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不在手,魂儿都没有”,这句话是一位电信运营商的调侃,也形象地说出了当下一种特别普遍的生活情态。这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趋深入,手机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工具。过去那种简单的传情达意功能渐渐发酵,增加了诸如网络购物、虚拟社交、网上阅读等实用功能。放眼周遭,单是一个电商软件就会让芸芸众生五迷三道难以自拔。
手机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各种崭新的媒体形式也如喷薄的朝阳普照大地,这种摧枯拉朽的时代变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科技进步的重大影响: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日益快捷,各种各样信息的爆棚更是倒海翻江,再加上文化类型的多元化,小小一部手机所具有的魔幻形态,在老百姓心目中愈演愈烈。过去人们那种单一依靠纸质媒体去接受信息、相对统一的思维习惯,不期然间就成为落伍的象征,一句你out了,就足以把你排挤在主流社会生活以外。于是,手机通话被弱化,日渐丰满的则是微信、微博、QQ、淘宝、电商等等附加功能,新媒介强悍地渗入我们的日常,只要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足以搅动得我们的内心很难安静,而手机的功能被软件繁衍到无所不包。
喜乎、悲乎,抑或是有喜有悲乎,这些似乎都不重要,即便是再重要,你我小老百姓也很难阻止得了。眼见上个世纪还风光无限的纸质传媒,一夜间便成了明日黄花,人们没日没夜地流连于那些说不清楚来路,也道不清楚去处的信息,且信且疑又莫衷一是。很少有人坐得下来,认认真真地读上一会儿书。最常见的基本造型是,不论是开会还是乘车,不论是旅途上还是宅在家中,只要稍有空闲,眼光就会时不时地瞄瞄自己的手机,生怕错过什么机会,遗落掉什么好笑的和好玩的谈资。更有甚者,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翻检自己的手机,大有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的惶恐。这种令人莞尔一笑心境,恐怕我们每个人都有过。
玩手机的时间多了,信息交流也及时了,有一个问题却让人忧虑,那就是人们普遍缺乏静下心来读一会儿书了。上微信,刷朋友圈,秀各种各样的小收获、小情趣,成为好多人,尤其退休大爷、大妈的首选,手机一会儿不在身边,立马就会觉得内心空落落的。可是一说到读书看报,很多人都会觉得没有时间了,还有人应付般地选择在网络上阅读。从表面上看,仿佛这主意还不错,既不耽误玩手机,也抓紧时间阅读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读一篇好的文章,特别是阅读一部积淀丰厚的文学作品,我们最最需要的那份安详、那份宁静没有了。我个人对阅读始终是抱有一种敬畏感的,我特别想利用文学爱好积淀来充实晚年生活,当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天,无奈地看着时间不知不觉溜走了时,头脑里还残存着一些值得咀嚼的东西。
我特别执念于捧着纸质的报刊版本阅读的感受,这个执念可能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牢牢地占据了我的内心,我更希望创造这样一个可以让自己独处、让自己独立思考的环境,可以在周遭叽叽喳喳的喧闹中求得一份难得的宁静。我喜欢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能够深刻反映当下现实的小说、散文等叙事文本。我觉得阅读一部好的作品,它可以酣畅淋漓地直抵我的内心,引发出我对生活本质的一些有益思考,也可以对人间良善进行呼唤与关照。我时常把作品的阅读看成是一部作品创作的末端环节,很恣意自己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特的气场和表达特征,要完成好这部作品的艺术功效,一定得通过作者、编辑、读者等多人的手、眼、心、口等一脉相承的互动,才能广泛地传播,而承担这个传递过程的载体,书籍和报刊必然是最佳选择,这种质感是网络媒体永远也替代不了的。
例如一部数万字甚至是数十万字的作品,我们很难想象读者可以在那些碎片化的星星点点阅读中完整地读进去,更遑论要去进行一番思考和对比。按我多年的实践,是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在网络上浏览一下信息,了解一些时事动态是可以的,因为它只有几百字,多则上千字,有点类似我们用于充饥的快餐。而文学作品的阅读那是需要去细品、去勾连的,絕不能简单地过眼云烟般飘散。
我把阅读时间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分类。网络浏览仅仅止于信息层面,充分利用它的快捷、便利和包容,而一旦有了一块相对较完整的时间段,我都会去选择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是一部长篇连读,也可以是一部中篇欣赏,或者还可以品咂几个短篇。这样一安排,我感觉时间就充裕了,还兼顾到了对时事信息的顾盼。
我和包括《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广州文艺》等数十家国内最前端,也最活跃的文学刊物的良性互动,持续多年成果显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新浪微博上的“刊评”,已经成为个人打造的一个新媒体品牌,获得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全国各地不少的作者(有的还是特别有名气的作家),他们在其大作出版和发表前,都会提前向我预告。这种互动极大撑开了我的阅读视野。记得有一次和二月文学沙龙的朋友聊天,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些年,我这么孜孜不倦地阅读下来,别的不敢说,有一点我非常自得,至少我可以触到当下文学作品的发展脉动。
