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生态学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更强调尺度、格局与过程、等级、异质性。因此,在生态学实验中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生态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生态学试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更能培养学生应用生态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其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学实验 探究性 途径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795(2014)01(a)-0037-01
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强、交叉学科多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实验可大致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实验活动。一般来说,探究性实验基本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收集并整理有关资料整合已有信息;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数据分析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基本的活动形式有两类:一是师生共同随堂探究;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学生自主探究。
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来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时间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得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是受外因与内因相互影响。通过在生态学实验中改善外部条件,如实验课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实验课和理论课关系的正确处理等;也要各种途径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的探究性实验可从以下途径逐步开展。
1 统一协调实验课进程与理论课进程
理论课是要把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实验课则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验证,还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因此,在每一章节的理论课讲授后,及时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再设置一个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已学知识章节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完成,可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
2 增设问题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推动和激励作用。教师通过在生态学探究性实验中紧扣生态学课程的精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学生探究的机会,创设问题空间,设置探究性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理解教学内容,既能掌握基本的生态学研究技能,又能及时了解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新动态,提高学生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手段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
3 贴近生活走向生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实际生活包含丰富的生态学现象,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态学现象,使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辅助学生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4 把自主探究延伸到课外,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探究活动不能在课堂上进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进行一些新的或者较深层次的探索,可使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延伸。
5 改革生态学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报告所反映,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实验过程,过度重视实验报告。因此,不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置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教师通过考察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及实验的严谨度等来考核,可使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多角度培养。
此外,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也对指导老师有一定要求,指导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过程的引导,有效开展探究性教学,公平、公正、有效地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生物是以实验为特色的学科,而其实验都是与大自然或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设置探究性实验,正确引导,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创新能力,为以后走向科研之路或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卢庆凯.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7(2):84-85.
[2] 时冰.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河南教育,2004(3):36.
[3] 吴继斌.浅谈生物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大众科技,2004(7):63-64.
[4] 廖金海.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西物理,2001,22(2):54-55.
[5] 彭安,向本琼,等.大学生物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3):53-55.
关键词:生态学实验 探究性 途径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795(2014)01(a)-0037-01
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强、交叉学科多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实验可大致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实验活动。一般来说,探究性实验基本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收集并整理有关资料整合已有信息;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数据分析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基本的活动形式有两类:一是师生共同随堂探究;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学生自主探究。
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来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时间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得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是受外因与内因相互影响。通过在生态学实验中改善外部条件,如实验课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实验课和理论课关系的正确处理等;也要各种途径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的探究性实验可从以下途径逐步开展。
1 统一协调实验课进程与理论课进程
理论课是要把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实验课则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验证,还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因此,在每一章节的理论课讲授后,及时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再设置一个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已学知识章节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完成,可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
2 增设问题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推动和激励作用。教师通过在生态学探究性实验中紧扣生态学课程的精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学生探究的机会,创设问题空间,设置探究性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理解教学内容,既能掌握基本的生态学研究技能,又能及时了解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新动态,提高学生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手段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
3 贴近生活走向生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实际生活包含丰富的生态学现象,适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态学现象,使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辅助学生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4 把自主探究延伸到课外,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探究活动不能在课堂上进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进行一些新的或者较深层次的探索,可使课堂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延伸。
5 改革生态学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报告所反映,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实验过程,过度重视实验报告。因此,不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置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教师通过考察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及实验的严谨度等来考核,可使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多角度培养。
此外,在生态学实验中设置探究性实验,也对指导老师有一定要求,指导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过程的引导,有效开展探究性教学,公平、公正、有效地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生物是以实验为特色的学科,而其实验都是与大自然或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设置探究性实验,正确引导,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创新能力,为以后走向科研之路或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卢庆凯.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7(2):84-85.
[2] 时冰.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河南教育,2004(3):36.
[3] 吴继斌.浅谈生物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大众科技,2004(7):63-64.
[4] 廖金海.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西物理,2001,22(2):54-55.
[5] 彭安,向本琼,等.大学生物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