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不脱离“语言”和“言语”之核心,才不失为“语文课”。对于“语言”,只有通过“读”,才能零距离接近它,感受流淌其中的情感,品悟蕴藏其中的哲理,理解汹涌其中的思考。当然这个“读”,需建立在紧扣文本、品析词句、知人论世之基础上,才能真正散发课堂中的“语文味”,弥漫文化气息。
一.“贴”着读,读出关切与无奈
“贴”着读为“贴着文本”读之意。古有贾岛“推敲”之“把玩”文字,当今也应当引导学生把玩推敲文字,潜心品读文字背后的“浓厚”之情。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关注副词,短短31个字的句子,用了5个副词:一个“再”,两个“还”,一个“只”,一个“就”。当“再”出现的时候,只是迫于生活的需要;当“还”的接连出现,说书人的尊严已经逐渐丧失;当“只”、“就”出现的时候,说书人已经不是一个能靠自身手艺吃饭的艺人了,而是一个尊严尽失,沦于乞讨的乞丐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与无奈,师陀先生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描绘出来了,无修辞,无形容词,只有副词与数字。寥寥几笔之中,节省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作者对说书人贫苦生活的关切、同情与无奈情感的节制。
二.“涵”着读,读出虚无与沉重
“涵”为“涵泳”,浸润于文字之中,深刻领会氤氲其中的情感。
有谁看见过乱葬岗吗?一片接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坟墓的枸杞和野草。就在这里,他们在这些永不会有人来祭扫,人家把他们埋葬后便永远将他们遗忘掉的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着的“枸杞”和“野草”,作者营造了一种阴森、荒凉、冷寂的氛围,突出乱葬岗的无人问津、为世人所遗忘的特点。这不正是说书人的生命写照吗?生前的生存状况是孤苦无依、贫苦落魄的,而生后更是无人关切、无声无息。后一句中的“永不会”有人祭扫,“永远”“遗忘”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说书人生命逝去的“悄然无息”。其实,何尝只是说书人呢?每个人的生命都将归于沉寂,至此,作者对于生命无声无息逝去的沉重感不言而喻,虚无感油然而生。
三.“追”着读,读出情怀与苍凉
“追”为“追问”,在层层追问之中,才能透析文本中潜藏着的“玄机”。
但是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即使现在,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将这些头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此段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说书的“痴迷”。
一问:“我”为什么对说书如此“痴迷”呢?
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原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二问:“心田上的种子”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文中出现的说书中的“人物”:“大盗刘唐”、“莽夫武松”、“李逵”、“鲁智深”及“隋唐”英雄们,马上又找出一个概括性词语,第29段的“侠义勇敢”。
三问:“侠义”为何意?
补充材料: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侠义精神就是劫富济贫,伸张正义,为国为民。
四问:为什么会对“侠义”如此痴迷呢?
背景提供:文章写于1942年。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以说书人为代表的最底层平民百姓受到腐败官僚、残暴军阀和为富不仁的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处于贫穷、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
痴迷的原因在于对于“侠义勇敢”精神的一种向往,对于当时黑暗社会民不聊生、统治者不顾百姓的一种不自觉的抗击。
表面上为“痴迷”,带着些许的情感上的亮色,通过层层追问,潜藏着的真切情感实则是对“侠义勇敢”传统文化精神缺失与当下社会“沉闷世界”(文中第29段)的一种怅惘与悲凉。
四.“比”着读,读出愤激与批判
“比”即“比较”之意,在对比阅读中,更能体会文字的精妙,情感的微妙变化。
比较阅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说。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地说。
前一句的“他们” 让说书人带着自己的理想逃离现世的苦难,满怀一种对已逝者的慰藉,对说书人生命得以解脱的一种宽慰。
后一句的“他们”“嘲讽”说书人的执着追求,对说书人的死无半点关切,满是鄙夷。此处的“他们”是扛手,同样是与说书人一样的底层人民。同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本应有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即使不是同道中人,也至少会有对于生命逝去的一种同情与哀痛。但是“他们”没有,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情与冷漠,这的确是“沉闷时代”了无生趣的一个写照。言语中暗藏着对“沉闷时代”的愤激与批判。
五.“迁”着读,读出落寞与怅惘
“迁”为“迁移”,深刻理解文本的情感内蕴,还需学会迁移,在把握相同类别文本情感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思维方式理解新文本。
