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居住区内出现大量的汽车,改变了居民对传统住区的心理感受,这就涉及到道路与汽车、人的关系,道路规划既要满足汽车行人的通行要求,同时又不能破坏居民的安全、交往需求,不能影响景观环境。笔者结合某住宅小区的改造规划,分析了目前小区交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探讨了人车分流设计手法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住宅小区;人车分流;设计
1、住宅小区实例
该住宅小区位于城市主城区的中西部,距市中心直线距离约为6.6 km。由于该住宅小区周边尚未形成城市道路,因此其规划边界均与规划道路相接,规划总用地为62.05hm2,总建筑面积80.75万m2,总户数6500户。规划区内以中部东西向30m城市次干道为分界线,不仅将地块划分开,而且以此形成了北部高层、南部多层特色鲜明的建筑格局。本次的人车分流设计主要是针对北部的高层建筑区域。
区位优势分析:①自然优势,位于山脚下,与湖景区相隔约5km,具有较好的自然优势;②交通优势,东临50m城市主干道,南与主干道相隔500m,交通优势明显;③土地优势:地块内只有局部为新建区,其余各区主要由旧村及园地组成,土地可开发优势明显。
2、改造规划理念
2.1合理定位——打造精致端点区域
规划区不但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域,而且位于城市的特殊区域,考虑到俯视城市的景观效果,决定地块北侧未规划区域开发高层住宅,同时兼顾现已规划且已有部分建筑的南侧,主要考虑到地块与地块之间的协调,以多层为主,不同风格的多层区域构成了市区边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2理想生活——创造多元生活空间
当代住区中普遍存在人际关系冷漠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设计入手,尽可能为居者提供一些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交往空间,让人们在这种空间里享受紧张工作后的休闲,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谐。交往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场所能给予居者以安全感、归属感和舒适感,超越了空间本身的居住限定,注入了人的社会关系、文化意识和情感交融等,反映出的是居住行为的本质需求。规划在高层区域内力求人车分流,设计一条具有强烈轴线感觉的多功能景观带,多层区域内也设置相应的休闲绿地,以此来作为居民日常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其中地块中心处的商业广场强调高质量公共区域的重要性和公共开敞空间的艺术性,成为区域性的核心空间。
3、应用人车分流
3.1人车分流的形成发展
人车分流,顾名思义,是刻意将“人”与“车”完全分隔开,互不干扰地各行其道。人车分流这种住宅居住规划设计理论,起源于美国,主要是为了确保小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而设置其方便安全的步行系统。绿地、住宅和人行步道有机配置在一起,把家庭主妇和孩子使用的人行道与车行道相分离,形成了最早的“人车分流”。目前,我国居住小区的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居民对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20世纪80~90年代建成的小区在它们建成的一段时期内均满足了当时居民的居住需求,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及人均收入的提升,尤其在2001年之后,随着私家车的急剧增加,居民对小区的硬性指标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目前住宅小区内出现较多的人流与车流无序交织、人群与机动车抢占公共绿地等一系列严重影响小区环境的现象。因此,该住宅小区改造详细规划的高层区域要采取了人车分流的设计手法,意在所有的车辆在进入小区后全部进入地下停车库,地面不允许停放任何车辆。
3.2人车分流的两个目的
首先,汽车与行人的分离保证了住区内生活环境不被大量机动交通的干扰(交通安全、污染、噪声等等),使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完全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其次,汽车的交通在一个完全适合汽车行驶的环境中运行,避免行人的突然行为对行驶的影响,提高了汽车交通效率。人车分流将住区人行和车行交通组织在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内。车行路线利用各种方式与居民的活动空间隔离,或者将利用建筑间的消极空间行车,或者采用立体分流,将车行引入地下空间。
3.3人车分流的数据转换
人车分流虽说是一个崭新的理念,但其要求的提出也由来已久。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对道路的要求如下:小区路路面宽6m~9m,组团路路面宽3m~5m,即在人车混行的一个阶段内,小区内供汽车行驶的路面宽7m左右,供行人使用的为3m左右。因此在当今的设计中,虽然实行了人车分流,但是其基础数据基本没有改变。在本次住宅小区的设计中,按照人车分流的设计办法,将小区车行道宽设计为7m并布置于小区的外围;将人行道及小区绿地合并为一体,贯穿于小区内部,这样就通过硬性手段实现了人车分流。因此人车分流与人车混行是一个相通的概念,只是在布置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4人车分流的优、缺点
3.4.1人車分流的优点
