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与非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岗位胜任力调查分析

来源 :现代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高年资医师调查不同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和非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入职初期的岗位胜任力情况,为临床医学博士,特别是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的职业发展规划及该专业的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及建议.方法 利用现有岗位胜任力指标,设计调查问卷,经信效度检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高年资医师对临床医学博士入职初期的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91人,有效应答80人,应答率87.91%.63.8%的高年资医师认为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的“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能力”低于非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56.3%的医师认为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的“医学知识与继续教育能力”高于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两类博士在“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医师核心价值观与医师职业素养能力”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差不多.同时“科研能力”评价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由于接触临床时间较少,其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能力比非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低.用人单位应做好这类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各高校也应明确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长、短期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小儿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1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儿19例,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及转归等数据信息.结果 共纳入1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诊断龄中位年龄为4岁(IQR 2~9岁).10例存在基础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42.1%)、胆总管囊肿1例(5.3%),腹部外伤1例(5.3%).临床表现最常见的
随着过程控制为主到结果导向的转变,结果链模型已逐渐成为绩效考核管理中的重要理论框架.通过梳理结果链模型在深化医改考核中应用的层次脉络,可以充分了解这一考核评价工具的优缺点及应用价值,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考核指标体系的框架搭建进行理论研究,为政府深化医改评估工作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导向性良好的医改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强化长期影响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