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此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已经被确定为执政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此次全會确定了治理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时间节点分别为建党100年、2035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这三个时间节点,与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个时间节点是一致的。
从会议公报以及11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等来看,如果要找出关键词,那肯定是“制度”。“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治理现代化也可以简洁地理解为制度现代化。正如会议公报强调的,“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有效的制度体系。”
如果要从中总结向外界释放的重要政治讯息的话,尤其是对关心整个国家未来变革方向的人们来说,那就是:未来制度演变方向,肯定不同于西方,是中国特色,但也不会是往回走。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其实,中国的制度肯定不同于西方,这恐怕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那么,疑虑更多的是来自会不会走回头路,说白了就是担心会不会出现政治运动等“左”的那套做法。显然,制度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直接就否定了这种疑虑,因为执政党追求的是更加稳定、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面对任何突出问题,最终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制度化方案。
在这个制度体系之下,只要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何种社会阶层,都会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表达诉求、维护利益,或者是人大代表制度,或者是法治,或者是协商民主,或者其他。无论何种诉求,总能被制度化吸纳,这是任何政权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国家的普遍特征。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程度,很重要的标准也是看这一点。
从党的十八大到这次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并且着眼于未来30年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意味着像邓小平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不会把党和国家的希望简单地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身上,而是围绕更具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制度进行设计和建设,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能否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体系,就是很重要的长期执政能力。长期执政,肯定得靠制度。制度化现代化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要过的一道大关。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扎实推进制度建设。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无论是基本制度在发展中创新还是重要制度的改革创新,都需要一定的试验空间。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不断试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保持自己适应性的重要方法。所谓长期执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总是会经历多种社会经济变革,有的变革对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完全是颠覆性质的,但共产党总能通过自我革命,成功“适应”了这些变革。简单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这一点,比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封闭半封闭和经济全球化等,其间的差别是何等巨大,但共产党一直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面对每一次这样的变革,共产党不是要往回走,而是通过试验等找到往前走的方法。
就拿互联网这个当今世界最大变量来说,共产党如果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找到往前走的方法的意思是说,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要能适应更加自由和更加充分的信息流动,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目的是实现这个更高水平的均衡。这才是“过关”的含义,闯过去才会到达新的境界。而任何降低信息流动自由的做法,哪怕有效,也不能说是拥有未来的选择,这不叫“过关”,这叫后退。
从会议公报以及11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等来看,如果要找出关键词,那肯定是“制度”。“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治理现代化也可以简洁地理解为制度现代化。正如会议公报强调的,“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有效的制度体系。”
如果要从中总结向外界释放的重要政治讯息的话,尤其是对关心整个国家未来变革方向的人们来说,那就是:未来制度演变方向,肯定不同于西方,是中国特色,但也不会是往回走。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其实,中国的制度肯定不同于西方,这恐怕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那么,疑虑更多的是来自会不会走回头路,说白了就是担心会不会出现政治运动等“左”的那套做法。显然,制度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直接就否定了这种疑虑,因为执政党追求的是更加稳定、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面对任何突出问题,最终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制度化方案。
在这个制度体系之下,只要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何种社会阶层,都会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表达诉求、维护利益,或者是人大代表制度,或者是法治,或者是协商民主,或者其他。无论何种诉求,总能被制度化吸纳,这是任何政权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国家的普遍特征。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程度,很重要的标准也是看这一点。
从党的十八大到这次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并且着眼于未来30年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意味着像邓小平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不会把党和国家的希望简单地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身上,而是围绕更具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制度进行设计和建设,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能否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体系,就是很重要的长期执政能力。长期执政,肯定得靠制度。制度化现代化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要过的一道大关。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扎实推进制度建设。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无论是基本制度在发展中创新还是重要制度的改革创新,都需要一定的试验空间。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不断试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保持自己适应性的重要方法。所谓长期执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总是会经历多种社会经济变革,有的变革对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完全是颠覆性质的,但共产党总能通过自我革命,成功“适应”了这些变革。简单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这一点,比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封闭半封闭和经济全球化等,其间的差别是何等巨大,但共产党一直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面对每一次这样的变革,共产党不是要往回走,而是通过试验等找到往前走的方法。
就拿互联网这个当今世界最大变量来说,共产党如果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找到往前走的方法的意思是说,执政党的执政方式要能适应更加自由和更加充分的信息流动,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目的是实现这个更高水平的均衡。这才是“过关”的含义,闯过去才会到达新的境界。而任何降低信息流动自由的做法,哪怕有效,也不能说是拥有未来的选择,这不叫“过关”,这叫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