作为小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人车分流已成为楼盘成熟度、品质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品质上乘的小区必须提高良好的人车分流环境:车辆驶入小区后直接通往地下车库,保障地面杏仁的绝对安全,同时减少了噪音和空气污染。人车分流,动静分开,真正成为展示社区人性化布局的重要标志。
首先,通过人车分流,将人行道与公共绿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增加住宅小区的绿地面积,形成“楼在绿中生”的生态格局,增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融机会,提升该小区的居住品质,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其次,通过人车分流,在住宅小区内创造出人行与车行的交通组织在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中共存,这样既能解决“人流”与“车流”产生交织的矛盾,又能对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区的安全隐患。总之,人车分流模式在避免汽车对行人的不利影响,提高汽车集中区域的安全性和促进汽车交通顺畅等方面的确发挥着极大的功能。
3.4.2人车分流的缺点
首先,由于车行空间位置的特殊性,尤其是特定时段内(如夜晚)变成了整个住宅小区内的消极空间。因为“分流”的关系带来了“汽车优先”的观念,即使在原本汽车不该受到礼遇的区域,汽车也能因为人车分行而高速行驶。另外,虽然采取各种分隔措施,但是很难避免行人尤其是儿童突然出现在行车路线上的意外,因此而造成的事故甚至有增加的趋势。
其次,随着车行道路的单一设计,也增加了住宅小区的道路面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造价,加重了居民的负担。车行空间因为没有人的活动变成了缺乏人情味的消极空间,单调的车行路线会麻痹开车者的注意力,行车速度过快使得遇上紧急情况反应不及。住区里,人车分行并不能避免行人和自行车的意外事故。
再者,为了提升居住品质,实行了人车分流,但是由于车行道的划分,纯交通组织的道路割裂了人流活动和交通服务的关系,使得驾车、步行以及街道生活都变得更加单调和枯燥,沿街的商业设施也由于缺乏交通的支撑而效益堪忧,进而使街道空间因人流的减少而缺乏生活气氛,使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结语
虽然人车分流近几年才开始兴起,而且形成了人车分流热,但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欧的一些国家就实行了人车分流,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有人车混行的小区。因此应从人与车的矛盾中找到平衡,使居住区规划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司林:《品质呼唤 分而行之——我国住区人车分流理念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广西城镇建设,2009(03)
[2]杨勇:《居住区道路“人车分行”与“人车混行”模式比较分析》[J]安徽建筑,2010(05)
关键词:住宅小区;人车分流;设计
1、住宅小区实例
该住宅小区位于城市主城区的中西部,距市中心直线距离约为6.6 km。由于该住宅小区周边尚未形成城市道路,因此其规划边界均与规划道路相接,规划总用地为62.05hm2,总建筑面积80.75万m2,总户数6500户。规划区内以中部东西向30m城市次干道为分界线,不仅将地块划分开,而且以此形成了北部高层、南部多层特色鲜明的建筑格局。本次的人车分流设计主要是针对北部的高层建筑区域。
区位优势分析:①自然优势,位于山脚下,与湖景区相隔约5km,具有较好的自然优势;②交通优势,东临50m城市主干道,南与主干道相隔500m,交通优势明显;③土地优势:地块内只有局部为新建区,其余各区主要由旧村及园地组成,土地可开发优势明显。
2、改造规划理念
2.1合理定位——打造精致端点区域
规划区不但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域,而且位于城市的特殊区域,考虑到俯视城市的景观效果,决定地块北侧未规划区域开发高层住宅,同时兼顾现已规划且已有部分建筑的南侧,主要考虑到地块与地块之间的协调,以多层为主,不同风格的多层区域构成了市区边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2理想生活——创造多元生活空间
当代住区中普遍存在人际关系冷漠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设计入手,尽可能为居者提供一些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交往空间,让人们在这种空间里享受紧张工作后的休闲,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谐。交往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场所能给予居者以安全感、归属感和舒适感,超越了空间本身的居住限定,注入了人的社会关系、文化意识和情感交融等,反映出的是居住行为的本质需求。规划在高层区域内力求人车分流,设计一条具有强烈轴线感觉的多功能景观带,多层区域内也设置相应的休闲绿地,以此来作为居民日常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其中地块中心处的商业广场强调高质量公共区域的重要性和公共开敞空间的艺术性,成为区域性的核心空间。
3、应用人车分流
3.1人车分流的形成发展
