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香山文化引入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的内涵,增加学生的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创造无穷的素材。香山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有利于发挥各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香山文化 信息技术 精神 情感
长期以来,技能培训几乎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全部内容。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仍停留在技术教育层面,文化素养教育逐渐被弱化。知识文化的运用和校本课程的结合更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我校坐落在香山东麓,香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这里风景优美,到处都是名胜古迹,每个景点都有动人的传说,且名人辈出,香山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香山文化包括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自然文化,典故、名人故事等经过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丰富的人文文化。
开放性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掘香山独特的文化资源,把信息技术教学与香山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被家乡璀璨的文化所感染,从而继承和发扬,进而激发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由此而奋发图强,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香山文化教育十分有益,具体方式如下: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香山文化资源,在技术训练的同时进行渗透
香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很有效的文化资源,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我们课堂的内容,这样不仅符合课程标准,还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香山资源主要包括香山的地质地貌等自然风光,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居民的生活生产经验等人文资源。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环节多的特点,在不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融入与香山文化相关的操作内容,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一课时,通过播放大量有关香山文化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有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愿望和远大理想。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做一张宣传香山的海报。我向学生抛出问题:宣传海报的制作要用到我们之前学过的图文并排的哪些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大家分享作品、分享快乐,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再次感受到了香山的自然美景,巩固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融入香山文化的这堂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为家乡的美景激动不已,且进一步增强了获取信息的意识,锻炼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欣赏、评价结束后的讨论与交流中,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技术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
2.在香山文化精神的引领下,把香山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比较注重操作技能的学习,往往忽视对学生精神文明方面的引导和培养。由于学校对香山文化的大力宣传,帮助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我们在学习上网搜索信息时,让学生搜索香山的历史名人,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课的知识,但思维却不仅限于课本的内容。最后,学生进一步通过网络了解了更多有关名人们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标的故事,从而为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在交流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家乡明天的更加辉煌而努力学习。
3.结合香山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入和总结
只有抓住了课堂导入和总结评价,才能把信息技术课堂推进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课堂的教学才能更加出彩,教学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一个好的导入就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把香山文化融入课堂。
总结与评价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教师可以通过提炼与总结,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消化。例如,在WPS演示的主题活动环节,我选择了《我们的香山》,本课围绕香山文化资源和内涵在活动过程中展现出来。在导入时,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了香山文化,列举出能供学生使用的资源,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要体现香山的文化特点。学生在每次练习之后,教师都收集好学生作品并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从作品是否体现了香山文化,是用什么形式进行呈现,对作品中的香山文化是怎么理解的等几个方面分析学生作品的亮点和不足。毋庸置疑,只要教师自己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进香山文化,学生一定会对香山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且内化于心。
有限的技术、无限的情感,缺乏情感和文化的技术教育会导致学生情感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走出簡单技能训练的怪圈,走入注重文化素养培养的教育。同时,学校所着力打造的香山文化,也需要以技能为依托,在技术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思想方法,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明,张晓琴.探索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养成的促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
[2]王瑞林.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宁夏教育,2002(05).
【关键词】香山文化 信息技术 精神 情感
长期以来,技能培训几乎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全部内容。对信息技术课的理解仍停留在技术教育层面,文化素养教育逐渐被弱化。知识文化的运用和校本课程的结合更有利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我校坐落在香山东麓,香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这里风景优美,到处都是名胜古迹,每个景点都有动人的传说,且名人辈出,香山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香山文化包括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自然文化,典故、名人故事等经过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丰富的人文文化。
开放性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掘香山独特的文化资源,把信息技术教学与香山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被家乡璀璨的文化所感染,从而继承和发扬,进而激发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由此而奋发图强,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香山文化教育十分有益,具体方式如下: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香山文化资源,在技术训练的同时进行渗透
香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很有效的文化资源,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我们课堂的内容,这样不仅符合课程标准,还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香山资源主要包括香山的地质地貌等自然风光,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居民的生活生产经验等人文资源。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环节多的特点,在不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融入与香山文化相关的操作内容,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一课时,通过播放大量有关香山文化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有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愿望和远大理想。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做一张宣传香山的海报。我向学生抛出问题:宣传海报的制作要用到我们之前学过的图文并排的哪些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大家分享作品、分享快乐,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再次感受到了香山的自然美景,巩固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融入香山文化的这堂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为家乡的美景激动不已,且进一步增强了获取信息的意识,锻炼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欣赏、评价结束后的讨论与交流中,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技术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
2.在香山文化精神的引领下,把香山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比较注重操作技能的学习,往往忽视对学生精神文明方面的引导和培养。由于学校对香山文化的大力宣传,帮助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我们在学习上网搜索信息时,让学生搜索香山的历史名人,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课的知识,但思维却不仅限于课本的内容。最后,学生进一步通过网络了解了更多有关名人们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目标的故事,从而为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在交流中,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家乡明天的更加辉煌而努力学习。
3.结合香山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入和总结
只有抓住了课堂导入和总结评价,才能把信息技术课堂推进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课堂的教学才能更加出彩,教学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一个好的导入就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把香山文化融入课堂。
总结与评价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教师可以通过提炼与总结,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本堂课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消化。例如,在WPS演示的主题活动环节,我选择了《我们的香山》,本课围绕香山文化资源和内涵在活动过程中展现出来。在导入时,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了香山文化,列举出能供学生使用的资源,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要体现香山的文化特点。学生在每次练习之后,教师都收集好学生作品并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从作品是否体现了香山文化,是用什么形式进行呈现,对作品中的香山文化是怎么理解的等几个方面分析学生作品的亮点和不足。毋庸置疑,只要教师自己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进香山文化,学生一定会对香山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且内化于心。
有限的技术、无限的情感,缺乏情感和文化的技术教育会导致学生情感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走出簡单技能训练的怪圈,走入注重文化素养培养的教育。同时,学校所着力打造的香山文化,也需要以技能为依托,在技术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思想方法,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明,张晓琴.探索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养成的促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
[2]王瑞林.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宁夏教育,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