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不为风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ky4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时的清晨,秋末开始经常会随大人们在晒场上晒太阳,坐在木桩上,缩着手,身子蜷缩,头放于自己的膝上,有时也垂在祖母的膝头。整个人都在日光下,亮白亮白的。少时的日子,能记着的是昨天,不去太在意今日,亦不会去想明天。没有心事,亦不去思量什么。实在的心思里,就觉得,所有的东西都会在长大后安妥放着。
  坐在日光下,除了暖和,还有一种香,夹着枯草和尘土的香,还有邻居家里飘出来番薯的香。这就是太阳的味道。不管是秋天,还是冬,大家爱晒被子,晒着被子、衣物,还晒着孩子,许多孩子是不爱的,我亦是喜欢静静地坐在日光下,在阳光香味里被暖意包容,在亮白的光里,如鱼水般的妥帖。
  这时候的晒场就如漏光的光柱,无边的静,所有的尘土于此间静落,背风的墙,亮白安详,看着日光下自己的影子,亦实亦虚,一如时光中的一满一浅。后来对世间的理解,便是从这幽静旧场里所见的一景物思虑而来。
  最为清晰的事,大都在午后,阳光明亮,篱笆满足的样子,木椅子比身子还要长,躺起来,特别安妥。把自己搁于那处,听沙土被吹起来的声音,还有偶尔的狗叫声。木椅子比篱笆短,但影子似乎更重些。就这么影子压着影子。还有老石臼,积水浮着枯叶,水润出青的苔藓来,积水明净得可以照出天来。
  就着这光阴冉冉,看着远处,时光就这样熟悉,熟悉得可以以为,篱笆可以长出葉子,石臼木椅都可以活过来,也觉得是理所当然。蜘蛛也在这个当口顺路而逃。从椅子起来的时候,听到了母亲的声音,我跑去屋后看菜园,木槿边上的竹子,还有那没人走了的小路,小路还在,觉得就应该这么走着,可以从这里走出村子。
  感觉能记住的暮色,大都是雨后的,湿的墙,湿的石头。透着暮的微光,亦闪着它那灼灼其华的光彩。这时候的草于此间是零乱的,似是而非的疲惫的绿,会在那一瞬间,令人觉出冷清来。雨后的暮色,树亦是缄默的,一株株的,看着人都寂寞。一如伤感,很浓地体现着,这样的气息。远的山近的景,天际淡白的流云,还有那竹树边无意露出来的泥泞中的脚印,仿若能让人失神的亲默。这时候,你会听到几声冷蝉的鸣叫声,让人自然地想到王籍的那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于此处渲染山林的幽静虽不如古时那般,但也生生生出归隐的感觉来。这时候的幽静恬淡,恰是文海诗的那一种意境,起码,我今可以妥帖于心中感受出来。
  我不经常于寂静中独行。倒时常会抬头看远天中偶尔吹起的烟火。那应是不远处工业区的浓烟,不那么美好,但会令我想起干净空气时的烟火。一直觉着烟是有颜色的空气,一如水中的墨渍。可见不可触,像影子般。说到影子亦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吵架时,会去踩他人的影子,踩中了还会用脚尖使劲蹬几下,仿若这样就算赢了。踩中的人狂喜,被踩的人不敢逃跑,生怕自己的影子因为被踩住而跑起来就会被撕断了。一如白纸一样,撕了就接不上来,后果很是令人不敢想象,于是被踩的人就这样颓废起来。
  今晚的秋雨不长,夜很凉,如村里晚稻收完后,每逢雨夜,就坐于门前的小石凳上,拾起门前的稻草,就这么接起绳来,学着大人两手搓起来,绳在手上越来越长,搓绳之手,不紧不慢,连绵着,就这样一圈一圈地绕着自己,好似双手可以走路般。这便是草绳,我结的草绳是不牢固的,不会用到哪里去,就这么圈在那儿,也没人丢了。搓着,接着,夜就这么越来越短。月亮就走到山的那头。
  没有太多感慨,只觉得时光带走很多东西,在不经意与妥协间,我们丢弃很多。心里自然接受这样的改变,只是偶然会去想起,不影响心情。
  这时候,雨停不久,月亮露出那一点。微白的天际,似黎明。透过小区里不高的树,一个个影子,月光透过树叶,自己的影子就这样被三三两两地遮起来。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安静的上午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我的心  在尚且安好的时光里沉寂下来  彼时,安静一直远离我  作为一台生活的发动机  我总是不停地开动着  即使遇到再安静的时光都要避开  以免这部机器  在火热的生活里,熄火  如今,这台热得发烫  与生活和解的机器  将在这样的一个上午  进行一次,间歇性的冷却  给香菜浇水的早晨  许多个早晨  我都看到香菜弯腰破土而出的姿势  看到一棵棵弱小的生命在伸腰
