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围术期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snow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6年6月~8年8月对6例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膜腔肾囊肿去顶术男16例女1例;6~6岁平均5岁;单纯性囊肿19例多发性肾囊肿例。
  方法: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侧卧位升高腰桥经腹膜后入路在腹腔镜监视下行肾囊肿去顶术。
  术前护理:①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②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配合:①巡回护士配合:热情接待患者入手术室帮助患者取下活动的义齿和首饰介绍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取仰卧位检查皮肤情况按操作常规贴好电刀负极板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后摆好体位并且给予棉质中单适当约束。將电源监视系统、CO气腹机、电刀等摆放在患者左侧。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敷料数目。②器械护士配合:检查腹腔镜器械是否完好摄像头及连接线、电刀、冷光源光纤电缆线均连接好分别固定在无菌单上将手术器械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手术台上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数目手术开始。首先递给术者小尖刀在患者腋中线髂嵴上方1cm处做第1切口切口长1cm。气腹针经第1切口穿刺进入腹膜后间隙连接气腹机将CO注入腹膜后间隙建立腹膜后空间达到一定张力后置入第1个穿刺套管放入腹腔镜确认穿刺无误后用腹腔镜沿背侧肌肉表面向上分离直达肾上极水平。在内镜监视下在患者腋后线肋缘下穿刺放如入第个1cm套管作为主操作孔腋前线肋缘下穿刺放入5cm套管作为辅助操作孔递钝性分离棒、分离钳分离肾周脂肪递剪刀及抓钳剪开肾周筋膜暴露肾囊肿递电刀在肾囊肿表面用电灼将囊肿戳穿递吸引器头将囊内液体吸净;肾囊肿去顶递电凝剪剪除囊壁组织递生理盐水冲洗腹膜后腔递冲洗吸引器头吸净液体递负压引流管放置负压引流放出腹膜后腔CO气体取出穿刺套管。手术完毕与巡回护士再次清点器械、敷料数目检查腹腔镜特殊器械有无损坏并做好登记签名。
  术后护理:①患者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做好及时护理检查患者意识状态及静脉通路调整好滴速;向医生和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术后诊断、及重点观察内容做好交接班。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③做好导尿管护理注意观察患者术后尿液量、颜色及性质。④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采取舒适卧位术后第1天病情许可即可下床活动。⑤全麻术后患者可能存在清理呼吸道无效的问题应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鼓励其深呼吸并给予翻身、叩背、定时雾化吸入等方法促使痰液咳出。⑥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未排气前禁饮食给予静脉补充营养、水分等注意电解质的变化;肛门排气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合理鼓励患者多饮水。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合理、营养丰富以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多维生素为主保证供给足够的热能且营养素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复查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根据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结 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平均住院8天。
  
  讨 论
  
  肾囊肿去顶术经后腹膜腔进行腹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此手术方法简单且病人康复快。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开展使手术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康复时间缩短改善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腹腔镜这一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得以发展。由本组资料可知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术后各种细致的临床护理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即能提高手术安全性使患者顺利、平稳地度过围术期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的症状表现为一侧周围性面神经损坏所致面瘫,表现为口眼歪斜、眼裂增大,额纹变浅或消失,鼻唇沟浅或消失,口角变低或歪向健侧,皱额及闭眼不能,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发现肌肉瘫痪。  面瘫为常见病,常年均可发生,不分年龄大小,与性别没有明显关系,面瘫病由于面神经发病部位不同,其症状及预后有很大的的差别。轻微的面神经炎可自愈,而严重的面神经炎易留下后遗症。经验表明:
钐钴永磁是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磁性材料,钐钴永磁体具有优良的温度特性和耐腐蚀性。近年来钐钴磁体的研究与应用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钐钴永磁各组分直接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2例确诊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的
应用高稳系数法、非参数统计法和稳定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与多点试验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对2005年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4组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各种统计方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双硫仑样反应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6~2007年收治双硫仑样反应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0~68岁,均有输注或口服头孢菌素后再次饮酒病史,发病时间为饮酒后10~40分钟,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胸闷、气促、心跳过速、头痛、头面部肿胀、烦躁、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70~8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