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0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血液粘稠度,提高神经功能,降低致残及致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活血通脑汤加减 临床效果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和高发病,由脑血栓局部梗死所致的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发生脑细胞坏死,并继发再灌注损伤及脑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改变[1]。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残致死率高,临床对急性期的治疗主要通过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正常的供血供氧,以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血瘀、痰浊瘀滞密切相关,加之肝阳暴亢,血随气逆,上犯脑窍,蒙蔽清窍[2]。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辅助西医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5例,1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2.4±7.2)岁,病程3-21h;对照组40例,男25例,15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3.1±7.7)岁,病程5-25h;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处于急性期,发病均在72h以内;排除中风恢复期、合并有脑出血、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调控血压血脂、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防止脑水肿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用甘露醇、神经营养剂、脑细胞保护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药用天麻10g、钩藤15g、丹参20g、赤芍30g、三七3g、伸筋草20g、路路通20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川牛膝15g、天竺黄10g、郁金10g、远志10g、僵蚕10g、法半夏12g、土鳖虫10g、地龙15g、水蛭6g、蜈蚣2条[3];每日水煎2次,取汁300ml,以冰片冲服,2-3次/d,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断。基本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遗留病残0级;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46%-90%,日常生活部分能够自理,遗留病残1-3级;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NIHSS评分减少18%-45%,简单生活仍有困难;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不足18%,无法进行日常生活[4]。
1.4 观察指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治疗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依靠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由风、痰、瘀痹阻脑络而发,故血瘀和风痰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通过辨证治疗,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利湿化痰等能够有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促进中风症状的改善。本研究采用自拟活血通脑汤加减,方中天麻、钩藤镇惊熄风、平肝潜阳;南星、半夏、天竺黄、石菖蒲、远志、郁金、竹沥化痰醒神、通窍醒脑;丹参、赤芍、三七、水蛭、川牛膝、蜈蚣等破血化瘀、祛风通络;僵蚕、地龙祛风通络;伸筋草、路路通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全方共奏活血熄风、通腑醒脑、祛瘀化痰的功效[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部分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促进脑部微循环;同时具有良好镇静、镇痛,扩张血管,抗凝血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了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明显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小华,李振光,刘绪银等.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4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3):154-155
[2]张亚丽.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20):183-184
[3]阚鲁.自拟通脉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7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3):38-39
[4]李莲英.自拟通脑活络汤治疗缺血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1):29-30
[5]黄美玲.自拟祛痰熄风活络汤治疗中风7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28):118,120
[6]陈爱萍,王庆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3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85-87
作者简介:范文辉,(1965年—)男,河南省邓州市,大专,主治医师,研究中风方面。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活血通脑汤加减 临床效果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和高发病,由脑血栓局部梗死所致的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发生脑细胞坏死,并继发再灌注损伤及脑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改变[1]。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残致死率高,临床对急性期的治疗主要通过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正常的供血供氧,以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目的。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血瘀、痰浊瘀滞密切相关,加之肝阳暴亢,血随气逆,上犯脑窍,蒙蔽清窍[2]。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辅助西医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5例,1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2.4±7.2)岁,病程3-21h;对照组40例,男25例,15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3.1±7.7)岁,病程5-25h;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处于急性期,发病均在72h以内;排除中风恢复期、合并有脑出血、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调控血压血脂、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防止脑水肿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用甘露醇、神经营养剂、脑细胞保护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药用天麻10g、钩藤15g、丹参20g、赤芍30g、三七3g、伸筋草20g、路路通20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川牛膝15g、天竺黄10g、郁金10g、远志10g、僵蚕10g、法半夏12g、土鳖虫10g、地龙15g、水蛭6g、蜈蚣2条[3];每日水煎2次,取汁300ml,以冰片冲服,2-3次/d,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断。基本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遗留病残0级;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46%-90%,日常生活部分能够自理,遗留病残1-3级;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NIHSS评分减少18%-45%,简单生活仍有困难;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不足18%,无法进行日常生活[4]。
1.4 观察指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治疗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依靠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由风、痰、瘀痹阻脑络而发,故血瘀和风痰是主要的致病因素,通过辨证治疗,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利湿化痰等能够有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促进中风症状的改善。本研究采用自拟活血通脑汤加减,方中天麻、钩藤镇惊熄风、平肝潜阳;南星、半夏、天竺黄、石菖蒲、远志、郁金、竹沥化痰醒神、通窍醒脑;丹参、赤芍、三七、水蛭、川牛膝、蜈蚣等破血化瘀、祛风通络;僵蚕、地龙祛风通络;伸筋草、路路通祛风散寒、舒筋活血。全方共奏活血熄风、通腑醒脑、祛瘀化痰的功效[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部分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促进脑部微循环;同时具有良好镇静、镇痛,扩张血管,抗凝血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了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明显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小华,李振光,刘绪银等.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4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3):154-155
[2]张亚丽.活血通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20):183-184
[3]阚鲁.自拟通脉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7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3):38-39
[4]李莲英.自拟通脑活络汤治疗缺血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1):29-30
[5]黄美玲.自拟祛痰熄风活络汤治疗中风7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28):118,120
[6]陈爱萍,王庆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3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85-87
作者简介:范文辉,(1965年—)男,河南省邓州市,大专,主治医师,研究中风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