考评,将教学工作的特色教学理念、教学特色与创新进行汇报考核,根据指标体系各类分值,将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确定其权重为量化指标分值40分,日常教学运行管理考核30分,教学创新与特色考核分值30分,合计100分。最后根据分值高低进行排序,激励教学单位积极改进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五、教学考核工作效果
  1.强化了全校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
  通过实施对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评促进了我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加明确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强化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教学质量使学校生存和发展生命线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2.调动了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实施对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评促进了各学院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思路,制订具体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各学院普遍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管理,制订了对教研室和教师考核的具体措施,明确了质量标准,严肃了考风考纪以及广大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促进了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及对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评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稳定有序,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学管理不断规范,学科竞赛和各项教学建设成果丰硕,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教学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学工作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1)指标体系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矛盾。在考核指标方面,要涵盖教学管理环节的各个方面,尽量细致、完整、准确地反映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在实践中考核这些指标又会面对考核不准确或难以考核等操作性问题。
  (2)不同学科的考核指标体系存在差异性。高校各教学单位由于学科不同,比如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其教学条件和科研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用相同的指标体系,不能准确反映各个学科教学管理的差异性,导致考核过程中某些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不能得到充分反映。另外,如果要取舍某些指标也会遇到不同的教学单位有不同的考核重点,指标取舍也不尽相同。
  (3)为了避免考核过程中利益驱动产生的拉票情况,尽量扩大量化指标的权重,但是又涉及到计分办法的科学性。扩大量化指标如“质量工程”项目分值又会形成考核功利化,过分重视教学效益,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管理的考核。
  2.对策
  (1)将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考评结果与全院教职工岗位津贴挂钩,学校根据各二级教学单位年度综合考评结果将二级教学单位职工岗位津贴总数分别上浮15%、10%、5%、0,二级教学单位根据每位教师的考评结果将岗位津贴进行二次分配。
  (2)不断完善与教学质量考核工作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学校制订了教师教学工作奖励办法,从而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建立本科教学奖励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完善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改进教学考核工作。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考核。根据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改进教学考核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小结
  针对教学单位考核中存在的指标体系过于全面、学科差异性和指标权重设定等问题,高校建立以定量为主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在引导各教学单位重视教学基本建设、注重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培育教学精品、加强特色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炜.高校教学单位考核机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
  (10):123-126.
  [2]钟玉泉,文忠波,袁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单位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3):97.
  [3]石秀光,宋克俭.高校二级教学单位综合考评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158.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专业知识密切融合渗透开展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这一概念是针对当前科学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科学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淼(1980-),男,安徽蚌埠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
摘要:从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内涵入手,结合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提升大学生创业素养路径和策略,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来实现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养;培养  作者简介:李强(1980-),男,河南偃师人,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经济师。(河南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