小说第一段首句说“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第六段第三句写到“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第一次”“第一个”强调小城中的说书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发源地与栖息地。但如今他不在了;前文所析说书人身上还寄托着“我”的志向与“我”对侠义勇敢理想的一种追求,但如今他也不在了:“我”成了精神的流浪者与理想的破灭者。 诚如《祝福》中的“我”一样,同样是知识分子形象,同样见证了小人物的死亡,同样作为时代的先锋,在时代动荡与民族危亡时期,对民族前途与国家未来深切忧患。而唯一不同的是,《祝福》中的“我”选择了逃避,而本文中的“我”选择了面对。面对现实,“我”成为精神的流浪者与理想的迷途者,无不加剧了“我”在时代转型期深深的迷惘。
六.“顾”着读,读出哀伤与荒凉
“顾”是“顾及全篇”之意。虽然品读文字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重局部的研读,但也不可忘整体的把握。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语言像树,树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支摇,百支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这个“荒凉”不仅是环境的荒凉,更是心境的荒凉。这种“荒凉”,有所在段落“十字坡”、“小商河”、“瘟癀阵”、“琼花”逝去及第九段“城隍庙”逐渐衰败象征传统文化及传统生活方式消逝的一种痛心;有所在段落“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的对短暂、脆弱、不可逆的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更不可少的是,前文所析的,底层人民生存环境的破落和芜杂,社会世相的苍凉与冷漠,令人忧郁的现实让“我”对前途、对未来深感迷茫与焦灼,充满痛楚与哀伤。
朱光潜曾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话评价过师陀的作品,他说:“诗起于沉静回味得来的情绪。”也许,在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只停留于感慨说书人的命运,但沉静下来,多品读几遍,整篇文章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绪,这种情绪源于“我”对生命的思考、现实世界的关切、未来的探寻、文化的反思、文末的这句“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收束全篇,意味无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教学艺术也许会有各自的发现和收获。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语文学科,在具体教学艺术的运用过程中,应不忘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读”“品”文,在“贴”“涵”“追”“比”“迁”“顾”中层层剥开语言的花瓣,一览情感的真容,直达作品的旨意,叩响心灵共鸣之弦。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16.
【2】寇永升,李庆莉.在专题与板块视野内考量文本的教学价值——以《说书人》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2:44-46.
【3】孙卓君.选文·主旨·叙事——《说书人》备课札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9:74-78.
【4】丁波,亲近文本,领悟蕴涵——对阅读教学品读文字有效性的一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4,5:111-112.
巴惠斯,语文教师,现居浙江金华。
一.“贴”着读,读出关切与无奈
“贴”着读为“贴着文本”读之意。古有贾岛“推敲”之“把玩”文字,当今也应当引导学生把玩推敲文字,潜心品读文字背后的“浓厚”之情。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关注副词,短短31个字的句子,用了5个副词:一个“再”,两个“还”,一个“只”,一个“就”。当“再”出现的时候,只是迫于生活的需要;当“还”的接连出现,说书人的尊严已经逐渐丧失;当“只”、“就”出现的时候,说书人已经不是一个能靠自身手艺吃饭的艺人了,而是一个尊严尽失,沦于乞讨的乞丐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与无奈,师陀先生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描绘出来了,无修辞,无形容词,只有副词与数字。寥寥几笔之中,节省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作者对说书人贫苦生活的关切、同情与无奈情感的节制。
二.“涵”着读,读出虚无与沉重
“涵”为“涵泳”,浸润于文字之中,深刻领会氤氲其中的情感。
有谁看见过乱葬岗吗?一片接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坟墓的枸杞和野草。就在这里,他们在这些永不会有人来祭扫,人家把他们埋葬后便永远将他们遗忘掉的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着的“枸杞”和“野草”,作者营造了一种阴森、荒凉、冷寂的氛围,突出乱葬岗的无人问津、为世人所遗忘的特点。这不正是说书人的生命写照吗?生前的生存状况是孤苦无依、贫苦落魄的,而生后更是无人关切、无声无息。后一句中的“永不会”有人祭扫,“永远”“遗忘”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说书人生命逝去的“悄然无息”。其实,何尝只是说书人呢?每个人的生命都将归于沉寂,至此,作者对于生命无声无息逝去的沉重感不言而喻,虚无感油然而生。
三.“追”着读,读出情怀与苍凉
“追”为“追问”,在层层追问之中,才能透析文本中潜藏着的“玄机”。
但是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即使现在,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将这些头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此段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说书的“痴迷”。
一问:“我”为什么对说书如此“痴迷”呢?
