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表现在创新意识方面,即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归纳为: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行为;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体参与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将越来越高,人的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初中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之重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首先树立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品质、如何拓宽学习的空间,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个人差异、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等情况,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敢说、敢想、敢提问、敢质疑、敢争辩,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处于互动状态,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在互动环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出现了失误不要忙于批评,而要帮助他们弄清原因,找准差距,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二、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信息,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内在动力。如:在教学几何课时,可采用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画一画,在实际操作中验证结论,启迪他们的创造意识。还可以采取一些如数学操作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故事演说等等,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找准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培养创新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为迎接校庆活动,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运动服,应怎样合理地购买各种型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要对学校每一个同学穿衣的尺寸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成数据,根据数据做出购买数量和分配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就会加深对统计与概率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原理去观察身边的现象,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数学理论与应用运用到生活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维持他们的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培养“问题”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行为
  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视学生的创新行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的意识。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教育学生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问“问题”的兴趣,消除学生不问“问题”、怕问“问题”的情绪,激发和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其次,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一般来讲,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注重示范,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站在学生角度去问“问题”。比如,在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中,要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提出问题。又如,在讲完角的基本知识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问题:平角与周角应如何表述?直线是平角吗?射线是周角吗?直线和平角,射线和周角关系应如何叙述?等等。第三,要正确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给予准确及时地解答。当然,解答不仅仅是以给出正确答案为目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或动手做实验,亦或互相讨论完成。善于提问有利于学生学会讨论,加强交流,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体参与性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要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进行学习。很显然,新课标已经否定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霸权地位,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设计好每一节课,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并作好分析评价。同时,教师应当给学生科学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教授“旋转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不会画,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让学生拿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板绕一个顶点旋转,然后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练习旋转,再变换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和不同的图形,如四边形、圆等进行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一点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一些创造,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焕,白瑛.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2】黄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12).
  【3】何丽芬.提高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1,(02).
  【4】廖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9).
  【5】傅惠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期刊论文]-新校园(中旬刊)2013(12)
其他文献
早有才名的苏轼,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之下,更是名声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可是这样的一个才子,仕途之路却颇为曲折!  四十三岁的苏轼,在湖州任上,遭遇了“乌台诗案”,险些丧命,终于在多方的营救之下, 由王安石“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最后“一言而决”, 以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而告终。  苏轼于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活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
期刊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把作业当成课堂教学的附属品,作业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切只从应试出发。因此,高中语文作业存在很多弊端:语文作业内容很随意,基本都采用现成的练习;语文作业的形式很单一;语文作业答案绝对化;语文个体作业多而合作作业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
期刊
摘要:科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笔者试图运用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以课堂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将来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策略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能够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方法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同时教育又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该以课堂为平台,
期刊
摘要: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词汇记忆;学生英语;机械记忆;记忆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并由此焕发人的生命精神和生命活力,把人的创造能力诱导出来。学生是知识生成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智慧,调动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对问题的发现、探究等多种综合活动,最后在自己的头脑中生成了具有学生自身个性品质特征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生成;策略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让学
期刊
2013年4月16日下午15点23分,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2013年4月16日,黄洋同宿舍的林森浩被刑拘,2014年2月18日,林森浩涉故意杀人一审获死刑,两个本应该是前途大好的复旦高材生,但是却以这样的方式让光明的人生道路戛然而止。复旦投毒事件又引起了社会对教育的热议,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热议,中国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我们在一味的关注学生成绩的同
期刊
前些年有一种说法是“6+1<7”,意思是说:学生在校6天,星期日回家一天,把这6天在学校教育的好习惯丢得一干二净。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很好的配合,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也说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现在一个星期休息两天“5+2”就更小于“7”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不再满足于温饱一心想挣钱。年轻的父母出外打工把正在上学的子女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隔代教育、单亲家庭、留守
期刊
内容摘要: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最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评价模式下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发展性评价在中学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探索,中学政治课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了中学政治课中发展性评价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中学政治;主要问题;策略  发展性评价是19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关
期刊
一、课题  学科:数学  级段:五年级  内容:分数的通分  二、教材简解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三、目标预设  (一)理解通分的意义。  (二)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  (三)教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减负”与“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然选择。通过有效的课程导入、情感教育、丰富教学手段等方法,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大大增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减负;增效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如何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