期刊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砂。”  這个故
期刊
今年十一月初三,是叔叔三周年祭日。叔叔是一位极普通的退休工人,三年前因病离世,享年75岁。按老家规矩,办办三周年,五花八门的纸扎和高亢的唢呐再唤醒我对叔叔的回忆。  母亲说,叔叔救过我两次命。  叔叔是工人,虽然没有文化,但见过世面,经的事多,处事有方。我很小的时候,感冒了,发烧,农村没什么办法,灌点姜汤,被子盖上,发汗。当小孩的我不懂事,光哭,父母用被子捂住我,强制执行,慢慢地,乱哭乱蹬的我,渐
期刊
一门新的技能取走了月下的影子,对于这个陌生的时间期限,不需要剪刀,今天依然是在冬季。  1  印有特殊图案的,用蓝色的笔,写黑色的字,蹿同黑色的影子,在半卷残光的月白下,更确切点,在门口的桂花园区里,分不清苍老又或强壮的大树桩旁,静静坐着。  誓词是一种审判,巨响复归于沉寂之后,把凌晨四五点的星空冰冻在黎明前夕,一页写上当天的景色,一页叙述着旧物,踩过的碎石灰尘,那一突然飘过的落叶,飞过鸟兽,路过
期刊
人的生命有时比草木还脆弱短暂。这不是口头上轻飘飘说说而已。  生命的消失,往往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路艰难走来却又一晃而过。我们都应加倍珍爱生命,加倍珍爱家人,加倍珍爱亲朋好友,加倍珍爱所有与你相遇相识的人,让爱绽放在生命的全过程。  冰心老人对此说得很透彻:“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林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
期刊
上高中那年,我14岁。  我家离校近30公里,只能“寄宿”。往返校之路,成大问题。现在想,我艰难的人生之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县城往校所在地的班车,经我的乡镇,每天一趟。我相邻生产队有个叫“宁师傅”的长者,是该线的班车司机,吃“商品粮”,每月领工资。在当地,那时,对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祖辈辈农民来说,这宁师傅,算“有本事”的“名人”,他儿子在同一趟车上当临时售票员。父亲通过关系,让我认识
期刊
与远在欧洲的女儿聊天,常常问漂泊在外的女儿,最想念家乡的哪样美食?丫头不假思索地答曰:“扬州包子!”吃惯了精致的扬州早茶,味蕾又怎能一下子适应异国他乡的比萨、汉堡的粗糙?故乡在游子的心中,常常反刍的就是家乡舌尖上的美味。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能吃上包子,那可是一件隆重的大事。年关岁底,过了老年根儿,父母便开始择日年蒸,选一个好日子,劈柴、剁馅、和面……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忙得不亦乐乎,在年蒸里庆祝今
期刊
阿伯喜欢种花,客堂,阳台,家门前,一盆盆菊花盛开,颜色各异,花形不一。  阿伯告许我,菊花是名花,有一千多个品种,是品种最多的花卉。按花的大小分大菊系、小菊系;菊瓣形态有单瓣类、桂瓣类、管瓣类;花形有球形、荷花形、垂丝形……我一边听他说,一边伸手轻触纤柔的花瓣。阿伯说:“你喜欢哪盆花就捧回去吧。”那时,我并不大懂得育花之辛苦,只顾乐呵呵地从阿伯家捧回一盆盆菊花,一缕缕花魂。  说起阿伯,他实在是个
期刊
每个深夜,总会听到不远处传来的火车鸣笛声。穿过黑夜的寂静,仿佛就响在耳边。每次听到这悠长的笛声,总会想到那些曾与火车相伴的日子。  印象中,第一次坐火车,是在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对于火车充满了向往。当听说爸妈要带我坐火车去旅游,我兴奋得几夜没睡好。终于坐上火车,那咯噔咯噔的声音,听起来居然是那么的悦耳。我贪婪地看着窗外缓缓游动的风景,听着爸爸他们计划着游玩的最佳路线,只盼着能赶紧到达。
期刊
悠闲的午后,奶奶坐在院中把她的头发展开来,八十多岁的老人,一尺来长的头发,却没有一根白发,而她表演的唯一道具仅仅是一把缺了几根齿的篦子。  我们这个大家庭女性不多,母亲和大娘都是齐耳短发,妹妹尚在摇篮里,家中唯有祖母留着一头让后辈羡慕的长发。  许是作为家中上人的派头,更多的是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罢了,祖母的长发如她的服饰、如她的小脚、如她的秉性,我们这一代人终只能望其项背。  午后的阳光如我们刚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