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确实,如果把学生比作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静等花开。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31-01
以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俯首等待,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从而让学生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如花般成长。
一、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中倡导,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案,其中会呈现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和练习题目。学生会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展开高效的课前预习,进而学生就会有所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师要在导学案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新知的探索活动。如一张馅饼被平均分成了8块,红红妈妈吃了其中的1块,即1/8张饼,红红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即3/8张饼,那么红红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就会列出1/8+3/8的数学算式,进而学生就会展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教师还要在导学案中呈现相应的练习题目,如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题目,从而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课前预习情况加以分享,如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如学生总结出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过程,如学生的题目练习情况,等等。教师则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其既能图文、声像并茂地呈现知识内容,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不让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新课导入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却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圆的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公园草坪上浇水用的水龙头。这个水龙头会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在该水龙头周围数米远范围内的小草,都能得到水的浇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个情境图片,理解圆面积的具体含义。
其次,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多媒体课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对其反复观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内容的微课件,如针对重难点的微课件,如引导学生展开课后练习的微课件,如单元总结方面的微课件,等等。学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在课下展开选择性的学习,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升。
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产实践的学科,很多数学定理和规律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总结而成的。而且数学实践活动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首先,是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如对圆柱特点的相关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圆柱体的制作,学生可以运用圆规、硬纸片、胶棒以及其他工具,展开圆柱体的制作。学生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就会明白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圆柱体的上下底面相等,以及上下底面周长和圆柱侧面长度的关系。如此,学生对圆柱体的认识就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其次,是课外的实践活动。数学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用于实践活动的时间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实践活动。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沙子或者水,准备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而让学生展开圆锥体体积的探索活动。学生要一邊实验,一边记录数据,而且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进而学生就会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运用导学案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科目的魅力,并形成较强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国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7(06)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31-01
以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俯首等待,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从而让学生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如花般成长。
一、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中倡导,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案,其中会呈现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和练习题目。学生会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展开高效的课前预习,进而学生就会有所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师要在导学案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新知的探索活动。如一张馅饼被平均分成了8块,红红妈妈吃了其中的1块,即1/8张饼,红红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即3/8张饼,那么红红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呢?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就会列出1/8+3/8的数学算式,进而学生就会展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教师还要在导学案中呈现相应的练习题目,如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题目,从而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课前预习情况加以分享,如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如学生总结出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过程,如学生的题目练习情况,等等。教师则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其既能图文、声像并茂地呈现知识内容,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不让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新课导入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却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圆的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公园草坪上浇水用的水龙头。这个水龙头会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在该水龙头周围数米远范围内的小草,都能得到水的浇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个情境图片,理解圆面积的具体含义。
其次,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多媒体课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对其反复观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内容的微课件,如针对重难点的微课件,如引导学生展开课后练习的微课件,如单元总结方面的微课件,等等。学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在课下展开选择性的学习,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升。
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是一门源自生产实践的学科,很多数学定理和规律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总结而成的。而且数学实践活动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首先,是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如对圆柱特点的相关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圆柱体的制作,学生可以运用圆规、硬纸片、胶棒以及其他工具,展开圆柱体的制作。学生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就会明白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圆柱体的上下底面相等,以及上下底面周长和圆柱侧面长度的关系。如此,学生对圆柱体的认识就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其次,是课外的实践活动。数学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用于实践活动的时间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实践活动。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沙子或者水,准备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而让学生展开圆锥体体积的探索活动。学生要一邊实验,一边记录数据,而且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进而学生就会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运用导学案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科目的魅力,并形成较强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国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