阅读让我获得了《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金奖、银奖各一次,“第二届钟山文学奖”优秀读者奖、《作品》首届最佳评刊员奖。这些收获还是其次,最高兴的是我在各种新媒体甚嚣尘上的这个时代,找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姿态,让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我以为,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手机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各种崭新的媒体形式也如喷薄的朝阳普照大地,这种摧枯拉朽的时代变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科技进步的重大影响: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日益快捷,各种各样信息的爆棚更是倒海翻江,再加上文化类型的多元化,小小一部手机所具有的魔幻形态,在老百姓心目中愈演愈烈。过去人们那种单一依靠纸质媒体去接受信息、相对统一的思维习惯,不期然间就成为落伍的象征,一句你out了,就足以把你排挤在主流社会生活以外。于是,手机通话被弱化,日渐丰满的则是微信、微博、QQ、淘宝、电商等等附加功能,新媒介强悍地渗入我们的日常,只要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足以搅动得我们的内心很难安静,而手机的功能被软件繁衍到无所不包。
喜乎、悲乎,抑或是有喜有悲乎,这些似乎都不重要,即便是再重要,你我小老百姓也很难阻止得了。眼见上个世纪还风光无限的纸质传媒,一夜间便成了明日黄花,人们没日没夜地流连于那些说不清楚来路,也道不清楚去处的信息,且信且疑又莫衷一是。很少有人坐得下来,认认真真地读上一会儿书。最常见的基本造型是,不论是开会还是乘车,不论是旅途上还是宅在家中,只要稍有空闲,眼光就会时不时地瞄瞄自己的手机,生怕错过什么机会,遗落掉什么好笑的和好玩的谈资。更有甚者,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翻检自己的手机,大有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的惶恐。这种令人莞尔一笑心境,恐怕我们每个人都有过。
玩手机的时间多了,信息交流也及时了,有一个问题却让人忧虑,那就是人们普遍缺乏静下心来读一会儿书了。上微信,刷朋友圈,秀各种各样的小收获、小情趣,成为好多人,尤其退休大爷、大妈的首选,手机一会儿不在身边,立马就会觉得内心空落落的。可是一说到读书看报,很多人都会觉得没有时间了,还有人应付般地选择在网络上阅读。从表面上看,仿佛这主意还不错,既不耽误玩手机,也抓紧时间阅读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读一篇好的文章,特别是阅读一部积淀丰厚的文学作品,我们最最需要的那份安详、那份宁静没有了。我个人对阅读始终是抱有一种敬畏感的,我特别想利用文学爱好积淀来充实晚年生活,当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天,无奈地看着时间不知不觉溜走了时,头脑里还残存着一些值得咀嚼的东西。
我特别执念于捧着纸质的报刊版本阅读的感受,这个执念可能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牢牢地占据了我的内心,我更希望创造这样一个可以让自己独处、让自己独立思考的环境,可以在周遭叽叽喳喳的喧闹中求得一份难得的宁静。我喜欢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能够深刻反映当下现实的小说、散文等叙事文本。我觉得阅读一部好的作品,它可以酣畅淋漓地直抵我的内心,引发出我对生活本质的一些有益思考,也可以对人间良善进行呼唤与关照。我时常把作品的阅读看成是一部作品创作的末端环节,很恣意自己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特的气场和表达特征,要完成好这部作品的艺术功效,一定得通过作者、编辑、读者等多人的手、眼、心、口等一脉相承的互动,才能广泛地传播,而承担这个传递过程的载体,书籍和报刊必然是最佳选择,这种质感是网络媒体永远也替代不了的。
例如一部数万字甚至是数十万字的作品,我们很难想象读者可以在那些碎片化的星星点点阅读中完整地读进去,更遑论要去进行一番思考和对比。按我多年的实践,是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在网络上浏览一下信息,了解一些时事动态是可以的,因为它只有几百字,多则上千字,有点类似我们用于充饥的快餐。而文学作品的阅读那是需要去细品、去勾连的,絕不能简单地过眼云烟般飘散。
我把阅读时间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分类。网络浏览仅仅止于信息层面,充分利用它的快捷、便利和包容,而一旦有了一块相对较完整的时间段,我都会去选择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是一部长篇连读,也可以是一部中篇欣赏,或者还可以品咂几个短篇。这样一安排,我感觉时间就充裕了,还兼顾到了对时事信息的顾盼。
我和包括《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广州文艺》等数十家国内最前端,也最活跃的文学刊物的良性互动,持续多年成果显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新浪微博上的“刊评”,已经成为个人打造的一个新媒体品牌,获得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全国各地不少的作者(有的还是特别有名气的作家),他们在其大作出版和发表前,都会提前向我预告。这种互动极大撑开了我的阅读视野。记得有一次和二月文学沙龙的朋友聊天,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些年,我这么孜孜不倦地阅读下来,别的不敢说,有一点我非常自得,至少我可以触到当下文学作品的发展脉动。
阅读让我获得了《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金奖、银奖各一次,“第二届钟山文学奖”优秀读者奖、《作品》首届最佳评刊员奖。这些收获还是其次,最高兴的是我在各种新媒体甚嚣尘上的这个时代,找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姿态,让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我以为,这才是弥足珍贵的。