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原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二问:“心田上的种子”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文中出现的说书中的“人物”:“大盗刘唐”、“莽夫武松”、“李逵”、“鲁智深”及“隋唐”英雄们,马上又找出一个概括性词语,第29段的“侠义勇敢”。
三问:“侠义”为何意?
补充材料: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侠义精神就是劫富济贫,伸张正义,为国为民。
四问:为什么会对“侠义”如此痴迷呢?
背景提供:文章写于1942年。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以说书人为代表的最底层平民百姓受到腐败官僚、残暴军阀和为富不仁的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处于贫穷、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
痴迷的原因在于对于“侠义勇敢”精神的一种向往,对于当时黑暗社会民不聊生、统治者不顾百姓的一种不自觉的抗击。
表面上为“痴迷”,带着些许的情感上的亮色,通过层层追问,潜藏着的真切情感实则是对“侠义勇敢”传统文化精神缺失与当下社会“沉闷世界”(文中第29段)的一种怅惘与悲凉。
四.“比”着读,读出愤激与批判
“比”即“比较”之意,在对比阅读中,更能体会文字的精妙,情感的微妙变化。
比较阅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说。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地说。
前一句的“他们” 让说书人带着自己的理想逃离现世的苦难,满怀一种对已逝者的慰藉,对说书人生命得以解脱的一种宽慰。
后一句的“他们”“嘲讽”说书人的执着追求,对说书人的死无半点关切,满是鄙夷。此处的“他们”是扛手,同样是与说书人一样的底层人民。同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本应有同病相怜的惺惺相惜;即使不是同道中人,也至少会有对于生命逝去的一种同情与哀痛。但是“他们”没有,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情与冷漠,这的确是“沉闷时代”了无生趣的一个写照。言语中暗藏着对“沉闷时代”的愤激与批判。
五.“迁”着读,读出落寞与怅惘
“迁”为“迁移”,深刻理解文本的情感内蕴,还需学会迁移,在把握相同类别文本情感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思维方式理解新文本。
小说第一段首句说“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第六段第三句写到“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第一次”“第一个”强调小城中的说书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发源地与栖息地。但如今他不在了;前文所析说书人身上还寄托着“我”的志向与“我”对侠义勇敢理想的一种追求,但如今他也不在了:“我”成了精神的流浪者与理想的破灭者。 诚如《祝福》中的“我”一样,同样是知识分子形象,同样见证了小人物的死亡,同样作为时代的先锋,在时代动荡与民族危亡时期,对民族前途与国家未来深切忧患。而唯一不同的是,《祝福》中的“我”选择了逃避,而本文中的“我”选择了面对。面对现实,“我”成为精神的流浪者与理想的迷途者,无不加剧了“我”在时代转型期深深的迷惘。
六.“顾”着读,读出哀伤与荒凉
“顾”是“顾及全篇”之意。虽然品读文字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重局部的研读,但也不可忘整体的把握。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言“语言像树,树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支摇,百支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这个“荒凉”不仅是环境的荒凉,更是心境的荒凉。这种“荒凉”,有所在段落“十字坡”、“小商河”、“瘟癀阵”、“琼花”逝去及第九段“城隍庙”逐渐衰败象征传统文化及传统生活方式消逝的一种痛心;有所在段落“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的对短暂、脆弱、不可逆的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更不可少的是,前文所析的,底层人民生存环境的破落和芜杂,社会世相的苍凉与冷漠,令人忧郁的现实让“我”对前途、对未来深感迷茫与焦灼,充满痛楚与哀伤。
朱光潜曾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话评价过师陀的作品,他说:“诗起于沉静回味得来的情绪。”也许,在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只停留于感慨说书人的命运,但沉静下来,多品读几遍,整篇文章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绪,这种情绪源于“我”对生命的思考、现实世界的关切、未来的探寻、文化的反思、文末的这句“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收束全篇,意味无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教学艺术也许会有各自的发现和收获。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语文学科,在具体教学艺术的运用过程中,应不忘语文学科的本质,以“读”“品”文,在“贴”“涵”“追”“比”“迁”“顾”中层层剥开语言的花瓣,一览情感的真容,直达作品的旨意,叩响心灵共鸣之弦。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16.
【2】寇永升,李庆莉.在专题与板块视野内考量文本的教学价值——以《说书人》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2:44-46.
【3】孙卓君.选文·主旨·叙事——《说书人》备课札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9:74-78.
【4】丁波,亲近文本,领悟蕴涵——对阅读教学品读文字有效性的一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4,5:111-112.
巴惠斯,语文教师,现居浙江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