人车分流,顾名思义,是刻意将“人”与“车”完全分隔开,互不干扰地各行其道。人车分流这种住宅居住规划设计理论,起源于美国,主要是为了确保小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而设置其方便安全的步行系统。绿地、住宅和人行步道有机配置在一起,把家庭主妇和孩子使用的人行道与车行道相分离,形成了最早的“人车分流”。目前,我国居住小区的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居民对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20世纪80~90年代建成的小区在它们建成的一段时期内均满足了当时居民的居住需求,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及人均收入的提升,尤其在2001年之后,随着私家车的急剧增加,居民对小区的硬性指标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目前住宅小区内出现较多的人流与车流无序交织、人群与机动车抢占公共绿地等一系列严重影响小区环境的现象。因此,该住宅小区改造详细规划的高层区域要采取了人车分流的设计手法,意在所有的车辆在进入小区后全部进入地下停车库,地面不允许停放任何车辆。
3.2人车分流的两个目的
首先,汽车与行人的分离保证了住区内生活环境不被大量机动交通的干扰(交通安全、污染、噪声等等),使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完全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其次,汽车的交通在一个完全适合汽车行驶的环境中运行,避免行人的突然行为对行驶的影响,提高了汽车交通效率。人车分流将住区人行和车行交通组织在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内。车行路线利用各种方式与居民的活动空间隔离,或者将利用建筑间的消极空间行车,或者采用立体分流,将车行引入地下空间。
3.3人车分流的数据转换
人车分流虽说是一个崭新的理念,但其要求的提出也由来已久。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对道路的要求如下:小区路路面宽6m~9m,组团路路面宽3m~5m,即在人车混行的一个阶段内,小区内供汽车行驶的路面宽7m左右,供行人使用的为3m左右。因此在当今的设计中,虽然实行了人车分流,但是其基础数据基本没有改变。在本次住宅小区的设计中,按照人车分流的设计办法,将小区车行道宽设计为7m并布置于小区的外围;将人行道及小区绿地合并为一体,贯穿于小区内部,这样就通过硬性手段实现了人车分流。因此人车分流与人车混行是一个相通的概念,只是在布置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4人车分流的优、缺点
3.4.1人車分流的优点
作为小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人车分流已成为楼盘成熟度、品质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品质上乘的小区必须提高良好的人车分流环境:车辆驶入小区后直接通往地下车库,保障地面杏仁的绝对安全,同时减少了噪音和空气污染。人车分流,动静分开,真正成为展示社区人性化布局的重要标志。
首先,通过人车分流,将人行道与公共绿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增加住宅小区的绿地面积,形成“楼在绿中生”的生态格局,增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融机会,提升该小区的居住品质,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其次,通过人车分流,在住宅小区内创造出人行与车行的交通组织在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中共存,这样既能解决“人流”与“车流”产生交织的矛盾,又能对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区的安全隐患。总之,人车分流模式在避免汽车对行人的不利影响,提高汽车集中区域的安全性和促进汽车交通顺畅等方面的确发挥着极大的功能。
3.4.2人车分流的缺点
首先,由于车行空间位置的特殊性,尤其是特定时段内(如夜晚)变成了整个住宅小区内的消极空间。因为“分流”的关系带来了“汽车优先”的观念,即使在原本汽车不该受到礼遇的区域,汽车也能因为人车分行而高速行驶。另外,虽然采取各种分隔措施,但是很难避免行人尤其是儿童突然出现在行车路线上的意外,因此而造成的事故甚至有增加的趋势。
其次,随着车行道路的单一设计,也增加了住宅小区的道路面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造价,加重了居民的负担。车行空间因为没有人的活动变成了缺乏人情味的消极空间,单调的车行路线会麻痹开车者的注意力,行车速度过快使得遇上紧急情况反应不及。住区里,人车分行并不能避免行人和自行车的意外事故。
再者,为了提升居住品质,实行了人车分流,但是由于车行道的划分,纯交通组织的道路割裂了人流活动和交通服务的关系,使得驾车、步行以及街道生活都变得更加单调和枯燥,沿街的商业设施也由于缺乏交通的支撑而效益堪忧,进而使街道空间因人流的减少而缺乏生活气氛,使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结语
虽然人车分流近几年才开始兴起,而且形成了人车分流热,但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欧的一些国家就实行了人车分流,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有人车混行的小区。因此应从人与车的矛盾中找到平衡,使居住区规划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司林:《品质呼唤 分而行之——我国住区人车分流理念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广西城镇建设,2009(03)
[2]杨勇:《居住区道路“人车分行”与“人车混行”模式比较分析》[J]安徽建筑,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